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 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 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C. 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

流行语是时代的反映,下列流行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②“公私合营、改造”

③“大包干,承包制”

④“全球化、地球村”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3、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A. 甲午中日战争

B. 五四运动

C. 全面抗战爆发

D. 中华民国成立

4、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人口南迁的情况。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战乱

B. 南方经济发达

C. 南方统治者休养生息

D. 南方交通便利

5、

《贞观政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这段材料反映唐太宗治国措施为

A.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B. 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C. 广开言路,选用良吏

D.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6、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

B. 岳飞是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C. 该时期和平交流是民族交往的主流。

D. 北宋先后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过。

二、填空题(共3题,共15分)

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你我共努力。

(1)明朝时_______,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_______学说的正确。

(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二战结束后成立的_______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世界性组织。

8、

回顾周年大事,定格历史瞬间

(1)90年前,井冈山会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坚强的部队是_______。

(2)80年前的_______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3)1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发表《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9、

有国才有家,感悟家国情怀。

(1)元朝时期设立_______,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2)乾隆帝时在_______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3)新时期我国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三、判断题(共1题,共5分)

10、

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曹汝霖。

改正:

(2)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改正:

(3)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改正:

(4)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改正:

四、(共1题,共5分)

11、

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变法?依据材料分析归纳变法遇到阻碍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8习近平新年献词

(2)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40年来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

(3)综合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 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 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C. 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的“1830年”和“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工业革命成效显著,故B项正确;19世纪前期的国际局势并不平稳,西方殖民国家先后掀起了殖民扩张运动,故A项错误;西方殖民主义体系初步确立是在工业革命后,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2、

流行语是时代的反映,下列流行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②“公私合营、改造”

③“大包干,承包制”

④“全球化、地球村”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指的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公私合营、改造”指的是1956年完成的三大改造,“大包干,承包制”指的是20世纪八十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球化、地球村”指的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世界。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错误。

3、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A. 甲午中日战争

B. 五四运动

C. 全面抗战爆发

D. 中华民国成立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说明日本全面侵华激起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抗战,故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激起了民族意识,但还未觉悟到“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否定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4、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人口南迁的情况。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战乱

B. 南方经济发达

C. 南方统治者休养生息

D. 南方交通便利

【考点】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信息“三川北虏乱如麻”可知,西晋末年中原人口南迁的原因是北方战乱,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南方经济发达,并且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CD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5、

《贞观政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这段材料反映唐太宗治国措施为

A.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B. 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C. 广开言路,选用良吏

D.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说明唐太宗治国措施为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轻徭薄赋、简法轻刑和重视教育,故ABD错误。

6、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

B. 岳飞是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C. 该时期和平交流是民族交往的主流。

D. 北宋先后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过。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因此“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和“北宋先后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过”属于史实,故AD项错误;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因此“岳飞是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属于史论,故B项错误;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该时期和平交流是民族交往的主流”是史识,故C项正确。

二、填空题(共3题,共15分)

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你我共努力。

(1)明朝时_______,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_______学说的正确。

(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二战结束后成立的_______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世界性组织。

【考点】
【答案】

(1)郑和下西洋

(2)地圆

(3)求同存异

(4)联合国

【解析】

第(1)问,明朝时的郑和下西洋,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第(2)问,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第(3)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4)问,二战结束后成立的联合国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世界性组织。

8、

回顾周年大事,定格历史瞬间

(1)90年前,井冈山会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坚强的部队是_______。

(2)80年前的_______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3)1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发表《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考点】
【答案】

(1)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四军)

(2)台儿庄战役

(3)共产党宣言

【解析】

第(1)问,90年前,井冈山会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坚强的部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第(2)问,80年前的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第(3)问,1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9、

有国才有家,感悟家国情怀。

(1)元朝时期设立_______,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2)乾隆帝时在_______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3)新时期我国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考点】
【答案】

(1)宣政院

(2)维吾尔

(3)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解析】

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从此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第(2)问,乾隆帝时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第(3)问,新时期我国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三、判断题(共1题,共5分)

10、

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曹汝霖。

改正:

(2)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改正:

(3)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改正:

(4)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改正:

【考点】
【答案】

(1)【错误】曹汝霖改为张作霖

(2)【错误】正式改为初步

(3)【正确】

(4)【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改为“欧洲联盟”

【解析】

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故错误。

第(2)问,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故错误。

第(3)问,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故正确。

第(4)问,1993年欧盟成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故错误。

四、(共1题,共5分)

11、

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变法?依据材料分析归纳变法遇到阻碍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8习近平新年献词

(2)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40年来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

(3)综合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

【考点】
【答案】

(1)戊戌变法(维新变法)。地方各级官员大多持观望态度;中央官员多次违抗光绪皇帝的命令;改革遇到障碍,始终没有落实;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支持和参与变法的人员很少,力量薄弱。(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解析】

第(1)问,“变法”,依据材料一的出处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戊戌变法。“表现”,依据材料信息“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从地方各级官员、中央官员的态度;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权力大小;支持和反对变法的力量强弱等角度分析。

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放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