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作者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证明中国画“永恒的宁静”的特点。

B.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C.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自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D.文章论证了静与空的联系,他们之间相互融合才可能使中国艺术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B.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以贫求解。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

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诏可。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诏礼官儒者杂议。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黄帝,黄帝于五行为土。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事皆施行。

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

坐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迁工部尚书,仍前职。

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

(节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B.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C.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D.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是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意思是通晓经学,考试时以通经的比例来决定等第。

B.坟典:指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书籍的通称。

C.朔望:即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古代每逢朔望常行朝谒之礼。

D.国子监:又称“太学”,在元、明、清三代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崇敬科考优异,对策出众。他先是考中明经科,后又考中博通坟典科;其后两次对策,分别名列第一和高等,并因此几次得官。

B.归崇敬学识渊博,熟悉典制。桥陵、建陵有事,他参与掌管礼仪典章;方士巨彭祖建议在四季月郊祀天地,他据《礼》予以反驳。

C.归崇敬直言进谏,均被采纳。百官上朝时穿袴褶,他勇于批评并建议停止。他认为国子学的名称与官名都不正规,建议修改。

D.归崇敬临危不惧,义不独生。出使新罗,遇到风暴,船几乎被毁,众人打算用小船载他先走,他与大家同生共死,不愿独自偷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2)《滕王阁序》中描绘晚霞飘飞,野鸭上翔,水天一色图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写风的厚薄与负载鸟翅的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面对世俗的荣辱,宋荣子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①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②如流水涵青苹③。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二年徐州任上。②炯:光明,明亮。③青苹: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情景交融,人因物而情迁,物因人而生色,句句景语都或明或暗地透出忧愤之情。

B.由首句观之,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丽之中略带凄清之感。

C.最后两句写的不是月下之花,而是想象中的凋零之花,寄寓了人生命运的感慨。

D.本诗将写人、写花、写月、写酒四者揉为一体,又穿插写来,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

【2】“炯如流水涵青苹”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是写月的名句,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上有相同之处,请加以赏析。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

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小明收到赠书,廊页上题写:“惠赠样书,请君雅正。”

B.小明送小强一幅画,小强说:“我定当惠存。”

C.某综合医院开业广告:“本院开业,诚邀惠顾。”

D.校报希望发表小明的文章,编辑写信说:“敬祈惠允。”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你的人生中有过这样的“琐事”或者“细微处”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以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七、其他 (共1题,共5分)

7、

请把下面的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彩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此举让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35)
总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