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訾詈(lì)   根茎(jìnɡ)   一椽(chuán)   梵(fàn)婀玲

B. 猗郁(yī)   溘死(kè)   鸷(zhì)鸟   混混(hún)沌沌

C. 桑葚(shèn)   蕈菌(jūn)   樊(fán)笼   揠(yà)苗助长

D. 裨益(bì)   磐(pán)石   媛(yuàn)女   无济(jì)于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

贾平凹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一个乌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乌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的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案上的草窝里蹦跳。

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1】文章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描写出了风狂雨大的景象,除了动物和人这两个方面之外,还从__________方面来体现风雨的主题,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描写,最终为了集中体现同一个内容,这样的写法正突出体现了散文行文中所要求的__________的特点。(每空不超过5个字)

【2】如何理解“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这一精妙的结尾中所蕴含的内容。

【3】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把《风雨》里的景物连缀成文,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对偶除外)。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鸣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时之须   同“需”,需要。

B. 披蒙茸   打开

C. 听其所止     听从

D. 予亦就睡     进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顾安所得酒乎   还顾望旧乡

B. 攀栖鹘之危巢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C. 反而登舟   延伫乎吾将反

D. 适有孤鹤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顾而乐之   群贤毕至

B. 山高月小     火尚足以明也

C. 履巉岩     雨雪霏霏

D. 掠予舟而西也   顺流而东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凌万顷之茫然   B.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C. 曾日月之几何   D.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盖二客不能从焉   盖自其变者而观之

B. 放乎中流   吾独穷困乎此时

C. 予乃摄衣而上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 状似松江之鲈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

例句:复游于赤壁之下

A. 不吾知其亦已兮   B. 客有吹洞箫者

C. 为仲卿母所遣   D. 既替余以蕙镶兮

【7】下列句子中,句子中所用修辞不同于其他选项的是

A. 踞虎豹,登虬龙   B.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C.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D.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8】对“归而谋诸妇”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归来商量诸位妇人。   B. 回来和诸位夫人商量。

C. 回来后就这个事与夫人商量。   D. 回来后与夫人商量这个事。

【9】下列选项中涉及的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 “是岁十月之望”中的“望”字,指的是农历的每月十五日,在《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也指的是这个时间,只是月份有区别,之后再一个月就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了。

B. 《兰亭集序》“岁在癸丑”中的“癸丑”二字,是古人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次序的体现,《赤壁赋》“壬戌之秋”中“壬戌”二字也是同样的作用。

C. 古时候女子出嫁用“归”字来表达,如《桃夭》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女子回娘家的时候一定要得到婆家同意,由娘家派人来接,才能称之为“归宁”,如果“自归”,说明女子是被婆家休弃了,《孔雀东南飞》中刘母也正是因此而表示惊异。

D. 古时候以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一个相应的名称,如“黄昏”指的是戌时,也就是现在的19点到21点;“人定”指的是亥时,也就是现在的21点到23点。

【10】下列关于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生动描绘了清新幽静的江上景色。

B. 此为后赋,写的是初冬之景,境界寥落幽峭;而课本中的前赋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尽显宁静清爽。

C. 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D. 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情,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白处

(1).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3).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

(4).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6).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

(7).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9).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10).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行重行行

汉 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渐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写出《归园田居(其一》中采用了相同手法的句子。

【2】请概括这首诗表达出的主要的思想感情(不超过15个字)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一首哲理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秋实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6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作文(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