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台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检测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高中政治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2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换客的“换”字,主要意思是指把自己不用的闲置品,拿出来跟别人交换还有用处的东西。所谓红别针换房子,几乎是所有换客都津津乐道的故事。关于换客交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换客交易”的过程也是商品流通的过程  

②“换客交易”充分实现了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

③“换客交易”也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④“换客交易”属于钱货两清消费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

2015年12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强调,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让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习近平提出,未来3年中非将开展包括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金融、人文、公共卫生等“十大合作计划”。同时,为保障“十大合作计划”的顺利推进,中国将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材料表明

①中国是推动非洲发展的主导力量

②中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③加强中非合作符合中非双方的共同利益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下列选项与诗中蕴涵的哲理相近的是

A.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4、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是我国南北方常见的植物。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术《五十二病方》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它的抗疟功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古人为何“绞取汁”,而不用水煎熬煮?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终于在1972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为了治疗疟疾,屠呦呦科研团队500名科研人员,筛选2000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00种抗疟方剂,经历了190次失败。1992年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效果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屠呦呦团队的研究过程。

(3)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乙醚作为溶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乙醚有酸性和中性两个部分,酸性部分无效且有毒性,中性部分才能达到100%的疗效,所以他们选择了中性部分。从中能看出怎样的矛盾分析法?

5、

“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代名词。认识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材料一:2014年以来,山西省适应经济新常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经济创新发展。按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着力推进政府转型,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对困难企业的发展加强帮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力争在煤炭绿色开采、煤炭清洁利用、低炭技术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促进养老家政、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鼓励信息消费;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双管齐下”。

材料二:2015年8月,某省就“十三五规划”与法治政府建设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强调,根据规划争取在5年内,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具体任务包括: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规则、程序、评估和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山西省改革发展措施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打造真正的法治政府?

甘肃高台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检测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高中政治考试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换客的“换”字,主要意思是指把自己不用的闲置品,拿出来跟别人交换还有用处的东西。所谓红别针换房子,几乎是所有换客都津津乐道的故事。关于换客交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换客交易”的过程也是商品流通的过程  

②“换客交易”充分实现了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

③“换客交易”也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④“换客交易”属于钱货两清消费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商品的基本属性的知识。 “换客交易”充分实现了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换客交易”也应该遵循等价变换的原则,故②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换客交易并不是商品流通的过程,商品流通必须以货币为媒介,排除;④说法错误,换客交易是物物交换,并不使用货币,也就不存在钱货两清消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

2015年12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强调,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让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习近平提出,未来3年中非将开展包括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金融、人文、公共卫生等“十大合作计划”。同时,为保障“十大合作计划”的顺利推进,中国将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材料表明

①中国是推动非洲发展的主导力量

②中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③加强中非合作符合中非双方的共同利益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中非合作符合中非双方的共同利益,故③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中国中国是推动非洲发展的积极力量,而非主导力量,排除;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3、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下列选项与诗中蕴涵的哲理相近的是

A.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王夫之的观点认为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这与D选项诗中蕴涵的哲理相近,可以入选;A不符合题意,“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排除;B不符合题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强调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排除;C不符合题意,“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强调的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诡辩论和相对主义,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4、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是我国南北方常见的植物。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术《五十二病方》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它的抗疟功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古人为何“绞取汁”,而不用水煎熬煮?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终于在1972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为了治疗疟疾,屠呦呦科研团队500名科研人员,筛选2000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00种抗疟方剂,经历了190次失败。1992年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效果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屠呦呦团队的研究过程。

(3)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乙醚作为溶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乙醚有酸性和中性两个部分,酸性部分无效且有毒性,中性部分才能达到100%的疗效,所以他们选择了中性部分。从中能看出怎样的矛盾分析法?

【考点】
【答案】

(1)①中华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她们的成功提供了丰厚的历史资料。公元前就有了记载,中华民族没有停止过对青蒿的研究。(2分)②正确处理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改变传统的水煎熬煮的方法,采用沸点低的乙醚为溶剂,成功提取青蒿素。(4分)③立足实践这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不断的科学实验,才取得了成功。(4分)④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主体作用。500人的科研团队的集体力量是取得成功的关键。(2分)

(2)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屠呦呦团队不是满足于已有成绩,而是不断创新。(2分)②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屠呦呦科研团队500名科研人员,筛选2000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00种抗疟方剂,最终取得了成功。(3分)③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她们经历了190次的失败,最终成功。(3分)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从提取青蒿素到“升级版”的发明实现了辩证否定,促成了抗疟药物的发展。(2分)

(3)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做事情要抓住关键。(2分)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材料中“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术《五十二病方》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它的抗疟功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说明了中华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她们的成功提供了丰厚的历史资料;材料中“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说明了她正确地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做到了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材料中“屠呦呦科研团队500名科研人员”说明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主体作用等。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屠呦呦团队的研究过程,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发展的观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发展的观点包括: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等。然后运用上述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材料中“乙醚作为溶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说明了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材料中“而乙醚有酸性和中性两个部分,酸性部分无效且有毒性,中性部分才能达到100%的疗效,所以他们选择了中性”说明了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代名词。认识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材料一:2014年以来,山西省适应经济新常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经济创新发展。按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着力推进政府转型,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对困难企业的发展加强帮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力争在煤炭绿色开采、煤炭清洁利用、低炭技术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促进养老家政、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鼓励信息消费;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双管齐下”。

材料二:2015年8月,某省就“十三五规划”与法治政府建设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强调,根据规划争取在5年内,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具体任务包括: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规则、程序、评估和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山西省改革发展措施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打造真正的法治政府?

【考点】
【答案】

(1)①按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推进政府转型,既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有利于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4分)(或答出有利于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低碳技术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3分)③促进养老家政、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鼓励信息消费,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3分)④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双管齐下”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4分)

(2)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坚持用权为民。(2分)②政府要认真履行基本职能,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2分)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规则、按制度依法行使权力。(3分)④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3分)⑤政府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山西省改革发展措施的经济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市场秩序、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打造真正的法治政府,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难度相对较低,考生只需要回顾课本知识然后结合材料作答即可。本题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大致有:政府的性质、宗旨、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接受社会监督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