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十七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看到别人官运亨通、财源广进,他蠢蠢欲动,为了达到目的,他费尽心机,耍尽手腕,终是海底捞月,一无所获。

②预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谁,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因为可能出现的候选人有数百个,但没什么线索显示谁会获选。

③这次宴会虽然只邀请了你一个人,但他那里又不是龙潭虎穴,你何必投鼠忌器,自己吓自己?不要多心,尽管放宽心去吧。。

④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杯弓蛇影,看了佛面看僧面。

⑤在《舌尖上的中国》深获各方好评后,各种恶搞便铺天盖地而来,不过恶搞也能一本正经,《舌尖上的部队》便以其独特构思而走红网络。

⑥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讲到“十朝元老”“官场不倒翁”的冯道时,认为他事四姓、相六帝,看似义正辞严,实则毫无气节。

A.①  ②  ⑤ B.③  ④  ⑥ C.①  ③  ⑤ D.②  ④  ⑥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美如果不合作,世界上的许多议程都难以进行,中美关系如果恶化,将会给两国关系以及世界格局带来重大的影响。

B.网坛名将李娜荣获的2015年劳伦斯杰出成就奖,成为继2013年菲尔普斯获得这一奖项后,历史上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运动员。

C.不同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D.在云航大桥开工奠基仪式上,张书记一再强调,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大家要深思而慎为。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日  子

陈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笼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再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一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岸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黄色。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一考就考……”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来。

他的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镢头铁锨,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担的铁钩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许久,他都不说话。镢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垂下头。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夹以简洁的叙事,对话语言不仅极富个性,体现出人物性格特点,而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那位硬熊呢”等。

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对女儿考试没考好这件事的态度可以看出,女人是一个通情达理而又乐观的人,而那个白认为“硬”的男人却被打垮了。

C.小说写男人的爷爷宁愿被杀害也不说出银圆的下落,他父亲昏死也不承认“反党”,是为了说明他的“硬”受到家族影响,与下文他的转变形成对比。

D.“我”之所以反复劝男人“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是因为他是个高中生,也因为“我”和他谈得很投机,更因为“我”有能力帮他。

E.小说开头详细描述劳作的场景并且突出描写男人、女人使用同样的镢头、铁锨、铁丝编织的铁笼、扁担,意在表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2)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说“我的眼睛模糊了”,请结合全文探究“模糊”的原因。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虽然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潮学说、不同的历史时代或社会制度在不同情况下对“正义”的具体界定往往千差万别,但大多数人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会形成一种规范性的伦理共识,它被视为最基本的“正义感”,其基本内容是“不可坑人害人”。任何人都不愿意自己受到别人的伤害,特别是有意的坑害,这一点可以说构成了所谓“人性逻辑”的一条基本公理;而当人们结成伙伴关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只有把同伴也当成与自己一样的“人”来对待,即所谓“爱人如己”,不去坑害他们,才能维持彼此间的和谐关系和生存发展。

大多数人正是基于这种质朴简单的日常体验,才形成了“正义感”,以致任何拥有“正义感”的人,如果发现其他人从事了坑人害人的邪恶行为,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所谓的“义愤”,想要阻止或惩罚作恶者以保护受害者;而如果他们察觉到自己从事了坑人害人的邪恶行为,也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所谓的“悔恨”,敢于坦白认错、接受惩罚,并对受害者做出补偿。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凡是能够做到“不坑害人”的人,往往会被看成是守住了“正义”底线的正直之人;而如果他们还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爱人助人”,则会因此被看成是具有了优秀“德性”的高尚之人。当前人类社会十分推崇的“尊重人权”这一普世价值,也是植根于这种“不坑害人”的“正义感”之中的,只不过将后者进一步提升到了每个人都拥有的“正当权益”的层面上。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孔孟虽然没有形成“尊重人权”的现代观念,但作为关注伦理问题的儒家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提倡的“仁义”观念已经清晰地包含着“不坑害人”意义上的“正义感”内容了。孔子特别强调“仁”在于“爱人”,甚至还因此设定了“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条评判一切道德善恶的基本标准。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墨子,正是在孔子上述观念的影响下,明确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同时坚决反对“别相恶交相贼”,反复指出像“攘人犬豕鸡豚”“杀不辜人”这类在现代社会里会被看成是不正当地侵犯他人财产权或生命权的行为,统统属于“不仁”“不义”的举动。更有启迪意味的是,孟子虽然公开拒斥了墨子的“兼爱”主张,但在“义”的观念方面却明显受到了墨子的影响,他也清晰地指出:“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同样把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或生命权的举动看成是“非仁非义”的邪恶行为。

尽管“尊重人权”是在现代社会才被人们视为普世价值加以推崇的,但如果我们不拘泥于具体字眼的话,那么应该说,孔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通过积极阐扬具有儒家特色的“仁义”观念,自觉地肯定了与之在实质上根本一致的“不坑害人”的“正义感”;而儒家伦理本身具有的正面价值,以及它长期以来在中国乃至东亚社会生活中发挥的积极效应,包括它通过全力推崇父慈子孝的血缘亲情发挥的积极效应,归根结底也是立足于它对这种古今中外通行于世的“正义感”的自觉肯定之上的。

(摘编自刘清平《“亲亲相隐”怎样扭曲了国人的正义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可坑人害人”是“正义感”的基本内容,它能成为一种规范性伦理共识,是基于大部分人长期共同生活的体验。

B.“爱人如己”是人们维持彼此间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这既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心得,也是人性的体现。

C.有“义愤”与“悔恨”心理的人通常是讲“仁义”的人,也往往是拥有“正义感”的人。

D.“爱人助人”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正义感”的关键标准,如果一个人不能“爱人”,也就意味着他缺乏“正义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孔孟的仁义观体现了“不坑害人”的“正义感”,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他们已具有现代人权观念。

B.根据孔子的观点,一个人只要合乎“仁”的标准,一定不会为非作歹,同时也会对他人抱有仁爱之心。

C.墨子指出,侵犯他人财产权乃至生命权的行为是不仁义的,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孟子的仁义观。

D.孔孟所提倡的“仁义”实质上和现代社会“尊重人权”这一普世价值不谋而合,而且它的积极影响早已超越国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持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具有优秀“德性”的高尚之人应有的处世之道。

B.孔子提倡“子为父隐”,即父亲为恶犯法,儿子应当刻意替父亲隐瞒,以使父亲逃脱罪责,这其实和他仁义观是自相矛盾的。

C.孔子的马厩失火,孔子从外面回来,得知这一情况,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这是孔子一贯主张的“仁”的精神的具体体现。

D.桃应问孟子:舜为天子,而其父杀人,舜该如何做?孟子认为舜应放弃天子之位,携父远逃,这一主张兼顾了“仁爱”与“正义”。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卓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林庚先生早年名声很大,曾位列“清华四剑客”和“北大中文四老”,但后来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

B.林庚先生上课注重形象,讲究穿戴,或中或西,风度翩翩,加上教态大方,吸引了学生们全神贯注的倾听。

C.林庚先生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所以钱理群才会建议学生们去接触、拜访林先生,以期从他身上得到教益。

D.林庚在文革中被选调入“两校写作组”,被人视为其污点,而从他对待江青送花的态度看,他并非刻意参与到政治中。

E.林庚并不具有显赫的地位,不被人崇仰供奉,却以其人格魅力被学生永远铭记,这是一个老师所能得到的最高评价。

(2)钱理群说林庚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请结合全文,说说林庚有哪些“精神财富”?

(3)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的评述,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的“隐退者”,结合全文谈你对“隐退者”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

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

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

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B.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C.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D.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指国子监,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

B.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位“博士”不同。

C.丁忧也称“丁艰”,在古代指遭逢父亲母亲的丧事,丁母忧是指遭逢母亲的丧事。

D.迁可指官职的调动,也可指升职,文中涉及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擢、升、摄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B.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为国家安定而保重圣体,皇上深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赞赏接受了。

C.成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代理行省事务,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其防御周到,号令严明,江上贼寇始终未敢靠岸。

D.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他在任中书左丞时,被皇太子误认为是太平丞相的党羽,后遭人诬告、受审讯,最终被杖责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

【4】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

(2)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广东茂名十七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看到别人官运亨通、财源广进,他蠢蠢欲动,为了达到目的,他费尽心机,耍尽手腕,终是海底捞月,一无所获。

②预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谁,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因为可能出现的候选人有数百个,但没什么线索显示谁会获选。

③这次宴会虽然只邀请了你一个人,但他那里又不是龙潭虎穴,你何必投鼠忌器,自己吓自己?不要多心,尽管放宽心去吧。。

④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杯弓蛇影,看了佛面看僧面。

⑤在《舌尖上的中国》深获各方好评后,各种恶搞便铺天盖地而来,不过恶搞也能一本正经,《舌尖上的部队》便以其独特构思而走红网络。

⑥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讲到“十朝元老”“官场不倒翁”的冯道时,认为他事四姓、相六帝,看似义正辞严,实则毫无气节。

A.①  ②  ⑤ B.③  ④  ⑥ C.①  ③  ⑤ D.②  ④  ⑥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海底捞月:从海中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根本达不到目的。大海捞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投鼠忌器: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义正辞严: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③④⑥使用错误,应该分别换为③杯弓蛇影、④投鼠忌器、⑥道貌岸然。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美如果不合作,世界上的许多议程都难以进行,中美关系如果恶化,将会给两国关系以及世界格局带来重大的影响。

B.网坛名将李娜荣获的2015年劳伦斯杰出成就奖,成为继2013年菲尔普斯获得这一奖项后,历史上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运动员。

C.不同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D.在云航大桥开工奠基仪式上,张书记一再强调,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大家要深思而慎为。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如果中美不合作”;B项,项主、宾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干“劳伦斯杰出成就奖成为运动员”不搭配;C项,成分残缺,在“自然”后加“的特点”;D项,句中的“是否”与后句中的“质量”相照应,“质量”有“质量高”和“质量低”两种情况。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日  子

陈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笼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再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一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岸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黄色。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一考就考……”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来。

他的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镢头铁锨,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担的铁钩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许久,他都不说话。镢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垂下头。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夹以简洁的叙事,对话语言不仅极富个性,体现出人物性格特点,而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那位硬熊呢”等。

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对女儿考试没考好这件事的态度可以看出,女人是一个通情达理而又乐观的人,而那个白认为“硬”的男人却被打垮了。

C.小说写男人的爷爷宁愿被杀害也不说出银圆的下落,他父亲昏死也不承认“反党”,是为了说明他的“硬”受到家族影响,与下文他的转变形成对比。

D.“我”之所以反复劝男人“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是因为他是个高中生,也因为“我”和他谈得很投机,更因为“我”有能力帮他。

E.小说开头详细描述劳作的场景并且突出描写男人、女人使用同样的镢头、铁锨、铁丝编织的铁笼、扁担,意在表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2)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说“我的眼睛模糊了”,请结合全文探究“模糊”的原因。

【考点】
【答案】

(1)AC

(2)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被生活磨掉了棱角的普通劳动者。起初,他个性鲜明,刚直硬气,情愿在家吃亏劳累也不屈从于不良业主的欺压;但女儿考试失利,女儿实现他的大学梦的这根精神支柱倒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终于屈服于生活现实并产生了让女儿回家务农的想法。

(3)①表明时间的推移,照应前文关于“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的描写。②通过对美好景物的描写,衬托主人翁与我相见后的兴奋心情。③交代季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写“我”再来感受小麦吐穗扬花埋下伏笔。

(4)示例:①“我”为男人因为女儿考试失利就改变“硬”的个性而感动。②“我”为女人听到男人的话后如此强烈的反应而惊讶。③“我”为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找不到生活目标感到担忧。④“我”为残酷的生活现实磨去人们刚直个性的现象感到担忧。⑤同情这一家人的命运。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B项,“男人却被打垮了”言过其实,从下文可以看出,他只是改变了“硬”的个性。E项,“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错,应该是男人与女人都承担着一样的家庭责任,承受着一样的生活煎熬。D项,“‘我’有能力帮他”文中没有依据。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虽然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潮学说、不同的历史时代或社会制度在不同情况下对“正义”的具体界定往往千差万别,但大多数人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会形成一种规范性的伦理共识,它被视为最基本的“正义感”,其基本内容是“不可坑人害人”。任何人都不愿意自己受到别人的伤害,特别是有意的坑害,这一点可以说构成了所谓“人性逻辑”的一条基本公理;而当人们结成伙伴关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只有把同伴也当成与自己一样的“人”来对待,即所谓“爱人如己”,不去坑害他们,才能维持彼此间的和谐关系和生存发展。

大多数人正是基于这种质朴简单的日常体验,才形成了“正义感”,以致任何拥有“正义感”的人,如果发现其他人从事了坑人害人的邪恶行为,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所谓的“义愤”,想要阻止或惩罚作恶者以保护受害者;而如果他们察觉到自己从事了坑人害人的邪恶行为,也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所谓的“悔恨”,敢于坦白认错、接受惩罚,并对受害者做出补偿。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凡是能够做到“不坑害人”的人,往往会被看成是守住了“正义”底线的正直之人;而如果他们还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爱人助人”,则会因此被看成是具有了优秀“德性”的高尚之人。当前人类社会十分推崇的“尊重人权”这一普世价值,也是植根于这种“不坑害人”的“正义感”之中的,只不过将后者进一步提升到了每个人都拥有的“正当权益”的层面上。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孔孟虽然没有形成“尊重人权”的现代观念,但作为关注伦理问题的儒家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提倡的“仁义”观念已经清晰地包含着“不坑害人”意义上的“正义感”内容了。孔子特别强调“仁”在于“爱人”,甚至还因此设定了“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条评判一切道德善恶的基本标准。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墨子,正是在孔子上述观念的影响下,明确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同时坚决反对“别相恶交相贼”,反复指出像“攘人犬豕鸡豚”“杀不辜人”这类在现代社会里会被看成是不正当地侵犯他人财产权或生命权的行为,统统属于“不仁”“不义”的举动。更有启迪意味的是,孟子虽然公开拒斥了墨子的“兼爱”主张,但在“义”的观念方面却明显受到了墨子的影响,他也清晰地指出:“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同样把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或生命权的举动看成是“非仁非义”的邪恶行为。

尽管“尊重人权”是在现代社会才被人们视为普世价值加以推崇的,但如果我们不拘泥于具体字眼的话,那么应该说,孔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通过积极阐扬具有儒家特色的“仁义”观念,自觉地肯定了与之在实质上根本一致的“不坑害人”的“正义感”;而儒家伦理本身具有的正面价值,以及它长期以来在中国乃至东亚社会生活中发挥的积极效应,包括它通过全力推崇父慈子孝的血缘亲情发挥的积极效应,归根结底也是立足于它对这种古今中外通行于世的“正义感”的自觉肯定之上的。

(摘编自刘清平《“亲亲相隐”怎样扭曲了国人的正义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可坑人害人”是“正义感”的基本内容,它能成为一种规范性伦理共识,是基于大部分人长期共同生活的体验。

B.“爱人如己”是人们维持彼此间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这既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心得,也是人性的体现。

C.有“义愤”与“悔恨”心理的人通常是讲“仁义”的人,也往往是拥有“正义感”的人。

D.“爱人助人”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正义感”的关键标准,如果一个人不能“爱人”,也就意味着他缺乏“正义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孔孟的仁义观体现了“不坑害人”的“正义感”,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他们已具有现代人权观念。

B.根据孔子的观点,一个人只要合乎“仁”的标准,一定不会为非作歹,同时也会对他人抱有仁爱之心。

C.墨子指出,侵犯他人财产权乃至生命权的行为是不仁义的,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孟子的仁义观。

D.孔孟所提倡的“仁义”实质上和现代社会“尊重人权”这一普世价值不谋而合,而且它的积极影响早已超越国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持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具有优秀“德性”的高尚之人应有的处世之道。

B.孔子提倡“子为父隐”,即父亲为恶犯法,儿子应当刻意替父亲隐瞒,以使父亲逃脱罪责,这其实和他仁义观是自相矛盾的。

C.孔子的马厩失火,孔子从外面回来,得知这一情况,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这是孔子一贯主张的“仁”的精神的具体体现。

D.桃应问孟子:舜为天子,而其父杀人,舜该如何做?孟子认为舜应放弃天子之位,携父远逃,这一主张兼顾了“仁爱”与“正义”。

【考点】
【答案】

【1】D

【2】C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正义感的关键标准是“不坑害人”,一个人不能“爱人”不一定意味着他缺乏正义感。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卓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林庚先生早年名声很大,曾位列“清华四剑客”和“北大中文四老”,但后来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

B.林庚先生上课注重形象,讲究穿戴,或中或西,风度翩翩,加上教态大方,吸引了学生们全神贯注的倾听。

C.林庚先生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所以钱理群才会建议学生们去接触、拜访林先生,以期从他身上得到教益。

D.林庚在文革中被选调入“两校写作组”,被人视为其污点,而从他对待江青送花的态度看,他并非刻意参与到政治中。

E.林庚并不具有显赫的地位,不被人崇仰供奉,却以其人格魅力被学生永远铭记,这是一个老师所能得到的最高评价。

(2)钱理群说林庚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请结合全文,说说林庚有哪些“精神财富”?

(3)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的评述,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的“隐退者”,结合全文谈你对“隐退者”的理解。

【考点】
【答案】

(1)DE

(2)①学识渊博,治学严谨。②不慕名利,淡泊处世;③待人热心,随和真诚;④面对权贵,不卑不亢。

(3)①三人皆是与林庚关系密切的人,引述他们的话使传记的内容显得更加真实可信;②三人的身份地位不一般,评价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③引述内容多为议论评价,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④引用多人多侧面的评述,有助于多方面表现林庚先生的精神品质。

(4)林庚先生作为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一是其生活处于“隐退者”的状态。①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大燕南园,少问世事,淡出了公众视野,连门口路过的学生也不知道他是谁。②地位不显赫,在他辞世的消息报道后,才又被人记起当年的赫赫声名。二是其有“隐退者”的精神气质。①看淡名利,超然物外;②平易近人,性格谦和真诚;③面对权贵,不卑不亢;④在隐居中获得精神自由;⑤纯真,赤诚,追求单纯的快乐。

【解析】

(1)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从文本内容、结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修辞方法等分析选项是否合乎原文。B项论述不全,“吸引了学生们全神贯注的倾听”的原因还有其他因素,如“不用讲稿”“旁征博引”等。A项,原文是“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可此项却把或然说成了全然。C项,从原文“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中可看出“林庚先生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的说法有误。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

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

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

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B.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C.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D.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指国子监,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

B.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位“博士”不同。

C.丁忧也称“丁艰”,在古代指遭逢父亲母亲的丧事,丁母忧是指遭逢母亲的丧事。

D.迁可指官职的调动,也可指升职,文中涉及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擢、升、摄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B.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为国家安定而保重圣体,皇上深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赞赏接受了。

C.成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代理行省事务,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其防御周到,号令严明,江上贼寇始终未敢靠岸。

D.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他在任中书左丞时,被皇太子误认为是太平丞相的党羽,后遭人诬告、受审讯,最终被杖责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

【4】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

(2)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考点】
【答案】

【1】B

【2】D

【3】A

【4】(1)这一年,成遵议论时事以及举发弹劾的共有七十多项,全是指责抨击当时社会的弊端,执政的大臣因此憎恨他。

(2)当时刑部长期查办而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起,成遵与同僚们分别审阅,共同议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根据语境作出相应调整。可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曰”“也”“于是”“为”“即”等。原文: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