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推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推论

A

用pH试纸测得0.1 mol/L CH3COOH溶液pH约为3

CH3COOH是弱电解质

B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再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HCO3-

C

用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

HClO的酸性弱于CH3COOH

D

向2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1 mL 0.1 mol/L FeCl3溶液,沉淀变为红褐色

Mg(OH)2沉淀转化为Fe(OH)3沉淀

A. A B. B C. C D. D

2、

已知反应2NO + 2H2 === N2 + 2H2O的速率方程为υ= kc2(NO)· c(H2)(k为速率常数),其反应历程如下:

① 2NO + H2 → N2+H2O2 慢

② H2O2 + H2 → 2H2O   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增大c (NO) 或c(H2),均可提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

B. c (NO) 、c(H2)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相同

C. 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

D. 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①、②的速率

3、

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常温下,将0.1 mol/L亚硫酸(忽略H2SO3的分解)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Na+) > c(HSO3-) > c(H2SO3) > c(SO32-)

B. c(Na+) = c(HSO3-) + c(SO32-) + c(H2SO3)

C. c(HSO3-) + c(H2SO3) + c(SO32-) = 0.05 mol/L

D. c(Na+) + c(H+) > c(HSO3-) + c(SO32-) + c(OH-)

4、

某同学用0.1 mol/L 的盐酸滴定20.00 mL NaOH溶液,测定其浓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需用NaOH溶液润洗锥形瓶

B. 用量筒量取20.00 mL NaOH溶液

C. 滴定前,使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盐酸

D. 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到达滴定终点

5、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铜及其合金的用途广泛。粗铜中含有少量铁、锌、银、金等杂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精炼粗铜制得纯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精铜做阳极,粗铜做阴极

B. 可用AgNO3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C. 电解时,阴极反应为Cu – 2e- === Cu2+

D. 电解后,可用阳极泥来提炼金、银

6、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FeCl3溶液

B. Na2CO3溶液

C. Na2SO4溶液

D. 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

7、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H2O B. Na2CO3 C. HCl D. NaCl

二、填空题(共1题,共5分)

8、

2018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在辽宁开展水下考古,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

已知:正常海水呈弱碱性。

(1)经远舰在海底“沉睡”124年后,钢铁制成的舰体腐蚀严重。舰体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为了保护文物,考古队员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舰船水下遗址进行了处理。

① 考古队员贴在舰体上的材料块可以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铝锌合金 b.石墨   c.铅   d.铜

② 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后,水下舰体上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考古队员将舰船上的部分文物打捞出水后,采取脱盐、干燥等措施防止文物继续被腐蚀。从电化学原理的角度分析“脱盐、干燥”的防腐原理:______。

北京市海淀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推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推论

A

用pH试纸测得0.1 mol/L CH3COOH溶液pH约为3

CH3COOH是弱电解质

B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再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HCO3-

C

用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

HClO的酸性弱于CH3COOH

D

向2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1 mL 0.1 mol/L FeCl3溶液,沉淀变为红褐色

Mg(OH)2沉淀转化为Fe(OH)3沉淀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用pH试纸测得0.1 mol/L CH3COOH溶液pH约为3,说明醋酸为弱酸,部分电离,可以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实验操作及现象与推论相符,故A不选;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再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说明无色无味气体为二氧化碳,可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HCO3-,实验操作及现象与推论相符,故B不选;

C.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漂白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可选用pH计,用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说明CH3COONa的水解程度小,说明HClO的酸性弱于CH3COOH,实验操作及现象与推论相符,故C不选;

D.向2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再加入1 mL 0.1 mol/L 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不能说明存在沉淀的转化,实验操作及现象与推论不相符,故D选;

答案选D。

2、

已知反应2NO + 2H2 === N2 + 2H2O的速率方程为υ= kc2(NO)· c(H2)(k为速率常数),其反应历程如下:

① 2NO + H2 → N2+H2O2 慢

② H2O2 + H2 → 2H2O   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增大c (NO) 或c(H2),均可提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

B. c (NO) 、c(H2)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相同

C. 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

D. 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①、②的速率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根据速率方程为υ= kc2(NO)· c(H2),增大c (NO) 或c(H2),均可提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

B.根据速率方程为υ= kc2(NO)· c(H2),c (NO) 、c(H2)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如c (NO) 增大2倍,υ增大4倍、c(H2)增大2倍,υ增大2倍,故B错误;

C.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步决定,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故C正确;

D.升高温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加快,可以提高反应①、②的速率,故D正确;

答案选B。

3、

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常温下,将0.1 mol/L亚硫酸(忽略H2SO3的分解)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Na+) > c(HSO3-) > c(H2SO3) > c(SO32-)

B. c(Na+) = c(HSO3-) + c(SO32-) + c(H2SO3)

C. c(HSO3-) + c(H2SO3) + c(SO32-) = 0.05 mol/L

D. c(Na+) + c(H+) > c(HSO3-) + c(SO32-) + c(OH-)

【考点】
【答案】

A

【解析】

NaHSO3溶液呈酸性,说明元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将0.1 mol/L亚硫酸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0.05 mol/LNaHSO3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A.NaHSO3溶液呈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0.05 mol/LNaHSO3溶液中存在c(Na+) > c(HSO3-) > c(SO32-)> c(H2SO3),故A错误;

B.根据物料守恒,0.05 mol/LNaHSO3溶液中存在c(Na+) = c(HSO3-) + c(SO32-) + c(H2SO3),故B正确;

C.根据B的分析,c(HSO3-) + c(H2SO3) + c(SO32-) = c(Na+) = 0.05 mol/L,故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0.05 mol/LNaH SO3溶液中存在c(Na+) + c(H+) = c(HSO3-) + 2c(SO32-) + c(OH-),则c(Na+) + c(H+) > c(HSO3-) + c(SO32-) + c(OH-),故D正确;

答案选A。

4、

某同学用0.1 mol/L 的盐酸滴定20.00 mL NaOH溶液,测定其浓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需用NaOH溶液润洗锥形瓶

B. 用量筒量取20.00 mL NaOH溶液

C. 滴定前,使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盐酸

D. 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到达滴定终点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不能用NaOH溶液润洗锥形瓶,否则锥形瓶中氢氧化钠的量偏多,故A错误;

B.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不能用量筒量取20.00 mL NaOH溶液,故B错误;

C.滴定前,需要排气泡,使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盐酸,故C正确;

D.滴定前需要滴加指示剂,滴定时,注意观察是否到达滴定终点,故D错误;

答案选C。

5、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铜及其合金的用途广泛。粗铜中含有少量铁、锌、银、金等杂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精炼粗铜制得纯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精铜做阳极,粗铜做阴极

B. 可用AgNO3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C. 电解时,阴极反应为Cu – 2e- === Cu2+

D. 电解后,可用阳极泥来提炼金、银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阴极(纯铜)的电极反应式:Cu2++2e-=Cu(还原反应),含有其他活泼金属原子放电,阳极(粗铜)的电极反应式:Cu-2e-=Cu2+(氧化反应),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电解槽底部,形成阳极泥,据此分析解答。

A.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需要用纯铜阴极,粗铜作阳极,故A错误;

B.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需要用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因此不能使用AgNO3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故B错误;

C.电解池中,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C错误;

D.粗铜中含有少量铁、锌、镍、银、金等杂质做阳极,银、金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所以可用阳极泥来提炼金、银等贵金属,故D正确;

答案选D。

6、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FeCl3溶液

B. Na2CO3溶液

C. Na2SO4溶液

D. 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 FeCl3溶液中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故A错误;

B. Na2CO3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

C. Na2SO4溶液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均不水解,溶液显中性,故C正确;

D. CH3COOH溶液显酸性,CH3COONa中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则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故D错误;

答案选C。

7、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H2O B. Na2CO3 C. HCl D. NaCl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水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电离平衡,水为弱电解质,故A正确;

B.Na2CO3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Na2CO3是强电解质,故B错误;

C.H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HCl为强电解质,故C错误;

D.NaCl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NaCl是强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选A。

二、填空题(共1题,共5分)

8、

2018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在辽宁开展水下考古,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

已知:正常海水呈弱碱性。

(1)经远舰在海底“沉睡”124年后,钢铁制成的舰体腐蚀严重。舰体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为了保护文物,考古队员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舰船水下遗址进行了处理。

① 考古队员贴在舰体上的材料块可以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铝锌合金 b.石墨   c.铅   d.铜

② 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后,水下舰体上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考古队员将舰船上的部分文物打捞出水后,采取脱盐、干燥等措施防止文物继续被腐蚀。从电化学原理的角度分析“脱盐、干燥”的防腐原理:______。

【考点】
【答案】

Fe – 2e- + 2OH- === Fe(OH)2(写“Fe – 2e- === Fe2+”不扣分)   a   O2 + 4e- + 2H2O === 4OH-   脱盐、干燥处理破坏了微电池中的离子导体(或电解质溶液),使文物表面无法形成微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  

【解析】

(1)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上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书写电极反应式;

(2)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舰船进行保护,需要选用活泼性比铁强的金属作负极,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据此书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3)从破坏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解答。

(1)海水呈弱碱性,钢铁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负极上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答案为:Fe-2e-=Fe2+;

(2)①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舰船进行保护,需要选用活泼性比铁强的金属作负极,故选a;

②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后,铁为正极,海水呈弱碱性,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e- + 2H2O = 4OH-,故答案为:O2 + 4e- + 2H2O = 4OH-;

(3)考古队员将舰船上的部分文物打捞出水后,采取脱盐、干燥等措施防止文物继续被腐蚀,脱盐、干燥处理破坏了原电池中的构成条件,使之缺少了电解质溶液,使文物表面无法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故答案为:脱盐、干燥处理破坏了微电池中的离子导体(或电解质溶液),使文物表面无法形成微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