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小学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商店里摆满了香蕉、梨、苹果、萝卜等许多水果。

B. 去年夏天,我在落基山脉下结交的好友——麦克的家乡是英国爱丁堡人。

C. 2011年上海东方卫视全民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年度亚军获得者——菜花甜妈,原本只是一位从安徽农村来到上海的卖菜人,然而她凭借着自己心中的梦想,最终红爆网络,红爆中国,红爆世界,网友们还亲热地称她为“中国版苏珊大妈”。

D. 澳大利亚16岁少女简希卡,在过去的七个月时间里,成功穿越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举成为有史以来不靠外力援助、独自驾驶帆船环游世界的最年轻水手。

2、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草纲目》是我国伟大的药学著作,写于清代,作者李时珍

B. 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C.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

D. “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是赵树理

3、

“3G手机在几年前,可是件稀奇的东西,但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成为城市潮男潮女的必备装备”这句话中,对“新鲜”一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变质的 B. 没有枯萎的 C. 经常流通,不含杂类物品 D. 少见的,稀罕的

4、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来到这片恬静宁和的乡村土地,小辉不禁发出感叹:“好一个世外桃园啊!”

B. 新华社记者走进这家位于法国伊利圣诺地区的五星级庄园酒店,大堂富丽堂黄,早已没有了乡村特有的淳朴气息。

C. 热烈祝贺采荷实验学校2010年中考再创辉煌,望下一届的同学们再接再厉。预祝同学们在2011年中考中金榜题名。

D. 父母含辛如苦地把小明养大,他竟然是如此回报他父母的!

二、填空题(共1题,共5分)

5、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⑴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翰《凉州词》)

⑵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⑶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秋夜将晓出门迎凉有感》)

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6、

  山芋:环境友好型“生物能工厂”

我国南有木薯、北有甘薯,“山芋们”有望发展成为环境友好型的“生物能工厂”。记者3月20日从中科院在沪新成立的工业生物技术南方中心获悉,薯类植物是目前我国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作物,运用新技术使其在发酵过程中转化为燃料乙醇、丙酮、丁醇、氢气等产品,弥补不可再生的化学能源。

研究发现,木薯具有突出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能生长在贫瘠土壤,如荒山、荒地及沙地中;甘薯在土壤含水量不足5%情况下可抗旱成长,甚至在含盐量0.5%的沿海滩涂上亩产还能达1500公斤。

发展生物质能源是解决日趋紧张的能源供应的有效途径,但须避免与农作物生产争地。数据显示,我国农业耕地面积约1.3亿公顷,荒地面积约1亿公顷;属于宜农荒地的有3535万公顷,其中947万公顷作为后备耕地,尚有2588万公顷可用于生物质能资源开发,加上1000万公顷盐碱地等土地余力,薯类等能源作物可种面积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近三成。目前,国内甘薯产量占世界80%,木薯市场需求量正逐步增长,每年还从泰国、越南等地进口,它们作为能源物种的潜力都是很大的。

燃料乙醇将是薯类能源产品的一大门类。与会专家指出,若全国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总需求在500万吨以上,而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仅100万吨,且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济效益一般。

据介绍,适宜我国南部热带地区种植的木薯亩产可达4000公斤,单位面积上的生物能产量高于几乎所有其它栽培作物;而甘薯也是粮食酒精中最低廉的加工原料,每公顷甘薯可产酒精3.5吨,同等面积玉米则只产2.1吨。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每吨木薯酒精的加工成本仅六七百元,也低于普通酒精企业成本。

生物能源产业牵涉多学科技术,为此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南方中心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为主,吸纳了植物生理生态、有机化学、微生物、医药、工业等领域十余家研究院所和高校的科研力量,联合攻关薯类种质资源遗传改良、标准化高产优质栽培、储藏保鲜、发酵转化等关键技术。

(摘自 新民晚报)

【1】第五段中加点的“几乎”能否删去,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薯类植物的开发有哪两方面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地方列了数据试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鸟巢的风味

彭晓玲

①因为山青水秀,地处湘东的老家自然多鸟巢,不过,那还是在我年少时节。

②那时候,我家门前,有几棵高大苍翠的大樟树。每望一眼郁郁葱葱的大樟树,我总有一种爬上去的欲望,只因在高高的树之顶端,有盘缠于树杈上的鸟巢,常有三三两两的喜鹊喳喳地来来往往。

③喜鹊黑亮灵巧的翅膀,如豆的眼睛流转不已,飞姿自是美妙,乃至给飞翔留下足够的温暖。在美丽的春天,鸟巢里常隐约飘来小鸟叽叽之声,过路的人便自然而然沉湎于梦一般的清纯。

④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喜鹊高高在上,还有一些鸟则干脆将巢藏得深深的,或在树叶浓密之处,或在树之尖端。总之,要么让人可望不可即,要么根本不让人看到。偶尔,常常是落叶时节,当孩子们玩得疯癫之时,一抬头,便发现不远处矮矮的树梢上,垂挂着一只小巧玲珑的鸟巢。不过,当发现它时,其实已是空巢了。

⑤麻雀多得很。那褐色羽毛上布满了黑色斑点的小巧的鸟儿,一天到晚在屋檐下,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它们的巢就藏在屋檐下的某个墙洞里,洞口黑洞洞的,若将手伸进去,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可过一段时日,若是再去摸那个鸟洞,常常一无所获了。

⑥后来,我离开了乡村,远离了鸟巢,也远离了鸟。在繁华的家乡小城,自是难以见到鸟的踪影,内心空落了几许,好在,时有鸟巢淡薄苍灰的身影飘荡在我的梦里。不知为何,我执著地萌生了一种想法,真想成为一只美丽的鸟,翩飞在枯瘦的枝头上。变不了鸟的我,自是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

⑦又是一个初春时节,我来到山东大平原。车窗外,一望无际的旷野上,多是光溜溜的树。很突然地,一棵高高瘦瘦的树傲然于眼前,那光光的树梢上,赫然苍黑一团。我张望再三,惊讶地发觉,那是一只鸟巢。谁知,从青岛至烟台,一直到济南,只只苍黑的鸟巢,竟绵绵不绝地撞击着我的视线。

⑧试想,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公路两旁,绵延着一排排光溜溜的树,隔不了多远,便有一只苍黑的鸟巢挂在树枝之上。可以说,所有的鸟巢,看上去都厚重,由一枝枝苍黑的树枝错落有致地搭成,爽朗,朴素。偶尔,自苍黑的鸟巢,也会飞出一两只黑羽毛的鸟。虽不知其为何鸟,我仍被一阵翅膀的扑棱棱拍击声所震颤。

⑨真想不到,在苍茫的平原上,鸟巢以一种全新的风味,令我无法回避无法平静,给了我异乎寻常的触动。而穿越时空的隧道,老家的鸟巢,以蒙太奇的手法,执著地闪烁。可我惊异地发现,南方老家的鸟巢,在森林茂密、山重水复的世界,莫名地迷失了飞翔的方向,有着一种战战兢兢的谨慎,如履薄冰。北方的鸟巢,则洋溢着关东大汉的坦荡,无遮无挡地走近世人,却得以守住自我的风味。

⑩其时,一棵又一棵树,一只又一只鸟巢,自我眼前掠过,传递着鸟的声音,我有了一种行走于大地的心情。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渴望闯荡的锐气,渐渐地漫溢而来。

(本文选自《新华文摘》2011年精华本)

【1】“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一句中,“狡猾”一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表达方式、词语运用等方面,赏析第⑤节中划线的句子。

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出了鸟巢的哪些“风味”?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北方的鸟巢时,没有对鸟作详细描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8、

文言文阅读

动筒问难

(选自《太平广记》)

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6)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②国学:国子监。本句后面的“博士”指的是国子监的学生。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 ⑥坐:通“座”。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达者七十二人: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传无文: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博士无以对: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___________________

(2)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后面说“坐中大笑”,人们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省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小学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商店里摆满了香蕉、梨、苹果、萝卜等许多水果。

B. 去年夏天,我在落基山脉下结交的好友——麦克的家乡是英国爱丁堡人。

C. 2011年上海东方卫视全民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年度亚军获得者——菜花甜妈,原本只是一位从安徽农村来到上海的卖菜人,然而她凭借着自己心中的梦想,最终红爆网络,红爆中国,红爆世界,网友们还亲热地称她为“中国版苏珊大妈”。

D. 澳大利亚16岁少女简希卡,在过去的七个月时间里,成功穿越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举成为有史以来不靠外力援助、独自驾驶帆船环游世界的最年轻水手。

【考点】
【答案】

D

【解析】

2、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草纲目》是我国伟大的药学著作,写于清代,作者李时珍

B. 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C.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

D. “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是赵树理

【考点】
【答案】

A

【解析】

3、

“3G手机在几年前,可是件稀奇的东西,但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成为城市潮男潮女的必备装备”这句话中,对“新鲜”一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变质的 B. 没有枯萎的 C. 经常流通,不含杂类物品 D. 少见的,稀罕的

【考点】
【答案】

D

【解析】

4、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来到这片恬静宁和的乡村土地,小辉不禁发出感叹:“好一个世外桃园啊!”

B. 新华社记者走进这家位于法国伊利圣诺地区的五星级庄园酒店,大堂富丽堂黄,早已没有了乡村特有的淳朴气息。

C. 热烈祝贺采荷实验学校2010年中考再创辉煌,望下一届的同学们再接再厉。预祝同学们在2011年中考中金榜题名。

D. 父母含辛如苦地把小明养大,他竟然是如此回报他父母的!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二、填空题(共1题,共5分)

5、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⑴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翰《凉州词》)

⑵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⑶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秋夜将晓出门迎凉有感》)

【考点】
【答案】

古来征战几人回   竹外桃花三两枝   五千仞岳上摩天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6、

  山芋:环境友好型“生物能工厂”

我国南有木薯、北有甘薯,“山芋们”有望发展成为环境友好型的“生物能工厂”。记者3月20日从中科院在沪新成立的工业生物技术南方中心获悉,薯类植物是目前我国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作物,运用新技术使其在发酵过程中转化为燃料乙醇、丙酮、丁醇、氢气等产品,弥补不可再生的化学能源。

研究发现,木薯具有突出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能生长在贫瘠土壤,如荒山、荒地及沙地中;甘薯在土壤含水量不足5%情况下可抗旱成长,甚至在含盐量0.5%的沿海滩涂上亩产还能达1500公斤。

发展生物质能源是解决日趋紧张的能源供应的有效途径,但须避免与农作物生产争地。数据显示,我国农业耕地面积约1.3亿公顷,荒地面积约1亿公顷;属于宜农荒地的有3535万公顷,其中947万公顷作为后备耕地,尚有2588万公顷可用于生物质能资源开发,加上1000万公顷盐碱地等土地余力,薯类等能源作物可种面积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近三成。目前,国内甘薯产量占世界80%,木薯市场需求量正逐步增长,每年还从泰国、越南等地进口,它们作为能源物种的潜力都是很大的。

燃料乙醇将是薯类能源产品的一大门类。与会专家指出,若全国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总需求在500万吨以上,而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仅100万吨,且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济效益一般。

据介绍,适宜我国南部热带地区种植的木薯亩产可达4000公斤,单位面积上的生物能产量高于几乎所有其它栽培作物;而甘薯也是粮食酒精中最低廉的加工原料,每公顷甘薯可产酒精3.5吨,同等面积玉米则只产2.1吨。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每吨木薯酒精的加工成本仅六七百元,也低于普通酒精企业成本。

生物能源产业牵涉多学科技术,为此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南方中心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为主,吸纳了植物生理生态、有机化学、微生物、医药、工业等领域十余家研究院所和高校的科研力量,联合攻关薯类种质资源遗传改良、标准化高产优质栽培、储藏保鲜、发酵转化等关键技术。

(摘自 新民晚报)

【1】第五段中加点的“几乎”能否删去,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薯类植物的开发有哪两方面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地方列了数据试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不能。“几乎”说明不是全部,表虚指,如果去掉,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

【2】(1)贫、旱、盐地都可种植,避免与农作物生产争地。(2)制汽油更加经济

【3】示例:(1)“甘薯在土壤……1500公斤”说明甘薯具有突出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2)“国内甘薯产量占世界80%”说明中国甘薯作为能源物种的潜力很大。

【解析】

【1】略

【2】略

【3】略

7、

  鸟巢的风味

彭晓玲

①因为山青水秀,地处湘东的老家自然多鸟巢,不过,那还是在我年少时节。

②那时候,我家门前,有几棵高大苍翠的大樟树。每望一眼郁郁葱葱的大樟树,我总有一种爬上去的欲望,只因在高高的树之顶端,有盘缠于树杈上的鸟巢,常有三三两两的喜鹊喳喳地来来往往。

③喜鹊黑亮灵巧的翅膀,如豆的眼睛流转不已,飞姿自是美妙,乃至给飞翔留下足够的温暖。在美丽的春天,鸟巢里常隐约飘来小鸟叽叽之声,过路的人便自然而然沉湎于梦一般的清纯。

④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喜鹊高高在上,还有一些鸟则干脆将巢藏得深深的,或在树叶浓密之处,或在树之尖端。总之,要么让人可望不可即,要么根本不让人看到。偶尔,常常是落叶时节,当孩子们玩得疯癫之时,一抬头,便发现不远处矮矮的树梢上,垂挂着一只小巧玲珑的鸟巢。不过,当发现它时,其实已是空巢了。

⑤麻雀多得很。那褐色羽毛上布满了黑色斑点的小巧的鸟儿,一天到晚在屋檐下,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它们的巢就藏在屋檐下的某个墙洞里,洞口黑洞洞的,若将手伸进去,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可过一段时日,若是再去摸那个鸟洞,常常一无所获了。

⑥后来,我离开了乡村,远离了鸟巢,也远离了鸟。在繁华的家乡小城,自是难以见到鸟的踪影,内心空落了几许,好在,时有鸟巢淡薄苍灰的身影飘荡在我的梦里。不知为何,我执著地萌生了一种想法,真想成为一只美丽的鸟,翩飞在枯瘦的枝头上。变不了鸟的我,自是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

⑦又是一个初春时节,我来到山东大平原。车窗外,一望无际的旷野上,多是光溜溜的树。很突然地,一棵高高瘦瘦的树傲然于眼前,那光光的树梢上,赫然苍黑一团。我张望再三,惊讶地发觉,那是一只鸟巢。谁知,从青岛至烟台,一直到济南,只只苍黑的鸟巢,竟绵绵不绝地撞击着我的视线。

⑧试想,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公路两旁,绵延着一排排光溜溜的树,隔不了多远,便有一只苍黑的鸟巢挂在树枝之上。可以说,所有的鸟巢,看上去都厚重,由一枝枝苍黑的树枝错落有致地搭成,爽朗,朴素。偶尔,自苍黑的鸟巢,也会飞出一两只黑羽毛的鸟。虽不知其为何鸟,我仍被一阵翅膀的扑棱棱拍击声所震颤。

⑨真想不到,在苍茫的平原上,鸟巢以一种全新的风味,令我无法回避无法平静,给了我异乎寻常的触动。而穿越时空的隧道,老家的鸟巢,以蒙太奇的手法,执著地闪烁。可我惊异地发现,南方老家的鸟巢,在森林茂密、山重水复的世界,莫名地迷失了飞翔的方向,有着一种战战兢兢的谨慎,如履薄冰。北方的鸟巢,则洋溢着关东大汉的坦荡,无遮无挡地走近世人,却得以守住自我的风味。

⑩其时,一棵又一棵树,一只又一只鸟巢,自我眼前掠过,传递着鸟的声音,我有了一种行走于大地的心情。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渴望闯荡的锐气,渐渐地漫溢而来。

(本文选自《新华文摘》2011年精华本)

【1】“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一句中,“狡猾”一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表达方式、词语运用等方面,赏析第⑤节中划线的句子。

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出了鸟巢的哪些“风味”?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北方的鸟巢时,没有对鸟作详细描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或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家的鸟筑巢的习性,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运用细节描写,运用叠词,表现出年少时我的童真童趣。(表现出

年少时的我对麻雀等小鸟的喜爱之情)。

【3】①南方老家的鸟巢:有着战战兢兢的谨慎。②北方的鸟巢:厚重、爽朗、

朴素,洋溢着坦荡。

【4】使内容详略得当,突出鸟巢不同的风味,触发对人生的感悟。

【5】①鸟巢寄托了年少时与鸟相伴的美好记忆。②离开乡村后,已难见鸟的

踪影,内心空落时,鸟巢成为梦中的寄托。③鸟巢引发了我渴望闯荡的锐气。

【解析】

【1】略

【2】略

【3】略

【4】略

【5】略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8、

文言文阅读

动筒问难

(选自《太平广记》)

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6)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②国学:国子监。本句后面的“博士”指的是国子监的学生。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 ⑥坐:通“座”。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达者七十二人: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传无文: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博士无以对: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___________________

(2)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后面说“坐中大笑”,人们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曾经   贤达   文字记载   应对、回答。  

【2】   动筒曾经在国子监中看博士们辩论驳难。   在座的人大笑,博士无言以对。  

【3】或笑动筒机智诙谐,或笑动筒望文生义。

或者动筒把约数“五六(人)”当成相乘数去作乘法计算,因此闹笑话。(两种答法均可)

【4】从动筒来说,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要自作聪明;从博士来说,读书不能食古不

化,不知变通,不要奉经书为至理,不敢质疑等。

【解析】

【1】略

【2】略

【3】略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