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初中毕业生第二次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做一股“清流”

徐文秀

①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目“火”起来,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

②文化如此,人生亦然。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混浊而灰暗。有的习惯于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别会装,喜欢背“台词”,有的还入戏很深,成了“戏精”;有的热衷于走“虚浮夸”的路子,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处处浮在表面,时时想走捷径;有的满足于过“庸懒散”的日子,表现岀懈怠、疲沓的样子,工作往往干点“意思意思”,奉行“既不出风头,又不落后头”;有的甚至迷恋于“邪恶丑”的法则,搞厚黑学、行潜规则,拜码头、结圈子,等等。

③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古往今来,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崇。从洁身自好、“岀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到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竽等。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④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冇所坚守而不随波逐流。说到底,清流样子就是真善美的样子,就是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的样子。

⑤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古人云“源洁流清。”做人的本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本来。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财富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

⑥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有大目标和大志向的人,总是不会被路边的碎石绊倒。胸有鸿鹄之志,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会翩翩起舞。要想活出清流样子,内心还要有强大的定力和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不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朝着既定的方向砥砺前行。人不一定过得富,但一定要活得高贵,保持一份清高,守住一份气节,便能活出清流样子。

⑦莲花,以其高洁品质让世人“独爱”。清流如莲,清流之人以其真善美的品格而被世人称羡,更让自己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2018年07月16日第4版·人民论坛)

【1】说说木文的论证思路。

【2】第①段从“清流”成了“流行语”说起,有什么好处?

【3】从③④段中选择一种论证方法,并结合内容说说作用。

【4】文的论述语言恰似“一股清流”,请结合第⑤段画线句子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5】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做一股清流”的认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晒谷

吴美群

①小时候,每到盛夏时节,家乡田野里黄澄澄的稻谷就成熟了,遍地铺满了金黄,父老乡亲们于是开始了一年夏收夏种的忙碌,欢喜而艰辛。

②生产队大集体时,有专门负责晒稻谷的人,除了仓库保管员,就是给孩子哺乳的妇女或体弱患病的人。晴天时,他们会把社员们挑来倒在晒谷场上的湿稻谷摊成约两厘米厚的一层,隔一段时间就得头顶烈日用谷耙推一遍翻晒。虽然不像在稻田里劳动那样艰辛,但也绝不轻松。

③黄昏临近,是晒谷者最忙的时候。他们两人一组,一人在前面拉着约一米长、三十厘米宽的长方形大谷耙,一人在后面扶着谷耙的木柄,把晒干的稻谷耙成小山似的谷堆。还需有人在旁边扫拢散落的谷粒,有人用手摇风车把晾晒后的稻谷中的瘪谷、稻草借助风力除去,再把晒干净的稻谷由保管员过秤后装入谷仓中,一般要忙到暮色苍茫的时候。

④如果黑云压境,大雨欲来,晒谷的人就如同听到紧急冲锋号,即使当妈妈的正在给婴儿哺乳,也只能把哇哇大哭的孩子放到谷仓屋檐下的摇篮中,飞也似的冲向晒谷场,把稻谷扫拢耙成堆,然后盖上塑料薄膜,才擦去满头大汗舒一口气。要是稻谷被淋湿,在谷堆中发了热,就会出芽或霉变,将直接影响到社员们的口粮。

⑤后来分田到户,晒谷由各家各户自行安排。我家稻田离家较远,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到田里干活,待我们兄弟几个起床时,她已经把一担湿漉漉的稻谷挑到了晒谷场。那是生产队时期建的晒谷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晒谷的任务通常交给我。我先用扫帚将晒谷场打扫干净,特别要注意清理散落在里边的小石子;然后将箩筐内的稻谷倒出,再用木耙把谷堆推平。晒谷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力气大了,谷粒会被推得太靠边,影响收谷的效率;力气小了,谷粒就晒不均匀。得耐心地用木耙将谷子推得厚薄均匀,谷子才能被太阳晒得干透。每过一个多小时,还得去翻谷。

⑥晒谷并不轻松。在热浪滚滚的太阳底下翻谷,浑身上下大汗淋漓,汗水和谷子毛粘在一起,像一只只小虫在身上蠕动一般难受。除了翻谷外,小孩们还要关注天气变化,不能让晾晒的谷子被雨淋湿。可夏日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乌云密布,噼里啪啦的雨水跟着就下来了。于是,村子里响起了一阵“下雨啦”的呼喊声,到处跑动着人们抢收谷子的身影。不一会儿,晒谷场就成了热闹的“海洋”,呐喊声、责备声和把谷声充满了整个村庄。收起自家的谷子,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还是不待别人开口,就带上自家的扫把和木耙,投入到另一场尚未完成的“战斗”中。

⑦夏日的天气常常捉弄辛劳的乡亲们,正当大家伙将谷子推成谷堆准备苫盖时,山那边的雨却停下了脚步,不一会儿竟然云开雨散、太阳高挂了。于是,伴随着乡亲们的喃喃怨语,晒谷场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⑧因为晒谷,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天气的谚语比如”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又如“天上鱼鳞斑,不用翻”……

⑨如今,我虽然离开了家乡,在县城里谋生,但晒谷场上的往事依然会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慰藉着我悠远的乡愁。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09月08日09版)

【1】全文按照时间顺序,重点记叙了哪两个时期晒谷场上晒谷的情景?

【2】文中多次写到“晒谷并不轻松”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提炼出其原因(不少于三点)。

【3】根据问题要求,赏析词句。

(1)品味第④段中加点词语“飞”“冲”的表达效果。

(2)从修辞的角度,揣摩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第⑧段写晒谷学到的谚语,看似与文章主题无关,可以删去。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5】末段写“晒谷场上的往事依然会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慰藉着我悠远的乡愁”,结合全文说说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3、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③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⑥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出师表》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4、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加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了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1)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简·爱成年后在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________________(职业),简·爱最擅长的技能是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心存对阳光雨露的感激,小草一岁一枯荣之后又萌发新绿;心存对蓝天白云的感激,雄鹰在清寒玉宇中展翅高飞;心存对巍峨高山的感激,溪水从山涧低吟下泻;心存对广袤大地的感激,泥土在田野里散发沁人的芳香……

感激是力量之源、爱心之根、勇气之本。感激父母,你将不再辜负父母的希望;感激社会,你会轻轻扶起趺倒在地的老人;感激人生,你将笑对狂风暴雨,笑迎天边那一道美丽的彩虹……

请以“过后才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5)不少于600字。

五、(共2题,共10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冋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

(3)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4)人鸟声俱绝:   绝:

(5)问其姓氏   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两文都是游记,都以寥寥数语描绘景物。(甲)文用奇特的想象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月夜小景;(乙)文采用____________的手法,描写了西湖雪后奇景。

【4】两文同是赏景抒情,如何理解苏轼的“闲”与张岱的“痴”所包含的不同感情?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苍桑了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pò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选自席慕容《七里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渴(____)望   郁(____)香   魂pò(____)

(2)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3)下列短语中的“拂”与“微风拂过”的“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

A.拂袖而去     B.春风拂面   C.拂晓出发

(4)仿照第一节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初中毕业生第二次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做一股“清流”

徐文秀

①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目“火”起来,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

②文化如此,人生亦然。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混浊而灰暗。有的习惯于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别会装,喜欢背“台词”,有的还入戏很深,成了“戏精”;有的热衷于走“虚浮夸”的路子,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处处浮在表面,时时想走捷径;有的满足于过“庸懒散”的日子,表现岀懈怠、疲沓的样子,工作往往干点“意思意思”,奉行“既不出风头,又不落后头”;有的甚至迷恋于“邪恶丑”的法则,搞厚黑学、行潜规则,拜码头、结圈子,等等。

③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古往今来,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崇。从洁身自好、“岀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到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竽等。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④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冇所坚守而不随波逐流。说到底,清流样子就是真善美的样子,就是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的样子。

⑤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古人云“源洁流清。”做人的本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本来。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财富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

⑥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有大目标和大志向的人,总是不会被路边的碎石绊倒。胸有鸿鹄之志,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会翩翩起舞。要想活出清流样子,内心还要有强大的定力和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不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朝着既定的方向砥砺前行。人不一定过得富,但一定要活得高贵,保持一份清高,守住一份气节,便能活出清流样子。

⑦莲花,以其高洁品质让世人“独爱”。清流如莲,清流之人以其真善美的品格而被世人称羡,更让自己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2018年07月16日第4版·人民论坛)

【1】说说木文的论证思路。

【2】第①段从“清流”成了“流行语”说起,有什么好处?

【3】从③④段中选择一种论证方法,并结合内容说说作用。

【4】文的论述语言恰似“一股清流”,请结合第⑤段画线句子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5】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做一股清流”的认识。

【考点】
【答案】

【1】先从清流生活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价值、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三个方面阐述清流般生活是怎样的生活以及过清流般生活的原因;再从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胸怀大志两个方面论述过清流生活的途径。

【2】第①段从“清流”成了流行语说起,引出本文的论题—清流,并自然过渡到清流人生;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3】第③段先用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再用举例论证;第④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4】①口语化,自然朴实说理通俗易懂;“多问问”“多看看”“纠一纠”“正一正”。②短句、工整句的使用读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增加了感染力和说服力。③将“人生”比作“一潭池水”的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本文源头清的道理。

【5】①要胸怀有大志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人生有追求:②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不掩饰、不矫情;③活出做人的骨气,不随波逐流;④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⑤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对考查文段仔细阅读,划分层次,简单概括层意,然后用“作者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文字表达模式将层意整合。文章开头首先通过列举现实中的例子引出论题“做一股“清流””,然后②-④段分别从“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三个方面论证了清流人生的意义,接着又从“得正本清源”,“得胸怀大志”两方面论证了实现清流人生的途径。据此理解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以故事开头的作用是常考的一种的题型,此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引起读者兴趣;引出论点(或论题);作为论据论证论点。据此作答即可。文章开头从现实写起自然而然地引出论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据此理解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通常考查到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采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效果(具体有力或生动形象)+论证的观点。示例:③段中“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运用了道理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第④段中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据此理解作答。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语言特点的理解。从“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句子中可以看出语言不加修饰,简单质朴,口语化。句子多用短句,明了有节奏,例如“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另外“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的道理。据此理解作答。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作答时可以结合本文中的“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冇所坚守而不随波逐流”,“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等句子和自己的实际来谈即可。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晒谷

吴美群

①小时候,每到盛夏时节,家乡田野里黄澄澄的稻谷就成熟了,遍地铺满了金黄,父老乡亲们于是开始了一年夏收夏种的忙碌,欢喜而艰辛。

②生产队大集体时,有专门负责晒稻谷的人,除了仓库保管员,就是给孩子哺乳的妇女或体弱患病的人。晴天时,他们会把社员们挑来倒在晒谷场上的湿稻谷摊成约两厘米厚的一层,隔一段时间就得头顶烈日用谷耙推一遍翻晒。虽然不像在稻田里劳动那样艰辛,但也绝不轻松。

③黄昏临近,是晒谷者最忙的时候。他们两人一组,一人在前面拉着约一米长、三十厘米宽的长方形大谷耙,一人在后面扶着谷耙的木柄,把晒干的稻谷耙成小山似的谷堆。还需有人在旁边扫拢散落的谷粒,有人用手摇风车把晾晒后的稻谷中的瘪谷、稻草借助风力除去,再把晒干净的稻谷由保管员过秤后装入谷仓中,一般要忙到暮色苍茫的时候。

④如果黑云压境,大雨欲来,晒谷的人就如同听到紧急冲锋号,即使当妈妈的正在给婴儿哺乳,也只能把哇哇大哭的孩子放到谷仓屋檐下的摇篮中,飞也似的冲向晒谷场,把稻谷扫拢耙成堆,然后盖上塑料薄膜,才擦去满头大汗舒一口气。要是稻谷被淋湿,在谷堆中发了热,就会出芽或霉变,将直接影响到社员们的口粮。

⑤后来分田到户,晒谷由各家各户自行安排。我家稻田离家较远,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到田里干活,待我们兄弟几个起床时,她已经把一担湿漉漉的稻谷挑到了晒谷场。那是生产队时期建的晒谷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晒谷的任务通常交给我。我先用扫帚将晒谷场打扫干净,特别要注意清理散落在里边的小石子;然后将箩筐内的稻谷倒出,再用木耙把谷堆推平。晒谷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力气大了,谷粒会被推得太靠边,影响收谷的效率;力气小了,谷粒就晒不均匀。得耐心地用木耙将谷子推得厚薄均匀,谷子才能被太阳晒得干透。每过一个多小时,还得去翻谷。

⑥晒谷并不轻松。在热浪滚滚的太阳底下翻谷,浑身上下大汗淋漓,汗水和谷子毛粘在一起,像一只只小虫在身上蠕动一般难受。除了翻谷外,小孩们还要关注天气变化,不能让晾晒的谷子被雨淋湿。可夏日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乌云密布,噼里啪啦的雨水跟着就下来了。于是,村子里响起了一阵“下雨啦”的呼喊声,到处跑动着人们抢收谷子的身影。不一会儿,晒谷场就成了热闹的“海洋”,呐喊声、责备声和把谷声充满了整个村庄。收起自家的谷子,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还是不待别人开口,就带上自家的扫把和木耙,投入到另一场尚未完成的“战斗”中。

⑦夏日的天气常常捉弄辛劳的乡亲们,正当大家伙将谷子推成谷堆准备苫盖时,山那边的雨却停下了脚步,不一会儿竟然云开雨散、太阳高挂了。于是,伴随着乡亲们的喃喃怨语,晒谷场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⑧因为晒谷,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天气的谚语比如”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又如“天上鱼鳞斑,不用翻”……

⑨如今,我虽然离开了家乡,在县城里谋生,但晒谷场上的往事依然会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慰藉着我悠远的乡愁。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09月08日09版)

【1】全文按照时间顺序,重点记叙了哪两个时期晒谷场上晒谷的情景?

【2】文中多次写到“晒谷并不轻松”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提炼出其原因(不少于三点)。

【3】根据问题要求,赏析词句。

(1)品味第④段中加点词语“飞”“冲”的表达效果。

(2)从修辞的角度,揣摩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第⑧段写晒谷学到的谚语,看似与文章主题无关,可以删去。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5】末段写“晒谷场上的往事依然会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慰藉着我悠远的乡愁”,结合全文说说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
【答案】

【1】“生产队大集体时”“分田到户”。

【2】①负责晒谷的多为哺乳的妇女或体弱患病的人体力弱,任务重:②晒场要扫干净,力气要用均匀,稻谷要推得厚薄均匀,谷粒要晒均匀;③每隔一段时间要翻次谷;④顶着烈Ⅱ翻晒稻谷;⑤临近黄昏要收谷归仓时,程序多、工作量更大常忙到漆黑才完工;若遇大雨欲来则忙着抢收谷子,不能让稻谷被淋湿:⑦夏天气变化无常,刚遇大雨收谷进仓,若“下了又得晒出来。

【3】(1)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晾晒人(正在哺乳的妇女)赶在雨前抢收稻谷的心情之紧张急切、行动速度之快;表现了农民对粮食的珍视:也突出了晒谷的“艰辛”。(2)运用比喻、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晒谷场抢收谷子的场面夸大地比成热闹的“海洋”,又用呐喊声””责备声”耙谷声”充满村庄。形象地描写了村民们被此互助、埋怨天气、抢收动作利索的繁忙情景,客观上也暗示着稻谷的丰收。

【4】示例:不能删去。因为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晒谷”的事学到的谚语也是作者晒谷所得的收获,更加地突出了那段日子晒谷虽苦但苦中有乐的中心,它丰富了乡愁的内涵。可以删去,因为使行文更紧凑更流畅,主题更突显,更令人回味等。言之成理也对。

【5】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晒谷场上晒谷经历的难忘对乡村“欢喜而艰辛的劳动生活感受回味无穷,对淳朴村民、家乡亲人的无限怀念,对乡村人勤劳、互助互爱的美好品质的默赞。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和概括。文中前后介绍了两种晒谷的场景,一是②-④段中写了“生产队大集体时”晒谷的情景;而是⑤-⑧段中“分田到户,晒谷由各家各户自行安排”时晒谷的情景。据此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文中多次提到“晒谷并不轻松”,从“除了仓库保管员,就是给孩子哺乳的妇女或体弱患病的人”可以看出晒谷的人群力量弱;“把社员们挑来倒在晒谷场上的湿稻谷摊成约两厘米厚的一层,隔一段时间就得头顶烈日用谷耙推一遍翻晒”“力气大了,谷粒会被推得太靠边,影响收谷的效率;力气小了,谷粒就晒不均匀。得耐心地用木耙将谷子推得厚薄均匀”可见要求很高;“在热浪滚滚的太阳底下翻谷,浑身上下大汗淋漓,汗水和谷子毛粘在一起,像一只只小虫在身上蠕动一般难受”可见翻谷的辛苦;“如果黑云压境,大雨欲来,晒谷的人就如同听到紧急冲锋号,即使当妈妈的正在给婴儿哺乳,也只能把哇哇大哭的孩子放到谷仓屋檐下的摇篮中,飞也似的冲向晒谷场,”“夏日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乌云密布,噼里啪啦的雨水跟着就下来了”可见收谷时时间紧迫,劳动量大。据此理解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1)“如果黑云压境,大雨欲来,晒谷的人就如同听到紧急冲锋号,即使当妈妈的正在给婴儿哺乳,也只能把哇哇大哭的孩子放到谷仓屋檐下的摇篮中,飞也似的冲向晒谷场,”句中“飞”“冲”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雨来临时妈妈们的举动,表现了行动之快,同时也是为了突出晒谷的不易。(2)“不一会儿,晒谷场就成了热闹的“海洋”,呐喊声、责备声和把谷声充满了整个村庄。”运用比喻、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雨来临时晒谷场的紧张热闹的气氛,表现了农民的艰辛和不易。据此理解作答。

【4】此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结合文章内容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只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撑即可。如果选择不删,就可以从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来谈,能从劳动中得到收获这也是一种乐趣。如果选择删去,可以从文章的结构来谈,删去后是文章更紧凑,凸显中心。据此理解作答。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结尾的理解。“晒谷场上的往事依然会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这怀念中有晒谷的艰辛和不易,有“收起自家的谷子,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还是不待别人开口,就带上自家的扫把和木耙,投入到另一场尚未完成的“战斗”中”互帮互助中体现出来的淳朴民风和村民勤劳的品质,这些都是让我值得怀念和赞美的。据此理解作答。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3、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③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⑥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出师表》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   ②起舞弄清影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   ④芳草萋萋鹦鹉洲   ⑤心却比男儿烈   ⑥惟吾德馨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厦”、“洲”、“烈”、“馨”的书写。理解型默写(2)①抓关键词“临危受命”,②抓关键词“颈联”。

三、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4、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加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了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1)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简·爱成年后在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________________(职业),简·爱最擅长的技能是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   祥子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难过得哭不出声来。   (2)家庭教师   画画  

【解析】

(1)选段出自《骆驼祥子》,书中围绕主人公祥子三次买车三次失败的经历表现了社会主题。A段中是祥子第一次买到车时的感受,他激动兴奋。B段中此时他的妻子虎妞因为难产而死,因为无钱安葬,所以将车卖掉,心情万分难过,所以“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2)《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简·爱是个孤女,她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倍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简·爱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她最擅长的是画画。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心存对阳光雨露的感激,小草一岁一枯荣之后又萌发新绿;心存对蓝天白云的感激,雄鹰在清寒玉宇中展翅高飞;心存对巍峨高山的感激,溪水从山涧低吟下泻;心存对广袤大地的感激,泥土在田野里散发沁人的芳香……

感激是力量之源、爱心之根、勇气之本。感激父母,你将不再辜负父母的希望;感激社会,你会轻轻扶起趺倒在地的老人;感激人生,你将笑对狂风暴雨,笑迎天边那一道美丽的彩虹……

请以“过后才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5)不少于600字。

【考点】
【答案】

符合题意即可。

范文:

过后才美

我总是可以看见一朵一朵的沉香花,洁白的花瓣随风摇曳,纷纷扬扬,正如我年少无知的往事,我不谙世事的童年。

走过旧街拐角处的老房子,我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沉重的铁门生出暗红色的花纹,墙角的爬山虎依然繁盛,绿意盎然,好像不经意间便会伸出一只柔软的触角,撩拨你心中的那根弦。

那么多那样繁盛的沉香花,模糊了我的双眼,勾起了我的回忆,从前的一幕幕光影再现于眼前。

记忆中的童年是灌木丛中的一只七星瓢虫,是炎热的夏天的一根草莓味冰棍,是吃饭时打碎碗后的心虚与害怕,是考试得了双百分后飞奔回家的喜悦……现在回想,那时的我压根没意识到:原来我的童年也是如此的多彩缤纷!

这里,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的回忆,小时候在门前的空地上,一起有模有样地过家家;稍大点和小伙伴们捉迷藏,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后来就变成了一起到谁家去看新的动画片……如今,儿时的小伙伴一个个都已经远去。有人说人走了,回忆是带不走的,希望某一天他们回来时,能指着某个地方对同伴们说:“喏,我们曾在这里斗蛐蛐呢,你还蹲在树下哭过鼻子呢!”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其实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无忧无虑的,只是时间冲淡了我们的回忆,我们常常只想着赶往前方的路,闲暇时蓦然忆起自己的童年,大多数人都会不由地感慨,然后美美地笑着说:“那时真美好啊!”

走过门前的石子路,突然放慢了脚步,我们总是以为明天以后还有明天,可就在我们踢着地上的石子、头也不回地向前走着的时候,我们最好的年华早已在潮涨潮落中渐渐消逝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在有些方面又都一样。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

【解析】

首先审题。题目的关键词是“美”“过后”,要凸显“美”,就要处处围绕“美”来下笔,人物的外貌美、精神美、气质美、心灵美,自然万物的情态美,人生感悟的哲理美,都是可以浓墨重彩、大肆渲染的。要强调“过后”这一时段,不能只拘泥于对“现在”时段某人某事的叙写,而要将笔触伸向“过去”,最好将这两个时段的经历进行比照,从而凸显出“过后才美”这一主旨。

精心选材,精巧构思。囿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取材于身边小事毕竟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比如写自己画画、舞蹈、学钢琴、长跑等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也许有的人还会想到老家的庭院,奶奶做香袋时眯起眼睛的样子,儿时和小伙伴跑去村子的小河抓鱼的趣事……只要能观照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就可以写出接地气的好文章。当然我们学过的文章也可以帮助打开写作的思路,比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中的主人公在父亲的指点下自己一步一步爬下悬崖,过后才觉得这个经历的过程很美,在以后的人生中更体会到其中的哲理之美;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送自己到车站,爬过月台去买橘子,当初“我”觉得父亲非常“迂”,多年以后觉得他的背影很温馨很美,他对自己的爱很浓很深。

如何让自己的叙述表达别具一格,那就得在结构形式上下功夫。都写记叙文体时,选用日记体、书信体、对话体、梦幻体,肯定就会有异峰突起、柳暗花明的美感。

五、(共2题,共10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冋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

(3)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4)人鸟声俱绝:   绝:

(5)问其姓氏   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两文都是游记,都以寥寥数语描绘景物。(甲)文用奇特的想象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月夜小景;(乙)文采用____________的手法,描写了西湖雪后奇景。

【4】两文同是赏景抒情,如何理解苏轼的“闲”与张岱的“痴”所包含的不同感情?

【考点】
【答案】

【1】(1)考虑想到(2)于是就(3)形容水的澄澈(4)消失(5)他们的

【2】(1)只是缺少像我辆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或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3】   比喻   白描  

【4】苏轼的“闲”:①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②被貶的落寞悲凉、远大抱负无以施展的无奈自慰。张岱的“癍”:①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不被世俗凡人所理解的高雅情调:②对故国的一颗痴心,一颗赤心。(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念无与为乐者”翻译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意思是“考虑,想到”。“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翻译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遂”意思是“于是,就”。“庭下如积水空明”翻译为“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人鸟声俱绝”翻译为“湖附近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意思是“消失”。“问其姓氏”翻译为“(我)问他们的姓氏”,“其”意思是“他们的”。

【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意思是“只是”,“闲人”意思是“清闲的人”,“耳”意思是“罢了”。(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意思是“哪里”,“更”意思是“还”。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

【3】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景手法。甲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下美景。乙文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描写出了景物的形与神。

【4】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感情的理解。甲文中作者最后感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其中包含了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乙文中最后一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痴”字由舟子说出,实际是作者的心声。“痴”可以理解为痴迷于山水的乐趣,痴迷于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感慨,含有一种得意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附近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从上至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着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苍桑了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pò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选自席慕容《七里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渴(____)望   郁(____)香   魂pò(____)

(2)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3)下列短语中的“拂”与“微风拂过”的“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

A.拂袖而去     B.春风拂面   C.拂晓出发

(4)仿照第一节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kě   yù   魄   (2)苍桑   沧桑   (3)B   (4)示例:①花儿急着要绽放美丽的容颜   叶子却渴望拥抱坚实的大地   ②星星急着要炫耀璀璨的宝石   太阳却渴望早点脱下金色的羽衣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字音字形。需要注意“魄”的书写,这是一个易错字。

(2)“苍桑”—“沧桑”。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

(3)“微风拂过”意思是轻微的风轻轻擦过,与之相同的应该是“春风拂面”。故选B。

(4)此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仿写时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把握。从内容上来说,句子应该写的是自然事物,从形式上看,两个句子应该能构成对比关系,并依靠关联词“却”连接。示例:白云急着要飘向天边,小雨却渴望着重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