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月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8题,共140分)

1、

某雌雄异株植物,叶片形状有细长、圆宽和锯齿等类型。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选取杂交Ⅰ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

B. 选取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

C. 选取杂交I的F1中锯齿叶植株,与杂交ll的圆宽叶亲本杂交,杂交1代中有锯齿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1:1,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

D. 选取杂交ll的F2中所有的锯齿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锯齿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

2、

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如此

B.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倒置时,其数量金字塔也是倒置的

C. 海洋中的含碳量高于大气圈,但CO2还能通过扩散作用从大气圈得到补充

D. 由于海洋面积约占地球的71%,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高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倍

3、

实验中常用希尔反应来测定除草剂对杂草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希尔反应基本过程: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品种甲和品种乙杂草的离体叶绿体并进行希尔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单位时间内溶液颜色变化快的品种受除草剂抑制效果更显著

B. 与品种乙相比,除草剂抑制品种甲类囊体体的功能较强

C. 除草剂浓度为K时,品种乙的叶绿体能产生三碳糖

D. 不用除草剂处理时,品种乙的叶绿体放氧速率高于品种甲

4、

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甲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DNA含量一定相同

B. 乙细胞正在进行染色体复制,着丝粒一定不分裂

C. 丙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一定是两种

D. 丁细胞发生了染色体交换,①中同一基因座位上的遗传信息一定不同

5、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记忆B细胞膜上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有一种

B. T细胞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膜上的MHC分子后会被激活

C. 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 抗体两臂上的结合位点可与病毒特异性结合

6、

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遗传信息转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DNA可转录出多个不同类型的RNA

B. 以完全解开螺旋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

C. 转录终止时成熟的RNA从模板链上脱离下来

D. 可发生在该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7、

温度对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a-b段,温度升高促进了线粒体内的糖酵解过程

B. 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

C. b点时,氧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

D. C点时,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

8、

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期,一对中心粒分开并移到细胞的两极

B. 中期,通常会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

C. 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

D. 末期,核膜向内不断凹陷并逐渐形成环沟

9、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受神经支配而自主战栗

B. 气温超过35°C时,最有效的散热方式是出汗

C. 通常机体的传导散热主要发生在体内

D. 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始终相等

10、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①~④表示其中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①在质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

B. ②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③分布于质膜中,能催化质膜中发生的生化反应

D. 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

11、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烟草的遗传物质可被RNA酶水解

B. 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 劳氏肉瘤病毒的遗传物质可逆转录出单链DNA

D.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被水解成4种脱氧核糖核酸

12、

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鱼草种群中全部C和c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 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

C. 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

D. 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

13、

某研究小组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同

B. 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

C. 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大部分运输到背光侧

D. 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

14、

下列关于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花瓣开放时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

B. 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

C. F1自交,其F2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性状分离

D. F1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

15、

正常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如下,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该图为女性染色体组型图

B.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C. 图中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

D. 核型分析可诊断单基因遗传病

16、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

B. 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

C. 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

D. 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

17、

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O2和酒精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B. 胰蛋白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 细菌和病毒被巨噬细胞吞噬时须穿过质膜

D. 红细胞在蒸熘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破裂

18、

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染色体断片发生了颠倒

B. 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

C. 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

D.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

19、

下列关于糖类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呼吸的底物通常是葡萄糖

B. 叶绿体基质和细胞液中都含有蔗糖

C. 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果糖时需在热水浴中加热

D. 淀粉、纤维素和糖元都是由多个葡萄糖结合而成

20、

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造成生物结构统一性的主要原因是( )

A. 共同祖先遗传   B. 环境变化   C. 长期人工选择   D. 生物变异

21、

下列关于人体中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   B. 与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无关

C. 作用于部分组织器官   D. 幼年时期分泌过少易患侏儒症

22、

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

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C. 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

D. 将胃蛋白酶加入到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

2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   B. 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

C. 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 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

24、

人体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衰老细胞中   B. 细胞凋亡由机械损伤引发

C. 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D. 衰老细胞的需氧呼吸变慢

25、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膜包被的细胞器

B.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拟核区有DNA分子

D.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6、

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病发病风险曲线图如下。据图可知,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

1

A. 孕前遗传咨询

B. 禁止近亲结婚

C. 提倡适龄生育

D. 妊娠早期避免接触致畸剂

27、

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C. 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   D. 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

28、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B. 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

C. 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D. 大气中CO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29、

以实验动物蛙为材料,开展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要求与说明: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反射弧分析的实验及有关问题如下:为验证脊蛙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实验思路是用1%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出现屈腿,说明反射弧完整。验证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反射从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5%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细胞内Na+浓度均低于细胞外,K+浓度均高于细胞外,但这两种细胞内的Na+浓度不同,K+浓度也不同。实验证明蛙下肢的一条肌肉直接与该肌肉相连的神经接触,引起该肌肉收缩,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若取上述一段神经,用某种药物处理阻断了Na+通道,然后刺激该神经,其动作电位将___________。

(3)将蛙坐骨神经纤维置于生理溶液中,测得其静息膜电位为–70mv。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的K+浓度,并测量膜电位变化。预测实验结果(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______。

30、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微生物培养及应用有关的问题:

(1)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时间应从__________时开始计时。对于不耐热的液体培养基,一般可将其转人G6玻璃砂漏斗中,采用__________方式可较快地进行过滤灭菌。

(2)酿造果醋相比,利用大米、高粱等富含淀粉的原料制醋,需增加__________的过程。某醋化醋杆菌培养基由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甘露醇组成,其中甘露醇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3)为筛选胞外A–淀粉酶分泌型菌种,一般从__________(A.果园树下 B.肉类加工厂周围 C.米酒厂周围  D.枯树周围)获得土样,用无菌水稀释,涂布到含有淀粉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表面滴加碘液,可在菌落周围观察到透明的水解圈。若要筛选酶活性较高的菌种,需挑选若干个__________比值大的菌落,分别利用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进行扩增。然后将培养液离心,取__________用于检测酶活性。

(二)某农业生态工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该农业生态工程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对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从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__________、系统的有效贡献等三方面进行核算。

(2)若要提高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可采用农业生产的__________技术在桑基上再种植大豆,也可采用农业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技术放养适量的鸡鸭等动物以调整该工程的产业结构。

(3)某小组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开展适用于该生态工程的抗虫植物改良研究。为提高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除考虑导入方法、筛选条件、防止污染外,还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植物转基因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基本过程是农杆菌感染植物时,__________,并将其插入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欲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性强的转基因植物品种,则转入的抗虫基因必须能在受体细胞中__________。

31、

某种昆虫的正常翅与裂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B(b)、D(d)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

1

(1)红眼与紫红眼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亲本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F1的基因型共__________种。F1正常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基因D的数目最多时有__________个。F1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从Fl中选取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和裂翅红眼雄性个体交配。理论上,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

32、

光合作用是整个生物圈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同化与去向,用__________的CO2供给小球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并将样品立即加入到煮沸的甲醇中。甲醇用以杀死小球藻并__________标记化合物。浓缩后再点样进行双向纸层析,使标记化合物________。根据标记化合物出现的时间,最先检测到的是三碳化合物。猜测此三碳化合物是CO2与某一个二碳分子结合生成的,但当__________后,发现RuBP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推知固定CO2的物质不是二碳分子。

1

(2)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某植物幼苗,用含有100mmol/LNaCl的完全营养液进行培养,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如图所示。本实验可推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设置了前后自身对照,还可设置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除本实验采用的之外,还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3、

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生存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等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捕食食物链反映了各种生物之间__________的关系。食物链数量的改变与生态系统内生物__________的变化相关,并能影响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

(2)分别测定所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值,可以分析能量在__________之间的流动情况。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可分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和__________的能量两大部分。在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变温动物,其主要原因是恒温动物__________。

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月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28题,共140分)

1、

某雌雄异株植物,叶片形状有细长、圆宽和锯齿等类型。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选取杂交Ⅰ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

B. 选取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

C. 选取杂交I的F1中锯齿叶植株,与杂交ll的圆宽叶亲本杂交,杂交1代中有锯齿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1:1,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

D. 选取杂交ll的F2中所有的锯齿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锯齿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中表格的数据可知,正交和反交时,F1中表现型不同,且杂交Ⅰ中以锯齿与圆宽杂交得到的F1代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不同,说明叶片形状的遗传与X染色体有关。F1随机交配得到F2代,F2中圆宽︰锯齿︰细长=2︰6︰6,相加等于14。杂交Ⅱ,F1随机交配得到F2代,F2中圆宽︰锯齿︰细长=3︰3︰9,相加等于15。根据以上推测叶片形状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某些基因型的个体无法存活。假设常染色体基因为A/a,伴X基因为B/b。杂交Ⅰ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锯齿),aaXBY(圆宽),F1的基因型为AaXBXb(细长),AaXbY(锯齿),F2中圆宽︰锯齿︰细长=2︰6︰6,其中基因型为aaXbXb、aaXbY的个体无法存活。杂交Ⅱ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锯齿),aaXBXB(圆宽),F1的基因型为AaXBXb(细长),AaXBY(细长),F2中圆宽︰锯齿︰细长=3︰3︰9,其中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无法存活。

杂交Ⅰ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aaXBXB︰1aaXBY︰1aaXBXb︰1aaXbY(死亡),因此,雌雄株比例为2:1,A错误;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XB 、aaXBXb、aaXBY ,F2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3/7aaXBXB︰3/7aaXBY︰1/7aaXBXb。因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B正确;杂交I的F1中锯齿叶植株基因型为AaXbY,杂交Ⅱ的圆宽叶亲本基因型为aaXBXB,二者杂交,杂交1代中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Y、aaXBY,因此杂交1代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C错误;杂交Ⅱ的F2中锯齿叶植株基因型为AaXbY、AAXbY,全部为雄株,无法随机交配,D错误。故选B。

2、

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如此

B.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倒置时,其数量金字塔也是倒置的

C. 海洋中的含碳量高于大气圈,但CO2还能通过扩散作用从大气圈得到补充

D. 由于海洋面积约占地球的71%,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高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倍

【考点】
【答案】

C

【解析】

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一般为正金字塔。自然条件下,能量金字塔一定是正金字塔。

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A错误;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倒置时,其数量金字塔不一定是倒置,例如在英吉利海峡,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小于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但其数量大于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数量,B错误;海洋中的含碳量是大气圈含碳量的50倍,但CO2在大气圈和水圈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而相互交换,如果大气圈的CO2发生局部短缺,水圈溶解态的CO2就会更多地进入大气圈,同样,如果水圈里的碳酸氢根离子被植物光合作用耗尽,也能及时从大气圈中得到补充,C正确;虽然海洋面积约占地球的71%,但其初级生产量却只有陆地的一半,D错误。故选C。

3、

实验中常用希尔反应来测定除草剂对杂草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希尔反应基本过程: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品种甲和品种乙杂草的离体叶绿体并进行希尔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单位时间内溶液颜色变化快的品种受除草剂抑制效果更显著

B. 与品种乙相比,除草剂抑制品种甲类囊体体的功能较强

C. 除草剂浓度为K时,品种乙的叶绿体能产生三碳糖

D. 不用除草剂处理时,品种乙的叶绿体放氧速率高于品种甲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由“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可知,DCIP被氢还原,可作为氢载体。希尔反应可以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或测量生成氧气的释放速率。

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单位时间内溶液颜色变化快的品种生成的氢较多,说明其受除草剂抑制效果较差,A错误;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品种乙的叶绿体放氧速率高于品种甲,说明除草剂抑制品种甲类囊体体的功能较强,B正确;除草剂浓度为K时,品种乙的叶绿体虽能为暗反应阶段提供NADPH和ATP,但缺乏二氧化碳,无法合成三碳糖,C错误;由题图可知,不用除草剂处理时,品种乙的叶绿体放氧速率等于品种甲,D错误。故选B。

4、

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甲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DNA含量一定相同

B. 乙细胞正在进行染色体复制,着丝粒一定不分裂

C. 丙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一定是两种

D. 丁细胞发生了染色体交换,①中同一基因座位上的遗传信息一定不同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精子的形成过程:

1

2、对题图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间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甲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的过程中,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均等分配到4个精细胞中。但细胞质的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在分裂过程中是不均等分裂,因此精细胞中DNA含量不相同,A错误;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成四分体,没有进行染色体复制,B错误;丙细胞上下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为同源染色体,因此有2对同源染色体。左右两条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其组合类型有2种,C正确;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局部交换,D错误。故选C。

5、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记忆B细胞膜上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有一种

B. T细胞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膜上的MHC分子后会被激活

C. 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 抗体两臂上的结合位点可与病毒特异性结合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

一个记忆B细胞膜上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当第二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A正确;病原体被吞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后,经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以抗原-MHC复合体的形式呈现在细胞表面。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依靠细胞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这导致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被活化,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等)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因此,B错误,C正确;抗体分子基本结构是Y形,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可与相应的抗原(病毒、细菌等)结合,D正确。故选B。

6、

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遗传信息转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DNA可转录出多个不同类型的RNA

B. 以完全解开螺旋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

C. 转录终止时成熟的RNA从模板链上脱离下来

D. 可发生在该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考点】
【答案】

A

【解析】

遗传信息转录过程:当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时,包括一个或几个基因的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游离的核苷酸碱基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配对,并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成与该片段DNA相对应的RNA分子。

一个DNA分子上有若干个不相同的基因,可转录出多个不同类型的RNA,A正确;转录时不是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的,因此不会完全解开DNA分子,只是将一个或几个基因的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B错误;在真核生物中,合成的RNA从模板链上脱离下来,需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RNA,C错误;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A。

7、

温度对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a-b段,温度升高促进了线粒体内的糖酵解过程

B. 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

C. b点时,氧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

D. C点时,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糖酵解,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反应式: C6H12O6(葡萄糖)1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1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反应式:24[H]+6O2112H2O+大量能量(34ATP)

糖酵解过程在细胞溶胶中进行,A错误;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酶活性降低,因而细胞呼吸的相对速率下降,B正确;由分析可知,氧在电子传递链的末端与氢结合生成水,C错误;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D错误。故选B。

8、

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期,一对中心粒分开并移到细胞的两极

B. 中期,通常会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

C. 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

D. 末期,核膜向内不断凹陷并逐渐形成环沟

【考点】
【答案】

C

【解析】

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形成纺锤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3.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

前期,一对中心体分开并移到细胞的两极,A错误;中期,可能会发生染色体畸变,通常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均含有与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因此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C正确;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环沟,D错误。故选C。

9、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受神经支配而自主战栗

B. 气温超过35°C时,最有效的散热方式是出汗

C. 通常机体的传导散热主要发生在体内

D. 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始终相等

【考点】
【答案】

B

【解析】

1、人体通过传导、辐射、对流、蒸发等物理方式散热。

2、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减少(减少产热)、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减少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寒冷环境下,寒冷刺激皮肤冷感受器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从而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A错误;气温超过35°C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B正确;传导散热是指物体直接接触时能量交换的现象,通常发生在体表,C错误;体温上升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下降时,机体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D错误。故选B。

10、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①~④表示其中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①在质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

B. ②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③分布于质膜中,能催化质膜中发生的生化反应

D. 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对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析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磷脂分子,③胆固醇,④是蛋白质。

糖蛋白(①)分布在质膜的外侧,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A错误;磷脂分子一端亲水,另一端亲脂。由于细胞存在于水溶性的介质中,因此磷脂分子会自发形成双层结构。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与磷脂分子无关,B错误;③是胆固醇,分布于质膜中,但不具有催化功能,C错误;蛋白质(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作为载体时,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D正确。故选D。

11、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烟草的遗传物质可被RNA酶水解

B. 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 劳氏肉瘤病毒的遗传物质可逆转录出单链DNA

D.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被水解成4种脱氧核糖核酸

【考点】
【答案】

C

【解析】

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生物(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酶具有专一性,RNA酶只能催化RNA水解,无法催化DNA水解,而烟草的遗传物质为DNA,A错误;肺炎双球菌是细菌,其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劳氏肉瘤病毒含有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反向地合成单链DNA,C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可被水解成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C。

12、

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鱼草种群中全部C和c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 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

C. 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

D. 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

【考点】
【答案】

D

【解析】

1、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

2、在种群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即为基因频率。

3、每种基因型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就叫做基因型频率。

金鱼草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C和c基因构成基因库,A错误;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C错误;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35×2+40)/(35+25+40)×2=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35+25+40)=40%,D正确。故选D。

13、

某研究小组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同

B. 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

C. 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大部分运输到背光侧

D. 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

【考点】
【答案】

B

【解析】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2、生长素生理作用:a、促进细胞的生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 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玻璃片和云母片均不透水,因此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变,A错误;由甲和乙可知,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比较小。由丙和丁可知,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B正确;由丙和丁可知,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产生的生长素大部分留在向光侧,小部分运输到背光侧,C错误;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一段向光弯曲生长,D错误。故选B。

14、

下列关于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花瓣开放时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

B. 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

C. F1自交,其F2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性状分离

D. F1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

【考点】
【答案】

D

【解析】

1、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授粉时无外来花粉的干扰,便于形成纯种。

2、杂交实验的过程: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豌豆花瓣开放时,豌豆已经完成授粉,所以应在花粉尚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A错误;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异花授粉,B错误;F1自交,其F2中同时出现白花和紫花,这种现象是性状分离。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紫花和白花杂交,F1全部为紫花,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则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D正确。故选D。

15、

正常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如下,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该图为女性染色体组型图

B.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C. 图中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

D. 核型分析可诊断单基因遗传病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染色体组型是指将某种生物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图中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没有经过配对、分组和排队,没有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像,A错误;由“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可知,题图中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错误;该细胞为正常女性体细胞,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22对常染色体和XX,因此图中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C正确;核型分析可诊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无法诊断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故选C。

16、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

B. 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

C. 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

D. 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

【考点】
【答案】

D

【解析】

1、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种群数量。

2、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

4、性别比例通过种群增长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当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性别比例通过种群增长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在生殖期的影响最大,B错误;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仍增加,并没有减少,C错误;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D正确。故选D。

17、

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O2和酒精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B. 胰蛋白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 细菌和病毒被巨噬细胞吞噬时须穿过质膜

D. 红细胞在蒸熘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破裂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比较:

比较项目

运输方向

是否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

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H2O、乙醇、甘油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胞吞、胞吐

进入细胞为胞吞

运出细胞为胞吐

不需要

消耗

胰岛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等

O2和酒精均是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正确;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和病毒以胞吞的方式,无须穿过质膜,C错误;由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因而红细胞在蒸馏水中发生渗透作用吸水,导致其破裂,D正确。故选C。

18、

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染色体断片发生了颠倒

B. 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

C. 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

D.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根据染色体断裂后断片连接的方式,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分为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

由题图可知,图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断裂,断片交换位置后重接,属于易位,B正确;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断片发生了互换,没有发生颠倒,A错误;染色单体分离异常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不是结构变异,C错误;改变异仅有位置的改变,没有染色体片段的增减,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没有出现重复和缺失,D错误。故选B。

19、

下列关于糖类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呼吸的底物通常是葡萄糖

B. 叶绿体基质和细胞液中都含有蔗糖

C. 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果糖时需在热水浴中加热

D. 淀粉、纤维素和糖元都是由多个葡萄糖结合而成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4)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C5H10O5)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

(C6H12O6)

葡萄糖

细胞中都有

主要的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二糖

(C12H22O11)

麦芽糖

发芽的小麦中含量丰富

都能提供能量

蔗糖

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乳糖

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含量丰富

多糖

(C6H10O5)n

淀粉

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根或茎等储藏器官中

储存能量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

支持保护细胞

肝糖元

肌糖元

动物的肝脏中

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储存能量

细胞呼吸的底物可以是葡萄糖、脂肪等,但通常是葡萄糖,A正确;光合细胞中参与蔗糖生物合成的所有酶在细胞质内,因此蔗糖的合成是在细胞质内进行,叶绿体基质和细胞液中均不含蔗糖,B错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在热水浴中加热,C正确;淀粉、纤维素和糖元都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多糖,D正确。故选B。

20、

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造成生物结构统一性的主要原因是( )

A. 共同祖先遗传   B. 环境变化   C. 长期人工选择   D. 生物变异

【考点】
【答案】

A

【解析】

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说明人、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存在着特有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

人、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是不同的物种,但都是由一个祖先物种发展而来,遗传的力量使他们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

下列关于人体中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   B. 与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无关

C. 作用于部分组织器官   D. 幼年时期分泌过少易患侏儒症

【考点】
【答案】

A

【解析】

1、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

2、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①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②促进骨骼成熟;③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甲状腺激素是胚胎和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必需的,A正确;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B错误;甲状腺激素作用遍及全身所有器官,C错误;幼年时期分泌过少易患呆小症,D错误。故选A。

22、

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

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C. 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

D. 将胃蛋白酶加入到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

【考点】
【答案】

A

【解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能够起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RNA。

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恰好能和底物分子结合,A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B正确;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因此,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C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8,将其加入到pH10的溶液时,胃蛋白酶的空间结构会改变,使酶失活,D正确。故选A。

2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   B. 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

C. 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 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体液的组成如图所示:

1

生长激素由腺垂体分泌,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A错误;细胞内各部分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正常代谢、遗传等生命活动,B错误;淋巴细胞生存的环境是内环境,因此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不包括淋巴细胞,C错误;组织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D。

24、

人体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衰老细胞中   B. 细胞凋亡由机械损伤引发

C. 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D. 衰老细胞的需氧呼吸变慢

【考点】
【答案】

D

【解析】

1、①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②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随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⑤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细胞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是由某种基因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它不同于病变或伤害导致的死亡。

细胞凋亡可发生在生长、分化和衰老细胞中,A错误;由机械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错误;衰老细胞中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但也有部分酶的活性增强, C错误;衰老细胞中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活性降低,需氧呼吸变慢,D正确。故选D。

25、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膜包被的细胞器

B.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拟核区有DNA分子

D.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举例

差异性

统一性

原核细胞

细菌、蓝藻、放线菌

无成形的细胞核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1.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

2.都有核糖体

真核细胞

草履虫、酵母菌、植物、动物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

有多种细胞器

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膜包被,A错误;某些原核细胞可进行光合作用,例如蓝藻细胞,B错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有拟核,该区域有DNA分子,C正确;原核细胞中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D错误。故选C。

26、

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病发病风险曲线图如下。据图可知,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

1

A. 孕前遗传咨询

B. 禁止近亲结婚

C. 提倡适龄生育

D. 妊娠早期避免接触致畸剂

【考点】
【答案】

C

【解析】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遗传咨询,婚前检查、适龄生育、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妊娠早期避免致畸剂、禁止近亲结婚等。

由题中的曲线图可知,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母亲所生子女数目先增加后减少,先天愚型病相对发生率越来越高。在25~30岁之间,母亲所生子女较多,且先天愚型病相对发生率很低。因此,适龄生育可降低母亲所生子女患先天愚型病的概率。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7、

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C. 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   D. 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

【考点】
【答案】

B

【解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

2、初生演替:从未被生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

3、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弃耕地中保留了土壤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和种子等繁殖体,在此基础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D正确;由“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可知,该演替是人为因素引发的,C正确;弃耕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的食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错误。选B。

28、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B. 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

C. 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D. 大气中CO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考点】
【答案】

A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①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②北方干燥地区将会进一步变干;③预测2030年海平面将会上升20cm,我国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④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将发生变化,产量也会下降;⑤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广大区域内冻土公路、铁路和民用建筑的破坏。

植树造林增加了对CO2的吸收,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广大区域内冻土公路、铁路和民用建筑的破坏,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C错误;大气中CO2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导致全球变暖,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29、

以实验动物蛙为材料,开展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要求与说明: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反射弧分析的实验及有关问题如下:为验证脊蛙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实验思路是用1%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出现屈腿,说明反射弧完整。验证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反射从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5%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细胞内Na+浓度均低于细胞外,K+浓度均高于细胞外,但这两种细胞内的Na+浓度不同,K+浓度也不同。实验证明蛙下肢的一条肌肉直接与该肌肉相连的神经接触,引起该肌肉收缩,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若取上述一段神经,用某种药物处理阻断了Na+通道,然后刺激该神经,其动作电位将___________。

(3)将蛙坐骨神经纤维置于生理溶液中,测得其静息膜电位为–70mv。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的K+浓度,并测量膜电位变化。预测实验结果(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用l%H2SO4溶液剌激该蛙一侧后肢的趾尖,测定刺激感受器开始到出现屈腿的时间,有时间差,说明不是同时发生的   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需要时间   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需要时间   组成该反射弧的神经元级数比屈腿反射的多   感受器受损   神经和肌肉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存在电位差   无法产生   1  

【解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过程

①静息状态时,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外流(导致膜外阳离子多),产生外正内负的膜电位。

②兴奋时,Na+通道打开,K+通道关闭,Na+内流(导致膜内阳离子多)产生内正外负的膜电位变化。

③神经元的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势差而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又刺激临近未兴奋部位产生一次兴奋。

2、兴奋传递的过程

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使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产生一次膜电位的变化。

(1)要验证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可测定刺激感受器(1%H2SO4溶液剌激该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到效应器出现反应(屈腿)的时间,有时间差说明不是同时发生。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通过突触的传递,传递速度相对较慢,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需要时间。因此,从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存在时间差。由上一个问题的分析可知,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数量越多,兴奋传递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因此,根据“若某反射从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长”可推测该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元级数比屈腿反射的多。提高H2SO4溶液的浓度,再恢复H2SO4溶液的浓度,不再出现屈腿现象,可推测感受器受损。

(2)由“这两种细胞内的Na+浓度不同,K+浓度也不同”可知,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间存在电位差。用药物处理阻断了Na+通道,刺激该神经时,Na+通道无法打开,阻断了Na+内流,因此无法产生动作电位。

(3)静息状态时,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外流(导致膜外阳离子多),产生外正内负的膜电位。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的K+浓度,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减小,K+外流减少,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减少。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30、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微生物培养及应用有关的问题:

(1)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时间应从__________时开始计时。对于不耐热的液体培养基,一般可将其转人G6玻璃砂漏斗中,采用__________方式可较快地进行过滤灭菌。

(2)酿造果醋相比,利用大米、高粱等富含淀粉的原料制醋,需增加__________的过程。某醋化醋杆菌培养基由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甘露醇组成,其中甘露醇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3)为筛选胞外A–淀粉酶分泌型菌种,一般从__________(A.果园树下 B.肉类加工厂周围 C.米酒厂周围  D.枯树周围)获得土样,用无菌水稀释,涂布到含有淀粉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表面滴加碘液,可在菌落周围观察到透明的水解圈。若要筛选酶活性较高的菌种,需挑选若干个__________比值大的菌落,分别利用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进行扩增。然后将培养液离心,取__________用于检测酶活性。

(二)某农业生态工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该农业生态工程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对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从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__________、系统的有效贡献等三方面进行核算。

(2)若要提高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可采用农业生产的__________技术在桑基上再种植大豆,也可采用农业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技术放养适量的鸡鸭等动物以调整该工程的产业结构。

(3)某小组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开展适用于该生态工程的抗虫植物改良研究。为提高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除考虑导入方法、筛选条件、防止污染外,还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植物转基因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基本过程是农杆菌感染植物时,__________,并将其插入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欲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性强的转基因植物品种,则转入的抗虫基因必须能在受体细胞中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达到设定的温度或压力值   抽滤   将淀粉分解成糖   作为碳源   C   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   上清液   物质循环   系统的实际消费   间种   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   重组DNA的质量和浓度、受体细胞的生长状态与密度   携带目的基因的Ti质粒转移到受体细胞   稳定和高效地表达  

【解析】

1、酿造果醋的原理:C6H12O61C2H5OH+CO2,C2H5OH+O22CH 3COOH+H2 O。

2、生态工程的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一)(1)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时间应从达到设定的温度或压力值时开始计时。对于不耐热的液体培养基,一般可将其转入G6玻璃砂漏斗中,采用抽滤方式可较快地进行过滤灭菌,例如尿素。

(2)大米、高粱等原料中富含淀粉,醋化醋杆菌无法直接利用淀粉,应先将淀粉分解为糖。某醋化醋杆菌培养基由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甘露醇组成,其中蛋白胨为微生物提供氮源,酵母提取物和甘露醇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3)以淀粉原料生产酒时,淀粉需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可以进行发酵的糖。因此,可从米酒厂周围获得土样,筛选胞外a–淀粉酶分泌型菌种。淀粉遇碘液变蓝,淀粉在a–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糊精,糊精滴加碘液,不会变蓝。在培养基表面滴加碘液,由于菌种产生胞外a–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a–淀粉酶的活性越高。因此,挑选透明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的菌落来筛选酶活性较高的菌种。然后利用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进行扩增,再对培养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得到淀粉酶提取液,用于检测酶活性。

(二)(1)根据题图中农业生态工程示意图可知,蔗叶、蚕沙养鱼,塘泥作为甘蔗和桑树的肥料回到桑基和蔗基,桑叶养蚕,而桑葚、蚕茧、鱼和甘蔗均可加工,为人类利用,这样实现物质的良性循环。可从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系统的实际消费、系统的有效贡献等三方面分析该工程的经济效益。

(2)为了提高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可采用间种技术在桑基上种植大豆,也可以适量放养鸡鸭等动物来优化种植业和畜牧业等产业结构。

(3)为提高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除考虑导入方法、筛选条件、防止污染外,还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重组DNA的质量和浓度、受体细胞的生长状态与密度等。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技术和氯化钙处理法。其中农杆菌转化法是目前植物转基因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基本过程是农杆菌感染植物时,携带目的基因的Ti质粒转移到受体细胞,并将其插入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欲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性强的转基因植物品种,则转入的抗虫基因必须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

31、

某种昆虫的正常翅与裂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B(b)、D(d)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

1

(1)红眼与紫红眼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亲本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F1的基因型共__________种。F1正常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基因D的数目最多时有__________个。F1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从Fl中选取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和裂翅红眼雄性个体交配。理论上,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红眼   紫红眼与紫红眼交配,F1出现了红眼   BbDd   4   2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6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表现出裂翅和正常翅,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裂翅,为显性性状,正常翅为隐性性状。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表现出红眼和紫红眼,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紫红眼,为显性性状,红眼为隐性性状。

2、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中表现型与性别无关,说明基因B(b)、D(d)均不是位于性染色体上。裂翅:正常翅=2:1,紫红眼:红眼=2:1,说明基因型出现BB或DD的个体均无法存活。因此,亲本裂翅紫红眼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

(1)根据题意可知,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表现出红眼和紫红眼,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紫红眼,为显性性状,红眼为隐性性状。由分析可知,亲本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

(2)由分析可知,基因型出现BB或DD的个体均无法存活,因此F1的基因型有BbDd、Bbdd、bbDd、bbdd共4种。F1正常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体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后,细胞内含有2个基因D。F1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Fl中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裂翅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雌雄个体杂交。对B与b分析可得,Bb×Bb→1BB(死亡): 2Bb: 1bb,对D与d分析可得,Dd×dd→1Dd: 1 dd。综合分析可知,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1/2=1/6,因此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1/6=5/6。

32、

光合作用是整个生物圈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同化与去向,用__________的CO2供给小球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并将样品立即加入到煮沸的甲醇中。甲醇用以杀死小球藻并__________标记化合物。浓缩后再点样进行双向纸层析,使标记化合物________。根据标记化合物出现的时间,最先检测到的是三碳化合物。猜测此三碳化合物是CO2与某一个二碳分子结合生成的,但当__________后,发现RuBP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推知固定CO2的物质不是二碳分子。

1

(2)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某植物幼苗,用含有100mmol/LNaCl的完全营养液进行培养,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如图所示。本实验可推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设置了前后自身对照,还可设置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除本实验采用的之外,还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考点】
【答案】

同位素14 C标记   提取   分离   突然降低CO2浓度   NaCl处理导致光合作用速率及气孔导度下降,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越明显   不加NaCl的完全营养液   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O2释放量、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干物质积累量  

【解析】

1、在探究细胞代谢有关物质的来源与去向时,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2、由题图可知,采用100mmol/LNaCl处理时,植物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及气孔导度均减小。

(1)为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同化与去向,可以用14C标记 CO2,作为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原料。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取样,用煮沸的甲醇以杀死小球藻并提取被标记代谢产物。并采用双向纸层析分离被标记的代谢产物。为了判断固定CO2的物质是否为二碳分子,可突然降低CO2浓度,观测哪些化合物的含量升高。发现RuBP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推知固定CO2的物质不是二碳分子,而是RuBP。

(2)由题图可知,在100mmol/LNaCl的完全营养液中,光合作用速率及气孔导度均下降,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本实验中设置了前后自身对照,还可设置不加NaCl的完全营养液作为空白对照。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可采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干物质积累量等。

33、

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生存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等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捕食食物链反映了各种生物之间__________的关系。食物链数量的改变与生态系统内生物__________的变化相关,并能影响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

(2)分别测定所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值,可以分析能量在__________之间的流动情况。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可分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和__________的能量两大部分。在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变温动物,其主要原因是恒温动物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取食与被取食   种类数   自我调节   不同营养级   未利用   需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恒定  

【解析】

能量流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营养关系叫作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替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食物链数量改变与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的变化相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向最高营养级,因此可分别测定所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值来分析能量在营养级之间的流动情况。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摄入量)=同化的能量+粪便量=同化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因此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可分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和未利用的能量两大部分。在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需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恒定,因此恒温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变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