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于是,佛教提出了“佛法据王法以立”的主张,僧人也倡导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则称“报国寺”。这说明

A.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B. 佛教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C. 佛教融合儒学伦理观念

D. 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二、非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语言文字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号系统,是全部文化和文明中最基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部分。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北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摘编自《汉字发展史纲要》

材料二“欲废孔学,不得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新青年》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1918年)

材料三“汉字能够很容易地克服方言乃至更大的语言障碍,……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汉语演变的特点,并指出汉语在古代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的背景并对简要评价其主张。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字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13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非选择题(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