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屠狗为事   为事:作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    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C.暴师霸上    暴师:使军队暴露

D.问其遗老    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1

B.2

C.3

D.4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项是()

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③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⑤哙乃排闼直入

⑥哙等见上流涕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项羽本纪》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而本文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言语也比《项羽本纪》委婉,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因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之情。

【5】将文中画线句子及《史记选读》中相关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安国由是知名,结于汉。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拜安国为梁内史。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恐汉大臣不听,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景帝闻诡、胜等计划,乃遣使捕之,必得。内史安国闻诡、胜匿孝王所,入见王而泣曰:“主辱臣死。大王无良臣,故事纷纷至此。今诡、胜不得,请辞赐死。”王曰:“何至此?”安国泣数行下,曰:“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今大王列在诸侯,悦一邪臣浮说,犯上禁,挠明法。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于王。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而大王终不觉寤。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语未卒,孝王泣数行下,谢安国曰:“吾今出诡、胜。”诡、胜自杀。

太史公曰:余与壶遂定律历,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

(《史记·韩长孺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 捍:抵御

B.出入游戏,僭于天子   僭:超越本分

C.弗见,案责王所为    案:审查、追究

D.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  益:更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1

B.2

C.3

D.4

【3】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韩安国“持重厚道”的一组是(  )

①尝受《韩子》、杂家说

②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

③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④蒙狱吏田甲辱……卒善遇之

⑤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

⑥闻诡、胜匿孝王所,入见王而泣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安国做梁孝王的中大夫,在吴、楚发动叛乱时,与张羽都被孝王任命为大将,两个人同心协力,一举打败了叛兵,解除了叛兵对朝廷的威胁,名声大震。

B.韩安国作为梁孝王的使者,在因孝王行为逾礼招致景帝不满而自己遭受冷遇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借助大长公主和太后,化解了皇帝心中的不满。

C.公孙诡、羊胜刺杀朝廷当权的谋臣的阴谋败露后,韩安国为了保全梁孝王的名声,竟劝说孝王赐死两人,两人最后走投无路,被迫自杀。

D.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复出后担任梁国内史,并没有因为自己在狱中遭受狱吏田甲的侮辱而睚眦必报,这充分体现了韩安国的宽宏大度。

【5】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3、

名句名篇默写

(1)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

(《春江花月夜》)

(2)但看古来歌舞地,______________。(《代悲白头翁》)

(3)___________,天寒梦泽深。(《与诸子登岘山》)

(4)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5)铁衣远戍辛勤久,__________,少妇城南欲断肠,___________。(《燕歌行》)

(6)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7)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__。(《月下独酌四首》)

(8)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____。(《将进酒》)

(9)明月隐高树,____________。(《春夜别友人二首》)

(10)雪暗凋旗画,____________。(《从军行》)

(11)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12)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______。(《项羽本纪》)

(13)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客列传》)

三、诗歌鉴赏(共2题,共10分)

4、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赏析“江风引雨入舟凉”中“凉”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从虚和实的角度简析诗歌的手法。

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感遇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④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公元661—702)梓州射洪(四川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右拾遗,直言敢谏;三十六七岁随建安王东征契丹,建议不被采纳,反受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陷害,死于狱中。②兰若:指兰花和杜若,均为香草名。③芊蔚:花叶茂盛状。④朱蕤(ruí):红色的花;冒:覆盖。

【1】整体感知这首诗,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抄袭。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一、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屠狗为事   为事:作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    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C.暴师霸上    暴师:使军队暴露

D.问其遗老    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1

B.2

C.3

D.4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项是()

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③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⑤哙乃排闼直入

⑥哙等见上流涕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项羽本纪》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而本文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言语也比《项羽本纪》委婉,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因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之情。

【5】将文中画线句子及《史记选读》中相关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A

【2】D

【3】C

【4】D

【5】(1)那天要不是樊哙闯入营帐责备项羽,沛公的事情恐怕就危险了。

(2)再说难道陛下忘记了赵高的事情了吗?

(3)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为荆轲送行。

(4)我赵胜之所以自愿依托您跟您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因为公子高尚的德义,又能够以别人的困难为急。

【解析】

【1】

试题分析:B项“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着;C项“暴师”驻扎军队;D项“遗老”经历世变的老人。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安国由是知名,结于汉。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拜安国为梁内史。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恐汉大臣不听,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景帝闻诡、胜等计划,乃遣使捕之,必得。内史安国闻诡、胜匿孝王所,入见王而泣曰:“主辱臣死。大王无良臣,故事纷纷至此。今诡、胜不得,请辞赐死。”王曰:“何至此?”安国泣数行下,曰:“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今大王列在诸侯,悦一邪臣浮说,犯上禁,挠明法。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于王。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而大王终不觉寤。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语未卒,孝王泣数行下,谢安国曰:“吾今出诡、胜。”诡、胜自杀。

太史公曰:余与壶遂定律历,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

(《史记·韩长孺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 捍:抵御

B.出入游戏,僭于天子   僭:超越本分

C.弗见,案责王所为    案:审查、追究

D.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  益:更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1

B.2

C.3

D.4

【3】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韩安国“持重厚道”的一组是(  )

①尝受《韩子》、杂家说

②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

③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④蒙狱吏田甲辱……卒善遇之

⑤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

⑥闻诡、胜匿孝王所,入见王而泣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安国做梁孝王的中大夫,在吴、楚发动叛乱时,与张羽都被孝王任命为大将,两个人同心协力,一举打败了叛兵,解除了叛兵对朝廷的威胁,名声大震。

B.韩安国作为梁孝王的使者,在因孝王行为逾礼招致景帝不满而自己遭受冷遇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借助大长公主和太后,化解了皇帝心中的不满。

C.公孙诡、羊胜刺杀朝廷当权的谋臣的阴谋败露后,韩安国为了保全梁孝王的名声,竟劝说孝王赐死两人,两人最后走投无路,被迫自杀。

D.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复出后担任梁国内史,并没有因为自己在狱中遭受狱吏田甲的侮辱而睚眦必报,这充分体现了韩安国的宽宏大度。

【5】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D

【2】B

【3】C

【4】C

【5】(1)为什么梁王作为儿子孝顺,作为臣子忠诚,而太后不明白呢?

(2)田甲如果不前来就职,我就灭你宗族。

(3)假若太后突然去世,大王还依靠谁呢?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要借助文言句子来推测含义。本题中D项“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大意理解是“公孙诡、羊胜劝说梁孝王请示做皇位继承人和增加封地”。可见“益”的含义是“增加”。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3、

名句名篇默写

(1)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

(《春江花月夜》)

(2)但看古来歌舞地,______________。(《代悲白头翁》)

(3)___________,天寒梦泽深。(《与诸子登岘山》)

(4)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5)铁衣远戍辛勤久,__________,少妇城南欲断肠,___________。(《燕歌行》)

(6)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7)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__。(《月下独酌四首》)

(8)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____。(《将进酒》)

(9)明月隐高树,____________。(《春夜别友人二首》)

(10)雪暗凋旗画,____________。(《从军行》)

(11)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12)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______。(《项羽本纪》)

(13)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客列传》)

【考点】
【答案】

(1)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望相似。

(2)唯有黄昏鸟雀悲。

(3)水落鱼梁浅。

(4)明月松间照。

(5)玉箸应啼别离后;征人蓟北空回首。

(6)栗深林兮惊层巅;水澹澹兮生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7)相期邈云汉。

(8)钟鼓馔玉不足贵;

(9)长河没晓天;

(10)风多杂鼓声;

(11)海上生明月;

(12)时不利兮骓不逝;

(13)风萧萧兮易水寒。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理解能力。因此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记忆,回答问题时要保证书写正确,不能出现错字。本题涉及的繁难字有“玉箸、蓟北、层巅、澹澹、馔玉、骓不逝”等。

三、诗歌鉴赏(共2题,共10分)

4、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赏析“江风引雨入舟凉”中“凉”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从虚和实的角度简析诗歌的手法。

【考点】
【答案】

【1】(1)“凉”写秋风秋雨的“凉”意,是身体的感觉,同时又是心理的感受,营造了凄凉的氛围形象地表现出离别的惆怅。

【2】诗歌由实到虚(或虚实结合),叙写离别场景为实,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日子里,诗人在江边高楼上雨中送别友人的情景。用一“忆”字,虚构了分别后朋友月夜泊舟、梦中听猿情景,表现自己的惆怅别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江风引雨入舟凉”,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诗中不仅写了江雨入舟,然而“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

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感遇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④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公元661—702)梓州射洪(四川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右拾遗,直言敢谏;三十六七岁随建安王东征契丹,建议不被采纳,反受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陷害,死于狱中。②兰若:指兰花和杜若,均为香草名。③芊蔚:花叶茂盛状。④朱蕤(ruí):红色的花;冒:覆盖。

【1】整体感知这首诗,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考点】
【答案】

【1】这首诗描写生长于春夏、枝叶繁茂的兰若在秋风起时便枯萎调零的命运,借以抒发自己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年华流逝而芳意无成(或理想破灭)的苦闷

【2】托物言志。前四句从形、色两方面赞兰若风采的秀美,突出其幽雅独特,后四句写兰若摇落,芳意无成,感叹其芳华零落,从而抒发自己对年华流逝,理想破灭的感慨。

或答比兴(或比喻、象征亦可)。前四句着力赞美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四句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兰若凋零写自己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解析】

【1】

试题分析:《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本诗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依据诗文注解可知,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抄袭。

【考点】
【答案】

溺爱

一个孩子,不忍看到蝴蝶在蛹中痛苦挣扎,便剪开蛹壳。不想,这只蝴蝶身躯臃肿,双翅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

蝴蝶必须在痛苦中挣扎,直至双翅强壮,方可破蛹高飞。人类不适当的爱,反成埋葬它的坟墓。蝴蝶如此,青少年又何尝不是这样?家长的溺爱,也恰似一把残酷的剪刀,只扼杀孩子,使他们永远无法腾飞。正如著名的诗人汪国真所言:“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溺爱成伤,历史上不乏先例。仲永5岁能诗,聪颖超群,却在父母及众人的赞扬和宠爱之下,最终“泯然众人矣”;赵武灵王对儿子放纵娇惯,最终被不孝之子活活饿死;晋武帝纵宠儿子奢侈享受,其子继位后治国无方,西晋王朝走向亡。无论是仲永之“伤”,还是赵武灵王的“悲”或西晋王朝的“衰”,都是宠爱的恶果。“宠”,是宝盖下面的一条龙,这龙是无法腾飞的龙啊!

相反,对孩子严格要求,不但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还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王羲之年幼时,他的父亲便教他习字,要求甚严,结果王羲之终成百代书驿;曾国藩严整家规,教子有方,曾氏家族赫赫名扬;巴顿的父亲要求他每早苦读,造就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须知这些家长并非不爱孩子,只因他们清楚,宠溺不是正确的爱,纵宠只会带来伤害。

可悲的是,当今的某些父母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矫揉造作,说这是天真可爱;孩子挥霍浪费,说他将来准挣大钱;孩子口出狂言,说胸有大志;孩子要摘月亮,这些父母就可以去找梯子。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独毒骄娇,自由放任,不懂长幼尊卑,缺乏集体观念。如此爱出来的“小皇帝”,将来只怕是误已、误家、误国的“昏君”!

家长爱孩子本无可非议。但这爱,不应是牢笼,不应是蜜罐,不应是保险箱,只应是孩子放纵时家长严厉的目光,孩子懒惰时家长频频的叮嘱,孩子犯错时家长谆谆的教诲。……因为只有这样,蛹中的蝴蝶才能飞起,稚气的少年才能成长;只这样,爱才不是一种伤害。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寓言式材料作文。材料中的主要事件是好心的游客赶走了要啄食的老鹰,保护小海龟爬进大海,结果却给海龟家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由此我们不难想到立意,那就是好心办错事,爱反而变成了害。那个为了减少蛹的痛苦而帮助剪开了茧的小男孩,那些溺爱孩子反而让孩子一无是处的家长,那些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而进行的改造等等都和这位游客一样,自以为自己处于好心帮助了他人,结果却伤害了对方。所以助人也要有合适的方法,要尊重其成长的规律。当然,学生也可以从海龟盲从的角度,老鹰坚持觅食的角度立意,但这些都不算是中心立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