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第二高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奇彩梦园,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吸引了无数慕名造访的外地游客。

B.酷暑难耐之际,一场渴盼中的大雨,带来了夏日里难得的清凉,小区的树木也欣欣然地舒展着树叶。

C.傍晚的时候风停了,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喉咙  静谧  瘫痪  花枝召展

B.高邈  地毯  发髻  翻来覆去

C.决别  睫毛  莅临  披蓑戴笠

D.化妆  草垛  铃当  呼朋引伴

3、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窠巢(kē)   酝酿(niàng)  着落(zháo)   随声应和(hè)

B.嘹亮(liáo) 嫩叶(nèn)   黄晕(yùn)   暴怒无常(nù)

C.贮蓄(zhù) 发髻(jì)   抖擞(shǒu)   絮絮叨叨(dāo)

D.棱镜(líng) 屋檐(yán)   竦峙(zhì) 粗犷豪迈(kuǎng)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4、

阅读《春》(节选),完成小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第①段:__________图;第②段:________图;第③段:________图。

【2】第②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4】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5】选段③描写了有关人的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5、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山岛竦峙。(《观沧海》)

(5)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7)《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写出古人借月抒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6、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________(填写作者名)所写的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作者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朝花夕拾》中出现六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作者的保姆________、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恩师________、朋友________、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请任选一个人物,概括与他(她)相关的两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7、

综合性学习

在举国同庆祖国母亲70岁生日之际,万州二中喜迎80华诞。学校将举行系列校庆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一是将10月25日至11月25日确定为校友回访月;二是将10月份最后一周确定为校企、校社联谊周;三是将10——12月的每月18日确定为校园开放日;四是举办以校庆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作为学校的一员,你将参与此次活动。

(1)为了让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更好地参与我校校庆系列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有感召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向校友宣扬二中“为诗意人生奠基”的教学理念,老师设计了一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诵读诗意人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特邀学者、万州二中高1968级校友李达武先生,将于10月25日回访母校,你将代表年级邀请李达武教授于10月25日下午4点钟到初中部阶梯教室为初一年级学生带来“我读书,我快乐——讲国学经典,释诗意人生”的专题讲座,你见到她后会说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2题,共10分)

8、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同一段路,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又觉得很长;同一件事,有时我觉得有趣,有时则感到乏味;某个时候我什么都能做,换另一个时候又什么都不想……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9、

作文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________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七、(共1题,共5分)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俄而雪骤 (___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

(3)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列对《咏雪》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雪日内集”是咏雪的直接原因。

B.谢太傅对兄女的答案更为满意。

C.“未若柳絮因风起”能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D.“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4】链接材料:

田子为相①,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曰:“子安③得此金?”对④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⑤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⑥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⑦。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⑧之。”田子愧惭走出,造⑨朝还金,退请就狱⑩。王贤⑪其母,说⑫其义,即舍⑬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⑭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为相:做宰相。②镒:二十两。③安:怎么。④对:回答。⑤治官:做官。⑥事亲:侍奉父母。⑦馆:这里指家。⑧去:送还。⑨造:到……去。⑩就狱:接受处分。(11)贤:以……为贤。(12)说:通“悦”,为……感到高兴。(13)舍:通“赦”,赦免。(14)《诗》:这里指《诗经》。承承:谨慎小心。

《陈太丘与友期行》与链接材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重庆市万州区第二高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奇彩梦园,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吸引了无数慕名造访的外地游客。

B.酷暑难耐之际,一场渴盼中的大雨,带来了夏日里难得的清凉,小区的树木也欣欣然地舒展着树叶。

C.傍晚的时候风停了,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暴怒无常: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有规律。与D句语境不符,使用有误。故选D。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喉咙  静谧  瘫痪  花枝召展

B.高邈  地毯  发髻  翻来覆去

C.决别  睫毛  莅临  披蓑戴笠

D.化妆  草垛  铃当  呼朋引伴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 花枝招展。

C. 诀别。

D. 铃铛。

故选B。

3、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窠巢(kē)   酝酿(niàng)  着落(zháo)   随声应和(hè)

B.嘹亮(liáo) 嫩叶(nèn)   黄晕(yùn)   暴怒无常(nù)

C.贮蓄(zhù) 发髻(jì)   抖擞(shǒu)   絮絮叨叨(dāo)

D.棱镜(líng) 屋檐(yán)   竦峙(zhì) 粗犷豪迈(kuǎng)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 着落(zhuó)。

C. 抖擞(sǒu)。

D. 棱镜(léng)。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4、

阅读《春》(节选),完成小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第①段:__________图;第②段:________图;第③段:________图。

【2】第②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4】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5】选段③描写了有关人的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考点】
【答案】

【1】   春花、   春风、   春雨  

【2】   触觉、   嗅觉、   听觉;   温柔、   清香、   悦耳(意思相近即可)。  

【3】(1)“闹”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写出了“嗡嗡”的声响,而且显现出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既有声音,又有情态,突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同时从侧面表现出春花多、艳、甜的特点。

(2)“卖弄”是“炫耀”之意,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鸟儿的欢快。

【4】这三个分句的语序不可以颠倒,因为三个比喻分别对应着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面的“桃儿、杏儿、梨儿”。文中的描写、叙述等手法有它的内在逻辑,上下文是一一对应的,“红的像火”对应的是桃花,“粉的像霞”对应的是杏花,“白的像雪”对应的是梨花。

【5】烘托出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与概括。第①段“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里带着甜味……野花遍地是”写“春花图”;第②段“吹面不寒杨柳风”“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写“春风图”;第③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写“春雨图”。

【2】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景物描写角度的分析理解能力。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本题中,文章第②段描写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从触觉角度写风的温暖;“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是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的清香;“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是从听觉角度写春风的悦耳。

【3】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本题中,(1)句中“闹”不仅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情态,渲染了热闹景象,表现蜜蜂多,热闹的场景。从侧面表现春花的花多、花艳、花味甜。(2)“卖弄”原意是炫耀的意思,在这里指尽情地表现,是贬义褒用,写出了鸟儿在春天的欣喜、欢快之情,从侧面表现了春风给万物带来了生机。

【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的分析能力。词语、句子或段落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或不符合事情的发展顺序,也就是不合逻辑,二是与上下文有照应关系。结合文章分析,这三个句子不可以颠倒 ,这句与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一要考虑该段落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及这样写的作用;二要考虑该段落在全文结构和写法方面的作用。解答时,可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本文作者描写雨中的乡村、行人和农民,属于侧面描写,烘托了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气氛。​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5、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山岛竦峙。(《观沧海》)

(5)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7)《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写出古人借月抒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杨花落尽子规啼   影入平羌江水流   岐王宅里寻常见   水何澹澹   应傍战场开   枯藤老树昏鸦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如: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啼、澹、羌”的书写。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6、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________(填写作者名)所写的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作者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朝花夕拾》中出现六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作者的保姆________、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恩师________、朋友________、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请任选一个人物,概括与他(她)相关的两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鲁迅   阿长(长妈妈)   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   范爱农   任选一人,概括答出有关的两个故事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中出现六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作者的保姆阿长、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相关故事如《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踏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时,如送给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阿长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她粗壮耐劳,真诚善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一位良师。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他正直热忱,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习,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高尚的品质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7、

综合性学习

在举国同庆祖国母亲70岁生日之际,万州二中喜迎80华诞。学校将举行系列校庆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一是将10月25日至11月25日确定为校友回访月;二是将10月份最后一周确定为校企、校社联谊周;三是将10——12月的每月18日确定为校园开放日;四是举办以校庆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作为学校的一员,你将参与此次活动。

(1)为了让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更好地参与我校校庆系列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有感召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向校友宣扬二中“为诗意人生奠基”的教学理念,老师设计了一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诵读诗意人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特邀学者、万州二中高1968级校友李达武先生,将于10月25日回访母校,你将代表年级邀请李达武教授于10月25日下午4点钟到初中部阶梯教室为初一年级学生带来“我读书,我快乐——讲国学经典,释诗意人生”的专题讲座,你见到她后会说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例如:丹桂传香 诚邀八方校友;秋菊溢金 喜逢四海宾朋。又如:母校不忘 恩师不忘 同窗不忘   (2)例如:唱响诗意人生   书写诗意人生 展演诗意人生等   (3)李达武先生(教授):您好!我是初2022级学生xxx,我代表年级邀请您于10月25日下午4点钟到初中部阶梯教室为初一年级的学生做“我读书,我快乐——讲国学经典,释诗意人生”的专题讲座,真诚期待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  

【解析】

(1)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语境,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如:师生共吟二中几度风云诗,校友同奏母校十载辉煌曲。

(2)此题考查设计主题活动。活动主题形式有很多,可以开主题班会,举办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办主题板报等等,但注意必须与“为诗意人生奠基”有关。也可仿照“诵读诗意人生”设计。答案不唯一。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口语交际中的邀请语的表达能力。首先应注意邀请的对象是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称呼(李达武先生(教授):您好!)。其次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初2022级学生……)。然后向邀请对象阐明邀请缘由(10月25日下午4点钟到初中部阶梯教室为初一年级的学生做“我读书,我快乐——讲国学经典,释诗意人生”的专题讲座)。注意答出称呼、时间、地点、内容,符合口语表达特点,意思完整,有礼貌。

六、作文(共2题,共10分)

8、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同一段路,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又觉得很长;同一件事,有时我觉得有趣,有时则感到乏味;某个时候我什么都能做,换另一个时候又什么都不想……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考点】
【答案】

同样的风景,更深的感悟

我是一只幼蚕,缓缓地在桑叶上蠕动,啃着我的食物,喝着上帝馈赠的露水,悠闲地活着。这儿山清水秀,迷人的景色让人心醉……

一天,我正在安详地晒“太阳浴”,突然一只飞蛾飞过我的身边,深沉地望了我一眼,就匆匆地走了,留下我为他的眼神深思。那一眼包含了什么情感,鼓励、鄙夷、不屑、无视……

我不懂,但我开始向往蓝天,向往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在蓝天中跳舞、歌唱!我开始拼命地吞食桑叶,拼命地喝着雨水,我拼命地渴望长大,渴望自己能飞舞蓝天。

日子一天天悄然而逝,我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着。渐渐地,我已经长大。那天清晨,我从鸟儿悦耳动听的歌声中醒来,发现自己开始吐丝了。我兴奋极了,我欢呼,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为自己更靠近理想欢呼!

从那以后,我拼命地吐丝,因为我曾听长辈们说过,只有吐尽了自己体内的丝,才能成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为了自己的理想,任何的传说,任何的希望,任何的挫折,我都愿意尝试!

就这样日复一日,我渴望吐尽体内的丝,终于等到了那一天,我成功地吐尽了最后一根丝,钻进了为自己建造的“坟墓”。我瞬间失去了一切,仿佛从醉人的天堂掉入了恐怖的地狱,周围的一切都消灭了,里面一片黑暗,只能听见鸟儿仍在歌唱。也许这就是“作茧自缚”。我挣扎着要出来,拼命地挣扎,却只是做无用功,白白地浪费时间,但是我没有放弃,直到我闭上双眼……

不知过了多久,我又醒来,想起我的梦想,我又开始挣扎。经历了无穷的痛苦后,我成功了。在破蛹而出的一瞬间,我发现自己有了翅膀,我实现了我的梦想。我在向往已久的蓝天中歌唱,我发现这儿的风景更美!也许是奋斗后的“重生”让我感受到了一切美丽!我这才知道:同样的风景,同样的世界,奋斗后才会领略到她的妩媚,她的诱人……

我看见了一只幼蚕,深沉地望了他一眼……

【解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提示:解题的关键是细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然后从中提炼出作文创作的主旨来。从题目中的材料来看,同样的路,同一件事,同一个时候,却带给人不同的感觉。这是因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自己此时与彼时的心境不同吧。创作本文,应从生活中取材,以真实的事件来寄托真实的感悟,自然引出文章主旨,写出真情实感。写作思路:可拟题为“同样的风景,更深的感悟”。拟写一篇想象类记叙文。以一只蚕化茧成蝶的过程为写作内容,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是蚕的时候,看到一只飞蛾,于是心生梦想,也要像它一样飞翔,看一看同样的风景。第二部分写化茧成蝶的艰难过程,最后成功,看到了同样的风景,但却有了更深的感悟。

9、

作文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________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考点】
【答案】

镌刻在作业本上的约定

小学六年级时,教语文的林老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

林老师批作业有个習惯:时常在作业后面写下一长串评语,以此鼓励我们努力向上。有一回,我的作业字迹潦草,林老师这样批注:“此次作业写得很认真!但是与上回相比,稍微下降了那么一点点,要努力哟!”

对于林老师这次不温不火的批评,我满心温暖,发誓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谁知,父亲看后,眉头一皱,大笔一挥,竟在老师的批语后面续写了一句评语:“稍微下降了那么一点点,意味着退后了十万八千里,小问题暴露出大毛病,若不尽快改正,后果堪忧!”

次日,林老师将作业本发下来,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只见林老师在父亲的评语后面回复:“有一种‘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令郎表面上后退,实则进步,假以时日,必将取得优异成绩,且拭目以待。”

面对林老师的批语,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我觉得林老师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勇气,她在用另一种方式鼓励我。

然而,父亲并不服气,继续在我的作业本上与林老师展开论战,他如此写道:“愚以为,为人师者,应严字当头,直陈缺陷,该批则批,决不姑息迁就平日之小错,方能获取学业之大成。如若不然,将误人子弟也。”

看着父亲的“神回复”,我吓了一跳。当时虽年幼,却也知道父亲这段话并不是什么“好词好句”,而是暗含讥讽。这样的批语,怎么能让老师看呢?

犹豫良久,我还是鼓起勇气把作业本交给了林老师。林老师居然不恼,而是笑呵呵地继续回复……就这样,父亲和林老师以我的作业本为阵地,展开了一轮接一轮的辩论,竟然持续了一个多月。在那段日子里,我一有时间便翻阅那个作业本,默念着父亲和林老师的篇篇辩词。时日一久,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在学习态度、方法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观。

多年以后,我已记不清那场辩论的最终结果,那个充满父亲和林老师教育思想和观点的作业本,亦在走南闯北的奔波中散佚。然而,自那场长久的辩论结束之后,父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我有了错误不再狂风暴雨式地批评,而是宽严相济,循循善诱。可以据此推测,父亲败给了林老师。但是父亲一直不承认他的“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我上了大学后才知道一个“密约”:父亲和林老师是大学同学,他们之间有一个“约定”,不能让孩子过早知道大人之间的“关系”,否则的话,孩子会因为这层“关系”而产生一种虚妄的优越感,于成长极为不利。

这些年来,我时常想起父亲和林老师的“密约”,以及他们在我的作业本上的“神回复”。我知道,他们在不动声色中向我灌输着为人处事的道理,犹如春风化雨,为我注入了努力学习的力量,点缀着我的童年、我的人生。

【解析】

想要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半命题“镌刻在_____的约定”有丰富的延展性,是个大而化之的题目。可以写实,亲情、友情皆可。也可以务虚,心灵之约,侧重于痛并快乐着的自我成长,收获爱与责任和勇气等等。“约定”是承诺、信用、坚守的意思;补题也较简单,如心底的、小树上的、夏天的、花架下等。文章应写成以记事的记叙文。选材时要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选取真实典型的素材。立意要积极向上。行文中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清楚“我”和谁之间的“约定”,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要运用细节描写,突出文章主题。语言要生动流畅,表达出真情实感。

七、(共1题,共5分)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俄而雪骤 (___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

(3)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列对《咏雪》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雪日内集”是咏雪的直接原因。

B.谢太傅对兄女的答案更为满意。

C.“未若柳絮因风起”能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D.“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4】链接材料:

田子为相①,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曰:“子安③得此金?”对④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⑤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⑥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⑦。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⑧之。”田子愧惭走出,造⑨朝还金,退请就狱⑩。王贤⑪其母,说⑫其义,即舍⑬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⑭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为相:做宰相。②镒:二十两。③安:怎么。④对:回答。⑤治官:做官。⑥事亲:侍奉父母。⑦馆:这里指家。⑧去:送还。⑨造:到……去。⑩就狱:接受处分。(11)贤:以……为贤。(12)说:通“悦”,为……感到高兴。(13)舍:通“赦”,赦免。(14)《诗》:这里指《诗经》。承承:谨慎小心。

《陈太丘与友期行》与链接材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考点】
【答案】

【1】   (1)骤:急   (2)差:大体   (3)不:同“否”   (4)顾:回头看  

【2】(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2)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丢下我走了。

【3】A

【4】《陈太丘与友期行》:做人要讲诚信;链接材料: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文中的“友人”和“田子”都能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加强记忆。本题中注意:骤:急(速),紧。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尊君在不(否)(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翻译通常以直译为主,就是从词语到语法结构直接对译,将原文词句落到实处,准确、晓畅地进行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现象。本题中应注意关键词:未若:比不上。因:凭借,趁,乘。非人哉:不是人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3】A.咏雪的直接原因是:俄而雪骤。故选A。

【4】第一问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理解能力。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一点也不姑息。这篇文章告诉人们“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链接材料通过田子为相三年回家,带回来一百镒黄金,受到母亲的追问与教导,揭示了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的道理。第二问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然后结合两文内容,抓住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根据甲文中的“友人惭,下车引之”以及乙文中的“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可知,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共同之处: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 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链接材料译文:田子做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三年后退休回家,将他在任时得到的两千两黄金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黄金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所得的报酬。”母亲说:“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么?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期望的。

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当国家的大臣不忠诚,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很惭愧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还黄金,然后请求君王让自己进监狱。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因田子母亲的深明大义而高兴,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再次任命他当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诗经》说:“好好教育你的子子孙孙谨慎小心,使他们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说的就是贤惠的母亲教育子孙的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