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四校联考高二(下)期中政治试卷(文科)

高中政治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8题,共90分)

1、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

电视剧《琅琊榜》获得中国观众一致称赞,登陆海外以来也受到各国友人的狂热追捧。除了精彩的剧情广受好评之外,剧中医女出身、精于药疗的靖王之母更是让友人们在看剧时忍不住赞叹中医药的神奇和风采。《琅琊榜》获得好评( )

①说明文化创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说明优秀中华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与西方直露表达不同的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喜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

A.人的精神世界总是物化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

B.中国人民善于在实践中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

C.中华文化具有内涵丰富、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D.中国人民自古就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

4、

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 LED 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

①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③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长期发展中,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令文化,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这表明( )

①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不同的文化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

③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道教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坚持“行道立德、济世利人”。近代以来,其尊道贵德、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崇俭抑奢、上善若水、正己化人等思想理念,已从亚洲走向欧洲、美洲,在异国他乡彰显慈爱精神和对现实的关怀。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塑造人生

③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

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绿竹神气》一书收录了中国100首咏竹诗词,上至先秦,下到近现代。历代诗人寓情于竹,或歌竹居功至伟,或赞竹生命顽强,或颂竹气节坚贞。下列说法中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咏竹诗词凝结了中国竹文化的精华

B.咏竹诗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C.咏竹诗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咏竹诗词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体现

9、

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在一些地方似乎成了一个悖论,“拆了真文物,造了假古董”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城市建设应强调发展

B.城市建设应统筹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C.文化与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

D.城市建设要敢于推陈出新

10、

2016年1月25日,锡剔《紫砂梦》在南京紫金大戏院隆重重上演,这是一部百丁蜀紫砂壶的创业历史,更是一曲丁蜀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用生命奏响的紫砂之歌。由此可见( )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③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并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实用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②认识世界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③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对作者而言,诗是“瞬间幸福的记录”“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散发着“成熟的理性”;对读者而言,“诗如禅机、在于参悟”,而“有灵魂的人可以在诗中找到知己”,形成新的自我。材料告诉我们( )

①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发展 ②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

“如果你缺乏学习动力,可看看电影《幸福终点站》、《风雨哈佛路》;如果你自卑失落,可瞧瞧电影《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如果你厌倦生活,可欣赏电影《在世界的转角遇见爱》、《搏击俱乐部》”。上述说法是基于( )

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电影是一种重要物质力量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影视音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4、

“亲,外面好冷,请随手关门”这是我校一教室门口贴出的小标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15、

天津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如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茶汤、干果、熟梨糕等民间特色小吃。假如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文化交流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 )

A.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

C.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D.尊重差异,平等协商,文化共享

16、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

在2015年9月召开的首届中国工业文化高峰论坛上,有关部门呼吁以发展工业产业为重点,促进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旅游以及工业与文化相融合的创意产业发展。这是基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增强 ②有利于国家之间由竞争冲突转为合作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④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 )

①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 ④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还是典型的“品牌小国”。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当前世界上所有的强势品牌,其背后都有强势国家实力的支撑。我国在经济实力上弱于这些发达国家。我国虽有着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但研究文化对于品牌价值的意识比较缺乏,也不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品牌文化中。而很多顶级品牌来到中国,特别注重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做营销。一个成熟完善的品牌包含很多要素,有扎实的产品品质,有成功的传播手段,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等。但核心关键部分是品牌自身具有的吸引消费者的独特魅力。品牌建设往往要经历规划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和形成品牌影响力阶段,不能够一蹴而就。

材料二: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疙瘩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脸,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另辟蹊径,创新引入西医炼药技法,改进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中医药走出国门并不容易:那些无法用仪器检验的气、经络、穴位等传统中医理念“说不清、看不明、听不懂,让信奉现代西医的人心存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理论;“一抓一大把,一烧一大锅,一喝一大碗”的传统中药汤服用不方便,让患者难以下咽;中医药标本兼治,但更注重治本,这使得临床治疗中很多方面“治标”的疗效不及西医显著。

(1)中国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却缺乏拥有深厚品牌文化的顶级品牌。结合材料一,分析出现这一尴尬现状的文化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人向来以固守传统而闻名,古城保护概念深入人心。位于伦敦北大约200公里的地方,有座始建于公元前71世纪的小城叫约克,被称为“英国的历史书”。它见证了英格兰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经过整修后它以其古老的历史积淀和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发展获得了“最受欢迎城市”,“最适宜居住城市”等荣誉。

材料二:2013年10月,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浙江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重要批示。有关专家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工作,通过它们了解华夏文明的文化密码和历史细节,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文化的记忆。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足以证明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存在合理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一样,都有其鲜明特色、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两者之间也存在共同的、普世性的理念,如诚信的价值理念。把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中任何独特价值理念说成是普世性价值理念,都是错误的。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文化的记忆”的理解。

(2)结合学者的观点,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进行论证。

(3)试列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价值理念,并写出一句体现这一价值理念的名言(例: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广东省东莞市四校联考高二(下)期中政治试卷(文科)

高中政治考试
一、选择题(共18题,共90分)

1、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①④符合题意,本题材料中“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表达了人们对阔别已久的故乡的思念和留恋,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乡音无改”、“行人欲断魂”也能体现出文化对人深远持久;②不符合题意,“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意为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③不符合题意,“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说的是书法妙道,如果不注重字外工夫修炼,即使闷头练的用坏的笔堆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想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非多读书不可,舍此无良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电视剧《琅琊榜》获得中国观众一致称赞,登陆海外以来也受到各国友人的狂热追捧。除了精彩的剧情广受好评之外,剧中医女出身、精于药疗的靖王之母更是让友人们在看剧时忍不住赞叹中医药的神奇和风采。《琅琊榜》获得好评( )

①说明文化创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说明优秀中华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①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说明文化创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②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③④符合题意,电视剧《琅琊榜》获得中国观众一致称赞,登陆海外以来也受到各国友人的狂热追捧“,说明优秀中华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故选:D。

3、

与西方直露表达不同的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喜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

A.人的精神世界总是物化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

B.中国人民善于在实践中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

C.中华文化具有内涵丰富、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D.中国人民自古就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说法错误,人的精神世界可以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不一定物化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B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中国人民善于在实践中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C符合题意,“与西方直露表达不同,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喜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内涵丰富、鲜明而独特的风格;D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中国人民自古就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故选:C。

4、

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 LED 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

①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③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老工艺的新诠释并没有淡化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而是采用新技术更好地展现传统民族文化,①说法错误;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而不是辩证否定,因此②说法错误;题中老工艺的新诠释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③符合题意;“老工艺”与“新诠释”,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④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D。

5、

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长期发展中,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令文化,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这表明( )

①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不同的文化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

③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①符合题意,“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令文化,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这表明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②说法错误,不同的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而不是决定;③说法错误,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符合题意,“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长期发展中,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令文化”,表明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故选:B。

6、

道教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坚持“行道立德、济世利人”。近代以来,其尊道贵德、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崇俭抑奢、上善若水、正己化人等思想理念,已从亚洲走向欧洲、美洲,在异国他乡彰显慈爱精神和对现实的关怀。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塑造人生

③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①符合题意,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教派,思想理念已从亚洲走向欧洲、美洲,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符合题意,道教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坚持“行道立德、济世利人”,其尊道贵德、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崇俭抑奢、上善若水、正己化人等思想理念,在异国他乡彰显慈爱精神和对现实的关怀,说明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塑造人生;③不合题意,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材料与此无关;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故本题选A。

7、

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①表述错误,文化发展的根源是实践,不是传统文化,排除;②分析正确,准确指出了乙的说法的错误所在,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认为浪费时间,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应选;③的观点错误,书法与思想道德修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④观点正确,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入选。故选:D。

8、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绿竹神气》一书收录了中国100首咏竹诗词,上至先秦,下到近现代。历代诗人寓情于竹,或歌竹居功至伟,或赞竹生命顽强,或颂竹气节坚贞。下列说法中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咏竹诗词凝结了中国竹文化的精华

B.咏竹诗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C.咏竹诗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咏竹诗词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体现

【考点】
【答案】

C

【解析】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选项:A正确,“《绿竹神气》一书收录了中国100首咏竹诗词,上至先秦,下到近现代,历代诗人寓情于竹,或歌竹居功至伟,或赞竹生命顽强,或颂竹气节坚贞”,这表明咏竹诗词凝结了中国竹文化的精华;B正确,咏竹诗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C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正确,“历代诗人寓情于竹,或歌竹居功至伟,或赞竹生命顽强,或颂竹气节坚贞”,表明咏竹诗词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体现。故选:C。

9、

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在一些地方似乎成了一个悖论,“拆了真文物,造了假古董”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城市建设应强调发展

B.城市建设应统筹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C.文化与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

D.城市建设要敢于推陈出新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城市建设的发展;B符合题意,“拆了真文物,造了假古董”的事件启示我们,要统筹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关系;C说法错误,文化与经济的矛盾可以调和,我们可以做到两者的和谐发展;D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推陈出新。故本题选B。

10、

2016年1月25日,锡剔《紫砂梦》在南京紫金大戏院隆重重上演,这是一部百丁蜀紫砂壶的创业历史,更是一曲丁蜀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用生命奏响的紫砂之歌。由此可见( )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③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①说法错误,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井不是所有的传统都起积极作用,故排除;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而不是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故排除;③说法正确,锡剧 《紫砂梦》 在南京紫金大戏院隆重上演,这是一部百年丁蜀紫砂壶的创业历史体现了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符合题意,故入选:④说法正确,锡剧《紫砂梦》在南乐紫金大戏院隆重上演,这是一部百年丁蜀紫砂壶的创业历史,更是一曲丁蜀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用生命奏晌的紫砂之歌,这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符合题意,故入选;故选:D

11、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并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实用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②认识世界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③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①说法错误,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包容性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的特点;②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③符合题意,“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表明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④符合题意,“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并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这说明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故选:D。

12、

对作者而言,诗是“瞬间幸福的记录”“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散发着“成熟的理性”;对读者而言,“诗如禅机、在于参悟”,而“有灵魂的人可以在诗中找到知己”,形成新的自我。材料告诉我们( )

①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发展 ②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①符合题意,“有灵魂的人可以在诗中找到知己”,形成新的自我,表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发展;②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规律;③符合题意,对作者而言,诗是“瞬间幸福的记录”“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散发着“成熟的理性”,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选:B。

13、

“如果你缺乏学习动力,可看看电影《幸福终点站》、《风雨哈佛路》;如果你自卑失落,可瞧瞧电影《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如果你厌倦生活,可欣赏电影《在世界的转角遇见爱》、《搏击俱乐部》”。上述说法是基于( )

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电影是一种重要物质力量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影视音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强调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表述错误,优秀电影属于优秀文化,是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C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优秀文化对人的激励作用,即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故本题选C

14、

“亲,外面好冷,请随手关门”这是我校一教室门口贴出的小标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符合题意,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对人的影响显而易见,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CD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A。

15、

天津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如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茶汤、干果、熟梨糕等民间特色小吃。假如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文化交流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 )

A.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

C.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D.尊重差异,平等协商,文化共享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不合题意,题中涉及文化交流,而不是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故排除; B不合题意,题中除了文化交流,本题还涉及传统文化,故排除; C符合题意,题中中国丰富的传统美食,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到德国举办美食街,体现在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故入选; D不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平等协商,故排除。故选:C。

16、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③符合题意,“艺术作品,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说明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强调了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错误,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故选:C。

17、

在2015年9月召开的首届中国工业文化高峰论坛上,有关部门呼吁以发展工业产业为重点,促进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旅游以及工业与文化相融合的创意产业发展。这是基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增强 ②有利于国家之间由竞争冲突转为合作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④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①④符合题意,“以发展工业产业为重点,促进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旅游以及工业与文化相融合的创意产业发展”,这是基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增强,也是基于文化发展要以经济没有发展为基础;②说法错误,国家之间由竞争冲突转为合作;③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故选:B。

18、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 )

①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 ④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考点】
【答案】

C

【解析】

①符合题意,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可能我们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这充分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与深远持久的特点无关,主要强调潜移默化;③不符合题意,与材料无关;④符合题意,“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体现了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故本题选C。

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还是典型的“品牌小国”。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当前世界上所有的强势品牌,其背后都有强势国家实力的支撑。我国在经济实力上弱于这些发达国家。我国虽有着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但研究文化对于品牌价值的意识比较缺乏,也不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品牌文化中。而很多顶级品牌来到中国,特别注重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做营销。一个成熟完善的品牌包含很多要素,有扎实的产品品质,有成功的传播手段,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等。但核心关键部分是品牌自身具有的吸引消费者的独特魅力。品牌建设往往要经历规划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和形成品牌影响力阶段,不能够一蹴而就。

材料二: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疙瘩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脸,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另辟蹊径,创新引入西医炼药技法,改进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中医药走出国门并不容易:那些无法用仪器检验的气、经络、穴位等传统中医理念“说不清、看不明、听不懂,让信奉现代西医的人心存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理论;“一抓一大把,一烧一大锅,一喝一大碗”的传统中药汤服用不方便,让患者难以下咽;中医药标本兼治,但更注重治本,这使得临床治疗中很多方面“治标”的疗效不及西医显著。

(1)中国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却缺乏拥有深厚品牌文化的顶级品牌。结合材料一,分析出现这一尴尬现状的文化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考点】
【答案】

(1)

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缺乏全球顶级品牌.②文化需要传承和创新.我国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并将其融入到品牌文化当中.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我国企业不够重视文化在品牌建设中的独特作用.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了,但品牌意识、品牌文化相对滞后。

(2)

①加强文化交流,使中医药理论为海外人所理解.②发挥科技的作用,提升中医药使用的便捷性、舒适性及其疗效.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现代医学理念,促进中医药理论与时俱进。

【解析】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分析出现这一尴尬现状的文化原因,为原因类试题。“我国已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还是典型的‘品牌小国’”,这是因为“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当前世界上所有的强势品牌,其背后都有强势国家实力的支撑。我国在经济实力上弱于这些发达国家”,即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决定文化;“我国虽有着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但研究文化对于品牌价值的意识比较缺乏,也不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品牌文化中”说明我国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并将其融入到品牌文化当中;“一个成熟完善的品牌包含很多要素,有扎实的产品品质,有成功的传播手段,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等”,说明我国企业不够重视文化在品牌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品牌建设往往要经历规划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和形成品牌影响力阶段,不能够一蹴而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了,但品牌意识、品牌文化相对滞后。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从文化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措施类试题。“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另辟蹊径,创新引入西医炼药技法,改进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启示我们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现代医学理念,促进中医药理论与时俱进;并发挥科技的作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中医药走出国门并不容易”启示我们要加强文化交流,使中医药理论为海外人所理解。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人向来以固守传统而闻名,古城保护概念深入人心。位于伦敦北大约200公里的地方,有座始建于公元前71世纪的小城叫约克,被称为“英国的历史书”。它见证了英格兰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经过整修后它以其古老的历史积淀和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发展获得了“最受欢迎城市”,“最适宜居住城市”等荣誉。

材料二:2013年10月,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浙江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重要批示。有关专家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工作,通过它们了解华夏文明的文化密码和历史细节,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文化的记忆。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足以证明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存在合理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一样,都有其鲜明特色、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两者之间也存在共同的、普世性的理念,如诚信的价值理念。把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中任何独特价值理念说成是普世性价值理念,都是错误的。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文化的记忆”的理解。

(2)结合学者的观点,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进行论证。

(3)试列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价值理念,并写出一句体现这一价值理念的名言(例: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考点】
【答案】

(1)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文化的发展.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氛.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根基.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实现国富民强,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之源。

(2)

①民族文化包含民族特有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对本民族的人民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保持文化特色,能维系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②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与独特创造,彰显其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价值.保持文化特色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把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不加分析地视作普世价值,不利于增强文化自信.③在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合理价值时,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永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增强文化自信。

(3)

和﹣﹣﹣以和为善,孝﹣﹣﹣百善孝为先。

【解析】

(1)本题答题范围文化生活,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文化的记忆”的理解。认真通读材料后,根据材料一中“英国的历史书”、“以其古老的历史积淀和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发展”等可知,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根据材料二中“如何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工作,通过它们了解华夏文明的文化密码和历史细节,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文化的记忆”可知,体现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本题题目类型论证类,答题范围文化生活。要求结合学者的观点,对“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进行论证。该题考点不明确,答案要围绕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来讲:对本民族的人民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保持文化特色,能维系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保持文化特色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不能把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不加分析地视作普世价值,不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永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增强文化自信。

(3)本题题目类型列举类,要求列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价值理念,并写出一句体现这一价值理念的名言。紧扣“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可用的有:和——以和为善;孝——百善孝为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