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上)第二次入学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日,郑州文化名人作品珍藏馆暨郑州市作家艺术家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郑东新区举 行,为郑州市文化界人士搭建了文化交流的平台。

B.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应继续做好依法治国工作,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 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从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C. 海军飞行员姜涛、鲁朋飞面对发动机空中起火的重大险情,果断驾机避开人口密集区 域,终因飞机飞行高度过低,处置时间短促,无法跳伞,壮烈牺牲.

D. 郑、汴、洛能否协同发展,关键在于把郑州非省会功能疏解好.郑州要轻装上阵,有 些优质资源就要到开封、洛阳地区配置,产生更大的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沼泽地

(日)芥川龙之介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因为,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 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画面上 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 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芦 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这 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 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 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 会淹没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 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 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 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 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 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 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 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那么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哩。

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因为 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 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的画。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 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要说可取嘛,这一点 倒是可取的。”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

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惟一报偿! “死了,是的,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死了……”我默念道。 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 身一般……

“是杰作。”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注】芥川龙之介,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 150 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 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以冷峻的文字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 这使得他的小说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35 岁在寓所服用致死量 的安眠药自杀,枕边搁置有圣经、遗书与遗稿。

【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A.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其中蕴蓄着的“一股可怕的力量”指的是画中的泥土精细而真实,草木郁郁葱葱,给人一种悲壮的激情和强烈的印象。

B. 在“我”看来,位置的不显、框子的简陋、作者的无名,足以使参观者对其不屑一顾。

C. 本文的“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而真正的主人公则是已去世而未出场的画家。作者通 过记者的口讲述了这个画家的孤独、潦倒、疯癫,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艺术观与人生观, 作家对人生深重的怀疑以及最后自杀的悲剧,在这篇作品中已露端倪。

D. “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死了……”这句话指的是“画家老早就疯了”和画家生前为焦躁 和不安所折磨,沉浸在痛苦和危机之中无法自拔这两层意思。

E. 《沼泽地》流露出的阴暗、低沉甚至颓废的情调,固然给“我”以厌恶的情绪,但包 含着画家为常人所不能认同的执着激情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2】小说以“沼泽地”为题,有哪些内涵?请概括说明并分析。

【3】文中“我”两次评价《沼泽地》是杰作,两次“是杰作”的含意分别是什么?谈谈你 认为能称得上“杰作”的艺术作品应具备哪些特点,试联系其他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加以 印证。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初,字太初,弘州顺圣人。从祖璠,金贞佑三年进士,补尚书省令史。金宣宗求直言,璠首论将相非人,及不当立德陵事,疏奏,不报。后复上言:“国势危逼,四方未闻有勤王之举,陇右地险食足,其帅完颜胡斜虎亦可委仗,宜遣人往论大计。”大臣不悦而止。阅数月,胡斜虎兵来援,已无及,金主悔焉。

初,其从孙也,璠无子,以初为后。初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比冠,有声。中统元年,始立中书省,辟为掾史,兼掌书记。未几,以祖母老辞归,隐居教授。会诏左丞许衡、学士窦默及京师诸儒,各陈经史所载前代帝王嘉言善政,选进读之士,有司以初应诏。帝雅重璠名,方之古直,询知初为璠子,叹奖久之。即授国史院编修官,寻拜监察御史。首言:“法者,持天下之具,御史台则守法之司也。方今法有未定,百司无所持循,宜参酌考定,颁行天下。”

帝宴群臣于上都行宫,有不能釂大卮者,免其冠服。初上疏日:“臣闻君犹天也,臣犹地也,尊卑之礼,不可不肃。方今内有太常、有史官、有起居注,以议典礼、记言动;外有高丽、安南使者入贡,以观中国之仪。昨闻锡宴大臣,威仪弗谨,非所以尊朝廷、正上下也。”疏入,帝欣纳之,仍谕侍臣自今毋复为此举。时襄樊未下,将括民为兵,或请自大兴始。初言:“京师天下之体,要在殷盛,建邦之初,讵宜骚动!”遂免括大兴兵。初又言:“旧制,常参官诸州刺史,上任三日,举一人自代。况风纪之职与常员异,请自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遂举劝农副使刘宣自代。出佥陕西四川按察司事,历陕西河东按察副使,入为治书侍御史。又以侍御史行御史台事于扬州,擢江西按察使,寻征拜侍御史。行台移建康,出为中丞,卒,年六十一。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不当立德陵事,疏奏,不报 报:上报

B. 为文简而有法,比冠,有声 比:等到

C. 法者,持天下之具 持:掌握、控制

D. 昨闻锡宴大臣,威仪弗谨 锡:同“赐”,赏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孙是自己的亲兄弟的孙子或者自己儿子的叔伯兄弟的儿子,本文中,魏初应该是魏璠亲兄弟的孙子。

B. 书记在古籍中一般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书籍、书牍等,二是指从事公文、书记工作的人。本文意思是第二种。

C. 卮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圆形器皿。古代的盛酒器皿很多,比如尊、壶、爵、角、觥、杯、釜等等。

D. 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上书”也是这个意思。如京兆尹张敞曾上疏(上书)汉成帝,谏议他纠正为政过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璠性格非常率直,曾经金宣宗让臣下对国事直言进谏,魏璠就首先提出当时出任将相的人选不对,只不过后来这个提议没有得到答复。

B. 魏璠喜欢读书,特别是对于《春秋》研究颇深。后来担任了国史院的编修官,就向皇帝进言阐述了御史台制定国家法令并颁行天下的重要性。

C. 魏初认为,礼仪既可以定君臣尊卑,又可以使外邦仰奉中原。所以他以此为据,劝谏皇帝宴请大臣时,君臣言行举止都要合乎礼仪。

D. 魏初出于磨砺官员品格节操和为国荐储人才的目的,建议朝廷重臣任职一年后就要举荐一个能够接替自己的职位的人,并要为自己的举荐行为负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雅重璠名,方之古直,询知初为璠子,叹奖久之。

(2)京师天下之本,要在殷盛,建邦之初,讵宜骚动!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 表达不怕粉身碎骨、坚守自己志向的决心。

(2)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又包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无奈。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两 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4)《渔家做》下片中,范仲淹以声色点染出戍边战士“不寐”时所闻所见的句子是“_____”。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3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