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可以作为“雪压难摧涧底松”下联的是( )
A. 风吹不动天边月 B. 一间陋室透书香
C. 竹菊梅兰可养性 D. 且喜满园桃李艳
2、
给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俯瞰(__________)小镇的黄昏,宛如天河里坠落了一弯金色的月亮。
(2)李明在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忏悔(__________)不已。
(3)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思想和思想相碰,就会迸溅(__________)无数火花。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文革的大风暴来了,还见了一次给他贴的大字报,幸而这有如阵风阵雨,不到片刻就过去。但交往总是不便了,何况其时我更是自顾不暇。所以只能默祝老人能够如《尚书》所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一晃差不多十年过去,知道老人幸得安居,食住如旧,也就放了心。其时我是依据七十年代初的什么文件,干校结业,因为妻室是有两只手,仍在城里吃闲饭的人,所以没有返城居住的权利,双肩扛着一口下了乡。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这几段话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品德?分别用哪些事例来说明?
【2】为什么作者说“我看了信也很悲伤”?
【3】写吕叔湘先生说自己以后写文章不敢太草率,有何用意?
【4】叶圣陶先生为人处事的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4、
根据提示或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_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5)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6)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6、
下面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
(1)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正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正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下面关于《骆驼祥子》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2)请从《红岩》中列举出一个你喜欢的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8、
根据要求写作文
题目:我是这样学语文的
要求:①书写规范;②语句表达顺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____)
(2)但微颔之(__________)
(3)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___)
(4)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4】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 )
A. 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B. 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 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5】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
- 《秋天的怀念》中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 12日黎明出征,17日黎明返回——中国航天员费俊龙...
- 分析课文《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他对独立的要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中说道:“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
- 读课文《我的老师》,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有错的一...
- 《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多次写花,目的何在?()A....
- 下列各项对本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的...
- 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它们的...
- 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部分概括地介...
- 作者在《往事依依》中引用田汉的《南归》诗,有什么作...
- 读课文《伟大的悲剧》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三)综合理解、比较阅读:(1)布封的另一篇说明文...
- 读课文《本命年的回想》,对下列句子的分析理解,正确...
- (二)阅读《斑羚飞渡》的选文。①山涧上空,和那道彩...
- 课文《我的老师》中,“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
- 《羚羊木雕》中写道“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
- 读课文《七颗钻石》,对作者在“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
- (三)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日记中,人们可以...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
- 在《羚羊木雕》一课中,文中用“月亮出来了,冷冷的”...
- 读课文《羚羊木雕》,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
- ①我没有理由了。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
- 文章的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何作用?
- 同步阅读: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 阅读理解、分析。伽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
- 文中有很多两两对称的句式,请找出来,并说说这种句式...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一面》...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邓稼先同...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课《天上的街市》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天净...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安恩...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世说新...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月迹》...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成功...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卜算子...
-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
- 重庆市开州区镇东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狼》同步...
-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
-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安塞腰鼓...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幼时记...
- 安徽省芜湖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黄河颂...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伟大的悲...
- 山东省德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山东省日照岚山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土地的誓...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王几何同...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