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月月考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提出了全面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 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C. 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 反映了领导人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2、

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而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型公司,只有750家公司雇工超过100人。这表明

A. 民族企业的发展有较大局限

B. 清政府大力支持民间设厂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顺风顺水

D. 清政府严格限定企业的规模

3、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税、钱漕、盐课,其中地丁税占全部税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的收入几占税收的一半。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B. 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清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4、

明代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人多从事纺织业。这种现象

A. 说明了南北经济的差异

B. 推动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加速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

5、

随着“一带一路”伟大开放战略提出,2000多年前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再次受到大众关注,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唐代时,在这条线路上行走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A. 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 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C. 商人们普遍使用“交子”交易物品

D. 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二、(共1题,共5分)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明时期,由于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这种“外向型”经济,极大地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刺激了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它的载体就是多种类的商品集散中心——市镇。诚然,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与商品市场的繁荣,有它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从宋代以来一直在稳定而持续地起作用,到了明代中叶达到一个新高峰。由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日本人全面介入中国的对外贸易,把原先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商品成产,转化为同时兼顾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二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我国工业布局不得不进行大方位的调整。国民政府在抗战紧急状态下,为保存抗战力量,支撑危局,动员沿海及沿江的工厂大批内迁。将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业重心,以长江为中轴,由东部向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转移。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及沿江地区大约有超过1000万人先后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区域。在这些地区,拥有全部内迁工厂的1/3,共200余家工矿企业,包括兵工、冶金、机械、纺织、炼油、烟草等行业,它们集中了我国战时内迁工业的精华,成为战时生产军需和民用物资的主要基地。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文官、参军、主计等处人员在重庆开始办公。国民政府定都重庆,不仅带动了军政、文教、工矿企业大量迁渝,也使得重庆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重庆成为了全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摘编自张忠伟《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部对重庆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

年份

城镇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新建城市

新建城镇

1979

18495

18.96

216

2361

1986

26366

24.52

347

10718

1995

35174

29.04

640

17532

——资料选编自胡顺廷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晚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迁都对重庆城市化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归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月月考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提出了全面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 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C. 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 反映了领导人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可知,材料强调由于党政不分,导致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因此要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B正确;据材料“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可知,不单指城市,还有农业,故A错误;据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管理体制的权力下放问题,没有涉及发展市场经济,C错误;据材料可以看出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但没有涉及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D错误。

2、

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而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型公司,只有750家公司雇工超过100人。这表明

A. 民族企业的发展有较大局限

B. 清政府大力支持民间设厂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顺风顺水

D. 清政府严格限定企业的规模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而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型公司,只有750家公司雇工超过100人”可知,中国绝大部分民族企业规模小,说明民族企业的发展有较大局限,A正确;据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而材料没有涉及此内容,B错误;据材料可知,中国绝大部分民族企业规模小,说明民族企业的发展有较大局限,发展并非顺风顺水,C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清政府严格限定企业的规模,D错误。

3、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税、钱漕、盐课,其中地丁税占全部税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的收入几占税收的一半。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B. 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清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税、钱漕、盐课,其中地丁税占全部税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的收入几占税收的一半。”可知,鸦片战争前后,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地丁税为主,改变为关税(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厘金(厘金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为主,这一变化反映了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A正确;据材料反映的是财政输入的来源问题,与自然经济的解体没有联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C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前后财政输入的来源变化问题,与清政府是否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无关,D错误。

4、

明代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人多从事纺织业。这种现象

A. 说明了南北经济的差异

B. 推动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加速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人多从事纺织业”可知,这是区域间经济分工,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正确;据材料没有体现南北经济的差异,不管南方还是北方都是以种植业为主,A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内容,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D错误。

5、

随着“一带一路”伟大开放战略提出,2000多年前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再次受到大众关注,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唐代时,在这条线路上行走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A. 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 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C. 商人们普遍使用“交子”交易物品

D. 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据所学可知交子出现于北宋的益州,故唐朝不可能出现,C正确;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唐朝一定有并有所发展,A错误;唐朝时期丝织业发展,白瓷产生于北朝、唐三彩(唐朝时期的陶制品)是常见的商品,故B错误;坎儿井又称井渠法,早在《史记》就有记载,故D错误。

二、(共1题,共5分)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明时期,由于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这种“外向型”经济,极大地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刺激了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它的载体就是多种类的商品集散中心——市镇。诚然,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与商品市场的繁荣,有它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从宋代以来一直在稳定而持续地起作用,到了明代中叶达到一个新高峰。由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日本人全面介入中国的对外贸易,把原先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商品成产,转化为同时兼顾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二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我国工业布局不得不进行大方位的调整。国民政府在抗战紧急状态下,为保存抗战力量,支撑危局,动员沿海及沿江的工厂大批内迁。将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业重心,以长江为中轴,由东部向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转移。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及沿江地区大约有超过1000万人先后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区域。在这些地区,拥有全部内迁工厂的1/3,共200余家工矿企业,包括兵工、冶金、机械、纺织、炼油、烟草等行业,它们集中了我国战时内迁工业的精华,成为战时生产军需和民用物资的主要基地。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文官、参军、主计等处人员在重庆开始办公。国民政府定都重庆,不仅带动了军政、文教、工矿企业大量迁渝,也使得重庆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重庆成为了全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摘编自张忠伟《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部对重庆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

年份

城镇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新建城市

新建城镇

1979

18495

18.96

216

2361

1986

26366

24.52

347

10718

1995

35174

29.04

640

17532

——资料选编自胡顺廷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晚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迁都对重庆城市化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归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考点】
【答案】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为晚明商品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商品集散中心(商业市镇)的出现为晚明商品经济发展提供载体;宋代以来商品经济的延续发展是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积累;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贸易的巨大需求以及白银大量流入,成为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

(2)影响:提高了重庆的政治地位,重庆成为全国军政中心;推动了重庆的经济发展,使重庆成为国统区的工业重心;使重庆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导致重庆城市人口构成多元化。

(3)特点: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镇发展速度(规模)比城市发展速度(规模)更显著。

背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城镇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为城市发展带来活力。

【解析】

(1)据材料“晚明时期,由于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这种“外向型”经济,极大地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可知,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为晚明商品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据材料“……刺激了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它的载体就是多种类的商品集散中心——市镇”可知,商品集散中心(商业市镇)的出现为晚明商品经济发展提供载体;据材料“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与商品市场的繁荣,有它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从宋代以来一直在稳定而持续地起作用,到了明代中叶达到一个新高峰。”可知,宋代以来商品经济的延续发展是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积累;据材料“由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日本人全面介入中国的对外贸易,把原先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商品成产,转化为同时兼顾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贸易的巨大需求以及白银大量流入,成为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

(2)影响:据材料“国民政府在抗战紧急状态下,为保存抗战力量,……将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业重心,以长江为中轴,由东部向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转移”可知,重庆作为国民政府战时的陪都,提高了重庆的政治地位,重庆成为全国军政中心;同时沿海及沿江的工厂大批内迁,推动了重庆的经济发展,使重庆成为国统区的工业重心;据材料“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及沿江地区大约有超过1000万人先后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区域。”可知,使重庆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据材料“国民政府定都重庆,不仅带动了军政、文教、工矿企业大量迁渝,也使得重庆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重庆成为了全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可知,导致重庆城市人口构成多元化。

(3)特点:据表格信息1979---1995年,中国城镇人口增加一倍以上,城市化率迅速提升,新建城市数十多年增长近三倍,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据表格信息可知,新建城镇数量迅猛增长,城镇发展速度(规模)比城市发展速度(规模)更显著。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劳动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新建城镇迅速发展;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10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深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有利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城市发展带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