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赎罪(shú) 矍铄(jué) 肺痨(láo) 亘古未有(ɡènɡ)
B.裨益(bì) 深邃(suì) 僭越(zàn) 揆情度理(kuí)
C.笑靥(yǎn) 矜持(jīn) 烙印(lào) 泥古不化(nì)
D.天穹(qiónɡ) 迢遥(tiáo) 重轭(è) 哭天抹泪(mǒ)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上方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
【1】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
【2】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
【3】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
【4】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加以探讨说明。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啊,向阳花①
布莱克②
向阳花啊!你等累了吧,
你计数着太阳的步伐;
你渴望甜蜜的,黄金的住处,
作为一生旅途的归途。
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
苍白的圣女在雪里素裹红妆,
从他们的坟墓中急起追往,
我的向阳花所向往的地方。
(朱维之译)
(注)①诗歌预言了人类社会的更新,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和向往。②威廉·布莱克(1757~1827),杰出的英国诗人和画家。
【1】诗里的“向阳花”是什么的象征?“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诗歌全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从诗意表达“显”与“隐”的角度,比较一下诗歌前后两节表达的特色?
4、
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序...
-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史记》中除“本纪”“...
- 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数百位死难...
- 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A.美丽的南海之花——鼓浪屿...
-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像素座右铭枉...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既然政...
- 请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四个短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
- 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胡为乎...
- 结合整段文字,以“曲率驱动”为开头,给“曲率驱动”...
-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剖...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母亲热爱新生儿...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古董徘徊...
- 下列与例句中加线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 严明赏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努嘴白内瘴信而...
- 加线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
-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极力描写天姥山的雄伟气势...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担任暨南大学艺...
-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填...
- 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既自以心...
-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推衍(yán...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李密《陈情表》)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有理由相信...
- 哪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
- 仿照下面例句,续写一句话。例句:兰因春而存在,而春...
- 下列划线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点缀(zhuì...
- 对下列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家君作宰,路...
-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
- 下列加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满清未造顾自民...
-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下高一期中考试模拟测试语...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第课《人是能思想...
- 青海平安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考语文试卷(解...
-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
-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三...
-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
-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一月(第六次)月考...
- 浙江温州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高一月月考(普通班、...
-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实验班、普通...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同步...
-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同步练习:第课包身工
- 苏教版高一必修单元综合测评走进语言现场语...
- 甘肃省白银市育正学校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
-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下学期周练语...
- 山西省怀仁县第八中学高一(实验班)下学期...
- 鲁人版高一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语文试卷
-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
-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卷(解析版...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课《记念刘和珍...
-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语文试...
-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
- 甘肃武威二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鲁人版高一必修一:第单元综合测评语文试卷
- 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一月阶段练习语文试卷(解...
- 河北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
- 安徽淮南二中高一创新班上期中语文试卷(解...
-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一必修一《沁园春》...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课《黄花岗烈士...
-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度高一月学生学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