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高一历史晨练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2题,共60分)

1、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B. “皇帝是国家元首”

C.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2、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A. 义和团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3、

(题文)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

A. 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B. 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 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   D. 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

4、

恩格斯在《德国状况》中评论道:“在法国已完成其任务的恐怖统治,拿破仑以战争的形式把它搬到了其他国家,这种‘恐怖统治’德国是十分需要的。”其中“恐怖统治”的实质是指 ( )

A. 军事独裁和侵略战争   B. 封建专制统治

C. 资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D. 《拿破仑法典》的实施

5、

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这番讲话主要针对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 )

A. 工人运动处于自发斗争阶段

B. 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C. 各国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D.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6、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7、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 )

A. 启蒙思想   B. 生物进化论

C. 空想社会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

8、

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 美国内战时期

C. 俄国二月革命时期   D. 巴黎公社期间

9、

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任何一个研究、解释历史的人,都有意无意地遵循着一种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一部分。下列不属于历史观的是( )

A.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B.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C. “太极生阴阳”

D. “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10、

《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由此可见

A.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后人夸大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C.鸦片战争没有唤起中国人的觉醒 D.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进行孤军奋战

11、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长沙丞相”“軑侯之印”等印章,使墓主人的身份得以最终确认。印章的名称反映出当时 ( )

A. 宗法制在全国仍在实行   B. 藩镇割据进一步发展

C. 郡县与封国并存   D. 相权已被分割

12、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 )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高一历史晨练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12题,共60分)

1、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B. “皇帝是国家元首”

C.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皇帝权力并没有受到宪法的制约,反而赋予了皇帝极大的权力,如规定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有主宰议会的权力,A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君主’是实”,符合题意,故选B。

2、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A. 义和团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根据材料分析问题,典型的材料分析性质的选择题,看陈旭麓先生的话“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爱国主义,二是回到中世纪,中世纪一般指的是欧洲的封建社会,说明这场运动导致社会的倒退,BCD都体现一种爱国主义,并且都是社会进步。A项义和团运动,虽然是从爱国主义出发的,但是从其运动的口号、运动的表现等方面来看,是整个社会的一大倒退,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其实客观上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故此题选A

3、

(题文)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

A. 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B. 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 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   D. 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注意题干的材料出处是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材料强调的是反对霸权主义,特别是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对题干的理解须结合《中美上海公报》发表的背景。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因此,题干中的“任何一方、大国”都是指向苏联,C项正确;A项“遏制日本”说法史实不符;B项“放弃”的说法是错误的;D项“对等大国”说法错误。

4、

恩格斯在《德国状况》中评论道:“在法国已完成其任务的恐怖统治,拿破仑以战争的形式把它搬到了其他国家,这种‘恐怖统治’德国是十分需要的。”其中“恐怖统治”的实质是指 ( )

A. 军事独裁和侵略战争   B. 封建专制统治

C. 资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D. 《拿破仑法典》的实施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拿破仑是资产阶级军事帝国的皇帝,B 项错误,本题A 项迷惑性较大,在拿破仑之前,法国已经完成了“恐怖统治”,所以A 项对于法国并不适合。这里的“恐怖统治”主要是指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推行的资产阶级恐怖政治;D项明显与材料中的“恐怖统治”不符。C项正确,所谓的“恐怖统治”是在为维护革命的成果,进行的资产阶级的专政,实质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

5、

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这番讲话主要针对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 )

A. 工人运动处于自发斗争阶段

B. 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C. 各国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D.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马克思对工人阶级在早期反抗运动中单纯破坏机器的错误方式进行批评,认为没有认清斗争的对象、没有掌握斗争的方式。因此选A。

6、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说明列宁强调革命的目标就是要取得政权,所以根据当时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是两个政权同时并存,列宁当然就是要主张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B正确;ACD均不合题意,故排除。

7、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 )

A. 启蒙思想   B. 生物进化论

C. 空想社会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即资本主义,“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的“若干个小排炮”即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排除C项;启蒙运动的目的在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生物进化论没有涉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排除B项;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因此选D。

8、

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 美国内战时期

C. 俄国二月革命时期   D. 巴黎公社期间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的政治体制。从题干中的"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等关键词来看,英国没有帝国政体,故A项不正确;美国没有帝国和君主政体,故B选项不正确;俄国没有议会制,故C不正确。而法国的巴黎公社建立前,出现过帝国、旧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的君主政体、共和国政体,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9、

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任何一个研究、解释历史的人,都有意无意地遵循着一种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一部分。下列不属于历史观的是( )

A.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B.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C. “太极生阴阳”

D. “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观的理解。“太极生阴阳,理生气”这是属于哲学的观点,和历史观没有关系。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10、

《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由此可见

A.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后人夸大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C.鸦片战争没有唤起中国人的觉醒 D.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进行孤军奋战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鸦片战争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说明鸦片战争并未真正唤醒中国民众的民族反抗意识,答案选C,AB两项说法错误, D项材料中并无体现。

11、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长沙丞相”“軑侯之印”等印章,使墓主人的身份得以最终确认。印章的名称反映出当时 ( )

A. 宗法制在全国仍在实行   B. 藩镇割据进一步发展

C. 郡县与封国并存   D. 相权已被分割

【考点】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长沙丞相”、“軑侯之印”可以得出当时实行了分封制,由此可以得出当时的汉代存在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政治现象,C符合题意;ABD均与材料信息无关。

12、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 )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材料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官员的职权分为治理百姓、管理军队、监察官吏三部分,故①项错误;“秦之定制”指的是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权和监察,故②项正确。“非漫然而设”,体现出作者的赞赏态度,故③正确,④错误,故B项正确,排除AC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