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酌(zháo) 村寨(zhài) 遵循 悲天闵人

B.遵嘱(zhūn) 修葺(qì) 毫杰 海阔天空

C.恳切(kěn)   恍惚(fū) 绎站 附之一笑

D.癖好(pǐ) 默契(qì) 蓦然 颠沛流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选自2014年2月2日《新民晚报》,有改动)

【1】文章开头从放鞭炮的声音写起,有何作用?

【2】本文叙述了哪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什么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

【3】第6段画线句写出了吆喝声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4】结尾处作者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年声”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任末负笈从师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任末:人名。笈(jí):书箱。庵:茅草小屋。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门徒/悦其勤学 B.门徒悦/其勤学

C.门徒悦其/勤学 D.门/徒悦其勤学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负(________)  (2)题(________)

【3】说说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2)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任末读书时条件十分艰苦,请你摘抄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5】读了本文后,谈谈你在学习或写作上有何收获?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

(3)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

(4)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5)《爱莲说》中可用来形容人志趣高洁,不容易被不良环境污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约客》描写诗人寂寞无聊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下列小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着的“题”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6、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拥有自己的剧种,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1)请你写出你所知道的两种戏曲剧种。

(2)为了宣传这一活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

(3)中国教育部2008年宣布,将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广。对“京剧进课堂”这一做法你是如何看的,试谈一谈。(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5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