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区八中七年级下期考试历史试卷

初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反映的是( )

A.军机处

B.八股取士

C.文字狱

D.厂卫制度

2、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的空缺处应填( )

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

3、

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有一座5A级风景区一清明上河园。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东京城里( )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商业活动地方

4、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上海(古称松江)一带的人们,世代相传的一首歌谣。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妇女。歌谣中“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 )

A.辽

B.契丹

C.西夏

D.金

6、

下列关于宋代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宋时服装样式变化最多的是妇女

B.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多起来始于南宋

C.广泛流行高脚家具是在宋朝

D.宋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饮酒、踢球

7、

对下图人物的统治给予充分肯定,主要是因为( ) 1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的统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填空题(共1题,共5分)

8、

在唐朝边疆各族分布图中填入下列英文字母代号。1

①______ ②______ ③ ______

A. 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建立的政权

B. 南诏

C. 今天藏族的祖先建立的政权

三、列举题(共1题,共5分)

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我国古代在这方面也取得较好的成就,请回答:

(1)请举出唐朝主动传播中国先进文化和虚心吸纳别人优秀文化的史实各一例。

(2)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最远到达的地区在哪里?

(4)由此,你觉得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该如何做?

四、综合题(共4题,共20分)

10、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1

材料三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唐朝另一个盛世开创者的姓名?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3)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是指历史上哪件事?

(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材料三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哪种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

(2)材料二中的“故都”是今何处?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南宋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特点?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远远看到新科进士规规矩矩列队走出城门时,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顾炎武抨击八股取士:“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

材料三:明清时期,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答卷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所述内容须遵宋朝朱熹《四书五经》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创立于何时?

(2)材料二“(秦朝)焚书,和(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指的是什么?

(3)用材料三中的文字,说出你对材料二观点认同的理由。

(4)“明清时期,考试的内容和文体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里的内容和文体各是什么?

(5)明清统治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明清统治者这样做的影响你认为有哪些?

13、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材料:文成公主(625-680),唐朝宗室之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641年,唐太宗决定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吐蕃人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松赞干布为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并对其大臣说: “我祖上没有与中原通婚的先例,现在我能娶大唐公主,实在太幸福了,应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子孙后代。”650年松赞干布逝世 ,文成公主并没有要求回唐朝,在吐蕃继续生活直到680年逝世。吐蕃人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记入吐蕃的史书之中,这是吐蕃前所未有的。文成公主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她一生为汉藏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川教版《中国历史》教师用书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述材料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划“A”;如果违背了上述材料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在括号内划“B”;如果是上述材料内容未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1)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皇室请求通婚。______

(2)唐朝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______

(3)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当时吐蕃没有的很多东西,包括各种种子、书籍和工匠等。______

(4)松赞干布逝世后,文成公主非常思念家乡,要求回到唐朝。______

(5)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密切了汉藏关系,受到两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______

—重庆江津区八中七年级下期考试历史试卷

初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反映的是( )

A.军机处

B.八股取士

C.文字狱

D.厂卫制度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特务机构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除了改革行政机构外,还授权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后明朝又设东厂。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厂卫制度。故选D。

2、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的空缺处应填( )

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君主集权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集权的空前强化。明太祖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利,干脆直接废除了丞相,让六部直接听命于自己,但也造成皇帝政事繁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太祖开始设立殿阁大学士,来供皇帝咨询和决策。明朝统治者还开始设立特务统治机构,有锦衣卫、东厂、西厂等,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到了清朝,继续强化皇权,雍正帝使因西北战事需要,设立军机房,后称为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强化到顶峰。故答案选D。

3、

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有一座5A级风景区一清明上河园。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东京城里( )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商业活动地方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市民阶层丰富的文化生活。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根据课本基本史实,答案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4、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上海(古称松江)一带的人们,世代相传的一首歌谣。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妇女。歌谣中“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元朝的黄道婆发明了棉纺技术,使松江成为全国的棉布场地。在明中后期,棉布最终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故选C。

5、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 )

A.辽

B.契丹

C.西夏

D.金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岳飞抗金的有关知识。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金军几次南下,遭到了南宋抗战派将领的英勇抵抗,岳飞就是其中一位。岳飞率领岳家军,骁勇善战,纪律严明,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曾收复建康,后又在郾城打败兀术,乘机收复失地。故选D。

6、

下列关于宋代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宋时服装样式变化最多的是妇女

B.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多起来始于南宋

C.广泛流行高脚家具是在宋朝

D.宋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饮酒、踢球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以棉布作衣料主要出现在明朝,因此B、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多起来始于南宋的说法错误。ACD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选择B。

7、

对下图人物的统治给予充分肯定,主要是因为( ) 1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的统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武则天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发展农业生产,创立武举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D符合题意,故选D。

二、填空题(共1题,共5分)

8、

在唐朝边疆各族分布图中填入下列英文字母代号。1

①______ ②______ ③ ______

A. 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建立的政权

B. 南诏

C. 今天藏族的祖先建立的政权

【考点】
【答案】

A;C;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朝时期民族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采取了开明的政策,注意发展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吐蕃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南诏在云南,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回纥,他们生活在新疆地区。故从上到下填ACB。

三、列举题(共1题,共5分)

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我国古代在这方面也取得较好的成就,请回答:

(1)请举出唐朝主动传播中国先进文化和虚心吸纳别人优秀文化的史实各一例。

(2)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最远到达的地区在哪里?

(4)由此,你觉得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该如何做?

【考点】
【答案】

(1)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2)

市舶司.

(3)

为加强与海外联系并宣扬国威;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

实行开放的政策;学习外国先进的知识文化等。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主动向外国人学习和主动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的史实。唐朝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取经,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这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2)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宋朝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本题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为了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宫廷购回奢侈品,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4)本题考查学生对对外交往的认识。唐朝、宋朝和明朝前期的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力强盛。对外开放能学习其它国家的先进文化,因此我们应继续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学习外国先进的知识文化等。

四、综合题(共4题,共20分)

10、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1

材料三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唐朝另一个盛世开创者的姓名?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3)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是指历史上哪件事?

(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考点】
【答案】

(1)

唐玄宗(李隆基)。李世民。

(2)

耕作;灌溉。

(3)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

玄奘。《大唐西域记》。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玄宗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诗句里的“开元全盛”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开元,所以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开元盛世”。 唐太宗的年号贞观,他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快速,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其统治为“贞观之治”。(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经济的繁荣,在农业方面灌溉工具的发明。根据所学史实,唐玄宗时期,农民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曲辕犁是用于耕作的劳动工具,筒车是唐朝农民用于灌溉的劳动工具,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朝时期民族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采取了开明的政策,注意发展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唐与吐蕃的关系上采取了和亲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是指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回国后,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和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材料三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哪种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

(2)材料二中的“故都”是今何处?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南宋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特点?

【考点】
【答案】

(1)

水稻。

(2)

河南开封;经济重心在两宋时期已经完成南移或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3)

对外贸易活跃。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南宋时候,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等地,稻米产量很大,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因此“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出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2)本题考查的是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的含义是当时北宋的税收主要依靠东南地区,说明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东南地区。故都指的是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3)本题考查宋朝海外贸易的有关知识。“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的含义是:港口贸易获利最多,如果经营方法得当,所获得的利益可以用上百万来计算。这句话说明南宋对外贸易活跃,收益颇丰。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远远看到新科进士规规矩矩列队走出城门时,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顾炎武抨击八股取士:“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

材料三:明清时期,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答卷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所述内容须遵宋朝朱熹《四书五经》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创立于何时?

(2)材料二“(秦朝)焚书,和(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指的是什么?

(3)用材料三中的文字,说出你对材料二观点认同的理由。

(4)“明清时期,考试的内容和文体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里的内容和文体各是什么?

(5)明清统治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明清统治者这样做的影响你认为有哪些?

【考点】
【答案】

(1)

科举制,隋朝。

(2)

焚书坑儒。

(3)

考生答卷必须按呆板的格式来写,所述内容须遵宋朝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遏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

(4)

四书五经,八股文。

(5)

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科举制的准确识记。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创立了科举制,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吏,到唐朝时经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又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反映的是科举制为统治者笼络了人才。(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焚书坑儒”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八股取士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员,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八股取士遏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因此“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八股取士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员,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八股取士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取士”的目的是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但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

13、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材料:文成公主(625-680),唐朝宗室之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641年,唐太宗决定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吐蕃人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松赞干布为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并对其大臣说: “我祖上没有与中原通婚的先例,现在我能娶大唐公主,实在太幸福了,应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子孙后代。”650年松赞干布逝世 ,文成公主并没有要求回唐朝,在吐蕃继续生活直到680年逝世。吐蕃人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记入吐蕃的史书之中,这是吐蕃前所未有的。文成公主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她一生为汉藏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川教版《中国历史》教师用书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述材料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划“A”;如果违背了上述材料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在括号内划“B”;如果是上述材料内容未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1)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皇室请求通婚。______

(2)唐朝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______

(3)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当时吐蕃没有的很多东西,包括各种种子、书籍和工匠等。______

(4)松赞干布逝世后,文成公主非常思念家乡,要求回到唐朝。______

(5)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密切了汉藏关系,受到两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______

【考点】
【答案】

(1)C

(2)A

(3)C

(4)B

(5)A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朝时期民族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采取了开明的政策,注意发展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唐与吐蕃的关系上采取了和亲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皇室请求通婚的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涉及,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朝时期民族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采取了开明的政策,注意发展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唐与吐蕃的关系上采取了和亲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材料中的“641年,唐太宗决定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吐蕃人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体现出唐朝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故选A。(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朝时期民族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采取了开明的政策,注意发展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唐与吐蕃的关系上采取了和亲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当时吐蕃没有的很多东西,包括各种种子、书籍和工匠等的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涉及。故选C。(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朝时期民族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采取了开明的政策,注意发展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唐与吐蕃的关系上采取了和亲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逝世后,文成公主非常思念家乡,要求回到唐朝的说法违背了材料“650年松赞干布逝世 ,文成公主并没有要求回唐朝,在吐蕃继续生活直到680年逝世。”的信息。故选B。(5)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朝时期民族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采取了开明的政策,注意发展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唐与吐蕃的关系上采取了和亲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从材料来看,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密切了汉藏关系,受到两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