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高二会考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8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33题,共165分)

1、

下图是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局部)。它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已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苦难、受难和兽性,控诉了法西斯的战争暴行。该作品所属的流派是

1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印象画派

D. 现代主义

2、

某同学想了解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作品,他应该阅读的书籍是

A. 《西风颂》

B. 《巴黎圣母院》

C. 《人间喜剧》

D. 《等待戈多》

3、

被誉为“生物学中的牛顿”,第一次把生物学完全放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家是

A. 瓦特

B. 达尔文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

4、

古希腊出现了总舵的思想家,其中提出“知识即美德”这一名言的是

A. 泰勒斯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5、

下列是找个近代思想演变示意图,空格内应填写

1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6、

中国戏曲艺术种类繁多,其中以历史故事为主要题材,用京胡、鼓、板、锣等乐器伴奏,角色分为生、旦、净、丑的剧种是

A. 评剧

B. 黄梅戏

C. 豫剧

D. 京剧

7、

研究商代的历史,需要解读的文字是

A. 1

B. 2

C. 3

D. 4

8、

下列中国古代医学重要成果中,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

9、

如果要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起源,应当查阅的是( )

A.李贽的《焚书》   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C.顾炎武的《日知录》   D.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10、

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是

A. 克己复礼,民贵君轻

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11、

当今中国很多汽车知名企业与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例如:北汽集团与现代、奔驰、切诺基等,上汽集团与大众、通用等。这些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中国汽车业开始起步

B.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D.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12、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相继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 重点发展轻工业以改善民生

D. 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13、

美国史学家指出:"1921年,列宁发起的政策允许农民经营自己的土地和出售自己的粮食。私人企业主可以经营小型工业,恢复了货币和信贷……将俄国经济拖出混乱不堪的状况。”这一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工业化政策

14、

下图所示英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

A. “三角贸易”展开

B. 君主立宪政体建立

C. 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D. 欧洲经济的一体化

15、

下图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1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下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

1

A. 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 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C. 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 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17、

新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新型喷气式飞机是在

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一五”计划期间

C. “大跃进”运动期间

D. 改革开放时期

18、

近代有一首竹枝词中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A. 铁路运输

B. 电报电信业

C. 航空事业

D. 航海事业

19、

杨德才在《中国经济史新论》中指出,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促使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

A. 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B. 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

C. 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 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

20、

奕诉在《统筹全局折》中写道:“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汉阳铁厂

C. 轮船招商局

D. 发昌机器厂

21、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 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C. 民营手工业艰难经营

D.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22、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应是

1

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B. 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

C. 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探讨

D.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3、

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④掌握司法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4、

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一国两制”方针

④普遍推行村民自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5、

下图是一幅历史照片,可以用来佐证

1

A. 战略决战的开始

B. 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C. 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D. 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垮台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26、

某班设计了“抗日战争”的网页,页面设置了“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胜利”四个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恰当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淞沪会战

C. 日寇暴行

D. 日本投降

27、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挺进大别山

28、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逐渐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思想包括

①武装斗争

②土地革命

③根据地建设

④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9、

下图中有“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还我青岛”等标语.其反映的史事是

1

A. 禁烟运动

B. 公车上书

C. 武昌起义

D. 五四运动

30、

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吾挤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他悼念的是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鲁迅

31、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条款是

A. 协定关税

B. 割香港岛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甲领事裁判权

32、

清朝政治制度出现了新的变化。下图所示机构产生的影响是

1

A. 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

B.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 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

D. 国事均由军机处决策

33、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1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34、

依据材料分析唐朝发展“海上航线”的背景。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所谓“爱人”,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称为“忠恕之道”。为调节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孔子要求双方互相尊重。比如父亲要儿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以此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说明孔子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的思想革命,或叫精神领域里的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领域里的革命,至少在两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推动了社会革命……再是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发明建筑在日益完善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2)结合材料和所学编写“欧洲近代思想革命”大事记。(要求:包括时间、事件名称及影响)

陈独秀宣称数百年来,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宁,主要是中西两种根本性质相反的文化相冲突的结果……到民国初元,一部分优秀国民意识到要通过共和制,求得“政治根本问题”的解决。而民国建立后,热爱共和的人们由于在共和制下备受专制之苦,不能不产生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觉悟”。自由政治、国民政治、自治政治必须处于多数国民的自觉自动,必须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否则,共和、立宪便是作伪的装饰品。

——摘编自许纪霖、陈凯达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3)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陈独秀“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是什么?他为此做了哪些努力?

35、

经济交往加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唐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四川、江南是丝织业中心,其丝织品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出口。陶瓷业亦相当发达,全国有二十多个著名窑址。其中广东潮州窑烧制出的陶瓷器,是外销的主要物品。沿海主要港口都有造船工场,能制造出载重量大、适于远航的海船。由于战火,更主要的是陆路运输,唐代以前的陆上“丝绸之路”已不能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唐时期,东南亚、印度等地与唐朝通好的国家不下二三十个。它们的使节和商人到中国来,主要是经南海到广州的航道。于是发展海上航线,成为迫切要求。

——摘编自林家劲《唐代广州与南海的交通》

(1)依据材料分析唐朝发展“海上航线”的背景。

1

17-18世纪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这种中西贸易基本结构,是西方国家以其殖民地产品,主要是白银、棉花、胡椒等交换中国的茶、丝、瓷器等,特别是西班牙几乎只能以白银来进行交换。

——摘编自后智钢《16-19世纪外国白银内流中国问题探讨》

(2)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阐释清晰)

水果历来是属于温饱之外的奢侈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果已逐渐成为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内容。以西瓜为例,在1982年居民还未买瓜走远路,排长队,而到1985年西瓜市场放开后,西瓜上市量大,质量好,购买方便。到90年代初期,北京人均消费水果47公斤,接近世界最高水平。美国的蛇果、墨西哥的青柚、印度尼西亚的毛丹、新西兰的杨桃、韩国的丰水梨、日本的水晶梨、智利的红提子……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的50多种水果摆满商厦柜台。鲜瓜果58.80公斤,其中西瓜就将近40公斤。

——摘自张太原《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生活的变化》

(3)上述材料反映出北京居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36、

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古者三公坐而论道,其权重大,其体尊严。汉制丞相用人行政,无所不统,盖君则世及……后世恐其专权敌君也,渐收其权归之尚书,渐收而归之中书,而归之侍中,而归之内阁;渐易其名为尚书令,为侍中,为左右仆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为平章政事同三品,为大学士;渐增其员为二人,为四人,乃至十人;渐建其贰为同平章事,参知政事,为协办大学士。其位日卑,其权日分,于是宰相遂为天子私人。

-----《梁启超文选》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出现的变化。

经过四个月的讨论和妥协产生的宪法是一份4000字的简短文献,为新政府勾画了一个最为简要的框架。宪法包含了两个最为基本的政治原则——联邦制和联邦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制衡"机制,前者有时也被称作为"权力的分割"(divisionofpowers),后者则被称为"权力的分立"(separationofpowers)。

——【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2)结合1787宪法的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中“权力的分割”与“权力的分立”的理解,并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意义。

1

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1982年制定了新宪法,五届、六届和七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一系列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通则和一系列单行民事法律、刑法、三大诉讼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一批经济方面的、保障公民权利的、涉外方面的、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法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的背景及特点。

三、(共1题,共5分)

37、

下列关于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

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④播撒了革命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高二会考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33题,共165分)

1、

下图是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局部)。它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已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苦难、受难和兽性,控诉了法西斯的战争暴行。该作品所属的流派是

1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印象画派

D. 现代主义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从“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已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苦难、受难和兽性,控诉了法西斯的战争暴行”可以看出这一风格是现代主义,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古典主义比较稳重,不会这样抽象;B选项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出华丽颜色的渲染;C选项印象画派注重留白。

2、

某同学想了解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作品,他应该阅读的书籍是

A. 《西风颂》

B. 《巴黎圣母院》

C. 《人间喜剧》

D. 《等待戈多》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选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作家雪莱的作品;B选项《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的作品;C选项是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D选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排除。

3、

被誉为“生物学中的牛顿”,第一次把生物学完全放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家是

A. 瓦特

B. 达尔文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注意材料的要求是生物学领域的人才。A选项瓦特主要是工业领域有所贡献;B选项达尔文符合题意,他的进化论第一次把生物学完全放在科学基础之上;C选项是发明大王,与生物学无关;D选项是物理学领域的人才。

4、

古希腊出现了总舵的思想家,其中提出“知识即美德”这一名言的是

A. 泰勒斯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的名言,体现出他对知识的重视,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泰勒斯的名言是“水是万物的本源”;C选项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D选项柏拉图的名言是“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

5、

下列是找个近代思想演变示意图,空格内应填写

1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国给出的时间来看,主要针对的是19世纪90年代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戊戌变法思想,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其它选项都不满足19世纪90年代这个时间的要求,故排除。

6、

中国戏曲艺术种类繁多,其中以历史故事为主要题材,用京胡、鼓、板、锣等乐器伴奏,角色分为生、旦、净、丑的剧种是

A. 评剧

B. 黄梅戏

C. 豫剧

D. 京剧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旦、净、丑”是京剧中的主要角色分类,且伴随着京胡、鼓、板、锣等乐器伴奏,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评剧因形成时间较晚,主要题材不是历史故事;B选项黄梅戏的角色分为六大类;C选项豫剧的主要角色是“四生、四旦、四花脸”

7、

研究商代的历史,需要解读的文字是

A. 1

B. 2

C. 3

D. 4

【考点】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的文字形式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甲骨文)。B选项的字体是秦代的小篆;C选项的字体是楷书,故排除;D选项的字体是行书,故排除。

8、

下列中国古代医学重要成果中,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中医临床学”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为后世中医临床学奠定理论基础,因此本题选B选项。A选项《黄帝内经》涉及的不是临床医学;C选项《千金方》和D选项《本草纲目》都晚于《伤寒杂病论》。

9、

如果要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起源,应当查阅的是( )

A.李贽的《焚书》   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C.顾炎武的《日知录》   D.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顾炎武的基本主张有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批判君主专制、众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所以题干所说名言出于顾炎武,所以如果要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起源,应当查阅的只能是顾炎武的《日知录》。

10、

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是

A. 克己复礼,民贵君轻

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选项克己复礼,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典型的儒家思想;B选项无为而治四老子的思想,符合题意,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D选项主要体现出的是法家思想。

11、

当今中国很多汽车知名企业与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例如:北汽集团与现代、奔驰、切诺基等,上汽集团与大众、通用等。这些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中国汽车业开始起步

B.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D.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从“当今中国很多汽车知名企业与世界汽车集团合资”可以看出主要涉及到的是汽车领域的全球化,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中国汽车开始起步的时候是“一五”计划时期,当时还没有出现与世界相结合;B选项错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之时中国汽车工业还没有起步;C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的是全球化,而不是局限于亚太地区。

12、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相继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 重点发展轻工业以改善民生

D. 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主要都是针对经济问题来改革,都想解决计划经济的弊端,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勃日列涅夫改革侧重的是工业;B选项错误,两者的改革都没有改变所有制结构;C选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

13、

美国史学家指出:"1921年,列宁发起的政策允许农民经营自己的土地和出售自己的粮食。私人企业主可以经营小型工业,恢复了货币和信贷……将俄国经济拖出混乱不堪的状况。”这一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工业化政策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农民有权出售自己的粮食可知,这一时期并没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排除A选项;从材料中农民有权经营自己的土地,可以以排除C选项;从存在私有企业可以得出这一时期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D选项工业化政策是斯大林模式下的措施,故排除。

14、

下图所示英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

A. “三角贸易”展开

B. 君主立宪政体建立

C. 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D. 欧洲经济的一体化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图表可以看出,从1751年到1851年,英国人口基数增长,城市人口也逐渐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对英国最大影响的事件是工业革命,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B选项发生在17世纪,故排除;D选项欧洲经济一体化化是二战之后的事件,故排除;A选项黑奴贸易是殖民扩张的连锁事件,故排除。

15、

下图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1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新航路,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洋航线,1519-1522葡萄牙人麦哲伦等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线,迪亚士葡萄牙人1488年12月,船队在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航行之后,安全回到里斯本。这是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突破。再结合下图即可回答,

1

16、

下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

1

A. 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 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C. 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 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社社亩产万斤粮”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是违背客观实际的,因此这一时期应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现象严重,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亩产万斤在当时根本做不到;D选项没有理解此时期的真是状况是“浮夸风”;C选项错误,这是严重与事实不符的,不可能是科技进步造成的。

17、

新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新型喷气式飞机是在

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一五”计划期间

C. “大跃进”运动期间

D. 改革开放时期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新型喷气式飞机是在1954年,这一时间正处于“一五”计划期间,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期间1949年到1952年底;C选项“大跃进”时期发生在1958年到1960年;D选项改革开放时期是在1979年之后。

18、

近代有一首竹枝词中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A. 铁路运输

B. 电报电信业

C. 航空事业

D. 航海事业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当中的描述“举头铁索路行空”“音书万里一时通”两句可知需要架设电线,另外还有传播信息的功能,符合题意的是B选项电报通讯。A选项铁路不会在“头上”;C选项航空事业不会出现“铁索”;D选项航海事业应该与水有关,而不是天空有关。

19、

杨德才在《中国经济史新论》中指出,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促使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

A. 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B. 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

C. 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 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政府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且失业运动思潮盛行,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洋务运动在甲午战败之后已经失败;B选项错误,戊戌变法发生的时间是在1896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此时还没有建立。

20、

奕诉在《统筹全局折》中写道:“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汉阳铁厂

C. 轮船招商局

D. 发昌机器厂

【考点】
【答案】

A

【解析】

“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体现出的是洋务运动早期的“自强”口号。A选项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符合题意;B选项汉阳铁厂是洋务运动后期在“求富”口号下出现的企业;C选项轮船招商局是一家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D选项发昌机器厂并不是洋务企业,故排除。

21、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 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C. 民营手工业艰难经营

D.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耘田”、“绩麻”分别对应着“儿女”,说明这体现出的是男耕女织的场面,反映出的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灌溉的内容;C选项错误,除了“绩麻”还有“耘田”,不仅仅有手工业,还有农业;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与商品经济有关的内容。

22、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应是

1

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B. 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

C. 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探讨

D.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的表现;巴黎公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攻打冬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幕,代表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材料体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B、C选项只涉及到了一幅图片,不够全面,故排除。

23、

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④掌握司法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责任制内阁的最高长官是首相,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内阁要对议会负责,首相有权解散议会,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④选项掌握司法权错误,英国掌握司法权的上议院。

24、

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一国两制”方针

④普遍推行村民自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新中国成立之后确立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有三项: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③“一国两制”制度提出于改革开放新时期;④村民自治也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才出现。

25、

下图是一幅历史照片,可以用来佐证

1

A. 战略决战的开始

B. 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C. 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D. 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垮台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来看,这张图片是南京的总统府。上面清楚地显示出人民解放军占领了这里,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战略大决战是三大战役,当时南京还没有解放;B选项错误,全国大陆基本解放是西藏问题的和平解决;C选项错误,人民解放战争依旧没有完成,还有南方大部分地区没有解放。

26、

某班设计了“抗日战争”的网页,页面设置了“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胜利”四个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恰当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淞沪会战

C. 日寇暴行

D. 日本投降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选项九一八事变是抗战爆发之前的部分,故排除;B选项淞沪会战是正面战场的一部分,故排除;C选项日寇暴行符合题意,是整个抗日战争中的重要部分;D选项日军投降是抗战胜利的一部分,故排除。

27、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挺进大别山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从“远征”一词可以看出这一历史事件是与远征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的远征是红军长征,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南昌起义并没有涉及到远征;B选项秋收起义也没有与远征有关的内容;D选项虽是远征,但是与长征相比不能称得上“无与伦比”。

28、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逐渐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思想包括

①武装斗争

②土地革命

③根据地建设

④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武装斗争部分,这是大革命之后的经验;第二部分是土地革命思想;第三部分是建立农村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④选项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内容,但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无关。

29、

下图中有“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还我青岛”等标语.其反映的史事是

1

A. 禁烟运动

B. 公车上书

C. 武昌起义

D. 五四运动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和“还我青岛”这些标语都反映出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禁烟运动没有涉及到青岛;B选项公车上书是戊戌变法中的一幕;C选项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中的一部分。

30、

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吾挤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他悼念的是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鲁迅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材料提到“三民五权”,应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五权”主张;推翻数千年专制,应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应出自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故选C选项。林则徐的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排除A选项。康有为主要是领导了戊戌变法,排除B选项。鲁迅主要是文学成就,排除D选项。

31、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条款是

A. 协定关税

B. 割香港岛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甲领事裁判权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目中是“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选项。A选项协定关税破坏的是关税主权;B选项割让香港岛属于破坏领土主权,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的主权不限于领土主权;D选项领事裁判权没有割地的情况,故排除。

32、

清朝政治制度出现了新的变化。下图所示机构产生的影响是

1

A. 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

B.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 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

D. 国事均由军机处决策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到养心殿外隆宗门内设立了军机处,这是方面君主处理政事的缘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军机处涉及到的是中央内部的问题;C选项南书房在材料图片中没有体现;D选项错误,军机处是皇帝的服务部门,国家大事由皇帝来决策。

33、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1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北宋初年主要从一是削减地方官的权力,另设“通判”以牵制之,二是分割宰相的权力,三是控制军队,四是发展科举制度,五是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故①②③均符合题意,D项正确。④错在“节度使”,应为“通判”。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34、

依据材料分析唐朝发展“海上航线”的背景。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所谓“爱人”,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称为“忠恕之道”。为调节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孔子要求双方互相尊重。比如父亲要儿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以此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说明孔子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的思想革命,或叫精神领域里的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领域里的革命,至少在两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推动了社会革命……再是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发明建筑在日益完善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2)结合材料和所学编写“欧洲近代思想革命”大事记。(要求:包括时间、事件名称及影响)

陈独秀宣称数百年来,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宁,主要是中西两种根本性质相反的文化相冲突的结果……到民国初元,一部分优秀国民意识到要通过共和制,求得“政治根本问题”的解决。而民国建立后,热爱共和的人们由于在共和制下备受专制之苦,不能不产生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觉悟”。自由政治、国民政治、自治政治必须处于多数国民的自觉自动,必须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否则,共和、立宪便是作伪的装饰品。

——摘编自许纪霖、陈凯达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3)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陈独秀“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是什么?他为此做了哪些努力?

【考点】
【答案】

(1)积极作用:强调仁爱,强调人的自我道德修养:倡导在处理社会伦理关系方面充分

理解他人,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欧洲近代思想革命大事记:

14~16世纪,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6世纪,宗教改革打破罗马教会的精神束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7~18世纪,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反对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3)办法:破除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观念,改造国民思想。

努力: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旧的伦理道德。

【解析】

(1)从材料中的叙述,我们能够看出孔子的思想强调仁爱,强调人的自我道德修养。这对于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是十分有利的。此外,孔子倡导在处理社会伦理关系方面充分理解他人,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注意材料中的时间要求: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这一时期的西方思想领域主要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我们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具体的时间并分析出每一历史事件的主题以及影响。

(3)从“必须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方式在思想层面,要破除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观念,改造国民思想。他为此做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新文化运动上: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旧的伦理道德。

35、

经济交往加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唐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四川、江南是丝织业中心,其丝织品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出口。陶瓷业亦相当发达,全国有二十多个著名窑址。其中广东潮州窑烧制出的陶瓷器,是外销的主要物品。沿海主要港口都有造船工场,能制造出载重量大、适于远航的海船。由于战火,更主要的是陆路运输,唐代以前的陆上“丝绸之路”已不能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唐时期,东南亚、印度等地与唐朝通好的国家不下二三十个。它们的使节和商人到中国来,主要是经南海到广州的航道。于是发展海上航线,成为迫切要求。

——摘编自林家劲《唐代广州与南海的交通》

(1)依据材料分析唐朝发展“海上航线”的背景。

1

17-18世纪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这种中西贸易基本结构,是西方国家以其殖民地产品,主要是白银、棉花、胡椒等交换中国的茶、丝、瓷器等,特别是西班牙几乎只能以白银来进行交换。

——摘编自后智钢《16-19世纪外国白银内流中国问题探讨》

(2)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阐释清晰)

水果历来是属于温饱之外的奢侈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果已逐渐成为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内容。以西瓜为例,在1982年居民还未买瓜走远路,排长队,而到1985年西瓜市场放开后,西瓜上市量大,质量好,购买方便。到90年代初期,北京人均消费水果47公斤,接近世界最高水平。美国的蛇果、墨西哥的青柚、印度尼西亚的毛丹、新西兰的杨桃、韩国的丰水梨、日本的水晶梨、智利的红提子……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的50多种水果摆满商厦柜台。鲜瓜果58.80公斤,其中西瓜就将近40公斤。

——摘自张太原《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生活的变化》

(3)上述材料反映出北京居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考点】
【答案】

(1)背景:经济发展急需拓宽外贸通道;陆上丝绸之路的局限;国际交往不断扩大;造

船业日益发达。

(2)评分标准:

观点提炼准确,史实运用充分、恰当,论述逻辑清晰、合理。

观点提炼准确,史实运用比较恰当,论述有一定的逻辑性。

有观点,能够运用史实说明观点。

没有观点或观点不正确。

示例:

观点:

白银流动改变世界

阐释: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等西方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西班牙在美洲开展殖民活动,掠夺黄金、白银。黄金、白银流向欧洲,引发了价格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西方殖民者用殖民地的产品与中国的茶、丝等产品交換,大量的白银流向中国,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货币体系。白镊流动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3)变化:

水果品种丰富,由奢侈晶变成普通商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市场的活跃提供了保障。

【解析】

(1)从“其丝织品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出口”可以得出经济发展急需拓宽外贸通道;从“由于战火,更主要的是陆路运输,唐代以前的陆上‘丝绸之路’已不能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得出陆上丝绸之路的局限;从“唐时期,东南亚、印度等地与唐朝通好的国家不下二三十个”得出国际交往不断扩大。此外,造船业的发展也为其提供基础条件。

(2)从材料二的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到的是白银流动问题,因此我们在分析提炼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涉及到白银流动问题。在提出观点之后,我们要结合具体史实来分析论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即可。

(3)从水果种类上,我们能得出水果品种丰富,从“到90年代初期,北京人均消费水果47公斤,接近世界最高水平”可以看出水果由奢侈晶变成普通商品;从人们对于水果的态度上看可以得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外国水果的出现可以得出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人民生活的提高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买到水果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市场的活跃提供了保障。

36、

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古者三公坐而论道,其权重大,其体尊严。汉制丞相用人行政,无所不统,盖君则世及……后世恐其专权敌君也,渐收其权归之尚书,渐收而归之中书,而归之侍中,而归之内阁;渐易其名为尚书令,为侍中,为左右仆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为平章政事同三品,为大学士;渐增其员为二人,为四人,乃至十人;渐建其贰为同平章事,参知政事,为协办大学士。其位日卑,其权日分,于是宰相遂为天子私人。

-----《梁启超文选》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出现的变化。

经过四个月的讨论和妥协产生的宪法是一份4000字的简短文献,为新政府勾画了一个最为简要的框架。宪法包含了两个最为基本的政治原则——联邦制和联邦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制衡"机制,前者有时也被称作为"权力的分割"(divisionofpowers),后者则被称为"权力的分立"(separationofpowers)。

——【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2)结合1787宪法的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中“权力的分割”与“权力的分立”的理解,并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意义。

1

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1982年制定了新宪法,五届、六届和七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一系列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通则和一系列单行民事法律、刑法、三大诉讼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一批经济方面的、保障公民权利的、涉外方面的、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法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的背景及特点。

【考点】
【答案】

(1)变化:

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丞相名称发生变化;人数逐渐增多。

(2)理解:权力的分割:指的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权力的划分。

权力的分立:指的是政府的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互相制衡。

意义: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又保证了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有利于防止专制。

(3)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特点;立法数量多,涉及面广,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解析】

(1)从“后世恐其专权敌君也,渐收其权归之尚书,渐收而归之中书,而归之侍中,而归之内阁”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进,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从“渐易其名为尚书令,为侍中,为左右仆射……”可以看出丞相名称发生变化;从“渐增其员为二人,为四人,乃至十人”得出人数逐渐增多。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中“权力的分割”与“权力的分立”主要体现在中央与地方、中央内部上。中央内部主要体现在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上,指的是政府的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互相制衡;中央与地方针对的就是联邦制。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又保证了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三权分立有效避免了专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从“先后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可以看出特点主要是立法数量多,涉及面广。从宪法的地位上可以看出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三、(共1题,共5分)

37、

下列关于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

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④播撒了革命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播撒了革命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①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