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口子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2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守桥

葛俊康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选文有删改)

【1】阅读文章第②—⑦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颗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2】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愣”“紧紧”“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

【4】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2、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オ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④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韩诗外传》

(注释)①方:正在。②轻然:突然终止的样子。③喧:因分心而遗忘。④裂:割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

(4)其母引刀裂其织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孙权劝学和孟母戒子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

【4】吕蒙和孟子的经历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3、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我亦无他,________。(《卖油翁》)

②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木兰诗》)

③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⑤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韩愈《晚春》中描写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默写王维的《竹里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4、

半命题作文

面对亲人、老师、朋友、同学、小动物、大自然……我们总有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把你想对他/她/它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请以“我想说声_____”(可填:谢谢你、对不起、我爱你、您辛苦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安徽省濉溪县口子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守桥

葛俊康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选文有删改)

【1】阅读文章第②—⑦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颗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2】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愣”“紧紧”“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

【4】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考点】
【答案】

【1】   发展:老葛拉不动卡在桥洞口桃树,石桥危在旦夕;   高潮:老葛奋不顾身跳入洪水中,用锯子锯树。  

【2】渲染紧张气氛,突出洪水的来势之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老葛冒着生命危险守桥做铺垫;烘托人物紧张担忧的心情,使老葛的性格更加鲜明。

【3】(1)心理描写。 写出了老葛看到桃树堵住桥洞后的震惊,表现出老葛对桃树堵住桥洞会导致坍塌的紧张和担忧。

(2)校长先是感到意外,没想到老葛会提出上课要求;随之理解老葛心情,被老葛的举动深深打动;最后对老葛充满敬意,毕竟像老葛这样全心全意为教育的人太少了。

【4】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日守桥、洪水中护桥、洪水后修桥的主要内容),具有深层含义,暗示老葛守护孩子、守护自己心中的教育信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突出人物性格,揭示主旨,寄寓了作者的情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梳理和概括能力。记叙文的六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一般来说,高潮部分是最能打动读者和表现人物性格的地方,本文中,老葛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跳入洪水中,用锯子锯树,最能体现他舍己为人、一心关心教育的品质,应是文章的高潮部分。发展部分应在开端和高潮之间,在文章中应为:老葛拉不动卡在桥洞口桃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石桥危在旦夕部分。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本文为小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为:①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画线句子的作用为:交待了洪水来势凶猛、情况危急,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描写大桃树被洪水冲下卡在桥洞口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表现出主人公老葛英勇、善良、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及心理变化的分析。①赏析句子时的格式为:此句运用了xx修辞或者细节描写,生动的写出了(浅层意思),表达了(深层意思),根据此题的深层和浅层意思即可回答人物性格。此句运用了心理描写,浅层意思是:老葛看到桃树卡在洞口时内心的震惊与担心;深层意思是:表现出形势的危急,以及老葛准确的预见性和强烈的责任心。②题目要求是回答心理变化,我们最少要分析出两种心理。“愣”表现的出乎意料;“紧紧”“慢慢”“湿润”表现的是感动。

【4】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题目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本文的题目的作用:“守桥”是主人公老葛退休后义务承担起来的“工作”,“守桥”概括了文章中老葛在洪水中奋力守桥这一主要情节。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学校门前河上的小桥,守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同时,也守住了内心这座“教书育人”的“桥”,表现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尊重与热爱。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2、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オ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④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韩诗外传》

(注释)①方:正在。②轻然:突然终止的样子。③喧:因分心而遗忘。④裂:割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

(4)其母引刀裂其织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孙权劝学和孟母戒子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

【4】吕蒙和孟子的经历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考点】
【答案】

【1】   当道,当权   推托   另,另外   拿来  

【2】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②从这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

【3】孙权劝学,先指出吕蒙学习的必要性,明确学习目的,再现身说法,鼓励吕蒙学习。孟母戒子,采用“引刀裂其织”这一直观形象的做法进行比喻,教导孟子认识错误。

【4】吕蒙:学习不分早晚,不论基础,只要认真坚持,勤奋好学,就会有所收获;孟子: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废。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1)“卿今当涂掌事”的意思是“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当涂”的意思是“当道,当权”;

(2)“蒙辞以军中多务”的意思是“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的意思是“推托”;

(3)“即更刮目相待”的意思是“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更”的意思是“另,另外”;

(4)“其母引刀裂其织”的意思是“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引”的意思是“拿来”。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往事(指历史)”“喧(因分心而遗忘)”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孙权用“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根据孙权的“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一句,可以看出他为了让吕蒙明白读书的好处,讲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与感受,这叫做现身说法。吕蒙“乃始就学”,最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孟母教子不是一味的简单说教,而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孟母发现儿子读书不用功,不是用训斥责骂的方式,而是“引刀裂其织”,以此来让儿子明白一个道理:做学问不能够专心致志,就会像织布机上的布被割断一样,前功尽弃,一事无成。这种教育方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启示类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吕蒙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不会晚。孟子的经历告诉我们,做学问应该专心,不间断地刻苦努力,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甲: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乙:选自《韩诗外传》  作者:韩婴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孟子年少的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再背。他的母亲知道他因分心而遗忘了,叫住了他并问他说:“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了?”孟子回答说:“有些忘记了,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这来告诫孟子。从此以后,孟子不会再遗忘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3、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我亦无他,________。(《卖油翁》)

②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木兰诗》)

③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⑤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韩愈《晚春》中描写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默写王维的《竹里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惟手熟尔   寒光照铁衣   此夜曲中闻折柳   马上相逢无纸笔   何当共剪西窗烛   百般红紫斗芳菲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析】

“惟”“折”“烛”“菲”“篁”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4、

半命题作文

面对亲人、老师、朋友、同学、小动物、大自然……我们总有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把你想对他/她/它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请以“我想说声_____”(可填:谢谢你、对不起、我爱你、您辛苦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考点】
【答案】

范文:

我想说声谢谢你

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们相识,然而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要分手了,在离别的时候我只想对你说一名话——谢谢你!三年的初中生活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友情,更让我们学会了感恩。三年的初中生涯,在此时就要画上一个句号,一段旅程的结束就代表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在这三年里,我们哭过、笑过、拼博过,也挥洒过,就让我在这离别之时对你说一声谢谢……

还记得刚来这里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只是一个傻乎乎的丫头。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正坐在教室里讲桌上填写新生报到的资料,见到你我脑子里闪过一句话——好年轻哦!肯定是刚毕业的,好像人家的大姐姐,而在以后的日子里更是证明了我的这句话,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是我们的老师,而在课下你则是我们的朋友,大姐姐。上课时,你会严肃对待,不管谁在课堂上犯错,你都会严厉地批评。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开小差被你发现了,你就让我起来回答问题,我答不出,你就说站着反省,反省好了再坐下!

就这样,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在课堂上开过小差,都是认真地听课,所以我的成绩也在一点一点进步。而在课下你就是我们的朋友,大姐姐,这句话也是有依据的。我还记得那次我头疼的时候,你温柔地问我回不回家,我说不回去,你便拿来了药和水,说让我把药吃了,如果还不见好转的话,就回家去医院。我看到了你那双充满关爱的眼神,我的鼻子酸酸的,眼睛也湿润了。课下你总是与我们谈心,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有一天能走出这里……

你是一位默默奉献的园丁,修剪着我们零乱的枝叶;你是一支默默燃烧的蜡烛,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但是,我们将要分别了,以后的日子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不过在这离别的时候,我想对你真诚地说一句话——谢谢你,我的老师姐姐……

【解析】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难度不大,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自己想对某人说的心里话。从题目可知,本文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想对某人说的话表达自己对某人的某种感情,比如感激、愧疚、不安、自责等。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创作时,要从生活中取材,以真实的事件寄托真实的感情,以真情打动读者。创作本文,首先确定想要表达的对象,也就是想对谁说,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亲人,甚至可以是陌生人;然后要确定要表达的情感,从生活中选取事件来表现这种情感;文末最好以一段抒情的文字来再次深化自己的这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