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宛转 嘹亮 分岐 截然不同
B. 睫毛 倜傥 淅沥 不求胜解
C. 草垛 云霄 侍弄 咄咄逼人
D. 确凿 寻觅 逃窜 翻来复去
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①__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②_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③___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④____,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A支; B架; C撒; D投; E牵; F拉; L捆
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
【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捕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鸟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
3、
古诗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曹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6)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繁星》《春水》是__________在印度诗人__________的《飞鸟集》影响下写成的。它包括童真 、_______ 、自然 三方面的内容。
4、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早春景象 。
B. “杨花落尽”写萧条景象。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
C. 次句龙标 ,今湖南省黔阳县。五溪指湖南西部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诗中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
D. 三、四句是寄情于景,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
名著阅读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这句话出自《______》,选自《_________》。
(2)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表达了作者对强制教育对童心摧残的谴责。请你简述这场冲突。
6、
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1)请先品读一下满文军的《懂你》:
……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别说我们还太小,其实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常会于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妈妈的唠叨,其实我懂;老师的眼神,其实我懂;同学温馨的鼓励劝告,其实我也懂……其实有好多我都能读懂。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思,会一瞬之间漾遍全身,是的,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_______,其实我懂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2)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若选题(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与人期行期:______________
下车引之引:______________
尊君在不不: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从元方的表现来看你认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 读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
- 读课文《丑小鸭》,选出丑小鸭遭到歧视和打击的选项(...
- 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能马上找到制服他的办法...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做父亲丰子恺①楼窗下的弄...
- 读句子,回答: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选自课文《...
- 一盏油灯生日这一天,我又点燃了这盏灯,一盏极普通又...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
- 《散步》的作者写的是()A.一次舒心愉快的散步。B...
- 文章《小圣施威降大圣》第1段说“大圣不恋战,只情跑...
- 阅读理解:生命的掌声董保纲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
- 课文《邓稼先》中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
- 《社戏》中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请你列举三...
- 读课文《社戏》在句中”小小年纪便有见识。“的见识是...
- 【精段阅读】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
- 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①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
- 读课文《十三岁的际遇》,下列属于北大学生特点的是(...
- 文段中两处写到彩虹,其用意是什么?
- 对课文《土地的誓言》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中说道:“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
- 同步阅读: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
- 以下哪些是丑小鸭拼死也要飞向白天鹅的原因()A.对...
- 下面这个句子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颈的轻摇,肩的微...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他对独立的要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读课文《安塞腰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
- 读课文《伟人细胞》,以下对贾里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本命年的回想》第三段,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
- 阅读文段,选择正确答案。贾里曾有过跻身军界的打算。...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王几何同...
-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湖北省宣恩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北京市第三中学(初中部)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北京市三帆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安徽省萧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济南...
- 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
-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
- 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初级中学七年级月联考语...
- 四川省成都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在山...
-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
-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虽有佳...
-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课《天上的街市》同...
- 北京市第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女娲造人》...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短文两篇夸...
-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侨谊教育集团七年级...
-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社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