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都的秋(节选)
郁达夫
(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
(2)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3)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4)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5)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6)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7)“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8)“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9)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
(10)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1】本文依次写了故都的哪些秋景?故都的秋景具有怎样共同的特点?
秋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景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1)段的表达思路。
【3】对第(2)段的理解分折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用“将近十年”突出了对北国之秋味的深重思念。
B. 段中用了两个“破”字,客观地反映了北京民居的特点。
C. 本段写景视角由高到低,描写细腻,有形、有声、有色。
D. 最后两句即景抒情,将自己的主观情思融入了客观景物。
【4】第(4)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蝉鸣声的________情感。
【5】第(10)段划线句用了四组对比分别从烈度、________、________、色彩等角度切入,主要的效果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2、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2)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1】上面两段文字选自《史记·________》中的故事“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礼节甚倨(_____)②大王必欲急臣(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B. 怒发上冲冠
C. 舍相如广成传舍 D. 秦贪,负其强
【5】结合上文的细节描写,对《史记》如何塑造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3、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师说》)
(3)《过秦论》中作者在最后指出秦的过失是“________”。
4、
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①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②。看燕燕,送归妾③。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④。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释)①茂嘉是他的堂弟,亦是爱国志士,时因事贬官桂林。②昭君出塞辞别汉阙。③春秋时卫庄公之妻庄姜“美而无子”。庄公妾戴妫生子名完,庄公死,完继立为君。后完为同父异母的弟弟州吁所杀。戴妫被迫离开卫国。《诗经•邶风》的《燕燕》诗,相传即为庄姜送别戴妫而作。④降汉败将李陵送别被羁19年的汉使苏武。
【1】下阕画线句用的是有关________的典故。
【2】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苦恨芳菲都歇”句看,这首词写于暮春时节。
B. 首句以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寄托词人的悲痛心情。
C. 引用生离死别的典故含蓄表达自己别茂嘉弟的心情。
D. “谁共我,醉明月”句感叹知音难觅,孤独无依。
【3】简析“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5、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句子中与“中华传统美德”无关的一句是(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三处并进行修改。
《语文匠》编辑部:
我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学生。久闻你刊大名,决定向你刊投稿。现奉上大作《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固复为谢!
此致
敬礼!
张晓2018年7月6日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________改为________
- 本文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
- (2015·湖北)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阅读杜甫的《恨别》一诗,完成题目。洛城一别四千里,...
- (2015·湖北)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 读课文《祝福》,选出对“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语言既平实又生动。平实说明极具_...
- 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
- 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
-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物理学家,纽...
- 出自《寡人之于国也》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
- 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斯天下之...
-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吾视其辙乱,...
- 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于是凤...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长大...
- 韩愈,字______,世称______,谥号“__...
- 古诗文默写(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_...
-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
- (2015四川)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划线部分断...
- 下列加线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在...
- 作者把动物游戏分为了______、______、_...
- 以下句中“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假如...
- 把打乱顺序的七句话重新排列合理的是()①幸而府上是...
-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安徽省合肥中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
- 四川省自贡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月月考语文卷(解析版)
-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开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高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月...
- 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高二周末练习四语文试...
- 河南省商丘一中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三)
- 云南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山东桓台二中高二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四川卷)
- 广东省广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寡人...
- 高考语文押题卷(一)
- 广东省湛江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人教版高二必修第单元第课《作为生物的社会...
- 四川省成都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
-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月份)
- 辽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高二月月考语文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凤霞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
- 陕西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期中语文试卷(解...
- 四川省德阳市高考语文二诊试卷
- 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二月阶段考语文卷(解析...
-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一...
- 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二语文试...
- 甘肃省武威二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全真模拟(五)语文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