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提起楷书,人们必称颜真卿。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颜体字诞生了。

①一方面,人们的审美倾向发生了变化和游移

②这种风格,缘于他以智慧和胆略对楷书的结体、用笔、力度都进行了改造和组合

③颜真卿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

④颜体字的出现,不是孤立和偶然的

⑤另一方面,颜真卿为新的审美思潮提供了新的艺术式样

⑥他的楷书宽绰浑厚,气势雄伟

A.⑥②③①⑤④

B.⑥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⑥①⑤④

D.③⑥②④①⑤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考试”是对学生素质的综合检验。学生们答题,作答的不仅是一张关乎诚信的品格答卷,更是一份衡量知识与能力的答卷。

B.从高仓健的魅力中,让我悟出社会与人性的正能量在电影中只有通过真切、实在、普通的人物体现,才能影响更多的观众。

C.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左右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

D.针对近日中国游客大闹亚航曼谷南京航班的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13日着手调查核实,表示将依法惩处不文明行为者。

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父亲带孩子玩的《爸爸去哪儿》到旅行真人秀的《花样爷爷》,综艺旅游节目风生水起 , 从“娃娃时代”跨入了“爷爷时代”。

B.个别的地方官员,不是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高尚的文化追求,而是当成一种敛财手段,当成提高“官场品位”的标尺,沽名钓誉,这样的写作风气蔚为大观 , 值得警惕和反思。

C.近日,全国各大网坛掀起一阵流行语古文翻译,不少专业教授对此不赞一词 , 反而批评这种不规范翻译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

D.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2014年十大流行语,“顶层设计”“打虎拍蝇”“你懂的”“萌萌哒”等流行语脱颖而出。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

B.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以及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并称“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在小说中刻画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其中在刻画林冲这个人物时用较多的笔墨表现了他的忍气吞声、不敢反抗,这样的描写不够真实。

D.王勃少负才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他的传世名篇《滕王阁序》,被誉为骈体文的经典。

5、

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复驾言兮焉求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⑤既自以心为形役 ⑥童子何知 ⑦怀帝阍而不见 ⑧彼且奚适也 ⑨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⑨

B.①②⑥⑧/③④⑨/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D.①②⑥⑧/③④/⑤/⑦/⑨

6、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千里逢迎 , 高朋满座

C.奚惆怅而独悲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7、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钟鸣鼎食之家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而后乃今将图南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D.目吴会于云间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顺治初,师定江南,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自效。檄署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归。郊行,遇二卒掠女子,故与好语,夺其刀杀之,还女子其家。举康熙二年八旗乡试第一,授广东香山知县。前政负课数万,系狱,启圣牒大府,悉为代偿。寻以擅开海禁,被劾夺官。

十三年,耿精忠反,兵入浙江境,陷温州傍近及台、处诸属县。圣祖命康亲王杰书统师进讨,启圣与子仪①募健儿数百诣军,以策干王。十四年,以王荐,超擢温处道佥事。

先是,精忠以书招郑锦②,锦至复拒之,将士多为内应,锦遂取泉、漳二府,据厦门。启圣又使仪破精忠将曾养性于温州。十月,师入仙霞关,趋福建,精忠降。擢启圣福建布政使,率兵讨锦。吴三桂将韩大任骁勇善战,自赣入汀,谋与锦合。启圣说之降,简其部卒,得死士三千人,以为亲军。十六年,从康亲王尽取漳、泉地。锦遁归厦门。总督郎廷佐奏启圣与子仪屡著战功,赡军购马,具甲胄弓矢,糜③白金五万,皆出私财,诏嘉奖。

方郑锦屡入寇,徙滨海居民入内地,民多荡析。复捐赀赎归难民二万余人,并请开海界、复民业,听降卒垦荒,民困渐苏。及锦死,子克爽仍其爵,称延平王,凡事皆决之于国轩等。启圣令知府卞永誉、张仲举专理海疆,多以金帛间其党与。克爽乃遣使赍书,愿称臣入贡,不薙发④登岸。启圣以闻,上不许,趣水师提督施琅进征。

二十二年六月,琅进攻台湾,取澎湖。启圣驻厦门督馈运,以大舟载金、缯、货、米至军,大赉降卒,遣之归,台民果携贰。复设间使克爽与国轩互相猜,众莫为用。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四十七》,有删改)

【注】①仪:姚启圣的儿子姚仪。②郑锦:即郑经,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长子。③糜:花费。④薙发:清初,政府强迫汉人仿照满人习惯剃发留辫。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政负课数万 课:赋税

B.听降卒垦荒,民困渐苏 苏:复苏

C.子克爽仍其爵 仍:沿袭

D.大赉降卒,遣之归 赉:赏赐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B.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C.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D.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启圣少时任侠,在通州游历时被当地土豪侮辱,即请求参军,担任通州知州时,抓捕了那位土豪并将他杖杀,报仇后就弃官回乡了。

B.吴三桂手下的将领韩大任骁勇善战,决定和郑经的反清部队会合,姚启圣能言善辩,劝降成功,并将投降的士兵全部编为自己的部队。

C.姚启圣和儿子姚仪屡建战功,还自己出资五万白金赡军购马,准备盔甲弓箭,总督郎廷佐向朝廷上奏,说其多次立下战功,朝廷下诏嘉奖姚启圣。

D.姚启圣关心百姓,体恤民情,曾帮助被士兵抢掠的女子回家,还曾自己捐资赎回两万多难民,并请求朝廷开放海界,恢复百姓的常业,让投降的士兵垦荒。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启圣与子仪募健儿数百诣军,以策干王。

②启圣以闻,上不许,趣水师提督施琅进征。

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大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名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又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秋小峦说得极快,为的是怕耽误黄云山的时间。

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黄云山“呵”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把一只手习惯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画室。

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

“旅行袋里还有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

满室芬芳。

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他们坐下来亲切地交谈。黄云山问的很细,诸如秋溪谷的身世、师承、生活、读书……秋小峦虔诚地一一回答。

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

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

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

看看壁上的挂钟,十一点了。秋小峦慌忙站起来,揩干泪,说:“笔樵先生,我该走了!”

“不忙,在此午餐!”

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举行,观者如堵,好评如潮。

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

(选自2009年第3期《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以“大师”为线索,写了一个已故民间绘画大师被发现,其遗作被推出的过程。

B.小说开头写门铃小心翼翼地响起,表现秋小峦拜见黄云山时谨慎礼貌的心理。

C.“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的意思是说,黄云山先生认为,我们国内有一个像颜回一样闻名的大师秋溪谷,他竟然不知道,感到很羞耻。

D.小说写黄云山观画时净手焚香的细节,表达他对画作的珍视和对绘画作者的敬重之情。

E.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2)结合上下文,请你简要说说“满室芬芳”的意思和作用。

(3)请简要分析黄云山先生给秋小峦鞠躬后秋小峦恸哭的原因。

(4)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意图,你认为我们应从主人公黄云山先生身上学些什么?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对于南方居民而言,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有的地方以竹林、竹楼和系列竹产品开展旅游业,游客云集。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须臾离不开竹子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至于工程用的脚手架、跳板,打鱼用的桅杆、网竿、撑竿,竹篙,葡萄、豆角、黄瓜、西红柿等作物用的架竿,大多是竹子。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所以,从竹子的使用范围之广来说,把竹子叫作“中华竹”是再恰当不过的。

把竹子称为“中华竹”,还因为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礼、乐、书、数、兵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场《灿烂文明》中最精彩的一段当属竹简操了。演员们手持竹简表演,精彩绝伦。这竹简便是用竹片穿成的书——中国最早的书。“韦编三绝”里的“编”,就是孔子读的《周易》,是用牛皮绳把竹简编在一起的。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竹简书。再说乐,古代的音乐被称为“丝竹”或“管弦”,这里的“竹”和“管”指的正是竹乐器,包括笙、管、笛、箫等。书法更离不开竹,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成语“罄竹难书”由此而来。算术用的筹是竹子做的,由“筹”发展到“筹划”,再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足见“筹”的重要。兵指的是战争。战争的主要武器——“箭”,就是竹子做的,字义从竹而来。最早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在古代建筑中,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奇迹,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的例证。

在成语词典里,带“竹”字的词语非常多,诸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势如破竹”、“竹节松贞”、“青梅竹马”等。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好多以竹为题材。刘禹锡的“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白居易的“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都是咏竹的佳句。郑板桥则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中“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诗和画堪称“双绝”。如今,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比比皆是。带“竹”、“筠”、“汉卿(汗青)”等字眼的人名更是无法统计,关汉卿用戏剧为民请命而千古流芳,张汉卿以兵谏救国而青史留名。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特征。“竹林七贤”竹林中饮酒赋诗吹管潇洒一生。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难怪观世音菩萨的对联也用了“碧莲台上主,紫竹林中仙”。

(选自郑徳忱《中华竹》)

(1)下列关于“中华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远离竹林的北方,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

B.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文学、音乐、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在古代,甚至战争都离不开竹子。

C.竹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应用。赵州桥就是古人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

D.带“竹”字的成语非常多,现代社会,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也比比皆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竹子在南方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竹林、竹楼和竹产品被加以利用开展旅游业。

B.中国最早的书,便是用竹片穿成的竹简。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用牛皮绳等物把竹简编在一起的竹简书。

C.文人墨客以竹为题材的诗文书画有很多,郑板桥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堪称诗画“双绝”。

D.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所以说,古代的书法更离不开竹。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一会儿都离不开竹子的。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可见,竹子的使用地域很广。

B.古代的诗书、音乐、书法、算数、战争都和竹子有关。在现代,竹子也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C.古代战争用到的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

D.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自省、自悟、自喻,而且这些场所有时也通过对联来表达对竹子的推崇,可见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有错别字或字迹潦草,该题不得分。)

①庄子在《逍遥游》中称赞宋荣子能够坦然地面对世人的赞誉与非议时用了这样的句子:______ , ______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 , ______”。

③在《滕王阁序》中,王勃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______ , ______”,这两句将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了高潮,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④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 , 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写出了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的愉悦心情。

⑤《诗经· 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桑之未落,______”,“桑之落矣,______”。

⑥______ , 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⑦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 , 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⑧《庄子·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 , 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1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①。

【注】①却关:拉开门闩开门。

(1)诗中的三、四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溪居”景象有什么特点?是怎么描写的?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五、作文(共1题,共5分)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篇议论文。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觉。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拟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④不少于800字。

六、(共2题,共10分)

14、

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60字。

翻阅《水浒传》,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

翻阅《史记》,项羽说:______。

翻阅《三国演义》,诸葛亮说:______。

15、

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______。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______。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第三,______。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提起楷书,人们必称颜真卿。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颜体字诞生了。

①一方面,人们的审美倾向发生了变化和游移

②这种风格,缘于他以智慧和胆略对楷书的结体、用笔、力度都进行了改造和组合

③颜真卿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

④颜体字的出现,不是孤立和偶然的

⑤另一方面,颜真卿为新的审美思潮提供了新的艺术式样

⑥他的楷书宽绰浑厚,气势雄伟

A.⑥②③①⑤④

B.⑥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⑥①⑤④

D.③⑥②④①⑤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此类为语言连贯性考查,注意句子中代词、关联词的连接作用,在内容上注意逻辑关系(时间、空间、事理——转折、递进、并列、条件、假设、总分、因果),主语一致与否。③既是总起句,又是连接上一句的过渡句⑥是说明颜真卿楷书总的特点②是详细解说颜体字风格形成的原因④引起下一个内容①⑤说明颜体字出现的原因。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考试”是对学生素质的综合检验。学生们答题,作答的不仅是一张关乎诚信的品格答卷,更是一份衡量知识与能力的答卷。

B.从高仓健的魅力中,让我悟出社会与人性的正能量在电影中只有通过真切、实在、普通的人物体现,才能影响更多的观众。

C.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左右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

D.针对近日中国游客大闹亚航曼谷南京航班的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13日着手调查核实,表示将依法惩处不文明行为者。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语序不当,递进关系颠倒,应把“衡量知识与能力”和“关乎诚信的品格”调换过来;B项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应该将“让”删去;C项“近半数左右”约数不当。

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父亲带孩子玩的《爸爸去哪儿》到旅行真人秀的《花样爷爷》,综艺旅游节目风生水起 , 从“娃娃时代”跨入了“爷爷时代”。

B.个别的地方官员,不是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高尚的文化追求,而是当成一种敛财手段,当成提高“官场品位”的标尺,沽名钓誉,这样的写作风气蔚为大观 , 值得警惕和反思。

C.近日,全国各大网坛掀起一阵流行语古文翻译,不少专业教授对此不赞一词 , 反而批评这种不规范翻译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

D.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2014年十大流行语,“顶层设计”“打虎拍蝇”“你懂的”“萌萌哒”等流行语脱颖而出。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A项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时间里发展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句中使用正确。B项蔚为大观:蔚:茂盛;盛大。大观:形容丰富多彩的景色;雄伟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多指文物等)。句中说的是“写作风气”,对象不当。C项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也指一言不发。句中误为“不赞同”,望文生义。D项脱颖而出: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句中说的是“流行语”,对象不当。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

B.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以及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并称“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在小说中刻画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其中在刻画林冲这个人物时用较多的笔墨表现了他的忍气吞声、不敢反抗,这样的描写不够真实。

D.王勃少负才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他的传世名篇《滕王阁序》,被誉为骈体文的经典。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本题中,A项时间错误,庄子是战国时人。B项人物错误,杰克·伦敦主要生活在20世纪。应为美国作家欧﹒亨利。C项对人物的分析有误,林冲并不是不敢反抗,他在忍气吞声之后终于被逼上梁山。

5、

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复驾言兮焉求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⑤既自以心为形役 ⑥童子何知 ⑦怀帝阍而不见 ⑧彼且奚适也 ⑨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⑨

B.①②⑥⑧/③④⑨/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D.①②⑥⑧/③④/⑤/⑦/⑨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式。高考常考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固定句式。题干要求“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①②⑥⑧是宾语前置,“复驾言兮焉求”应为“求焉”,解释为“(我)还出游啊去追求什么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句意是,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童子何知应为“知何”,知道什么;彼且奚适也应为“适奚”,到哪里。③④⑨状语后置,农人告余以春及应为“以春及告余”,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⑤⑦被动句式。

6、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千里逢迎 , 高朋满座

C.奚惆怅而独悲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解答此类题目,一要记住上课时所讲内容,更要学会区别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学会从字形上揣摩词意。本题中,A项的“告诉”在今天是“向别人诉说”之意,古代是向上级申诉之意;B项的“逢迎”,今天的意思是迎合、奉承,《陈情表》中此处的意思是迎接、接待;D项的“成立”,今天是建立、创立、设立之意,《陈情表》中此处的意思是长大成年。只有C项的“惆怅”与今天意思相同。

7、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钟鸣鼎食之家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而后乃今将图南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D.目吴会于云间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题干要求选出“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解答此题,先要明白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本题例句中加点的“鼎”是名词作状语,用鼎(进食)之意;恰与A项的“雾”用法“在雾中(排列)”一致。B项的“南”是名词作动词,朝南飞;C项的“一”是数量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D项的“目”是名词作动词,望。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顺治初,师定江南,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自效。檄署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归。郊行,遇二卒掠女子,故与好语,夺其刀杀之,还女子其家。举康熙二年八旗乡试第一,授广东香山知县。前政负课数万,系狱,启圣牒大府,悉为代偿。寻以擅开海禁,被劾夺官。

十三年,耿精忠反,兵入浙江境,陷温州傍近及台、处诸属县。圣祖命康亲王杰书统师进讨,启圣与子仪①募健儿数百诣军,以策干王。十四年,以王荐,超擢温处道佥事。

先是,精忠以书招郑锦②,锦至复拒之,将士多为内应,锦遂取泉、漳二府,据厦门。启圣又使仪破精忠将曾养性于温州。十月,师入仙霞关,趋福建,精忠降。擢启圣福建布政使,率兵讨锦。吴三桂将韩大任骁勇善战,自赣入汀,谋与锦合。启圣说之降,简其部卒,得死士三千人,以为亲军。十六年,从康亲王尽取漳、泉地。锦遁归厦门。总督郎廷佐奏启圣与子仪屡著战功,赡军购马,具甲胄弓矢,糜③白金五万,皆出私财,诏嘉奖。

方郑锦屡入寇,徙滨海居民入内地,民多荡析。复捐赀赎归难民二万余人,并请开海界、复民业,听降卒垦荒,民困渐苏。及锦死,子克爽仍其爵,称延平王,凡事皆决之于国轩等。启圣令知府卞永誉、张仲举专理海疆,多以金帛间其党与。克爽乃遣使赍书,愿称臣入贡,不薙发④登岸。启圣以闻,上不许,趣水师提督施琅进征。

二十二年六月,琅进攻台湾,取澎湖。启圣驻厦门督馈运,以大舟载金、缯、货、米至军,大赉降卒,遣之归,台民果携贰。复设间使克爽与国轩互相猜,众莫为用。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四十七》,有删改)

【注】①仪:姚启圣的儿子姚仪。②郑锦:即郑经,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长子。③糜:花费。④薙发:清初,政府强迫汉人仿照满人习惯剃发留辫。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政负课数万 课:赋税

B.听降卒垦荒,民困渐苏 苏:复苏

C.子克爽仍其爵 仍:沿袭

D.大赉降卒,遣之归 赉:赏赐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B.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C.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D.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启圣少时任侠,在通州游历时被当地土豪侮辱,即请求参军,担任通州知州时,抓捕了那位土豪并将他杖杀,报仇后就弃官回乡了。

B.吴三桂手下的将领韩大任骁勇善战,决定和郑经的反清部队会合,姚启圣能言善辩,劝降成功,并将投降的士兵全部编为自己的部队。

C.姚启圣和儿子姚仪屡建战功,还自己出资五万白金赡军购马,准备盔甲弓箭,总督郎廷佐向朝廷上奏,说其多次立下战功,朝廷下诏嘉奖姚启圣。

D.姚启圣关心百姓,体恤民情,曾帮助被士兵抢掠的女子回家,还曾自己捐资赎回两万多难民,并请求朝廷开放海界,恢复百姓的常业,让投降的士兵垦荒。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启圣与子仪募健儿数百诣军,以策干王。

②启圣以闻,上不许,趣水师提督施琅进征。

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考点】
【答案】

(1)B

(2)C

(3)B

(4)

①姚启圣和儿子姚仪招募数百名健壮青年到军中,用谋略求见康亲王。②姚启圣把这件事上报朝廷,皇帝不同意,催促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征讨。③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B项,“听降卒垦荒,民困渐苏”中的“苏”如解释为“复苏”,和前面的主语“民困”不合;“百姓的困苦生活”应是“缓解”,在困难中得到解救。(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根据选项可知,文段有五处需要断开,且第一、第三、第四处断句处四个选项中均相同,所以考生只需对剩余的两处进行判断即可。其中,第二处主要是要辨明“启圣”是做上句的宾语还是做下句的主语,由语境可知,施琅平定台湾,克爽、国轩等应是向朝廷投降,而不是向启圣投降,而且“启圣”应该做下句“还福州”的主语,语意才顺畅;第五处的意思是“因为背上的毒疮发作,去世了”,“卒”的主语应该承前句是“启圣”,而不是“背”,“背”应该是毒疮“发作”的位置。因此答案为C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将投降的士兵全部编为自己的部队”不正确,原文第三节是说“启圣说之降,简其部卒,得死士三千人,以为亲军”,可见应是“他在投降的士兵中选拔出三千人,让他们充当自己的亲兵”。(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募”,招募;“策”,谋略;“干”求见;“健儿数百”定语后置句,应为“数百健儿”。第二句中,“闻”,使动用法,使……闻;“趣”同“促”,催促;“进征”,进军征讨。第三句中,“乘”,顺应;“御”驾驭;“辩”,同“变”,变化;“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句,应为“待恶哉”。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大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名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又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秋小峦说得极快,为的是怕耽误黄云山的时间。

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黄云山“呵”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把一只手习惯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画室。

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

“旅行袋里还有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

满室芬芳。

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他们坐下来亲切地交谈。黄云山问的很细,诸如秋溪谷的身世、师承、生活、读书……秋小峦虔诚地一一回答。

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

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

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

看看壁上的挂钟,十一点了。秋小峦慌忙站起来,揩干泪,说:“笔樵先生,我该走了!”

“不忙,在此午餐!”

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举行,观者如堵,好评如潮。

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

(选自2009年第3期《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以“大师”为线索,写了一个已故民间绘画大师被发现,其遗作被推出的过程。

B.小说开头写门铃小心翼翼地响起,表现秋小峦拜见黄云山时谨慎礼貌的心理。

C.“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的意思是说,黄云山先生认为,我们国内有一个像颜回一样闻名的大师秋溪谷,他竟然不知道,感到很羞耻。

D.小说写黄云山观画时净手焚香的细节,表达他对画作的珍视和对绘画作者的敬重之情。

E.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2)结合上下文,请你简要说说“满室芬芳”的意思和作用。

(3)请简要分析黄云山先生给秋小峦鞠躬后秋小峦恸哭的原因。

(4)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意图,你认为我们应从主人公黄云山先生身上学些什么?

【考点】
【答案】

(1)A,C

(2)

“满室芬芳”表面意思是满屋子飘满浓郁的焚香之味;深层意思是满屋都飘散着秋溪谷先生绘画的墨香。其作用是承上启下,即内容上由接受鉴定画作转到欣赏推崇画作,情节上由故事发展转向故事高潮,感情上由对画作的接纳转到珍爱,由对画家的“相识”发展到敬重。

(3)

一是被黄先生的真诚所感动;二是想到“父亲”的遗作终于能被绘画大师所认可并向外推介而高兴,三是为“父亲”过早去世,看不到他的画作在北京美术馆展出而遗憾。

(4)

(意图)①歌颂主人公黄云山倾力向世人推举已故民间绘画大师及其艺术珍品的高风亮节;②对一些凭借环境优势而自傲自大、孤陋寡闻的艺术家进行善意的批评;③歌颂像在秋小峦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尽孝传统美德;④呼吁艺术家眼睛向下,向民间学习,发现并珍爱民间艺术家及其艺术珍品。(学习)①助人为乐的精神;②虚怀若谷,眼睛向下的艺术品格;③不惜降低自己身价推介民间艺术家,珍藏民间艺术珍品的精神;④敢于批评绘画界不正之风的正直品格。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小说的主题和技巧。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A项,小说是以黄云山对“陌生汉子”的感情变化为线索;C项“像颜回一样闻名”错,原意是说国内有这样一个像颜回一样默默住在僻壤民间的真正大师。(2)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请你简要说说‘满室芬芳’的意思和作用”,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句子的含意,二是段落的作用。对于前者,应结合文意,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理解含意,特别是抓住“芬芳”理解,表面意思是焚香之味,深层意是秋溪谷先生绘画的墨香。同时该题又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概括。“满室芬芳”在文中独立成段,这种情况一般是承上启下的作用。(3)题干问的是“请简要分析黄云山先生给秋小峦鞠躬后秋小峦恸哭的原因”,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此处“恸哭”的原因很多,为父亲一生的努力终于被认可而哭,为父亲没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承认而哭,为父亲追求艺术一生艰辛而哭等。感情也比较复杂,有感动,有高兴,还有伤心遗憾。(4)“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意图,你认为我们应从主人公黄云山先生身上学些什么”,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创作的意图,而是从黄先生身上学到什么。对于创作的意图,考生可以找出文中的人物、事件,结合这两者分析即可。比如对于黄云山推举已故民间大师作品的行为,作者是歌颂的;对于那些因环境优势而自高自大的艺术家是批评的,对于秋小峦的孝心是认可的等等。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对于南方居民而言,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有的地方以竹林、竹楼和系列竹产品开展旅游业,游客云集。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须臾离不开竹子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至于工程用的脚手架、跳板,打鱼用的桅杆、网竿、撑竿,竹篙,葡萄、豆角、黄瓜、西红柿等作物用的架竿,大多是竹子。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所以,从竹子的使用范围之广来说,把竹子叫作“中华竹”是再恰当不过的。

把竹子称为“中华竹”,还因为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礼、乐、书、数、兵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场《灿烂文明》中最精彩的一段当属竹简操了。演员们手持竹简表演,精彩绝伦。这竹简便是用竹片穿成的书——中国最早的书。“韦编三绝”里的“编”,就是孔子读的《周易》,是用牛皮绳把竹简编在一起的。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竹简书。再说乐,古代的音乐被称为“丝竹”或“管弦”,这里的“竹”和“管”指的正是竹乐器,包括笙、管、笛、箫等。书法更离不开竹,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成语“罄竹难书”由此而来。算术用的筹是竹子做的,由“筹”发展到“筹划”,再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足见“筹”的重要。兵指的是战争。战争的主要武器——“箭”,就是竹子做的,字义从竹而来。最早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在古代建筑中,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奇迹,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的例证。

在成语词典里,带“竹”字的词语非常多,诸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势如破竹”、“竹节松贞”、“青梅竹马”等。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好多以竹为题材。刘禹锡的“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白居易的“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都是咏竹的佳句。郑板桥则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中“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诗和画堪称“双绝”。如今,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比比皆是。带“竹”、“筠”、“汉卿(汗青)”等字眼的人名更是无法统计,关汉卿用戏剧为民请命而千古流芳,张汉卿以兵谏救国而青史留名。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特征。“竹林七贤”竹林中饮酒赋诗吹管潇洒一生。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难怪观世音菩萨的对联也用了“碧莲台上主,紫竹林中仙”。

(选自郑徳忱《中华竹》)

(1)下列关于“中华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远离竹林的北方,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

B.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文学、音乐、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在古代,甚至战争都离不开竹子。

C.竹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应用。赵州桥就是古人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

D.带“竹”字的成语非常多,现代社会,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也比比皆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竹子在南方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竹林、竹楼和竹产品被加以利用开展旅游业。

B.中国最早的书,便是用竹片穿成的竹简。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用牛皮绳等物把竹简编在一起的竹简书。

C.文人墨客以竹为题材的诗文书画有很多,郑板桥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堪称诗画“双绝”。

D.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所以说,古代的书法更离不开竹。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一会儿都离不开竹子的。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可见,竹子的使用地域很广。

B.古代的诗书、音乐、书法、算数、战争都和竹子有关。在现代,竹子也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C.古代战争用到的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

D.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自省、自悟、自喻,而且这些场所有时也通过对联来表达对竹子的推崇,可见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考点】
【答案】

(1)C

(2)A

(3)D

【解析】

(1)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中华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辨析能力。C项,“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 与原文“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的例证”不符,将原文的意思进行了偷换,属于无中生有。(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A项,“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与原文“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不符,将原文的意思进行了放大,让人错误的觉得工厂就是由竹子直接建设的。(3)题干问的是“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D项,“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与原文“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不符,将原文的说法进行了加强,不符合原文的严谨性。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有错别字或字迹潦草,该题不得分。)

①庄子在《逍遥游》中称赞宋荣子能够坦然地面对世人的赞誉与非议时用了这样的句子:______ , ______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 , ______”。

③在《滕王阁序》中,王勃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______ , ______”,这两句将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了高潮,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④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 , 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写出了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的愉悦心情。

⑤《诗经· 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桑之未落,______”,“桑之落矣,______”。

⑥______ , 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⑦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 , 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⑧《庄子·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 , ______”。

【考点】
【答案】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其叶沃若;其黄而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解析】

本题中第一句易丢掉虚词,比如“且”“而”“之”等;第三句中,“孤鹜”易误写为“骛”,第四句中“岫”易写错。第五句中,“陨”易误写为“殒”,第六句也是,第七句注意“舳舻”“旌旗”。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1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①。

【注】①却关:拉开门闩开门。

(1)诗中的三、四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溪居”景象有什么特点?是怎么描写的?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考点】
【答案】

(1)

“疑”“急”二字用得最妙,把一个正在玩耍的儿童看到船儿进入水湾,“疑”是有客人来了,就“急”忙跑去打开柴门迎客的行动写活了,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出来了,刻画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

(2)

诗人运用了白描或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表现了水乡恬静、优美、淡雅、平和的意境。临水的村庄,宁静的村落,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淳朴的民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画面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充满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解析】

(1)题干中问的是“诗中的三、四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这是考查炼字的技巧。“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兴奋好奇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2)题干中问的是“‘溪居’景象有什么特点?是怎么描写的”,这是考查写景的技巧。先找出诗句中所写的景物,然后明确景物的特点,再看使用的方式或写景的角度。诗歌的后两句主要是写人物的活动,故应从前两句入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点不稀奇的。但“篱外谁家不系船”句,却于平常中又显出不平常来了。似乎作者于无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这一琐事,故以此句开首。“谁家”即不知是哪一家的。因为“不系船”,船便被吹进“钓鱼湾”。“春风”二字,不仅点时令,也道出了船的动因。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随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漂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经作者两笔勾勒,溪居的那种恬静、平和的景象便被摄入画面,再着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生气盎然,饶有诗意。

五、作文(共1题,共5分)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篇议论文。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觉。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拟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④不少于800字。

【考点】
【答案】

【参考例文】

强势背后的危机

很多时候,我们缺少一种清醒的自我认识。也许你的羽翼足够丰满,也许你的意志足够坚强,但强大并不意味着战无不败,一种貌似强势的背后会隐藏着更大的危险。

就像一条鲸鱼很容易落到沙丁鱼的圈套中一样,缺少冷静的思考会让强势缚住自己的手脚。因为强大,可以藐视弱小,可以不屑以智取胜。骄兵必败,亦是这个道理。三国的刘备扎营六十里,以滔天排空之势怒对东吴,但他没有观察形势,认清利害,为一时悲痛所误,酿得火烧连营,托孤白帝的悲剧。当历史的卷轴再次打开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失意的战争,更是惨重代价之后,国衰难兴的悲剧。有时,拥有强势更需要谨慎,一时大意便可满盘皆输。

强者的失败有时亦是一种功利之心在作怪。面对弱者,如果不能干脆利落的搞定,便会使人产生一种急躁心理。强者,最大的诱念即在于得到世人认可。每一个人都想竭力地证明自己,因为强大可以让人得到所谓的尊重与优越感。这种功利心越强的人越容易走上歧途。这些人甚至是脆弱的,他们害怕失败,因此不甘心放弃。纵然身处险境,也会选择声嘶力竭的做一支末势之强弩。强势,意味着一旦失败,便是全盘崩溃,强者所谓的尊严会让他不堪东山再起,也不会想到为自己留下后路。纵观历史,霸王项羽的兵败垓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手握强势,更意味着发展进步的艰难。强者一旦被认可,便失去了为强的动力。既然已经做到最好,为何还要前进?殊不知身后多少曾经的弱者正在觊觎第一的宝座。历史上多少盛世强朝不是在歌舞升平中沦陷的么?商纣、夫差、秦始皇,一个个枭雄最终只能把江山拱手送人。历史就是如此残酷,纵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倾野之势,不思进取,最终只会被淘汰。

强势实际上考验了承载者的运用能力。它有时更像一个包袱,会成为一个智者的百宝囊,也会压垮一个勇夫,一个懦夫。强大的力量需要拥有一颗更为强大的心!

【解析】

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①可以从鲸的角度立意。在水中庞大的鲸无疑是强大的,而当它无所顾忌地对沙丁鱼穷追不舍时,却没有想到危险逼近,自己原来的优势在沙滩上就成了要命因素。由此可以立意为:强者依仗优势而无所顾忌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者须看到潜在的危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懂得进退方为智者;该撒手时就撒手(学会放弃);要有忧患意识……②可以从沙丁鱼的角度立意。身体瘦小的沙丁鱼向沙滩方向游去是十分聪明的,善于利用自身条件和有利地形而引强敌于困境。由此可以立意为:用智慧战胜强敌;智胜于力;善于凭借才能以弱胜强;要善于利用自身条件……③还可以从鲸与沙丁鱼的关系着眼确立文章主旨。在深水中前者强大而后者弱小,在浅滩上却强弱异变。由此可以立意为:强与弱、优势与劣势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努力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才是智者;在有利于自己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论从什么角度立意,作文都不能就鱼说鱼,而必须由鱼及人,联系社会生活,表现现实意义。

六、(共2题,共10分)

14、

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60字。

翻阅《水浒传》,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

翻阅《史记》,项羽说:______。

翻阅《三国演义》,诸葛亮说:______。

【考点】
【答案】

英雄要有胸怀。虽然我刚愎自用,但当我无视范增高举的玉玦,任樊哙闯帐、刘邦逃走时,我就是英雄;英雄要有信念。虽然我事必躬亲,但当我守着先帝遗命,六出祁山,五伐中原,喋血五丈原时,我就是英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题干给出要求“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60字”。故仿写时要注意句式相近,即“英雄要有……虽然我……但当我……时,我就是英雄”。还要注意内容一致,即表达“英雄”的内涵。

15、

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______。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______。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第三,______。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考点】
【答案】

语音的快捷性;用户的真实性;功能的实用性

【解析】

解答概括性题目,需要学生读懂文段,遴选符合要求的关键词,然后将其整理成符号要求的答案即可。如微信的第一个特点,介绍中有“支持语音发送”“方便、快捷”等字样,所以不难概括出其特点为“语音发送快捷”。其他不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