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卷二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3题,共65分)

1、

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市民社会的形成

B. 民间教育的发达

C. 宋代理学的兴起

D. 频繁的对外交流

2、

宋代某些地区的租佃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土地所有者和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大土地所有者将土地整体出租给包佃主,再由包佃主分散转租给租佃户,从而表现出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二地主或包佃主的出现

A. 限制了土地兼并

B. 推动了生产发展

C. 改变了地租形态

D. 废除了人身依附关系

3、

(题文)据史载:唐朝前期,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毫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种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该记载( )

A. 反映了唐朝主要经济中心在豫皖地区

B. 准确地统计了南北方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C. 反映了唐朝行政区划和丝织业发展特点

D. 折射出古代河南、安徽之地是桑蚕中心

4、

历史学家武建国先生指出:“均田制的最后废弛,不复再现,并非完全是由于国家无田可授,其真谛,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这一分析旨在说明

A.“两税法”的实施是“均田制”实施的必然结果

B.“均田制”的瓦解是“两税法”实施的必然结果

C.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均田制”瓦解的主因

D.庶族地主势力壮大是导致“两税法”实施的主因

5、

唐太宗贞观三年正式确立史馆修史制度。据载在武后、中宗之前,史馆“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然今馆中作者,多士如林,皆愿长喙”,导致“傥(同‘倘’)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由此可知,当时

A. 史官个人才能得到发挥

B. 史书修撰管理严格

C. 史官与大臣间矛盾尖锐

D. 修史制度需要改革

6、

唐初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都是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该做法的作用是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

C. 限制了皇帝特权

D. 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7、

汉代贾谊《新书·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失爱不仁,过爱不义。故礼者,所以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也。”材料表明

①孔子的“仁爱”思想

②“仁爱”只能是天子和诸侯的施恩

③“仁爱”是有界限的

④贾谊倡导尊卑有序的“仁爱”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

(题文)廖凤林在《中国通史要略》中说:“盖战国之世,平民已代贵族而执政,草泽之徒,易生觊觎富贵之思。史称项羽年少时,观秦始皇帝渡浙江,曰,彼可取而代也。刘邦繇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为解决这种现象,西汉政府

A. 分封同姓为王,确保刘姓江山

B. 察举征辟,扩大选官范围

C. 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郡国长官

D. 确定新儒学思想主流地位

9、

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此评价的依据不包括

A. 张衡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有《二京赋》

B. 张衡在地震学方面贡献卓著,制作了地动仪

C.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

D. 张衡改进了天文仪器,创制了我国的农历

10、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服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对“三服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皇室消费

B. 其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

C. 其产品可以进入流通领域

D. 其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11、

春秋时期的《管子·轻重乙》记载:“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锥、一铚,然后成为农。”其中并未提到犁,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 井田制已经瓦解

B. 铁犁、牛耕尚未普及

C. 土地私有成主流

D. 青铜农具仍大量使用

12、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所反映的生产方式属于

A. 集体劳动

B. 小农经济

C. 封建庄园经济

D. 个体农业经济

13、

西周时期的学校实行“六艺”教育,所谓六艺是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礼、乐是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标 B. 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

C. 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 D. 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

二、(共3题,共15分)

14、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贵族、士族势力,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为“元嘉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420年—422年在位)于称帝前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打击了腐朽、黑暗的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雏形。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其改革措施主要有:

一、整顿吏治,裁汰冗员。在罢掉或处死的官吏中有许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一律严惩,甚至处死。

二、重用寒人。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

三、继续实行“土断”,抑制兼并。多数侨置郡、县被合并或取消。.在户籍上,不再分土著和侨人。对于势家大族隐藏户口的,严厉清查。还禁止豪强封锢山泽、乱收租税,人民可以任意樵采捕捞。

四、整顿赋役制度。刘裕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凡是州、郡、县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占据屯田、园地的,一律废除。凡宫府需要的物资,“与民和市”,照价给钱,不得征调。还减轻杂税、徭役等。

五、在法制上,刘裕对东晋以来苛刻的刑法也进行了改革,永初三年(422年)正月,下诏“刑罚无轻重,悉皆原降”。

六、重视教育。敦崇学艺,修建庠序。选备儒官,弘振国学。

——摘编自《宋书武帝本纪》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裕改革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16、

重农抑商的政策和理念对古代中国产生极大影响,也是当今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趋)本务而寡末作。

——《韩非子·五蠹》

(1)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对“商”的认识。

材料二唐宋以来,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统治者曾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措施,但这只是在“重农抑商”大背景下的局部性变动与调整。部分学者将这些政策措施称之为“恤商”政策,很显然,如果没有“抑商”,何来“恤商”。

——刘颜东《抑商还是重商:中国古代商业政策再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以来统治者的商业政策。并指出出现这种复杂情况的原因。

材料三当然,不能否认重农抑末思想在宋以后至清代的长期存在。在一般士大夫甚至皇帝的议论中都有其地盘。但应当加以强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所有议论都不曾改变经济上官、商分利的政策原则。人们喜欢举雍正五年发布的一份诏书作为清代抑商的证据。的确,他说了“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之类的话,但是,他对于农民“群趋为工”的现象并不主张强行抑制,而是训谕地方官“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郑韶《重农抑商是“固定国策”吗?》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以后对“商”的思想和政策的看法。作者认为雍正五年发布的诏书能否作为清政府实行抑商政策的证据?为什么?

(4)综上材料,研究者应如何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商业政策的复杂性?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卷二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13题,共65分)

1、

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市民社会的形成

B. 民间教育的发达

C. 宋代理学的兴起

D. 频繁的对外交流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根据“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结合所学,宋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适应市民需要的文化艺术随之兴起,宫廷音乐让位于市井音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故A正确;宫廷音乐让位于市井音乐和民间教育、宋代理学、对外交流无关,排除BCD。

2、

宋代某些地区的租佃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土地所有者和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大土地所有者将土地整体出租给包佃主,再由包佃主分散转租给租佃户,从而表现出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二地主或包佃主的出现

A. 限制了土地兼并

B. 推动了生产发展

C. 改变了地租形态

D. 废除了人身依附关系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租佃制,地主和佃农签订一年或几年的租佃契约,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这种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的发展,B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土地兼并,A项错误;二地主或包佃主的出现并未改变地租形态,也没有废除人身依附关系,故CD两项错误。

3、

(题文)据史载:唐朝前期,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毫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种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该记载( )

A. 反映了唐朝主要经济中心在豫皖地区

B. 准确地统计了南北方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C. 反映了唐朝行政区划和丝织业发展特点

D. 折射出古代河南、安徽之地是桑蚕中心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材料反映了唐朝前期的丝织业的发展情况,A项中“经济中心”无法得出,故排除;B D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材料中“宋州”、“亳州”、“江南东道”、“河北道”等地名,可以反映出唐朝的行政区划有州、道等,故综合材料,选C。

4、

历史学家武建国先生指出:“均田制的最后废弛,不复再现,并非完全是由于国家无田可授,其真谛,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这一分析旨在说明

A.“两税法”的实施是“均田制”实施的必然结果

B.“均田制”的瓦解是“两税法”实施的必然结果

C.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均田制”瓦解的主因

D.庶族地主势力壮大是导致“两税法”实施的主因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注意题干信息“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可见C正确;封建经济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导致均田制难以维持,与之相关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也无法实施,因此唐朝后来改为实施两税法,ABD说法错误。

5、

唐太宗贞观三年正式确立史馆修史制度。据载在武后、中宗之前,史馆“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然今馆中作者,多士如林,皆愿长喙”,导致“傥(同‘倘’)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由此可知,当时

A. 史官个人才能得到发挥

B. 史书修撰管理严格

C. 史官与大臣间矛盾尖锐

D. 修史制度需要改革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说明集体修史制度限制了修史人员个人才能的发挥,故A项错误;“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说明史书修撰人多口杂,甚至会受到外界影响,无法看出管理严格,故B项错误;“傥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说明集体修史会导致“告发”情况严重,不能说明史官与大臣间存在尖锐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指出集体修史制度下的种种弊端,由此可知修史制度改革是必须的,故D项正确。

6、

唐初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都是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该做法的作用是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

C. 限制了皇帝特权

D. 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根据“唐初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都是宰相”“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亦为宰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人数的增加,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减少皇帝决策失误,B正确;宰相人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故排除A;依据材料“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人数的增加,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C错误;D说法绝对,错误,排除。

7、

汉代贾谊《新书·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失爱不仁,过爱不义。故礼者,所以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也。”材料表明

①孔子的“仁爱”思想

②“仁爱”只能是天子和诸侯的施恩

③“仁爱”是有界限的

④贾谊倡导尊卑有序的“仁爱”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故礼者,所以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也”反映了孔子的 “仁爱”思想,并认为“仁爱”有一定的界限,①③说法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仁爱”并非仅限于统治者,人与人之间也有“仁爱”,②说法错误;“故礼者,所以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者也”说明贾谊倡导尊卑有序的“仁爱”,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①③④。

8、

(题文)廖凤林在《中国通史要略》中说:“盖战国之世,平民已代贵族而执政,草泽之徒,易生觊觎富贵之思。史称项羽年少时,观秦始皇帝渡浙江,曰,彼可取而代也。刘邦繇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为解决这种现象,西汉政府

A. 分封同姓为王,确保刘姓江山

B. 察举征辟,扩大选官范围

C. 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郡国长官

D. 确定新儒学思想主流地位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盖战国之世,平民已代贵族而执政,草泽之徒,易生觊觎富贵之思”。项羽所说的“彼可取而代也”。刘邦的感叹“大丈夫当如此矣。”材料反映的是很多豪杰人物都想当皇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董仲舒创立了“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了“君权神授”理论,为皇权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董仲舒的新儒学被汉武帝采纳,新的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因此选择D。

9、

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此评价的依据不包括

A. 张衡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有《二京赋》

B. 张衡在地震学方面贡献卓著,制作了地动仪

C.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

D. 张衡改进了天文仪器,创制了我国的农历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农历是中国汉族传统历法,又有夏历、汉历、阴历等名称,很早就有记载,并非张衡创制了我国的农历,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0、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服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对“三服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皇室消费

B. 其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

C. 其产品可以进入流通领域

D. 其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由材料所述“三服官”、“东西织室”耗费巨大,工人人数也很多,可以推知这是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是供皇家专用和官府专用的,对于管营手工业ABD项是正确的;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是不准进入市场的,故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11、

春秋时期的《管子·轻重乙》记载:“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锥、一铚,然后成为农。”其中并未提到犁,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 井田制已经瓦解

B. 铁犁、牛耕尚未普及

C. 土地私有成主流

D. 青铜农具仍大量使用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锥、一铚,然后成为农。”其中并未提到犁,可知当时犁耕尚未普及,汉朝时期犁耕普及全国,B符合题意,故选B;材料中“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锥、一铚,然后成为农。”可知时间是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小农经济开始出现,土地私有成为主流,不符合题意,排除AC错误;D.材料中“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锥、一铚,然后成为农。”可知铁制农具已经出现,结合所学,此时铁农具尚未普遍应用,青铜农具仍在大量使用,D不符合题意,排除。

12、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所反映的生产方式属于

A. 集体劳动

B. 小农经济

C. 封建庄园经济

D. 个体农业经济

【考点】
【答案】

A

【解析】

依据“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状况,结合所学可知,井田制之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为贵族占有,劳动者集体耕种,收获物缴纳给贵族;私田是劳动者的份地,只有使用权,故A项正确;BCD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不符合题意,排除。

13、

西周时期的学校实行“六艺”教育,所谓六艺是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礼、乐是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标 B. 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

C. 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 D. 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

【考点】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中的“其中礼、乐是核心”,而西周的礼乐制度正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C正确;西周时期的学校以培养贵族成员为目标,当时还是奴隶社会,A错误;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教育由官府垄断,春秋末期才出现学在民间的局面,B错误;儒家学派形成于春秋时期,故D错误。

二、(共3题,共15分)

14、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考点】
【答案】

形态: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原因: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解析】

形态:根据“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得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根据“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得出: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根据“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得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根据“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结合所学得出: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原因:根据“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并联系明朝宦官专权的史实分析回答。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贵族、士族势力,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为“元嘉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420年—422年在位)于称帝前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打击了腐朽、黑暗的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雏形。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其改革措施主要有:

一、整顿吏治,裁汰冗员。在罢掉或处死的官吏中有许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一律严惩,甚至处死。

二、重用寒人。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

三、继续实行“土断”,抑制兼并。多数侨置郡、县被合并或取消。.在户籍上,不再分土著和侨人。对于势家大族隐藏户口的,严厉清查。还禁止豪强封锢山泽、乱收租税,人民可以任意樵采捕捞。

四、整顿赋役制度。刘裕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凡是州、郡、县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占据屯田、园地的,一律废除。凡宫府需要的物资,“与民和市”,照价给钱,不得征调。还减轻杂税、徭役等。

五、在法制上,刘裕对东晋以来苛刻的刑法也进行了改革,永初三年(422年)正月,下诏“刑罚无轻重,悉皆原降”。

六、重视教育。敦崇学艺,修建庠序。选备儒官,弘振国学。

——摘编自《宋书武帝本纪》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裕改革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考点】
【答案】

(1)政治上:进一步打击了腐朽、黑暗的贵族、士族势力,政治风气有所好转;行政效有所提高;重用了一批寒门出生的知识分子,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经济上: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抑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秩序方面:减轻刑罚,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安定及社会风气好转,促进了民族融合。

文化教育:由于宋武帝高度重视教育,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

总之,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元嘉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改革措施,进一步打击了腐朽、黑暗的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雏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秩序上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措施来分析刘裕改革起到的历史作用。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从中国古代某个盛世,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等,然后从政治、经济、社会秩序、文化、对外交往等方来分析盛世的特征。

16、

重农抑商的政策和理念对古代中国产生极大影响,也是当今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趋)本务而寡末作。

——《韩非子·五蠹》

(1)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对“商”的认识。

材料二唐宋以来,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统治者曾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措施,但这只是在“重农抑商”大背景下的局部性变动与调整。部分学者将这些政策措施称之为“恤商”政策,很显然,如果没有“抑商”,何来“恤商”。

——刘颜东《抑商还是重商:中国古代商业政策再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以来统治者的商业政策。并指出出现这种复杂情况的原因。

材料三当然,不能否认重农抑末思想在宋以后至清代的长期存在。在一般士大夫甚至皇帝的议论中都有其地盘。但应当加以强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所有议论都不曾改变经济上官、商分利的政策原则。人们喜欢举雍正五年发布的一份诏书作为清代抑商的证据。的确,他说了“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之类的话,但是,他对于农民“群趋为工”的现象并不主张强行抑制,而是训谕地方官“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郑韶《重农抑商是“固定国策”吗?》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以后对“商”的思想和政策的看法。作者认为雍正五年发布的诏书能否作为清政府实行抑商政策的证据?为什么?

(4)综上材料,研究者应如何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商业政策的复杂性?

【考点】
【答案】

(1)认识:减少从事工商业人数;压低工商业者社会政治地位(抑商)。

(2)政策:总体抑商,局部恤商。

原因:抑商是保护小农经济维护统治的需要,恤商是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

(3)看法:重农抑商思想;官、商分利政策。

证据:不能。

原因:因为雍正不主张强行抑制私人工商业而主张劝导百姓重农。

(4)方法:要多角度认识。

【解析】

(1)认识:根据“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趋)本务而寡末作”可知,韩非子认为,应该减少从事工商业人数,压低工商业者社会政治地位。

(2)政策:根据“这只是在‘重农抑商’大背景下的局部性变动与调整。部分学者将这些政策措施称之为‘恤商’政策”得出总体抑商,局部恤商。

原因:分别说明抑商和恤商的原因,抑商,根据“以趣(趋)本务而寡末作”分析得出保护小农经济维护统治的需要,恤商,根据“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得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

(3)看法:根据“不能否认重农抑末思想在宋以后至清代的长期存在”得出重农抑商思想;根据“但应当加以强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所有议论都不曾改变经济上官、商分利的政策原则”得出官、商分利政策。

证据:根据“但是,他对于农民‘群趋为工’的现象并不主张强行抑制”得出作者认为雍正五年发布的诏书不能作为清政府实行抑商政策的证据。

原因:根据“他对于农民‘群趋为工’的现象并不主张强行抑制”“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概括得出因为雍正不主张强行抑制私人工商业而主张劝导百姓重农。

(4)方法:综合上述材料,得出研究者要多角度、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商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