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3题,共65分)

1、

对胚胎分割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凡是利用胚胎工程产生新个体都要用到胚胎分割技术

B. 目前的同卵双胞胎都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而产生的

C.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D. 分割后的胚胎直接移植给受体或在体外培养到囊胚阶段再移植到受体内

2、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B. 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通过改变氨基酸的结构改变蛋白质的功能

C. 当前限制蛋白质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基因工程技术还不成熟

D. 蛋白质工程技术中的操作对象是蛋白质或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

3、

“有健康才有将来”,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 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凡是尿液检出葡萄糖的人就是糖尿病患者

B. 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呆小症

C.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D. 对花粉过敏者避免再次过敏的方法是避免接触过敏原

4、

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起重要作用

B. 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人体所有的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

D.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率为零

5、

下列关于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应用胚胎移植可大大缩短受体本身的繁殖周期

B. 应用胚胎移植可以减少优良种畜的引进,丰富品种资源

C. 胚胎移植技术在人类目前主要应用于解决某些不孕症者的生育问题

D. 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优良母牛的繁殖潜力,相同时间内可得到较多的良种牛犊

6、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精细胞经变形后,高尔基体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

B. 精子的原生质体随精子的成熟而脱落

C. 卵母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时,已具备受精能力

D. 排卵是指成熟的卵细胞从卵泡中排出

7、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用胃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

B. 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细胞,可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D. 动物细胞培养选用的培养材料大多是动物的受精卵

8、

下列关于PCR反应体系中所加物质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热稳定的DNA聚合酶用于催化DNA子链的合成

B. 引物使Taq酶能从引物的5’端延伸DNA链

C. 目标DNA母链用作合成DNA复制的模板

D. dATP可为PCR提供能量和原料

9、

如图1表示DN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某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作用位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1

A. 图I中a所示部位即图2中箭头所示部位

B. 图2所示的DNA片段被限制酶切割后获得的末端形式与图1下端相同

C. E.co1iDNA连接酶可以将两个图1所示结构连接成为一个DNA片段

D. 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有图2所示的碱基序列

10、

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的能量关系会呈倒金字塔

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

C. 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未放牧的草原植物间的竞争更激烈

D. 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1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沿着食物链流动

C. 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 虫媒花通过鲜艳的色彩和香甜的气味等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12、

森林被砍伐殆尽后,经历较长时间仍可恢复成森林。关于这一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初期,群落生产量大于呼吸量,有机物质不断积累

B. 中期,物种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逐渐趋向复杂,抗干扰能力加强

C. 后期,群落的有机物收支接近平衡,这是群落达到顶级的重要特征

D. 这一演替过程中无机物循环更加开放,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加快

13、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B.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节都具有两重性

C.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D.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江苏省海安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13题,共65分)

1、

对胚胎分割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凡是利用胚胎工程产生新个体都要用到胚胎分割技术

B. 目前的同卵双胞胎都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而产生的

C.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D. 分割后的胚胎直接移植给受体或在体外培养到囊胚阶段再移植到受体内

【考点】
【答案】

CD

【解析】

对于“胚胎分割”,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

2、特点: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3、主要仪器设备:实体显微镜和显微操作仪。

4、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5、存在问题:胚胎分割的次数越多,操作的难度越大,移植的成功率也越低。

利用胚胎工程产生新个体不一定要用到胚胎分割技术,A错误;经胚胎分割获得同卵双胎是最常见的,但不是同卵双胞胎都是经过胚胎分割技术形成的,B错误;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C正确;分割的胚胎可直接移植给受体或在体外培养到囊胚阶段再移植到受体内,D正确。

故选CD。

2、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B. 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通过改变氨基酸的结构改变蛋白质的功能

C. 当前限制蛋白质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基因工程技术还不成熟

D. 蛋白质工程技术中的操作对象是蛋白质或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

【考点】
【答案】

BCD

【解析】

1、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目前,蛋白质工程成功的例子不多,因为蛋白质的功能必须依赖于正确的高级结构,而科学家对大多数蛋白质的高级结构的了解还很不够,要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需要的蛋白质还需要艰辛的探索。

蛋白质工程能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定向对现有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进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A正确;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达到改变蛋白质功能的目的,B错误;当前限制蛋白质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对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了解不够,C错误;蛋白质工程技术中的操作对象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D错误。

​故选BCD。

3、

“有健康才有将来”,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 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凡是尿液检出葡萄糖的人就是糖尿病患者

B. 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呆小症

C.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D. 对花粉过敏者避免再次过敏的方法是避免接触过敏原

【考点】
【答案】

AB

【解析】

正常人的尿液没有葡萄糖,但如果一次性吃糖过多,或肾脏病变以及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将导致尿液出现葡萄糖。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细胞代谢和促进幼小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的功能。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的原因有糖尿病、一次性吃糖过多、肾脏病变等,故尿液检出葡萄糖的人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患者,A错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不足可导致呆小症,成年时甲状腺激素不足可导致“甲减”症状,B错误;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对花粉过敏者避免再次过敏的最好方法是避免接触过敏原,D正确。

故选AB。

4、

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起重要作用

B. 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人体所有的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

D.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率为零

【考点】
【答案】

AC

【解析】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S”型曲线存在K值,“J”型曲线没有最大值。

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可对种群密度变化起重要作用,A正确;生态农业的建立,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在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B错误;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促进产热,C正确;“J”型曲线没有K值,D错误。

故选AC。

5、

下列关于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应用胚胎移植可大大缩短受体本身的繁殖周期

B. 应用胚胎移植可以减少优良种畜的引进,丰富品种资源

C. 胚胎移植技术在人类目前主要应用于解决某些不孕症者的生育问题

D. 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优良母牛的繁殖潜力,相同时间内可得到较多的良种牛犊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胚胎移植的意义:加速育种工作和品种改良;大量节省购买种畜的费用;一胎多产;保存品种资源和濒危物种;可充分发挥优秀个体的繁殖潜力(缩短繁殖周期,增加一生繁殖的后代数量)。

胚胎移植可缩短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充分发挥优秀个体的繁殖潜力,但不能缩短受体本身的繁殖周期,A错误;应用胚胎移植可以代替种畜的引进,丰富品种资源,B正确;胚胎移植技术除了快速繁育良种家畜外,还可用于克隆哺乳动物,培育转基因动物,保存珍稀哺乳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克服人类不孕等,C正确;给受体母牛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提高生产能力,D正确。

故选A。

6、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精细胞经变形后,高尔基体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

B. 精子的原生质体随精子的成熟而脱落

C. 卵母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时,已具备受精能力

D. 排卵是指成熟的卵细胞从卵泡中排出

【考点】
【答案】

A

【解析】

1、精子变形:细胞核→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头部的顶体;中心体→精子的尾;线粒体→线粒体鞘(尾的基部);细胞内其他物质→原生质滴(最后脱落)。不同种动物精子的形态相似,大小略有不同,与动物的体形大小无关。

2、受精前的卵子的准备,动物排出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3、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贮备是胎儿出生前即(胎儿时期)完成的,这是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

由分析可知,精细胞经变形后,高尔基体发育形成精子头部的顶体,A正确;原生质滴在精子成熟的过程中会消失,而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的结构,B错误;卵子在输卵管内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受精的能力,C错误;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动物排出的卵子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D错误。

故选A。

7、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用胃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

B. 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细胞,可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D. 动物细胞培养选用的培养材料大多是动物的受精卵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温度和PH。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是7.2-7.4,该pH下胃蛋白酶会失活,所以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应用胰蛋白酶处理部分组织使细胞分散并获得单个细胞,A错误;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细胞,应用了细胞增殖的原理,但不能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错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C正确;动物细胞培养选用的培养材料大多是动物早期胚胎组织或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D错误。

故选C。

8、

下列关于PCR反应体系中所加物质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热稳定的DNA聚合酶用于催化DNA子链的合成

B. 引物使Taq酶能从引物的5’端延伸DNA链

C. 目标DNA母链用作合成DNA复制的模板

D. dATP可为PCR提供能量和原料

【考点】
【答案】

B

【解析】

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原理是DNA复制,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一对引物,条件还包括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具体过程有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用热稳定DNA聚合酶催化单个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DNA长链,A正确;在复制时,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因此DNA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B错误;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DNA复制时两条链均作为复制的模板,C正确;由于dATP含有高能磷酸键,可以提供能量,同时其中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形成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也可参与DNA的构成,故dATP可为PCR提供能量和原料,D正确。

故选B。

9、

如图1表示DN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某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作用位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1

A. 图I中a所示部位即图2中箭头所示部位

B. 图2所示的DNA片段被限制酶切割后获得的末端形式与图1下端相同

C. E.co1iDNA连接酶可以将两个图1所示结构连接成为一个DNA片段

D. 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有图2所示的碱基序列

【考点】
【答案】

A

【解析】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E·coliDNA连接酶只能缝合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黏性末端与平末端都可以缝合,但连接平末端时的效率比较低。图1片段为平末端,图2被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是黏性末端。

图2中箭头所示部位为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图1中a所示部位也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A正确;图2所示的DNA片段被限制酶切割后获得的末端为黏性末端,图1下端为平末端,故图2所示的DNA片段被限制酶切割后获得的末端形式与图1下端不同,B错误;T4DNA连接酶可以连接平末端,因此T4DNA连接酶可以将两个图1所示结构连接成为一个DNA片段,而E·coliDNA连接酶是从大肠杆菌中获得的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C错误;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但不一定具有图2所示的碱基序列,D错误。

故选A。

10、

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的能量关系会呈倒金字塔

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

C. 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未放牧的草原植物间的竞争更激烈

D. 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考点】
【答案】

A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随着营养级的升高,所获得的能量逐渐减少,与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体型大小无关,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例如蚯蚓是分解者,蚯蚓体内的能量在蚯蚓被捕食之后流入了消费者体内,B正确;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植物生长稠密,个体数量较多,植物之间为了获得空间、营养等竞争激烈程度更大,C正确;食物链越短,能量损耗越少,故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D正确。

故选A。

1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沿着食物链流动

C. 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 虫媒花通过鲜艳的色彩和香甜的气味等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考点】
【答案】

A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

(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4)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屎壳郎等。

2、物质循环是指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如硝化细菌、蓝藻,A正确;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占各营养级能量10%-20%,B错误;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有关,C错误;花的鲜艳的色彩属于物理信息,而香甜的气味则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

故选A。

12、

森林被砍伐殆尽后,经历较长时间仍可恢复成森林。关于这一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初期,群落生产量大于呼吸量,有机物质不断积累

B. 中期,物种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逐渐趋向复杂,抗干扰能力加强

C. 后期,群落的有机物收支接近平衡,这是群落达到顶级的重要特征

D. 这一演替过程中无机物循环更加开放,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加快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群落是“一个运动着的体系”。群落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有着能流、物流和结构变化的动态系统。它通过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着能量与物质的不断代谢,使其本身的面貌不断变化,并遵循一定的规律。

1、演替是群落发展有顺序的过程,包括物种组成结构及群落中各种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地向一定方向发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2、演替是生物与物理环境反复作用的结果,它同时还是群落内种群之间竞争和共存的结果。物理环境决定演替类型、变化的速度和演替发展的最后限度,同时演替也受群落本身所控制(或推动),群落演替可引起物理环境的极大改变。

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亦即由顶极群落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这时它获得的每单位有效能流可维持最大的生物量(或最大的信息量),并在生物之间保持最佳共生功能。

可以看出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此演替初期生物种类不断增加,有机物总量也在不断增多,因此群落生产大于群落呼吸,有机物质不断积累,种类增加,A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营养结果越来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因此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正确;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亦即由顶极群落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这时它获得的每单位有效能流可维持最大的生物量(或最大的信息量),并在生物之间保持最佳共生功能,C正确;在此演替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增加,因此有机物循环更加开放,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加快,D错误。

故选D。

13、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B.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节都具有两重性

C.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D.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考点】
【答案】

D

【解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故不能得到多倍体,A错误;只有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赤霉素能够解除休眠,促进茎的伸长,C错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