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君 必修 第章 第节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高中化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共10题,共50分)

1、

NO2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下列关于NO2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无色   B.易溶于水   C.有刺激性气味 D.密度比空气的大

2、

下列有关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2可由N2与O2反应直接制备

B.NO2有毒,但因其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C.NO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D.NO2为红棕色气体,因此将NO2通入水中,溶液显红棕色

3、

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

A.SO2与O2    B.NO2与NO

C.O2与N2 D.NO与O2

4、

将盛有1mol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再通入0.4molO2,充分反应后,整个试管充满水。则原混合气体中NO与NO2体积比为(  )

A.1∶2 B.2∶5

C.3∶7 D.无法确定

5、

(双选题)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对原试管中盛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

B.可能是NO2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6、

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

A.N2O B.NO

C.NO2 D.N2O5

7、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

A.臭氧空洞   B.水体富营养化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8、

下列关于NO2跟H2O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O2只作氧化剂   B.NO2只作还原剂

C.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NO2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9、

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0、

中国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处理装置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空气污染。在汽车尾气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

C.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D.催化转化总反应为2NO+O2+4CO24CO2+N2

二、(共1题,共5分)

11、

严重的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汽车尾气中常含有CO、NOx等气体,为减轻污染,一般汽车都加装了“催化净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处理,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1

(1)装置(Ⅲ)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止加热,打开活塞K,放入适量氧气时,装置(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套装置中有不完善之处,还应在装置(Ⅳ)后补充____________。

(4)工业上常用纯碱液来吸收NOx,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Na2CO3===NaNO2+NaNO3+CO2、NO2+NO+Na2CO3===2NaNO2+CO2。现有标准状况下aLNO2和bLNO的混合气体恰好被200mLNa2CO3溶液完全吸收,则a、b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不必化简)。

三、(共1题,共5分)

12、

某课外活动小组按如下图装置探究有关物质的性质。

1

(1)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关闭___________,打开________(填“K1”、“K2”或“K3”),若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验证NO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K2、打开K3,预期有“喷泉”现象,验证了另一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喷泉”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A.用手(或热毛巾)捂热烧瓶有助于引发“喷泉”

B.“喷泉”的形成说明烧瓶中的气体易溶于水

C.“喷泉”终止时烧瓶中几乎充满液体

D.最终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22.4mol·L-1

同步君 必修 第章 第节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高中化学考试
一、(共10题,共50分)

1、

NO2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下列关于NO2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无色   B.易溶于水   C.有刺激性气味 D.密度比空气的大

【考点】
【答案】

A

【解析】

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A项符合题意;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相对分子质量为46,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则密度比空气大,则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下列有关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2可由N2与O2反应直接制备

B.NO2有毒,但因其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C.NO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D.NO2为红棕色气体,因此将NO2通入水中,溶液显红棕色

【考点】
【答案】

C

【解析】

N2和O2在放电或高温条件反应生成NO,A错误;NO2属于大气污染物之一,B错误;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说明NO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C正确;NO2通入水中,生成NO和HNO3,溶液无色,D错误。

3、

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

A.SO2与O2    B.NO2与NO

C.O2与N2 D.NO与O2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常温常压下两种气体不发生反应就可共存。A项,SO2与O2需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才发生反应,常温常压下能共存;B项,NO2和NO不反应可共存;C项,N2和O2需在放电或高温下才反应,常温常压下可共存;D项,常温常压下,NO与O2迅速反应生成NO2,不能共存。

4、

将盛有1mol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再通入0.4molO2,充分反应后,整个试管充满水。则原混合气体中NO与NO2体积比为(  )

A.1∶2 B.2∶5

C.3∶7 D.无法确定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设1molNO和NO2的混合气体中有amolNO和(1-a)molNO2,根据4NO+3O2+2H2O===4HNO3和4NO2+O2+2H2O===4HNO3可得:1a+2=0.4,所以a=0.3,V(NO)∶V(NO2)=3∶7。

5、

(双选题)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对原试管中盛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

B.可能是NO2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考点】
【答案】

BC

【解析】

NO与NO2 气体在通入氧气后可分别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 , 4NO2+O2+2H2O===4HNO3,而氮气不可能反应,答案BC。

6、

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

A.N2O B.NO

C.NO2 D.N2O5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设氮的氧化物化学式为NxOy,则NxOy+2CO→N2+2CO2,则x:y=1∶1,即为NO,应选B。

7、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

A.臭氧空洞   B.水体富营养化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臭氧空洞是Cl原子影响所致,与NO2无关,错误;B.植物生长需要N、P、K营养元素,NO2溶于水会发生反应产生HNO3,使水中N元素含量增加,故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但是不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错误;C.光化学烟雾是氮的氧化物在紫外线作用形成的,与NO2有关,正确;D.温室效应与CO2有关,与NO2无关,错误。

8、

下列关于NO2跟H2O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O2只作氧化剂   B.NO2只作还原剂

C.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NO2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了硝酸与一氧化氮,氮的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降低,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9、

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考点】
【答案】

C

【解析】

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所以A项、D项错误,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所以B项错误;NO和CO分子中均含一个氧原子,因此当氧元素质量相等时,两者的物质的量也一定相等,所以C项正确。

10、

中国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处理装置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空气污染。在汽车尾气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

C.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D.催化转化总反应为2NO+O2+4CO24CO2+N2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NO首先与O2反应生成NO2:2NO+O2===2NO2①;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CO具有还原性,二者在催化剂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N2:2NO2+4CO1N2+4CO2②;反应①+反应②可得催化转化总反应:2NO+O2+4CO14CO2+N2,在此反应中,NO、O2是氧化剂,N2是还原产物,C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错误,D正确;N2不是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B错误;NO在常温下就可以和O2反应转化为NO2,C错误。

二、(共1题,共5分)

11、

严重的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汽车尾气中常含有CO、NOx等气体,为减轻污染,一般汽车都加装了“催化净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处理,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1

(1)装置(Ⅲ)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止加热,打开活塞K,放入适量氧气时,装置(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套装置中有不完善之处,还应在装置(Ⅳ)后补充____________。

(4)工业上常用纯碱液来吸收NOx,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Na2CO3===NaNO2+NaNO3+CO2、NO2+NO+Na2CO3===2NaNO2+CO2。现有标准状况下aLNO2和bLNO的混合气体恰好被200mLNa2CO3溶液完全吸收,则a、b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不必化简)。

【考点】
【答案】

(1)检验CO是否转化为CO2(2)出现红棕色气体

(3)尾气处理装置(4)a∶b≥1∶1 1

【解析】

(1)CO和NO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N2和CO2,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而出现浑浊,所以装置(Ⅲ)的主要作用是检验CO是否转化为CO2。

(2)由于有部分NO没有转化为N2,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装置(Ⅱ)中的NO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

(3)由于尾气中仍残留未反应的CO、NO,所以该套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4)根据反应2NO2+Na2CO3===NaNO2+NaNO3+CO2、NO2+NO+Na2CO3===2NaNO2+CO2可知,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应大于或等于1:1,气体才会反应完全。与NO2和NO反应的Na2CO3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NO2单独反应的Na2CO3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2CO3)=3mol/L。

三、(共1题,共5分)

12、

某课外活动小组按如下图装置探究有关物质的性质。

1

(1)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关闭___________,打开________(填“K1”、“K2”或“K3”),若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验证NO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K2、打开K3,预期有“喷泉”现象,验证了另一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喷泉”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A.用手(或热毛巾)捂热烧瓶有助于引发“喷泉”

B.“喷泉”的形成说明烧瓶中的气体易溶于水

C.“喷泉”终止时烧瓶中几乎充满液体

D.最终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22.4mol·L-1

【考点】
【答案】

(1)K3K1、K2储气瓶中水面不再上升

(2)烧瓶中出现红棕色气体2NO+O2===2NO2

(3)1(4)A

【解析】

(1)关闭K3,打开K1、K2,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一段时间后储气瓶中水面不再上升。

(2)本实验验证了2NO+O2===2NO2,故烧瓶中应出现红棕色气体。

(3)“喷泉”现象表明烧瓶中形成负压,因而验证了NO2与水的反应:1

(4)用手(或热毛巾等)捂热烧瓶,排出导管中的空气,使NO2与水接触起反应,烧瓶中形成负压从而引发“喷泉”,A正确;B不正确,这里验证的是NO2与水的反应。C不正确,由于K2关闭,由上述反应可知烧瓶中液体约为烧瓶容积的2/3。D不正确,若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最终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22.4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