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二月月考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 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由C(s,石墨)→C(s,金刚石) △H= +1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 (aq)  △H=-57.3kJ/mol,若将含 0.5molH2SO4 的浓硫酸与含 l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 在l0l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 (g)+O2(g)=2H2O (1)  △H=-285.8kJ/mol

2、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B.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Mg

C. 还原性:I->Br- D. 酸性:H3PO4<HC1O4

3、

W、X、Y、Z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于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X、Y原子核外 L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Y, Z位于同一周期,Z的一种单质常温下是淡黄色晶体,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与其它三种元素均能形成二种二元化合物

B. X、Z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Z>X

C. X、Y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

D. X和Z的简单氢化物沸点;X<Z

4、

下列化学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 检验KClO3中的氯元素,可加入AgNO3和稀硝酸

B. 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

C. 检验某溶液中含Fe2+,可先向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再通入氯气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加氯化钡溶液后,再加稀盐酸酸化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30 g C2H6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6NA

B. 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1.5NA

C. 1 mol氯气分别与铁和铝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均为3NA

D. 1L 0.1mol/L氨水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6、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液氯

B. 干冰

C. 酒精

D. 硫酸钡

7、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B

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

氧化铝熔点高

C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

“84”消毒液可用于环境消毒

主要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二月月考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 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由C(s,石墨)→C(s,金刚石) △H= +1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 (aq)  △H=-57.3kJ/mol,若将含 0.5molH2SO4 的浓硫酸与含 l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 在l0l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 (g)+O2(g)=2H2O (1)  △H=-285.8kJ/mol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由于固体S含有的能量比同质量的气态S含有的能量少,所以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A错误;

B.由C(s,石墨)→C(s,金刚石) △H= +119kJ/mol可知,金刚石含有的能量高,物质含有的能量越多,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差,所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性差,B错误;

C.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 (aq)  △H=-57.3kJ/mol,若将含 0.5molH2SO4 的浓硫酸与含 lmol NaOH的溶液混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所以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正确;

D.在l0l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物质越多,燃烧放出的热量也越多,所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 (g)+O2(g)=2H2O(l) △H=-571.6kJ/mol,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B.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Mg

C. 还原性:I->Br- D. 酸性:H3PO4<HC1O4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这两种物质都是Na元素的碳酸盐,其热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符合题意;

B.金属活动性K>Na>Mg,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所以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Mg,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则其相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故离子还原性:I->Br-,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不符合题意;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P,所以酸性:H3PO4<HC1O4,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3、

W、X、Y、Z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于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X、Y原子核外 L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Y, Z位于同一周期,Z的一种单质常温下是淡黄色晶体,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与其它三种元素均能形成二种二元化合物

B. X、Z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Z>X

C. X、Y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

D. X和Z的简单氢化物沸点;X<Z

【考点】
【答案】

D

【解析】

W、X、Y、Z 是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则W为H元素;Y、Z位于同一周期,Z的一种单质常温下是淡黄色晶体,则Z为S元素,Y、Z位于第三周期;X、Y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Y的L层含有8个电子,则X的L层含有6个电子,只能为O元素;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则Y最外层电子数=14-1-6-6=1,原子序数大于O,则Y为Na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O,Y为Na,Z为S。

A.X为O元素,O元素能够与H、Na、S均能形成二种二元化合物,A正确;

B.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则X、Z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Z>X,B正确;

C.O2-和Na+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X>Y,C正确;

D.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水的沸点较高,即X和Z的简单氢化物沸点:X>Z,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4、

下列化学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 检验KClO3中的氯元素,可加入AgNO3和稀硝酸

B. 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

C. 检验某溶液中含Fe2+,可先向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再通入氯气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加氯化钡溶液后,再加稀盐酸酸化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 KClO3中Cl元素以ClO3-形式存在,不含Cl-,因此加入AgNO3和稀硝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A错误;

B.盐酸具有还原性,与KMnO4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l2,应该使用稀硫酸酸化,B错误;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Fe2+,可先向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无现象,证明无Fe3+,再通入氯气,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通入氯气反应后产生了Fe3+,则原溶液中含有Fe2+,C正确;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应该先加稀盐酸酸化,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然后再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30 g C2H6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6NA

B. 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1.5NA

C. 1 mol氯气分别与铁和铝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均为3NA

D. 1L 0.1mol/L氨水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30 g C2H6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在一个乙烷分子中含有6个C-H极性共价键,所以1mol乙烷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6NA,A正确;

B.在标准状况下CHCl3呈液态,不能使用Vm=22.4L/mol计算,B错误;

C.Cl2与金属反应时转化为金属氯化物,每1mol氯气获得2mole-,转移的电子数目2NA,C错误;

D.氨水中的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完全电离,所以1L 0.1mol/L氨水中含有OH-的数目小于0.1N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6、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液氯

B. 干冰

C. 酒精

D. 硫酸钡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A.液氯其水溶液导电,但不是物质本身导电,液氯的成分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生成离子而导电,即发生电离不是CO2本身,故CO2属于非电解质,故B正确;

C.酒精的水溶液中不导电,酒精不会电离,本身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硫酸钡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溶液几乎不导电,故D错误;故选B。

7、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B

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

氧化铝熔点高

C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

“84”消毒液可用于环境消毒

主要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常温下,铝遇浓硫酸会被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即发生钝化现象,因此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A错误;

B.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由于离子键强,所以断裂消耗的能量大,因此物质的熔点高,所以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B正确;

C.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正确;

D.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可用于环境消毒,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