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三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与Y同主族,X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为气态 B.X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2、

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证明CH4发生氧化反应: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

B.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将铜丝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

C.制乙酸乙酯:大试管中加入浓硫酸,然后慢慢加入无水乙醇和乙酸

D.检验蔗糖在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3、

在下列工业处理或应用中不属于化学变化原理的是

A.石油分馏 B.从海水中制取镁

C.煤干馏 D.用SO2漂白纸浆

4、

甲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甲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可萃取溴水的溴

C.与H2混合即可生成甲基环己烷 D.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5、

下列做法中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是

A.用小刀切开金属钠 B.将钠放在坩埚中加热

C.把钠保存在煤油中 D.将钠放入盛水的烧杯

6、

下列比较错误的是

A.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Ca B.稳定性:HF>HC1

C.原子半径:Si>N D.碱性:Ca(OH)2> Mg(OH)2

7、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豆浆、蛋白质溶液均属于胶体 B.H2O、CO2均为电解质

C.NO、SO3均为酸性氧化物 D.H2S、O2常作还原剂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与Y同主族,X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为气态 B.X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考点】
【答案】

B

【解析】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6,次外层电子数为2,W为O元素;W与Y同主族,则Y为S元素;X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X为Na元素;短周期中比S原子序数大的主族元素只有Cl,因此Z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根据上述分析,W为O元素,X为Na元素,Y为S元素,Z为Cl元素。

A.常温常压下,S为固体,故A错误;

B.X的氧化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均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NaCl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水溶液呈中性,故C错误;

D.一般情况下,O元素不存在正价,S的最高价为+6价,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证明CH4发生氧化反应: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

B.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将铜丝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

C.制乙酸乙酯:大试管中加入浓硫酸,然后慢慢加入无水乙醇和乙酸

D.检验蔗糖在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甲烷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不能通过将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证明CH4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铜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热的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和金属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整个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不变,为催化剂,故B正确;

C.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乙醇、浓硫酸、醋酸,先加入浓硫酸会发生液体飞溅,故C错误;

D.蔗糖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应先用NaOH调节至碱性,再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否则实验不会成功,故D错误;

故选B。

3、

在下列工业处理或应用中不属于化学变化原理的是

A.石油分馏 B.从海水中制取镁

C.煤干馏 D.用SO2漂白纸浆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石油分馏是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镁是活泼金属,在海水中一化合态存在,制取镁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生成煤焦油、煤气、焦炭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结合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4、

甲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甲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可萃取溴水的溴

C.与H2混合即可生成甲基环己烷 D.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苯环具有平面形结构,甲苯中侧链甲基的碳原子取代的是苯环上氢原子的位置,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故A正确;

B.甲苯不溶于水,可萃取溴水的溴,故B正确;

C.与H2混合,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甲基环己烷,故C错误;

D.光照下,甲苯的侧链甲基上的氢原子能够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5、

下列做法中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是

A.用小刀切开金属钠 B.将钠放在坩埚中加热

C.把钠保存在煤油中 D.将钠放入盛水的烧杯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用小刀切开金属钠,说明钠的质地软,故A错误;

B.将钠放在坩埚中加热能够熔化,说明钠的熔点低,故B错误;

C.把钠保存在煤油中,钠沉在底部,说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而煤油的密度比水小,不能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故C错误;

D.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可以说明钠的熔点低、密度比水小,故D正确;

故选D。

6、

下列比较错误的是

A.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Ca B.稳定性:HF>HC1

C.原子半径:Si>N D.碱性:Ca(OH)2> Mg(OH)2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金属性K>Ca>Na>Mg,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S,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S,故B正确;

C.C、Si同主族,电子层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Si>C,C、N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故原子半径C>N,因此原子半径:Si>N,故C正确;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Ca>Mg,所以碱性Ca(OH)2>Mg(OH)2,故D正确;

故选A。

7、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豆浆、蛋白质溶液均属于胶体 B.H2O、CO2均为电解质

C.NO、SO3均为酸性氧化物 D.H2S、O2常作还原剂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为胶体,豆浆、蛋白质溶液均属于胶体,故A正确;

B.H2O是弱电解质,CO2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SO3为酸性氧化物,NO是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

D.H2S中S的化合价为最低价,是常见的还原剂,O2是常见的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