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九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词语中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媲美(pì) 蝼蚁(1óu)   沾轻怕重(niān)

B.藩篱(fān)   校补(xiào)   浑身解数(xiè)

C.咫尺(zhí)   篡夺(cuàn)   叱咤风云(zhà)

D.啮齿(niè)   骸骨(hái)   即物起兴(jí)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说明文语段,回答小题。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跋涉,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简要概括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写出3条理由)。

【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面迟”指的是意大利面。

C.如今,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亚洲人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4】指出下列句子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

(1)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____________)

(2)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意: (2)秀: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文中写到“乐”的三种情境,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请在文中找出两个依据。(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__,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3)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7)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5、

命题作文

四年的初中时光转瞬即逝,多少篇脍炙人口的课文,多少节异彩纷呈的课堂,还有几多生活中深受教育的一课,都曾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无法释怀。请以“深深触动了我的一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65)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作文(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