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联合校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高中政治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2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1题,共105分)

1、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由中宣部主管,于2019年1月1日上线。它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学习网络,实现有组织、有指导、有管理、有服务的学习。“学习强国”

①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

②根本目的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

③是宣传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的唯一途径

④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

为了向大家介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山东省各类学校纷纷行动起来,围绕“学习十九大,启航新时代”制作主题板报,符合板报内容的是

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4、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②社会主义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振兴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①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

②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③是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必然要求

④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下列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②到建党100周年时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③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①实践特色

②思想特色

③民族特色

④时代特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虽然总体上是不和谐的,但还是取得了显著成就

②我国虽然实现了共同富裕,但社会主要矛盾在发生变化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矛盾、新挑战

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10、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反面的经验总结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所提供的成功经验

③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将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的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因为

①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

②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③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④促进改革进入完成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 )的对外开放格局。

A.多方位、多领域、多层次 B.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C.引进来、走出去、多层次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互惠互利

13、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主题搜集资料,请你选出有问题的一项:

A.实践起点:小岗“大包干”

B.经济特区:为中国开了一扇窗

C.历史惊喜: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D.圆满收官:2001年中国入世

1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

①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

②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③资本主义条件下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④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5、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而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其产生的历史前提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②《共产党宣言》的诞生③工人运动的兴起④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是在其基本矛盾不断激发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这一基本矛盾

①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②为根治资本主义痼疾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③使工业革命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劳动群众

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中,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社会有

①原始社会

②奴隶社会

③封建社会

④资本主义社会

⑤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④⑤

18、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工人一天工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而且养活了工人 B.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公平交易,互相利用

C.资本家与工人团结协作,共同生产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19、

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到原始社会结束,人类经历了长达上百万年之久的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类一直奉行“平均分配”制度,人们集体劳动所得到的果实,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其根本原因是

A.物质产品不够丰富 B.人们具有朴素的道德观念

C.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D.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

2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这是基于

①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

②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

③提高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

④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

燧人氏是汉族神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简称燧人,据传,燧人氏来到遂木下休息,忽然看见毕方鸟在大树的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燧人氏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所以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果然钻出火来。“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意义在于

①改善了原始人的生活

②使原始人能够从容的支配自然

③使人类迈出了改造自然的第一步

④扩大了原始人的活动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共3题,共15分)

22、

  高举旗帜奋力开拓铸就辉煌业绩,领航中国信心满怀共创美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你打算怎么做?

23、

  材料一近代以后……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在讲话中,习近平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指出确定这条道路的依据。

(3)依据材料三,简要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班级准备出庆祝建国70周年的宣传板报,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4、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从此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期间就会发生一次。1836年和1847年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二战后,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萧条。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辽宁省凌源市联合校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高中政治考试
一、选择题(共21题,共105分)

1、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由中宣部主管,于2019年1月1日上线。它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学习网络,实现有组织、有指导、有管理、有服务的学习。“学习强国”

①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

②根本目的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

③是宣传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的唯一途径

④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以“学习强国”平台的开设和内容考查学生对这一平台的理解,需要学生观察生活,根据已知的生活经验和课本内容作答,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①: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由中宣部主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的学习平台,进一步筑牢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是一个创新的探索,①正确。

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要是为了学习新思想,并在实践活动中用好用活,因此②错误。

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宣传新思想、新要求等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因此③错误。

④: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因此④正确。

故本题选A。

2、

为了向大家介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山东省各类学校纷纷行动起来,围绕“学习十九大,启航新时代”制作主题板报,符合板报内容的是

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九大内容的理解,题目设置为制作主题板报,实质内容是考查学生对十九大的具体内容是否有清晰的理解,需要学生们关注时事热点,认真研读党的方针政策。

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起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此①错误。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因此②正确。

③:党的十九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因此③正确。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④正确。

故本题选C。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结合十九大报告原文和课本知识的内容即可作答,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九大报告指出: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由此可见,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②社会主义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将《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内容作为设题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基本思想的理解和认知,既有对时政的考查,也有对理解我国基本路线方针的考查。

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因此①错误。

②: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社会主义的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②正确。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及经十九大修正后的《党章》均列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③说法错误。

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指导思想,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5、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振兴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①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

②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③是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必然要求

④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情境,旨在考查学生对本战略的认识程度,需要考生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即可作答。

①: 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农民富裕,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因此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①正确。

②:乡村振兴有利于解决城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因此②正确。

③: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或者是同等富裕,因此③错误。

④: 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村的振兴将大大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因此④正确。

故本题选B。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下列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②到建党100周年时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③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的理解,需要学生掌握十九大报告的具体内容,对我国的路线方针和目标有基础的认知。

①: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2017-2020年是决胜期。①正确。

②:我国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②错误。

③:十九大报告指出: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正确。

④: 十九大报告指出: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①实践特色

②思想特色

③民族特色

④时代特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作为考查点,“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奋勇开拓、深化发展,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根据本纲要内容即可作答。

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内容,“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奋勇开拓、深化发展,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即可知道,本题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与之无关。

故本题选B。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虽然总体上是不和谐的,但还是取得了显著成就

②我国虽然实现了共同富裕,但社会主要矛盾在发生变化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矛盾、新挑战

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这是新时期对我国现状的基本定位,需要学生们对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有基本的认识,并对易错易混选项进行有效的排除。

①:虽然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但是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因此①说法错误。

②:我国尚未实现共同富裕,因此②说法错误。

③: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主要矛盾证明了新的时代出现了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③正确。

④:虽然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必须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因此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们对“三个代表”思想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试题的答案做出比较臻选,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需求。

A: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贯彻“三个代表”关键是与时俱进,A与题意无关。

B: 贯彻“三个代表”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B正确。

C: 贯彻“三个代表”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C与题意无关。

D: “三个代表”是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D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B。

10、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反面的经验总结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所提供的成功经验

③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类的考查,学生们要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有基本的了解,因此,可以根据时间节点进行比较和排除,另外也需要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实现更好的比较和选择。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的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因此,①正确。

②:俄国的十月革命所提供的的是革命经验,而当时,革命已取得胜利,因此②不符合题意。

③:邓小平理论确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重要的参考,③正确。

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④与题目要求的时间不符。

故本题选A。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将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的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因为

①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

②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③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④促进改革进入完成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们对改革的认识,改革一般指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 通常一个改革是否能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若成功可让该国走向稳定局势,若失败可能遭致内乱或冲突。因此,考查学生们对改革的认识。

①: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历史经验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①正确。

②: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改革能够改掉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所以会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②正确。

③: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③正确。

④: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 )的对外开放格局。

A.多方位、多领域、多层次 B.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C.引进来、走出去、多层次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互惠互利

【考点】
【答案】

B

【解析】

B: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B符合题意。

ACD:表述均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B。

13、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主题搜集资料,请你选出有问题的一项:

A.实践起点:小岗“大包干”

B.经济特区:为中国开了一扇窗

C.历史惊喜: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D.圆满收官:2001年中国入世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材料为考查方式,灵活的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需要学生们对改革开放的历程以及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成就有基本的了解。

A: 1978年冬,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盘活了农村经济,是一大壮举,A正确。

B: 国家经济特区的设立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迈出关键步伐的标志,B正确。

C: 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的标志,C正确。

D: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了新的水平,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

①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

②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③资本主义条件下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④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需要学生们理解剩余价值的含义,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是指在剥削制度下,被统治阶级剥削的,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即"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根据已知的基础知识,对剩余价值的内容和背后的寓意有基本的理解。

①: 资本家是剥削阶级,是以无偿占有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为目标,①正确。

②: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②说法错误。

③: 马克思用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经济领域的对立,因此③正确。

④: 剩余价值虽然是由无产阶级生产的,但是无法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描述方式,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而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其产生的历史前提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②《共产党宣言》的诞生③工人运动的兴起④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需要学生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基本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类考查,学生们要认真研读课本,厘清基础的知识和内在的联系。

①: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①正确。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不符合题意。

③: 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愈演愈烈,工人的反抗意识增强,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正确。

④: 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6、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是在其基本矛盾不断激发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这一基本矛盾

①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②为根治资本主义痼疾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③使工业革命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劳动群众

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作为考查点,需要学生们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和理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做出解答,属于基础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①: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工人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因此二者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①正确。

②:资本主义的痼疾不可能根治,②错误。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工业革命,获益的最终是资本家,③错误。

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设计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7、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中,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社会有

①原始社会

②奴隶社会

③封建社会

④资本主义社会

⑤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④⑤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性质的理解,需要考生们认识什么是剥削制度,哪种制度是民主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的更迭和替代有基本的了解即可作答。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不存在剥削制度代替剥削制度,①不符合题意。

②:奴隶社会是由原始社会发展而来,原始社会没有剥削与被剥削,所以②不符合题意。

③:封建社会是由奴隶社会发展而来,二者均是剥削制度,③正确。

④:资本主义社会是由封建社会发展而来,二者均是剥削制度,④正确。

⑤: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没有剥削,⑤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8、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工人一天工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而且养活了工人 B.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公平交易,互相利用

C.资本家与工人团结协作,共同生产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认识,需要考生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一个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资本家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内在形式,以此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否认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不符合客观事实,因此A错误。

B: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却能创造出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因此B错误。

C: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工人才是生产者,二者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是团结协作的关系,C错误。

D: 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劳动中所创造的一小部分价值,其余大部分,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带有隐蔽性,D正确。

故本题选D。

19、

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到原始社会结束,人类经历了长达上百万年之久的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类一直奉行“平均分配”制度,人们集体劳动所得到的果实,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其根本原因是

A.物质产品不够丰富 B.人们具有朴素的道德观念

C.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D.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原始社会实行平均分配的生产关系的内在原因,需要考生们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理解和回答。

A:物质产品不够丰富指的是产品匮乏,这并非采取平均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才是最根本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

B:生产关系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客观的生产力水平,而非主观的道德观念,B不符合题意。

C: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以及产品如何分配均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不构成原因与结果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较低,需要集体劳动,决定了“平均分配”的生产关系,因此D正确。

故本题选D。

2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这是基于

①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

②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

③提高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

④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劳动者作用的认识,劳动者是对从事劳作活动一类人的统称,他们的存在和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深远,考查学生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①: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起主导作用,①正确。

②: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观因素,而非物,②错误。

③:劳动者素质提升,可以改进生产工具,开辟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提高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③正确。

④: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会影响生产力水平,决定作用错误。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1、

燧人氏是汉族神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简称燧人,据传,燧人氏来到遂木下休息,忽然看见毕方鸟在大树的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燧人氏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所以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果然钻出火来。“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意义在于

①改善了原始人的生活

②使原始人能够从容的支配自然

③使人类迈出了改造自然的第一步

④扩大了原始人的活动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们燧人氏钻木取火这一典故的历史意义,需要考生们理解钻木取火深层次的社会价值以及对原始人的重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①:钻木取火能使人类吃上了熟悉,改善了原始人的生活,因此,①正确。

②:钻木取火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表现,支配自然夸大其实,②不符合题意。

③:钻木取火是人类利用自然的表现,而非改造自然,③不符合题意。

④:人类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扩大了原始人的活动范围。④正确。

故本题选C。

二、(共3题,共15分)

22、

  高举旗帜奋力开拓铸就辉煌业绩,领航中国信心满怀共创美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你打算怎么做?

【考点】
【答案】

(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提示:从树立理想、认真学习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出题,并要求学生回答如何做,需要考生理解并记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做法与弘扬精神紧密相连,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知识的运用能力。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及经十九大修正后的《党章》均列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第一问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从学习和实践等方面做出解答,言之有理即可。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行动上:努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培养创新意识,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等。

23、

  材料一近代以后……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在讲话中,习近平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指出确定这条道路的依据。

(3)依据材料三,简要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班级准备出庆祝建国70周年的宣传板报,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考点】
【答案】

(1)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依据:中国国情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4)示例:70年奋进,70年辉煌;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举国上下共庆贺,祝愿祖国更强大。

【解析】

本题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为主线出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的历史和政治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挖掘有效信息的能力,在答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1)近代开始于鸦片战争。根据材料内容得知“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结合课本的知识,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此,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是: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根本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方面,使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4)本题是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或者人民生活方面等各个角度发挥,朗朗上口适合标语的问题即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4、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从此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期间就会发生一次。1836年和1847年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二战后,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萧条。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考点】
【答案】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过剩。

(2)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衡,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个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

【解析】

本试题以各国的经济危机情况为情境素材,考查学生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象和原因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1)虽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带来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可以就课本的知识进行准确的描述,在教材中,对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都有详尽的描述。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在于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的激化导致的社会生产结构的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