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构建精神花园 测评

高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2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能否推动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密切双方在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联系,是引导中澳关系能够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

B. 我国首次实现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播放,这一最新科技成果靠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取得的。

C. 目前,人员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抢险救援和应急安置阶段主要任务总体完成,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

D. 我国自主研发的AG600飞机已经总装下线,它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具有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物资运输、海洋探测等多种功能。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没有张经理当初煞费苦心的筹划,天润公司怎么会由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如今闻名一方的大企业?

②尽管媒体已经报道了有关该保健品欺诈销售的新闻,但许多人还是前仆后继,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③局领导在动员大会上谈到,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在单位里无所用心,看似自在悠闲,实则虚掷时光,辜负了大家对他的期望。

④去年中国电影院线可谓惨淡经营,在上映影片增加、银幕数激增的情况下,全年总票房同比仅上涨3.7%,单张银幕票房更下降了20%。

⑤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⑥由于所处地域特殊,该城中村里居住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平日里五方杂处,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3、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25分)

这里是新诗的故乡

这是一座诗的校园,诗歌的花在这盛开。先前,在红楼的花坛和人行道旁,也在汉花园宁静的院落中;当校园迁徙到遥远的春城,诗歌的花依然盛开在翠湖边。随着时光的推移,在勺园,在朗润园,也在燕园的垂柳依依的湖滨,依然延续着诗歌的花事,每时每地,开得灿烂、也开得浪漫!

这里从来是诗的国土。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在这里星月交辉,从来都不乏知音和吟者,这些来自故国和异邦的诗的精灵,在这里繁衍了鲜艳的诗之花。现在要说的是有别于前二者的新诗,一种适应着时代呼唤的新型的诗。胡适先生是“尝试”新诗的第一人。一个夜晚,月光透过窗帘,洒了满地。先生立于窗前,他感恩似的低语:“多谢你殷勤好月,提起我过来的哀怨,过来的情思。我就千思万想,直到月落天明,也甘心情愿!”沈尹默先生好像是受到了感染,他吟的也是月夜情怀:“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白话写诗,对于那些习惯了文言写诗的人,不免显得有点生,有点涩,有点“乏味”,但用的是全新的语言,却是全新的感受,全新的气象。有人开了风气之先,就有人接着做推动风气的事。北大的人,就这样破天荒地开启了新诗的闸门。教授们和学生们好像是飙着劲儿,开展着新诗的赛事:先生们办了《新青年》,首先发难登了新诗;学生们不甘落后,也办起了《新潮》,也大量地刊登新诗。《新青年》也好,《新潮》也好,都是新思想、新文学,也都是新诗的园地。

北大是属于诗的,从这里走来了一代又一代的新诗人,他们走来了,又走远了,留下了诗的神采和芬芳。这些北大诗人,他们的名字组成了一长串明亮的星辰。他们几乎涵盖了一部中国新诗史。很难设想,要是抽去了北大以及与北大有关的那些诗人,一部中国新诗的历史是否还能成立?正是因此,林庚先生才把北大比喻为新诗的摇篮——摇篮旁的母亲的心。

北大从来也不曾辜负诗歌的抚慰和托付,不管是风霜雨雪,还是月夕花朝,这里的诗之花依然灿烂地绽放着时代的芳香和美丽。从周作人到康白情,从徐志摩到冯至,从废名到汉园三诗人。这个诗歌原野散发的芬芳感染了所有的人,连一贯尖锐凝重的鲁迅也写诗,从旧体诗到新诗,再到《野草》,从而使他的作品融进了诗的柔情,连专擅小说的沈从文也把诗带进了他的湘西风情,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田园牧歌的情调。

在中国诗歌复兴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大师生也始终站在引领新诗潮崛起的前列,一直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路诗歌行进的鲜明足迹,一直激励着世代的北大人,他们与中国诗歌共命运。正是因此,作为这一光辉事业的后续者,他们不论是曾为诗人,还是曾为研究者,从来没有忘记这一庄严的使命。

现在奉献给诸位的诗歌小册子《诗歌北大》,原是为印证这一切而印刷的。它不仅是一个总结,一种纪念,我们希望它还是诗歌原野的向导和馈赠,一种答谢和感恩。有幸得到它的人们,要是因而拥有了关于诗歌与北大历史渊源的一点认识,对于我们这些编者而言,那就是莫大的欣慰。

(选自《文汇报》2012年3月13日11版)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新诗出现之前,北大的校园里已经是星月交辉,北大从来都不缺少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知音和吟者。

B.作者描述胡适和沈尹默吟诗的情景,既表现了北大富有诗意的氛围,又突出了两位先生开创吟咏新诗风气的作用。

C.在新诗创作刚刚开启的年代,北大的教授们和学生们对新诗创作充满了热情,《新青年》和《诗潮》见证了他们的热情。

D.作者以林庚先生把北大比喻为“新诗的摇篮——摇篮旁的母亲的心”来说明北大在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E.这篇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叙述了新诗在北大校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作者对北大及北大新诗的喜爱之情。

(2)结合文章内容,指出“现在奉献给诸位的诗歌小册子《诗歌北大》,原是为印证这一切而印刷的”句中“这一切”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

(3)本文是以怎样的结构方式选材组材来说明北大是新诗的故乡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6分)

(4)本文第一段的语言有何特色?这样的语言对你有何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写作对这样的启示作出探究。(8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的关于生死价值的句子是:“___,___,___。”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写征人想家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句子是“___,___”。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构建精神花园 测评

高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能否推动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密切双方在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联系,是引导中澳关系能够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

B. 我国首次实现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播放,这一最新科技成果靠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取得的。

C. 目前,人员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抢险救援和应急安置阶段主要任务总体完成,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

D. 我国自主研发的AG600飞机已经总装下线,它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具有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物资运输、海洋探测等多种功能。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能否……是……关键”两面一面搭配不当;B项,“靠的是……取得的”,句式杂糅;C项,成分残缺,句末加“成效”。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没有张经理当初煞费苦心的筹划,天润公司怎么会由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如今闻名一方的大企业?

②尽管媒体已经报道了有关该保健品欺诈销售的新闻,但许多人还是前仆后继,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③局领导在动员大会上谈到,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在单位里无所用心,看似自在悠闲,实则虚掷时光,辜负了大家对他的期望。

④去年中国电影院线可谓惨淡经营,在上映影片增加、银幕数激增的情况下,全年总票房同比仅上涨3.7%,单张银幕票房更下降了20%。

⑤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⑥由于所处地域特殊,该城中村里居住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平日里五方杂处,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符合语境。“前仆后继”,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人们连续不断地前来购买,不符语境。“无所用心”,指什么事都不动脑筋,不关心。符合语境。“惨淡经营”,在困难的环境中艰苦努力地经营。一般用于人。望文生义。“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本句说的是书法作品,使用对象有误。“五方杂处”,形容某地的居民复杂,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符合“该城中村里居住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语境。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3、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25分)

这里是新诗的故乡

这是一座诗的校园,诗歌的花在这盛开。先前,在红楼的花坛和人行道旁,也在汉花园宁静的院落中;当校园迁徙到遥远的春城,诗歌的花依然盛开在翠湖边。随着时光的推移,在勺园,在朗润园,也在燕园的垂柳依依的湖滨,依然延续着诗歌的花事,每时每地,开得灿烂、也开得浪漫!

这里从来是诗的国土。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在这里星月交辉,从来都不乏知音和吟者,这些来自故国和异邦的诗的精灵,在这里繁衍了鲜艳的诗之花。现在要说的是有别于前二者的新诗,一种适应着时代呼唤的新型的诗。胡适先生是“尝试”新诗的第一人。一个夜晚,月光透过窗帘,洒了满地。先生立于窗前,他感恩似的低语:“多谢你殷勤好月,提起我过来的哀怨,过来的情思。我就千思万想,直到月落天明,也甘心情愿!”沈尹默先生好像是受到了感染,他吟的也是月夜情怀:“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白话写诗,对于那些习惯了文言写诗的人,不免显得有点生,有点涩,有点“乏味”,但用的是全新的语言,却是全新的感受,全新的气象。有人开了风气之先,就有人接着做推动风气的事。北大的人,就这样破天荒地开启了新诗的闸门。教授们和学生们好像是飙着劲儿,开展着新诗的赛事:先生们办了《新青年》,首先发难登了新诗;学生们不甘落后,也办起了《新潮》,也大量地刊登新诗。《新青年》也好,《新潮》也好,都是新思想、新文学,也都是新诗的园地。

北大是属于诗的,从这里走来了一代又一代的新诗人,他们走来了,又走远了,留下了诗的神采和芬芳。这些北大诗人,他们的名字组成了一长串明亮的星辰。他们几乎涵盖了一部中国新诗史。很难设想,要是抽去了北大以及与北大有关的那些诗人,一部中国新诗的历史是否还能成立?正是因此,林庚先生才把北大比喻为新诗的摇篮——摇篮旁的母亲的心。

北大从来也不曾辜负诗歌的抚慰和托付,不管是风霜雨雪,还是月夕花朝,这里的诗之花依然灿烂地绽放着时代的芳香和美丽。从周作人到康白情,从徐志摩到冯至,从废名到汉园三诗人。这个诗歌原野散发的芬芳感染了所有的人,连一贯尖锐凝重的鲁迅也写诗,从旧体诗到新诗,再到《野草》,从而使他的作品融进了诗的柔情,连专擅小说的沈从文也把诗带进了他的湘西风情,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田园牧歌的情调。

在中国诗歌复兴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大师生也始终站在引领新诗潮崛起的前列,一直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路诗歌行进的鲜明足迹,一直激励着世代的北大人,他们与中国诗歌共命运。正是因此,作为这一光辉事业的后续者,他们不论是曾为诗人,还是曾为研究者,从来没有忘记这一庄严的使命。

现在奉献给诸位的诗歌小册子《诗歌北大》,原是为印证这一切而印刷的。它不仅是一个总结,一种纪念,我们希望它还是诗歌原野的向导和馈赠,一种答谢和感恩。有幸得到它的人们,要是因而拥有了关于诗歌与北大历史渊源的一点认识,对于我们这些编者而言,那就是莫大的欣慰。

(选自《文汇报》2012年3月13日11版)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新诗出现之前,北大的校园里已经是星月交辉,北大从来都不缺少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知音和吟者。

B.作者描述胡适和沈尹默吟诗的情景,既表现了北大富有诗意的氛围,又突出了两位先生开创吟咏新诗风气的作用。

C.在新诗创作刚刚开启的年代,北大的教授们和学生们对新诗创作充满了热情,《新青年》和《诗潮》见证了他们的热情。

D.作者以林庚先生把北大比喻为“新诗的摇篮——摇篮旁的母亲的心”来说明北大在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E.这篇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叙述了新诗在北大校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作者对北大及北大新诗的喜爱之情。

(2)结合文章内容,指出“现在奉献给诸位的诗歌小册子《诗歌北大》,原是为印证这一切而印刷的”句中“这一切”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

(3)本文是以怎样的结构方式选材组材来说明北大是新诗的故乡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6分)

(4)本文第一段的语言有何特色?这样的语言对你有何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写作对这样的启示作出探究。(8分)

【考点】
【答案】

(1)A.E

(2)①北大是诗的国土。②北大是属于诗的,北大为新诗的摇篮。③北大从来不曾辜负诗歌的抚慰与托付。④北大师生始终引领新诗潮崛起的前列,从没忘记与中国诗歌共命运这一庄严使命。

(3)①以纵横结合的结构方式来进行说明。②以时间顺序从纵向说明北大新诗发展的历程。③在时间发展的过程中横向列举各个不同时期北大引领新诗潮的代表人物,说明他们为北大新诗的故乡作出的贡献。

(4)(1)语言特色:形象生动,饱含情感,富有表现力。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北大描绘成一个盛开着诗歌之花的美丽的花园,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这个美丽花园的喜爱与自豪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北大校园的浓浓诗意,激起了读者阅读的深厚情趣。(2)启示:(示例)我平时的作文语言偏重辞藻与文采,忽略了自我情感的表达,本文第一段充分表现出北大诗歌创作的浓厚氛围,自然流露出对北大诗歌园地的热情与钟爱,给人以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语言给我以深刻的启示:好的语言既要生动形象,又要富有情感,要能够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认识看法和真实感受。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认真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A项中的“在新诗出现之前”不符合文意;E项“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叙述”不正确。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的关于生死价值的句子是:“___,___,___。”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写征人想家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句子是“___,___”。

【考点】
【答案】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固”“泰”“鸿”“浊”“燕”“勒”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