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0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 每周一测

高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2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作为一种方法论,中庸之道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运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洛诰》的“时中”等。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出自《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孔子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义。

中道本身是极高极难的标准。孔子有言:“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就是指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仔细体会把握,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需要说明的是,孔子所倡导的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被误解为折中主义,事实上,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和折中主义完全不同,叩其两端的方式,更加接近于现代逻辑中的试错法。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的理想主义的方法论呢?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同时,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摘编自王泽民《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骨髓》)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和郑玄对中庸的解释,在“中”的含义上没有差别,在“庸”的含义上有一定分歧,郑玄的解释更符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中庸”的本义。

B.如何做到最优解,孔子谦逊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足,但他的智慧在于能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研究把握,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

C.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遵循中庸之道是获得成功的秘诀,而儒家又以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这应该成为孔子倡导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缘由。

D.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骨髓,正确认识并合理运用中庸之道,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研究倡导中庸之道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全职女性”的困境

最近,改编自香港女作家亦舒同名小说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火爆荧屏。罗子君,“全职主妇”的一类代表,回归家庭,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完全依赖丈夫生活。唐晶,兢兢业业的全职女性,投身职场,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生活,虽不乏追求者,但婚姻、家庭貌似遥遥无期。对此,人们褒贬不一,却似乎忘了此片的正题,即“全职女性”的出路何在?

所谓“全职”,是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日常生活与工作在空间上彻底分离,时间概念根本改变,工作与生活的边界不断被明晰、权益不断被保障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工业社会之前,没有所谓“全职”“离职”或“失业”。但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人们日常的生活与工作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市场上,劳动力可以通过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指标被精确地评价,聘于相应的工作岗位,在合格地完成“全职工作”后,获得对等的货币。这一模式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直到今天,“全职”已成为成年人的固有标签。

但“全职”对于男女两性的意义显然是不同的,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先天的生理条件还是后天的社会观念,女性无疑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今天,“全职”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工作时间”的全勤,即除去带薪年假,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更不用说其他对于脑力、体力等的基本要求。一旦达不到,扣钱、处罚甚至以此为原因的解聘都是合情合理的。而这显然是以成年男性的生理及家庭、社会角色为蓝图设计的,不仅女性,老、病、残等弱势群体也都无法完成。女性人生中有独特的孕、产、哺乳等时期,此时,社会赋予了女性更多的家庭责任,而这恰恰是当前需要改善的地方。

而“全职主妇”呢,似乎不用应付职场上的艰辛,在家里做做家务、带带孩子就成为人生的赢家。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美国经典的女权著作《女性的奥秘》就通过大量调查,深刻揭露了大众观念中“幸福家庭主妇”假象下美国妇女的无名痛苦。实际上,“全职主妇”不仅是一份孤独的、高标准或者说标准模糊的且看不到前途的工作,更是一份价值往往被低估甚至不被社会和家庭承认的工作。而且,随着社会离婚率的日益升高,“全职主妇”的稳定性也在大打折扣。

所以,在这个高度货币化的后现代社会,女性的价值往往被低估。社会价值的缺失,使得女性成年后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都难免陷于“全职困境”。因此,不仅需要进一步扩大女性员工的权益,切实考虑其生理及家庭因素的干扰,更要在社会观念中大力纠正“劳动力货币化”的错误观念,给予其在家务劳动、生养儿女方面应有的社会价值肯定。唯有推动性别观念的多样化、“家里家外”劳动价值的平等化,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女性的“全职困境”,促进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结合文本,概括造成女性“全职困境”的原因。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谈书法

朱良志

卫恒《四体书势》中的“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以自然鸟兽外在紧张的动态形式特征来描绘书法,这里重在强调内在的“势”与内在的节奏。

书法中对于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都不能偏重一面,比如为了“燥”的效果而简单地使用渴笔或特殊的墨。书法的用笔及形态表现要燥中有润、润中有燥是非常清楚的,看起来笔下干裂秋风,却又有润泽如春的感觉,方能入妙。概括地从表象、形式的层面谈及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对立统一关系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书法只从这些表象和形式入手,从我们古代书论来讲,必然不是一个最好的路径。因为我们中国艺术的本质,包括书法,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追求,它的节奏感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节奏感,而是内在心灵的蕴藉,是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中的一种生命的反应。这种生命的反应跟人的情绪、情感、潜在的理性知识以及对某一问题独特的领会角度有关,其直觉和理性都在起作用,是一种整体的呈现。这不是把握形式上的节奏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艺术家具有良好的修养、特别的情愫、内在的资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感觉世界,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像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与外在的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

在书法与绘画中,我们讲“意在笔先”。著名音乐学家汉斯利克讲音乐是一种纯形式的艺术,音乐本身是没有感情的,音乐节奏本身也不是感情。但节奏必然要受感情、知识、理性的左右。所以,“翰逸神飞”必要“神融笔畅”,“神融”是关键,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讲“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不是玄虚的东西,它要求必须有非常大的气度,像弘一法师早年与晚年的书法有很大的不同,绝非简单的形式感的变化问题,而是另外的哲学、思想、情感对他的影响,造成了他书法风格的变化。书法虽然被有些学人称为“形式之艺术”,但绝不能导向“技”的方面。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表征形式,正因为它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最典型的表达,它代表中国艺术的特点,不在于它的线条,而在于它重视情性。

书法不是形式之艺术,而是“表现”之艺术。从这方面来讲,黄庭坚的书法就有极高的价值。若没有黄庭坚在“苏氏集团”中的悠游,没有他对道禅哲学的领会,他书法风格的独特面貌也不会出现。

书法当观“韵”,“韵”不是形式感的问题,而是内在情性的东西。所以“意在笔先”“书在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本质,中国书法体现中国艺术的特征也是在这里。

(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三、其他(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看镜有感

鲁  迅

①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

②镜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蒲陶。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这些都是汉代的镜子。汉武通大宛安息,以致天马蒲萄,大概当时是视为盛事的,所以便取作什器的装饰。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棠之类。海即现在之所谓洋,海马译成今文,当然就是洋马。

③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④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熏人。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⑤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⑥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缛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讳一般,豁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

⑦宋镜我没有见过好的,什九并无藻饰,真是“世风日下”。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所以事实上“今不如古”者,正因为有许多唠叨着“今不如古”的诸位先生们之故。现在情形还如此。倘再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则杨光先(注)似的向西洋主人历陈中夏的精神文明的时候,大概是不劳久待的罢。

(有删改)

(注)杨光先:明末清初人,保守派代表人物。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019年11月10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 每周一测

高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作为一种方法论,中庸之道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运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洛诰》的“时中”等。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出自《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孔子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义。

中道本身是极高极难的标准。孔子有言:“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就是指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仔细体会把握,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需要说明的是,孔子所倡导的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被误解为折中主义,事实上,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和折中主义完全不同,叩其两端的方式,更加接近于现代逻辑中的试错法。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的理想主义的方法论呢?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同时,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摘编自王泽民《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骨髓》)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和郑玄对中庸的解释,在“中”的含义上没有差别,在“庸”的含义上有一定分歧,郑玄的解释更符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中庸”的本义。

B.如何做到最优解,孔子谦逊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足,但他的智慧在于能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研究把握,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

C.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遵循中庸之道是获得成功的秘诀,而儒家又以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这应该成为孔子倡导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缘由。

D.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骨髓,正确认识并合理运用中庸之道,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研究倡导中庸之道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本文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遵循中庸之道”理解错误。从文中第②段的内容可以知道,不是先有“中庸之道”,这些古代圣王再“遵循”,而是他们的治理中融有中道思想,久之,形成了中庸之道。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全职女性”的困境

最近,改编自香港女作家亦舒同名小说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火爆荧屏。罗子君,“全职主妇”的一类代表,回归家庭,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完全依赖丈夫生活。唐晶,兢兢业业的全职女性,投身职场,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生活,虽不乏追求者,但婚姻、家庭貌似遥遥无期。对此,人们褒贬不一,却似乎忘了此片的正题,即“全职女性”的出路何在?

所谓“全职”,是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日常生活与工作在空间上彻底分离,时间概念根本改变,工作与生活的边界不断被明晰、权益不断被保障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工业社会之前,没有所谓“全职”“离职”或“失业”。但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人们日常的生活与工作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市场上,劳动力可以通过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指标被精确地评价,聘于相应的工作岗位,在合格地完成“全职工作”后,获得对等的货币。这一模式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直到今天,“全职”已成为成年人的固有标签。

但“全职”对于男女两性的意义显然是不同的,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先天的生理条件还是后天的社会观念,女性无疑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今天,“全职”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工作时间”的全勤,即除去带薪年假,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更不用说其他对于脑力、体力等的基本要求。一旦达不到,扣钱、处罚甚至以此为原因的解聘都是合情合理的。而这显然是以成年男性的生理及家庭、社会角色为蓝图设计的,不仅女性,老、病、残等弱势群体也都无法完成。女性人生中有独特的孕、产、哺乳等时期,此时,社会赋予了女性更多的家庭责任,而这恰恰是当前需要改善的地方。

而“全职主妇”呢,似乎不用应付职场上的艰辛,在家里做做家务、带带孩子就成为人生的赢家。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美国经典的女权著作《女性的奥秘》就通过大量调查,深刻揭露了大众观念中“幸福家庭主妇”假象下美国妇女的无名痛苦。实际上,“全职主妇”不仅是一份孤独的、高标准或者说标准模糊的且看不到前途的工作,更是一份价值往往被低估甚至不被社会和家庭承认的工作。而且,随着社会离婚率的日益升高,“全职主妇”的稳定性也在大打折扣。

所以,在这个高度货币化的后现代社会,女性的价值往往被低估。社会价值的缺失,使得女性成年后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都难免陷于“全职困境”。因此,不仅需要进一步扩大女性员工的权益,切实考虑其生理及家庭因素的干扰,更要在社会观念中大力纠正“劳动力货币化”的错误观念,给予其在家务劳动、生养儿女方面应有的社会价值肯定。唯有推动性别观念的多样化、“家里家外”劳动价值的平等化,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女性的“全职困境”,促进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结合文本,概括造成女性“全职困境”的原因。

【考点】
【答案】

①现代社会中,对“全职”工作的要求是以成年男性的生理及家庭、社会角色为蓝图设计的,没有考虑到女性的生理条件等。②“全职主妇”的工作孤独、标准高,价值往往被低估甚至不被社会和家庭承认,稳定性差。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问题指向,然后确定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分条作答。文章第三段分析了“全职”工作的女性所面对的困境,第四段分析了“全职主妇”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劣势地位,这两段是答题区间。然后从这两类女性的角度出发,筛选信息,分点概括。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谈书法

朱良志

卫恒《四体书势》中的“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以自然鸟兽外在紧张的动态形式特征来描绘书法,这里重在强调内在的“势”与内在的节奏。

书法中对于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都不能偏重一面,比如为了“燥”的效果而简单地使用渴笔或特殊的墨。书法的用笔及形态表现要燥中有润、润中有燥是非常清楚的,看起来笔下干裂秋风,却又有润泽如春的感觉,方能入妙。概括地从表象、形式的层面谈及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对立统一关系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书法只从这些表象和形式入手,从我们古代书论来讲,必然不是一个最好的路径。因为我们中国艺术的本质,包括书法,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追求,它的节奏感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节奏感,而是内在心灵的蕴藉,是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中的一种生命的反应。这种生命的反应跟人的情绪、情感、潜在的理性知识以及对某一问题独特的领会角度有关,其直觉和理性都在起作用,是一种整体的呈现。这不是把握形式上的节奏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艺术家具有良好的修养、特别的情愫、内在的资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感觉世界,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像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与外在的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

在书法与绘画中,我们讲“意在笔先”。著名音乐学家汉斯利克讲音乐是一种纯形式的艺术,音乐本身是没有感情的,音乐节奏本身也不是感情。但节奏必然要受感情、知识、理性的左右。所以,“翰逸神飞”必要“神融笔畅”,“神融”是关键,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讲“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不是玄虚的东西,它要求必须有非常大的气度,像弘一法师早年与晚年的书法有很大的不同,绝非简单的形式感的变化问题,而是另外的哲学、思想、情感对他的影响,造成了他书法风格的变化。书法虽然被有些学人称为“形式之艺术”,但绝不能导向“技”的方面。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表征形式,正因为它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最典型的表达,它代表中国艺术的特点,不在于它的线条,而在于它重视情性。

书法不是形式之艺术,而是“表现”之艺术。从这方面来讲,黄庭坚的书法就有极高的价值。若没有黄庭坚在“苏氏集团”中的悠游,没有他对道禅哲学的领会,他书法风格的独特面貌也不会出现。

书法当观“韵”,“韵”不是形式感的问题,而是内在情性的东西。所以“意在笔先”“书在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本质,中国书法体现中国艺术的特征也是在这里。

(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考点】
【答案】

首先,提出书法中的对立统一不能只从表象和形式入手的观点;其次,分析原因,指出书法是一种生命的反应,艺术家应有良好的内在;最后,指出书法中的对立统一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和外在的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首先……其次……最后……”的答题模式。需要认真阅读文章第二段,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此段共七句话,前三句是一个层次,讲如何看待书法中的对立统一的问题,并提出观点;四、五、六句是一个层次,具体解释作者这样认为的原因,由第四句开头的“因为”可知;第七句是一个层次,得出结论,由开头的“所以”可知。明确了这些,不难得出答案。

三、其他(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看镜有感

鲁  迅

①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

②镜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蒲陶。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这些都是汉代的镜子。汉武通大宛安息,以致天马蒲萄,大概当时是视为盛事的,所以便取作什器的装饰。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棠之类。海即现在之所谓洋,海马译成今文,当然就是洋马。

③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④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熏人。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⑤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⑥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缛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讳一般,豁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

⑦宋镜我没有见过好的,什九并无藻饰,真是“世风日下”。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所以事实上“今不如古”者,正因为有许多唠叨着“今不如古”的诸位先生们之故。现在情形还如此。倘再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则杨光先(注)似的向西洋主人历陈中夏的精神文明的时候,大概是不劳久待的罢。

(有删改)

(注)杨光先:明末清初人,保守派代表人物。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考点】
【答案】

①首先从古镜的纹饰引出论述的话题;②然后分别论述汉、唐、宋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③最后点明主旨,指出要“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行文思路的梳理能力。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理清论文的结构,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分析论点或论题提出后,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从哪几个方面用什么方法进行论证的。最后在表述时要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题语言。作答时注意语言应简单凝练,概括性强。本文第①至②段从古镜的文饰引出论述的话题;第③至⑥段分别论述汉、唐、宋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第⑦段点明主旨,指出要“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