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高中政治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这种主治疟疾的“神药”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再次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下图是作为青蒿素提取原料的青蒿叶价格变化数据:

1

依据上述信息,可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①青蒿叶的价格最终是由其品质和药效决定的

②青蒿素价格和奎宁类药物的需求呈反向变动

③生产规模缩小导致2015年青蒿叶价格的暴涨

④青蒿叶价格的大起大落反映了市场调节失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去杠杆”是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目的是降低负债率、防范金融风险。下列措施有助于“去杠杆”的是:( )

①10月9日,成都市规定购买首套普通住房的首付款最低比例提高至30%

②11月7日,广东省财政厅公开招标发行2016年广东省第五批政府债券

③10月10日,国务院决定对有潜在价值、暂时经营困难企业实施债转股试点

④10月21日,某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向相关银行申请延期一年偿还贷款本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启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继2013年中央决定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回答下题。

【1】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对我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我国适时启动“全面二孩”政策。下面对实施该政策的传导预期分析正确的是:

①二孩政策实施→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②二孩政策实施→适龄劳动力增加→劳动人口结构优化→经济活力增强

③二孩政策实施→消费需求增加→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④二孩政策实施→遏制老龄化趋势→降低社会养老成本→释放经济活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供给侧改革的全称是“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互联网+”在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能力,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耦合和精准对接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作用的新趋势有

①建设能源物联网,方便居民监控管理能源的使用

②线上互联网企业和线下传统企业加强战略合作

③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未来产品研发精准定位

④使用机器人,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有效产能供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行政审批事项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以下建议符合这一机制要求的是

①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探索政府部分职能转由社会组织承担

②规范政府人员编制,依法清理各级政府部门超编的工作人员

③切实解决普遍群众到政府机构办事流程繁琐、手续复杂问题

④强化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建立公民对公务员评价打分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2015年11月,土耳其击落俄罗斯一架战机。俄方认为,土耳其空军击落俄战机是“有预谋的挑衅”。土方强调,击落战机是自卫行为。美国则表示土耳其有权捍卫其领土和领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A.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已经被打破

B.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C. 维护本国利益必然会伤害他国利益

D.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究竟是“福音”还是“诅咒”?下图描述了自然资源密集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图中每一个点表示一个国家,趋势线y=-0.090x+0.029,其中x表示自然资源密集度,y表示平均经济增长率。

1

(1)观察图中的散点与趋势线,归纳自然资源密集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2)在下表的A观点、B观点中任选一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补充两点理由,以支持相应观点。

2

(3)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谓“福音”和“诅咒”,实质上是人类对待资源的不同态度和方式而造成的不同后果。运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利与弊。

三、探究题(共1题,共5分)

7、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为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我国政府实施了管理清单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完成下表。

1

(2)人心皆法,国乃大治。作为文化的“法治”,必须渗透到大众的血脉之中,浸润到人们日常言行之中,体现出日常的自主约束性。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个人应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高中政治考试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这种主治疟疾的“神药”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再次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下图是作为青蒿素提取原料的青蒿叶价格变化数据:

1

依据上述信息,可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①青蒿叶的价格最终是由其品质和药效决定的

②青蒿素价格和奎宁类药物的需求呈反向变动

③生产规模缩小导致2015年青蒿叶价格的暴涨

④青蒿叶价格的大起大落反映了市场调节失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对价格变动对互替商品的影响、市场弊端的理解。解题关键是对图表有效信息的解读。青蒿叶的价格最终是由其价值决定的,不是由其品质和药效决定的,故①错误;青蒿素奎宁类药物二者是互替商品,故青蒿素价格和奎宁类药物的需求呈反向变动,故②正确;图表中并未体现生产规模缩小,2015年青蒿叶价格的暴涨,故③不符合题意;青蒿叶价格的大起大落反映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失灵,故④正确。故选D。

2、

“去杠杆”是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目的是降低负债率、防范金融风险。下列措施有助于“去杠杆”的是:( )

①10月9日,成都市规定购买首套普通住房的首付款最低比例提高至30%

②11月7日,广东省财政厅公开招标发行2016年广东省第五批政府债券

③10月10日,国务院决定对有潜在价值、暂时经营困难企业实施债转股试点

④10月21日,某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向相关银行申请延期一年偿还贷款本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去杠杆”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目的是降低负债率、防范金融风险。故①③选项的表述均有助于“去杠杆”。②④选项排除。选B。

3、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启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继2013年中央决定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回答下题。

【1】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对我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我国适时启动“全面二孩”政策。下面对实施该政策的传导预期分析正确的是:

①二孩政策实施→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②二孩政策实施→适龄劳动力增加→劳动人口结构优化→经济活力增强

③二孩政策实施→消费需求增加→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④二孩政策实施→遏制老龄化趋势→降低社会养老成本→释放经济活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供给侧改革的全称是“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互联网+”在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能力,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耦合和精准对接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作用的新趋势有

①建设能源物联网,方便居民监控管理能源的使用

②线上互联网企业和线下传统企业加强战略合作

③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未来产品研发精准定位

④使用机器人,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有效产能供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考点】
【答案】

【1】C

【2】B

【解析】

此题以中央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为背景,从经济生活角度考查学生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解,以及生产与消费、企业的经营的知识。

【1】此题考查学生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解。解题关键是对政策传导顺序的判断。我国适时启动“全面二孩”政策,适龄劳动力增加,有利于优化劳动人口结构,增强经济活力,同时,实施二孩政策,可以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故②③正确;“全面二孩”政策不能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故①错误;二孩政策实施可以减缓老龄化趋势,不能遏制,故④错误。故选C。

【2】此题考查生产与消费、企业的经营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意。此题属于四选二式组合选择题,一般用排除法。“建设能源物联网,方便居民监控管理能源的使用”属于需求侧,而不属于供给侧改革,故①不符合题意;“线上互联网企业和线下传统企业加强战略合作”是从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能力的表现,故②符合题意;“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未来产品研发精准定位”能够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耦合和精准对接,故③符合题意;“互联网+”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是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能力,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耦合和精准对接等,而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4、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行政审批事项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以下建议符合这一机制要求的是

①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探索政府部分职能转由社会组织承担

②规范政府人员编制,依法清理各级政府部门超编的工作人员

③切实解决普遍群众到政府机构办事流程繁琐、手续复杂问题

④强化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建立公民对公务员评价打分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政府职能,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行政审批事项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符合这一机制要求的是,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探索政府部分职能转由社会组织承担,切实解决普通群众到政府机构办事流程繁琐、手续复杂问题,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规范政府人员编制和建立公民对公务员评价打分制,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5、

2015年11月,土耳其击落俄罗斯一架战机。俄方认为,土耳其空军击落俄战机是“有预谋的挑衅”。土方强调,击落战机是自卫行为。美国则表示土耳其有权捍卫其领土和领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A.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已经被打破

B.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C. 维护本国利益必然会伤害他国利益

D.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把握材料和题干主旨,正确调动教材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材料中,对同一事件三个国家各执一词,究其原因都是由其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故D正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故A错误;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故B排除;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可以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故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究竟是“福音”还是“诅咒”?下图描述了自然资源密集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图中每一个点表示一个国家,趋势线y=-0.090x+0.029,其中x表示自然资源密集度,y表示平均经济增长率。

1

(1)观察图中的散点与趋势线,归纳自然资源密集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2)在下表的A观点、B观点中任选一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补充两点理由,以支持相应观点。

2

(3)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谓“福音”和“诅咒”,实质上是人类对待资源的不同态度和方式而造成的不同后果。运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利与弊。

【考点】
【答案】

(1)①一般而言,自然资源密集度越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率越低(自然资源密集度每增加0.1个单位,平均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90%)。②部分国家和地区虽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稀缺),但是依然存在比较高(低)的经济增长率。

(2)

1

(3)①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资源丰富是利,资源贫乏是弊。②若过度依赖资源,则资源丰富之利转化为弊;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资源贫乏之弊转化为利。

【解析】

此题以自然资源密集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为背景,分别从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角度考查考生对经济曲线的分析能力和对矛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此题从经济生活角度考查考生对经济曲线图的分析能力以及自然资源密集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题目要求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做如下解答:①一般而言,自然资源密集度越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率越低(自然资源密集度每增加0.1个单位,平均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90%)。②部分国家和地区虽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稀缺),但是依然存在比较高(低)的经济增长率。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此题从经济生活角度考查考生对经济曲线图的分析能力以及自然资源密集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题目要求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做如下解答:理由 1:丰富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生产要素;理由2:资源出口,形成比较优势,有利于积累经济发展需要的外汇储备;理由3:导致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理由4:对资源过度开采,加大生态压力。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3)此题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题干要求运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原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主观题;设问要求说明如何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利与弊,属于说明类主观题。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做如下解答:①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资源丰富是利,资源贫乏是弊。②若过度依赖资源,则资源丰富之利转化为弊;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资源贫乏之弊转化为利。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三、探究题(共1题,共5分)

7、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为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我国政府实施了管理清单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完成下表。

1

(2)人心皆法,国乃大治。作为文化的“法治”,必须渗透到大众的血脉之中,浸润到人们日常言行之中,体现出日常的自主约束性。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个人应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考点】
【答案】

(1)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②政府需要依法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③防止政府职能缺位。

(2)①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律文化的熏陶,成为知法守法的公民。②立足实践,继承优良的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法治文化成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参加各种形式的法治活动,积极宣传法治文化,抵制封建人治等落后的腐朽文化。

【解析】

此题以我国政府实施管理清单制为背景,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角度分别考查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相关知识。

(1)此题考查政府的职能和依法行政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题目要求运用政治知识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做如下解答:①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代表国家直接行使相关的权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法律明确规定了我国政府具有哪些职能和责任,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开出政府的权力清单,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正是依据权力法定的原则。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需要一个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的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工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需要依法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③设立责任清单,明确政府必须要做的工作,提升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设立责任清单,防止政府职能缺位,督促政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题目要求运用文化知识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做如下解答:①文化不仅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人还可以通过主动的学习接受文化。人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公民作为每天都要接触法律问题的社会个体,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律文化的熏陶,成为知法守法的公民,为法治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必须立足实践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文化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时要继承优良的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我国在建设发展国家时要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法治文化成果,要做到洋为中用,为我所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人民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③参加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生活,积极宣传法治文化,用科学的文化武装自己,提高自己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制封建人治等落后的腐朽文化,以及打着科学先进的幌子的落后腐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