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上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高中物理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

1、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在0~4s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在0﹣2s内两车间距逐渐增大,2s~4s内两车间距逐渐减小

C.在t=2s时甲车速度为3m/s,乙车速度为4.5m/s

D.在t=4s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

2、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地月间的引力满足距离平方反比规律

B.将物体视为质点,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C.用比值法来描述加速度这个物理量,其表达式a=1

D.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3、

科学家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科学思想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质点代替有质量的物体,采用了微元法

B. 牛顿首次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

C. 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用电场线描绘电场这种形象化的研究方法

D. 安培提出了计算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力的公式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使用了“外推”的方法,即当斜面的倾角为90°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就变成了自由落体运动

B.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研究匀速圆周运动

C. 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和“轻弹簧”都是理想化模型

D. 库仑利用扭秤装置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荷量和距离的关系时,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5、

骑自行车的人沿斜坡直线向下行驶,在第1s、第2s、第3s、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1m、2m,3m、4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5m/s

B. 在第3s内、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C. 可以肯定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为3m/s

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6、

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

(1)根据图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O、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2)求出前4s内的平均速度;

(3)求出第5s末的瞬时速度;

(4)求出第7s末的瞬时速度.

7、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汽车和被吊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别为v1和v2,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1

A.物体做减速运动   B.物体做加速运动

C.v1<v2   D.v1>v2

8、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

二、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9、

在60m直线跑游戏中,一同学从起点由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4s后,改做匀速运动直至到达终点,接着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经1.5s进入迎接区,如图所示.求:

1

(1)该同学匀速运动所用的时间;

(2)终点线到迎接区边界的距离.

10、

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18m、14m、10m、6m、2m.求:

(1)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2)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上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高中物理考试
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

1、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在0~4s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在0﹣2s内两车间距逐渐增大,2s~4s内两车间距逐渐减小

C.在t=2s时甲车速度为3m/s,乙车速度为4.5m/s

D.在t=4s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图象可知,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不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据加速度时间图象知道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据图象可知,当t=4s时,两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即该时刻两辆车的速度相等;在4秒前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所以乙车在甲车的前方,所以两车逐渐远离,当t=4s时,两车速度相等即相距最远,故BD错误;

C、在t=2s时乙车速度为1,甲车速度为v甲=1.5×2=3m/s,故C正确.

故选:C

2、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地月间的引力满足距离平方反比规律

B.将物体视为质点,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C.用比值法来描述加速度这个物理量,其表达式a=1

D.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牛顿发现地月间的引力满足距离平方反比规律;故A错误;

B、质点采用的物理方法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故B错误;

C、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故不是比值定义法;故C错误;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D正确;

故选:D.

3、

科学家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科学思想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质点代替有质量的物体,采用了微元法

B. 牛顿首次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

C. 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用电场线描绘电场这种形象化的研究方法

D. 安培提出了计算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力的公式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用质点来代替有质量的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

B、伽利略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故B错误;

C、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和磁感线描绘抽象的电场和磁场这种形象化的研究方法,故C正确;

D、安培首先研究出电流在磁场中在磁场中的受力关系,洛伦兹得出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使用了“外推”的方法,即当斜面的倾角为90°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就变成了自由落体运动

B.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研究匀速圆周运动

C. 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和“轻弹簧”都是理想化模型

D. 库仑利用扭秤装置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荷量和距离的关系时,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考点】
【答案】

BC

【解析】

试题分析:A、伽利略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使用了“外推”的方法,即当斜面的倾角为90°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就变成了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

B、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研究匀速圆周运动;故B正确.

C、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和“轻弹簧”都是理想化模型;故C正确.

D、库仑利用扭秤装置探究决定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的因素有电荷电量的大小和电荷之间的距离,研究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应用控制变量法.故D错误.

故选:BC

5、

骑自行车的人沿斜坡直线向下行驶,在第1s、第2s、第3s、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1m、2m,3m、4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5m/s

B. 在第3s内、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C. 可以肯定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为3m/s

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考点】
【答案】

AB

【解析】

试题分析: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故A正确;

B、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2=3m/s=3.5m/s,故B正确;

C、第3s内平均速度为:=4==3m/s因为自行车的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运动,所以第3s末的速度不一定等于3内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每秒内的位移之差相等,但是该车的运动不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可能在每秒内做变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AB.

6、

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

(1)根据图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O、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2)求出前4s内的平均速度;

(3)求出第5s末的瞬时速度;

(4)求出第7s末的瞬时速度.

【考点】
【答案】

(1)见解析.

(2)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3)第5s末的瞬时速度为0;

(4)第7s末的瞬时速度为﹣50m/s

【解析】

试题分析:(1)

1

(2)由图读出:前4s内的位移为100m,

所以前4s内的平均速度  2=3=4=25m/s

(3)在4s末至6s末,汽车的位移没有发生变化,表示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则第5s末的速度为0.

(4)在6s末至8s末,汽车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由

3=﹣50m/s  则第7s末的瞬时速度.v=﹣50m/s.

答:(1)见解析.

(2)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3)第5s末的瞬时速度为0;

(4)第7s末的瞬时速度为﹣50m/s.

7、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汽车和被吊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别为v1和v2,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1

A.物体做减速运动   B.物体做加速运动

C.v1<v2   D.v1>v2

【考点】
【答案】

BD

【解析】

试题分析:将汽车的运动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的分运动,沿绳子方向的速度等于重物的速度大小,重物的速度v2=v1cosα,所以v2<v1,v2=v1cosα,汽车匀速运动,随α减小,则cosα增大,所以物体向上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BD正确,AC错误.

1

故选:BD.

8、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速度变化越大,根据a=1知,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

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C正确.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9、

在60m直线跑游戏中,一同学从起点由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4s后,改做匀速运动直至到达终点,接着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经1.5s进入迎接区,如图所示.求:

1

(1)该同学匀速运动所用的时间;

(2)终点线到迎接区边界的距离.

【考点】
【答案】

(1)该同学匀速运动所用的时间为5.5s;

(2)终点线到迎接区边界的距离为7.5m

【解析】

试题分析:(1)匀加速运动的位移1

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a1t1=2×4m/s=8m/s,

则匀速运动的时间2

(2)匀减速运动的位移3=4

答:(1)该同学匀速运动所用的时间为5.5s;

(2)终点线到迎接区边界的距离为7.5m.

10、

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18m、14m、10m、6m、2m.求:

(1)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2)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

【考点】
【答案】

(1)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8m/s、16m/s、14m/s、12m/s、10m/s.

(2)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为4m/s

【解析】

试题分析:(1)前1s平均速度v1=1=2=18m/s,

前2s平均速度v2=3=16m/s,

前3s平均速度v3=4=14m/s,

前4s平均速度v4=5=12m/s,

全程平均速度v5=6=10m/s,

(2)最后2s平均速度v=7=4m/s.

答:(1)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8m/s、16m/s、14m/s、12m/s、10m/s.

(2)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为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