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高中数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2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共13题,共65分)

1、

已知1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存在2,使得函数34上存在零点,则5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2、

若正数1成等差数列,则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圆23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4 ,其中56的右侧,以7为直径的圆记为圆8,过点5作直线9与圆10,圆8分别交于11两点.若12为线段13的中点,则直线9的方程为_________.

4、

1是定义在2上的周期为3的函数,且3,则4的值为_________.

5、

若等比数列1的前2项和为3,且4,则5的值为_________.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若双曲线2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3,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

7、

已知1是两个不同的平面,2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有如下四个命题:

①若3,则4; ②若5,则6

③若7,则8; ④若9,则10

其中真命题为_________(填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8、

若实数1满足2,则3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9、

已知1三人分别在连续三天中值班,每人值班一天,那么23在相邻两天值班的概率为_________.

10、

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1的值为_________.

2

11、

某学校为了了解住校学生每天在校平均开销情况,随机抽取了500名学生,他们的每天在校平均开销都不低于20元且不超过60元,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中每天在校平均开销在1元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_.

2

12、

已知复数1的共轭复数是2.若3,其中4为虚数单位,则2的模为_________.

13、

集合1,则2_________.

二、解答题(共11题,共55分)

14、

已知1,其中23

(1)若4,求5的值;

(2)对于每一个给定的正整数5,求关于6的方程7所有解的集合.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抛物线2的焦点为3,点4是抛物线5上一点,且6

(1)求7的值;

(2)若8为抛物线5上异于9的两点,且10.记点8到直线11的距离分别为12,求13的值.

16、

已知1,且2,求3的最大值.

17、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1经过点2,圆心1为直线3与极轴的交点,求圆1的极坐标方程.

18、

已知矩阵1,若直线2在矩阵3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直线4,求直线4的方程.

19、

1中, 2为边3上一点,4的外接圆交5边于点6

求证:78的平分线.

9

20、

若数列1满足:对于任意2均为数列1中的项,则称数列1为“3 数列”.

(1)若数列1的前4项和5,求证:数列1为“3 数列”;

(2)若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1为“3 数列”,求6的取值范围;

(3)若数列1为“3 数列”,7,且对于任意8,均有9,求数列1的通项公式.

21、

已知函数1,记23的导函数.

(1)若3的极大值为4,求实数5的值;

(2)若函数6,求78上取到最大值时9的值;

(3)若关于9的不等式1011上有解,求满足条件的正整数5的集合.

2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椭圆2经过点3,离心率为4. 已知过点5的直线6与椭圆7交于8两点.

9

(1)求椭圆7的方程;

(2)试问10轴上是否存在定点11,使得12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点11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

如图,在三棱锥1中,2,其余棱长均为3是棱4上的一点,5分别为棱6的中点.

7

(1)求证: 平面8平面9

(2)若10平面11,求12的长.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锐角2的顶点为坐标原点3,始边为4轴的正半轴,终边与单位圆3的交点分别为5.已知点6的横坐标为7,点8的纵坐标为9

(1)求10的值;

(2)求11的值.

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高中数学考试
一、填空题(共13题,共65分)

1、

已知1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存在2,使得函数34上存在零点,则5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先转化为1存在零点,再利用数形结合分析两种情况下求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解.

详解:由题得存在2,使得函数34上存在零点,

所以存在5,使得6,所以1,

7直线y=ax+b,则两个函数的图像存在一个交点,

当直线y=ax+b过点(1,e),(0,-3e)时,此时a最大,此时b=-3e,a=4e,

所以a≤4e.

当直线y=ax+b过点8且与9相切时,10最小,

设切点为11,则切线方程为12

此时13

所以a的最小值为14

所以10的取值范围为15.

故答案为:15

2、

若正数1成等差数列,则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先利用2b=a+c消掉b得到1,再令5a+c=x,2a+c=y,消去a,c,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

详解:因为正数a,b,c成等差数列,所以2b=a+c.

所以2

令5a+c=x,2a+c=y,则3

所以4

当且仅当5时取等号.

故答案为:6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圆23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4 ,其中56的右侧,以7为直径的圆记为圆8,过点5作直线9与圆10,圆8分别交于11两点.若12为线段13的中点,则直线9的方程为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设直线l:y=k(x-4).先求出1,2,再根据3求出k的值得解.

详解:由题得圆M的方程为:4

令y=0得5或x=4,所以A(4,0),B(2,0).

则圆N的方程为:6

由题得直线l存在斜率,所以设直线l:y=k(x-4).

联立直线l方程和圆M的方程消去y,

7

所以8(1)

联立910

所以11,(2)

因为3(3)

解(1)(2)(3)得k=12.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13.

故答案为:13

4、

1是定义在2上的周期为3的函数,且3,则4的值为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f(0)=f(3),解得a=0,由分段函数求得f(1).

详解:f(x)是定义在R上的周期为3的函数,

1,可得f(0)=f(3),

即有a=﹣18+18=0,

则f(a+1)=f(1)=1+1=2,

故答案为:2

5、

若等比数列1的前2项和为3,且4,则5的值为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n∈N*,且a1=1,S6=3S3,q=1时,不满足S6=3S3.q≠1,可得1,化简再利用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详解: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n∈N*,且a1=1,S6=3S3,

q=1时,不满足S6=3S3.

q≠1,可得1

化为:q3+1=3,即q3=2,

∴a7=q6=4.

故答案为:4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若双曲线2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3,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由已知中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实轴长,通过渐近线、离心率等几何元素,沟通a,b,c的关系,即可求出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详解:∵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半实轴长,∴1=2a,

∴b=2a,∴e=2

故答案为:3

7、

已知1是两个不同的平面,2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有如下四个命题:

①若3,则4; ②若5,则6

③若7,则8; ④若9,则10

其中真命题为_________(填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考点】
【答案】

①③

【解析】

分析:①,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和面面平行的定义判断命题正确;②,根据线面、面面垂直的定义与性质判断命题错误;③,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与面面垂直的定义判断命题正确;④,根据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性质判断命题错误.

详解:对于①,当l⊥α,l⊥β时,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和面面平行的定义知α∥β,①正确;

对于②,l⊥α,α⊥β时,有l∥β或l⊂β,∴②错误;

对于③,l∥α,l⊥β时,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与面面垂直的定义知α⊥β,∴③正确;

对于④,l∥α,α⊥β时,有l⊥β或l∥β或l⊂β或l与β相交,∴④错误.

综上,以上真命题为①③.

故答案为:①③

8、

若实数1满足2,则3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再由1的几何意义,即可行域内的动点与定点O连线的斜率求解.

详解:由实数x,y满足2作出可行域如图,

联立3,解得A(1,2).

1的几何意义为可行域内的动点与定点O连线的斜率,∴kOA=2.

4解得B(5).∴kOB=6

∴则1的取值范围是[6,2].

故答案为:[6,2]

7

9、

已知1三人分别在连续三天中值班,每人值班一天,那么23在相邻两天值班的概率为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先求出基本事件总数n=1=6,再求出A与B在相邻两天值班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2=4,由此能求出A与B在相邻两天值班的概率.

详情:A,B,C三人分别在连续三天中值班,每人值班一天,基本事件总数n=1=6,

A与B在相邻两天值班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2=4,

∴A与B在相邻两天值班的概率p=3

故答案为:4

10、

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1的值为_________.

2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I,S的值,当I=10时不满足条件I<8,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7.

详解:模拟执行程序,可得S=1,I=1

满足条件I<8,S=3,I=4

满足条件I<8,S=5,I=7

满足条件I<8,S=7,I=10

不满足条件I<8,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7.

故答案为:7

11、

某学校为了了解住校学生每天在校平均开销情况,随机抽取了500名学生,他们的每天在校平均开销都不低于20元且不超过60元,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中每天在校平均开销在1元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_.

2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每天在校平均开销在[50,60]元的学生所点的频率为0.3,由此能求出每天在校平均开销在[50,60]元的学生人数.

详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每天在校平均开销在[50,60]元的学生所点的频率为:1﹣(0.01+0.024+0.036)×10=0.3

∴每天在校平均开销在[50,60]元的学生人数为500×0.3=150.

故答案为:150

12、

已知复数1的共轭复数是2.若3,其中4为虚数单位,则2的模为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先求出复数z,再求1,再求1的模.

详解:由题得2

所以3.

故答案为:4

13、

集合1,则2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先化简集合A,B,再求1得解.

详解:由题得23

所以4.

故答案为:5

二、解答题(共11题,共55分)

14、

已知1,其中23

(1)若4,求5的值;

(2)对于每一个给定的正整数5,求关于6的方程7所有解的集合.

【考点】
【答案】

(1)1;(2)2.

【解析】

分析:(1)利用已知化简1,解得n=15.(2)首先归纳猜想猜想fn(x)+gn(x)=(x+1)(x+2)…(x+n),再证明猜想,最后得到对于每一个给定的正整数n,关于x的方程fn(x)+gn(x)=0所有解的集合为{-1,-2,…,-n}.

详解:(1)因为fn(x)=2x(x+1)…(x+i-1),

所以fn(1)=2×1×…×i=3=(n-1)×n!,gn(1)=4+1×2×…×n=2×n!,

所以(n-1)×n!=14×n!,解得n=15.  

(2)因为f2(x)+g2(x)=2x+2+x(x+1)=(x+1)(x+2),

 f3(x)+g3(x)=6x+3x(x+1)+6+x(x+1)(x+2)=(x+1)(x+2)(x+3),

猜想fn(x)+gn(x)=(x+1)(x+2)…(x+n).

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n=2时,命题成立;

假设n=k(k≥2,k∈N*)时命题成立,即fk(x)+gk(x)=(x+1)(x+2)…(x+k),

因为fk+1(x)=5…(x+i-1)

6 7x(x+1)…(x+i-1)+8x(x+1)…(x+k-1)

=(k+1) fk(x)+(k+1) x(x+1)…(x+k-1),

所以fk+1(x)+gk+1(x)=(k+1) fk(x)+(k+1) x(x+1)…(x+k-1)+9+x(x+1)…(x+k)

=(k+1)[ fk(x)+x(x+1)…(x+k-1)+10]+x(x+1)…(x+k)=(k+1)[ fk(x)+gk(x)]+x(x+1)…(x+k).

=(k+1)(x+1)(x+2)…(x+k)+x(x+1)…(x+k)

=(x+1)(x+2)…(x+k) (x+k+1),

即n=k+1时命题也成立.

因此任意n∈N*且n≥2,有fn(x)+gn(x)=(x+1)(x+2)…(x+n).

所以对于每一个给定的正整数n,关于x的方程fn(x)+gn(x)=0所有解的集合为

{-1,-2,…,-n}.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抛物线2的焦点为3,点4是抛物线5上一点,且6

(1)求7的值;

(2)若8为抛物线5上异于9的两点,且10.记点8到直线11的距离分别为12,求13的值.

【考点】
【答案】

(1)1;(2)2.

【解析】

分析:(1)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p的值.(2)先求出a的值,再联立直线的方程和抛物线的方程得到韦达定理,再求1|(y1+2) (y2+2)|的值.

详解:(1)因为点A(1,a) (a>0)是抛物线C上一点,且AF=2,

所以2+1=2,所以p=2.

(2)由(1)得抛物线方程为y2=4x.

因为点A(1,a) (a>0)是抛物线C上一点,所以a=2.

设直线AM方程为x-1=m (y-2) (m≠0),M(x1,y1),N(x2,y2).

3消去x,得y2-4m y+8m-4=0,

即(y-2)( y-4m+2)=0,所以y1=4m-2. 

因为AM⊥AN,所以-4代m,得y2=-5-2, 

所以d1d2=|(y1+2) (y2+2)|=|4m×(-5)|=16.

16、

已知1,且2,求3的最大值.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利用柯西不等式求1的最大值.

详解:因为(12+12+12)[( 2)2+(3)2+(4)2]≥(1·2+1·3+1·4)2,

即(234)2≤9(a+b+c).

因为a+b+c=1,所以(234)2≤9,

所以234≤3,

当且仅当234,即a=b=c=5时等号成立.  

所以234的最大值为3.

17、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1经过点2,圆心1为直线3与极轴的交点,求圆1的极坐标方程.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先求出点P的直角坐标,再求出直线1与极轴的交点C(2,0),再求出圆C的半径PC=2,最后求圆2的极坐标方程.

详解: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直线方程为y=3x-23,P的直角坐标为(1,3), 

令y=0,得x=2,所以C(2,0),

所以圆C的半径PC=4,  

所以圆C的方程为(x-2)2+(y-0)2=4,即x2+y2-4x=0,  

所以圆C的极坐标方程=4cosθ.

18、

已知矩阵1,若直线2在矩阵3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直线4,求直线4的方程.

【考点】
【答案】

1.

【解析】

分析:先求出AB=1,再设点P0(x0,y0)是l上任意一点,P0在矩阵AB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P(x,y),再求直线2的方程.

详解:因为A=1,B=3,所以AB=1.  

设点P0(x0,y0)是l上任意一点,P0在矩阵AB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P(x,y).

因为P0(x0,y0)在直线l: x-y+2=0上,所以x0-y0+2=0. ①

由AB4,即5

6,   即7,②

将②代入①得x-4y+4=0,

所以直线l1的方程为x-4y+4=0.

19、

1中, 2为边3上一点,4的外接圆交5边于点6

求证:78的平分线.

9

【考点】
【答案】

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先证明△MBN∽△CBA,再证明AM=MN,最后证明CM是∠ACB的平分线.

详解:证明:连结MN,则∠BMN=∠BCA,  

又∠MBN=∠CBA,因此△MBN∽△CBA.  

所以1. 又因为AC=2AB,所以3=2,即BN=2MN.

又因为BN=2AM,所以AM=MN,

所以CM是∠ACB的平分线.

20、

若数列1满足:对于任意2均为数列1中的项,则称数列1为“3 数列”.

(1)若数列1的前4项和5,求证:数列1为“3 数列”;

(2)若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1为“3 数列”,求6的取值范围;

(3)若数列1为“3 数列”,7,且对于任意8,均有9,求数列1的通项公式.

【考点】
【答案】

(1)证明见解析;(2)1;(3)2.

【解析】

分析:(1)先利用项和公式计算出an=4n-2,再利用“1 数列”证明.(2)利用“1 数列”的性质求2的取值范围.(3)先证明数列{an}为等差数列,再转化an<a3-a<an+1,再转化为n(2t2-t)>t2-3t+1,n(t-2t2)>2t-t2-1,分析得到公差t=4,求出数列5的通项公式.

详解:(1)当n≥2时,an=Sn-Sn-1=2n2-2(n-1)2=4n-2,

 又a1=S1=2=4×1-2,所以an=4n-2. 

 所以an+|an+1-an+2|=4n-2+4=4(n+1)-2为数列{an}的第n+1项,

 因此数列{an}为“T 数列”. 

(2)因为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

 所以an+|an+1-an+2|=a1+(n-1) d+|d|.

 因为数列{an}为“T 数列”,

 所以任意n∈N*,存在m∈N*,使得a1+(n-1) d+|d|=am,即有(m-n) d=|d|.

①若d≥0,则存在m=n+1∈N*,使得(m-n) d=|d|,

②若d<0,则m=n-1.

此时,当n=1时,m=0不为正整数,所以d<0不符合题意. 综上,d≥0.

(3)因为an<an+1,所以an+|an+1-an+2|=an+an+2-an+1.

又因为an<an+an+2-an+1=an+2-(an+1-an)<an+2,且数列{an}为“T数列”,

所以an+an+2-an+1=an+1,即an+an+2=2an+1,

所以数列{an}为等差数列.  

设数列{an}的公差为t(t>0),则有an=1+(n-1)t,

由an<a3-a<an+1,得1+(n-1)t<t[2+(2n-1)t]<1+nt,

整理得n(2t2-t)>t2-3t+1, ①

n(t-2t2)>2t-t2-1. ②

若2t2-t<0,取正整数N0>6

则当n>N0时,n(2t2-t)<(2t2-t) N0<t2-3t+1,与①式对于任意n∈N*恒成立相矛盾,

因此2t2-t≥0.

同样根据②式可得t-2t2≥0,

所以2t2-t=0.又t>0,所以t=4

经检验当t=4时,①②两式对于任意n∈N*恒成立,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4 (n-1)=7

21、

已知函数1,记23的导函数.

(1)若3的极大值为4,求实数5的值;

(2)若函数6,求78上取到最大值时9的值;

(3)若关于9的不等式1011上有解,求满足条件的正整数5的集合.

【考点】
【答案】

(1)1;(2)2时,34时,5;(3)6.

【解析】

分析:(1)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再解方程f (x)极大值=0得到a的值. (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再求函数的最大值. (3) 设h (x)=f(x)-f ′(x)=2x3-3(a+2)x2

+6ax+3a-2,先把问题转化为h (x)≥0在1有解,再研究函数h(x)的图像性质分析出正整数a的集合.

详解:(1)因为f (x)=2x3-3ax2+3a-2(a>0),

所以f'(x)=6x2-6ax=6x(x-a).

令f'(x)=0,得x=0或a.

当x∈(-∞,0)时,f'(x)>0,f (x)单调递增;

当x∈(0,a)时,f'(x)<0,f (x)单调递减;

当x∈(a,+∞)时,f'(x)>0,f (x)单调递增.

故f (x)极大值=f (0)=3a-2=0,解得a=2

(2)g (x)=f (x)+6x=2x3-3ax2+6x+3a-2(a>0),

则g′(x)=6x2-6ax+6=6(x2-ax+1),x∈[0,1].

①当0<a≤2时,△=36(a2-4)≤0,

所以g′(x)≥0恒成立,g (x)在[0,1]上单调递增,

则g (x)取得最大值时x的值为1.

②当a>2时,g′(x)的对称轴x=3>1,且△=36(a2-4)>0,g′(1)=6(2-a)<0,g′(0)=6>0,

所以g′(x)在(0,1)上存在唯一零点x0=4

当x∈(0,x0)时,g′(x)>0,g (x)单调递增,

当x∈(x0,1)时,g′(x)<0,g (x)单调递减,

则g (x)取得最大值时x的值为x0=4

综上,当0<a≤2时,g (x)取得最大值时x的值为1;

当a>2时,g (x)取得最大值时x的值为4

(3)设h (x)=f (x)-f ′(x)=2x3-3(a+2)x2+6ax+3a-2,

则h (x)≥0在1有解.

h′(x)=6[x2-(a+2)x+a]=65

因为h′(x)在6上单调递减,

因为h′(x)<h′(3)=-7a2<0,

所以h (x)在6上单调递减,

所以h(3)≥0,即a3-3a2-6a+4≤0.

设t (a)=a3-3a2-6a+4(a>0),则t′ (a)=3a2-6a-6,  

当a∈(0,1+8)时,t′ (a)<0,t (a)单调递减;

当a∈(1+8,+∞)时,t′ (a)>0,t(a)单调递增.

因为t (0)=4>0,t (1)=-4<0,所以t (a)存在一个零点m∈(0,1),

因为t (4)=-4<0,t (5)=24>0,所以t (a)存在一个零点n∈(4,5),

所以t (a)≤0的解集为[m,n],

故满足条件的正整数a的集合为{1,2,3,4}.

2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椭圆2经过点3,离心率为4. 已知过点5的直线6与椭圆7交于8两点.

9

(1)求椭圆7的方程;

(2)试问10轴上是否存在定点11,使得12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点11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
【答案】

(1)1;(2)2.

【解析】

分析:(1)先根据已知得到三个方程解方程组即得椭圆C的方程. (2) 设N(n,0),先讨论l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得到n=4,再证明当N为(4,0)时,对斜率为k的直线l:y=k(x-1),恒有2=12.

详解:(1)离心率e=3,所以c=4a,b=56a,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7

因为椭圆C经过点8,所以9/,

所以b2=1,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0

(2)设N(n,0),

当l斜率不存在时,A(1,y),B(1,-y),则y2=1-1112

2=(1-n)2-y2=(1-n)2-12=n2-13n-13,  

当l经过左、右顶点时,2=(-2-n)(2-n)=n2-4.

令n2-13n-13=n2-4,得n=4.

下面证明当N为(4,0)时,对斜率为k的直线l:y=k(x-1),恒有2=12.

设A(x1,y1),B(x2,y2),

14消去y,得(4k2+1)x2-15k2x+16k2-4=0,

所以x1+x2=17,x1x2=18

所以2=(x1-4)(x2-4)+y1y2

=(x1-4)(x2-4)+k2(x1-1)(x2-1)

=(k2+1)x1x2-(4+1k2)(x1+x2)+16+19k2  

=(k2+1) 18-(4+1k2) 17+16+19k2

20+16=12.  

所以在x轴上存在定点N(4,0),使得2为定值.

23、

如图,在三棱锥1中,2,其余棱长均为3是棱4上的一点,5分别为棱6的中点.

7

(1)求证: 平面8平面9

(2)若10平面11,求12的长.

【考点】
【答案】

(1)证明见解析;(2)1.

【解析】

分析:(1)先证明PE ⊥平面ABC,再证明平面1平面2.(2) 连接CD交AE于O,连接OM,先证明PD∥OM,再利用相似求出3的长.

详解:(1)证明:如图,连结PE.

4

因为△PBC的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为BC中点,

所以PE⊥BC,

且PE=5,同理AE=5

因为PA=6,所以PE2+AE2=PA2,所以PE⊥AE.

因为PE⊥BC,PE⊥AE,BC∩AE=E,AE,BC 平面ABC,

所以PE ⊥平面ABC.  

因为PE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平面ABC.

(2)如图,连接CD交AE于O,连接OM.

因为PD∥平面AEM,PD平面PDC,平面AEM∩平面PDC=OM,

所以PD∥OM, 所以7

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CD∩AE=O,

所以O为ABC重心,所以8

所以PM=9PC=10

11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锐角2的顶点为坐标原点3,始边为4轴的正半轴,终边与单位圆3的交点分别为5.已知点6的横坐标为7,点8的纵坐标为9

(1)求10的值;

(2)求11的值.

【考点】
【答案】

(1)1;(2)2.

【解析】

分析:(1)先求出cosα=1,  再利用二倍角公式求2的值.(2)先求出sinβ=3,cosβ=4,再利用差角的正弦求sin(2α-β)的值,最后求5的值.

详解:(1)因为点P的横坐标为1,P在单位圆上,α为锐角,

所以cosα=1

所以cos2α=2cos2α-1=6.  

(2)因为点Q的纵坐标为3,所以sinβ=3.  

 又因为β为锐角,所以cosβ=4.  

因为cosα=1,且α为锐角,所以sinα=7

因此sin2α=2sinαcosα=8

所以sin(2α-β) = 9

因为α为锐角,所以0<2α<π.

又cos2α>0,所以0<2α<10

又β为锐角,所以-10<2α-β<10,所以2α-β=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