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九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填入下面横线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____________。

A.不过,也请记住,经典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

B.在不实用而又有趣的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C.因此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考验。

D.事实上,只要读经典就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独特而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2、

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

B.诗歌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写兴感之由。

C.诗歌直接正面叙写赤壁之战,更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

D.诗中可以读出诗人对周瑜的一丝不屑和嘲讽,还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

3、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你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对一位老奶奶说:“看到你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B.学生在考场外紧张等待考试,带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念念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王强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4、

下面对名著及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为童心之作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西游记》。

B.江姐,许云峰,齐晓轩,刘思扬,小萝卜头都是长篇小说《红岩》中的人物。

C.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清代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贯穿全文的主人公范进的故事,抨击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5、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A.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

去掉“避免”

B.当乐天为“萨德入韩”提供土地的消息传出后,受到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抵制。

将“受到”改为“遭到”

C.当下语文教育展示出的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把“展示”改为“暴露”

D.请柬的封套上古香古色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将“古香古色地印着青铜器”改为“印着古香古色的青铜器”

6、

下列词语中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媲美(pì) 蝼蚁(1óu)   沾轻怕重(niān)

B.藩篱(fān)   校补(xiào)   浑身解数(xiè)

C.咫尺(zhí)   篡夺(cuàn)   叱咤风云(zhà)

D.啮齿(niè)   骸骨(hái)   即物起兴(jí)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7、

阅读《怎样的“水土”才养人》,完成下面小题。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①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讲者自然是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②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三个字并列,“天”与“地”就是人的“水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高山、没有河流、没有原野、没有草木,我们无处获取木料、种植粮食、接来饮水,人怎么去生活?“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高山是被从地底掏空的,如果我们的河流是被各种工业与生活废水污染了的,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撂荒,看不到庄稼,如果我们的草木动不动被连根挖掉,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③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④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社会必须是诚信的:第二,社会必须是善良的:第三,一个人有了某种才华,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使他可以及时展示自己。社会这样做了,人的上进心才会被激发,我们的社会才有了持久前行的推力。

⑤人不是一个孤岛,必须要跟其他人打交道,社会讲诚信,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我们做生意不忧虑被敲诈,我们写作可以及时拿到稿费,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社会各种矛盾会大量减少。

⑥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作恶,但社会的总体必须善良。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钱,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大的代价,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细节,得到救助的人会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日后可能向别人传递这份爱心。当社会总体的善良得到了保证,我们出门在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我们的言行也才会变得绅士。

⑦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它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一是每个个体,二是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每个个体都有人人是别人的“水土”的意识,尽可能给这“水土”注入正能量,社会的“水土”自然会越来越好。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它就会抓好社会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将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变成政策、法律,让社会的列车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⑧“养人”的“水土”从来是有责任感的人创造出来的。

⑨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舞台”在文中的含义什么?)

【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

【4】在打造“养人”的“水土”的过程中,作为中学生,你可以怎么做?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说说具体做法。

8、

阅读《书香为伴》,完成下面小题。

书香作伴

①年少的时候,我曾热切地做过一个梦,一个有关书的梦:开一家小书店,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

②那时家贫,无钱买书。对书的渴望,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偶尔得了几枚硬币,不舍得用,慢慢积攒着,等有一天,走上几十里的土路,到老街上去。

③老街上,最诱惑我的,不是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不是香香喷喷的各色糕点,不是喜欢的红绸带,而是小人书。小人书是一个中年男人的,他把书摊摆在某棵大树下,或是巷道的拐角处。书大多破旧得很了,有的甚至连封面都没了,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在我眼里,是散着馨香的。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腾跳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扑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

④读小学时,我的班主任家里,订有一些报刊,让我垂涎不已。班主任跟我父亲是旧交,凭着这层关系,我常去他家借书看。他对书也是珍爱的,一次只肯借我一本。有时夜晚,借来的书看完了,我又想看另外的。这种欲望一旦产生,便汹涌澎湃起来,势不可当。怕父母阻拦,我偷偷出门,跑去班主任家,一个人走上五六里的路。乡村的夜,空旷得无边无际,偶有一声两声狗吠,叫得格外突兀,让人心惊肉跳。我看着自己小小的影子,在 月下行走,像一枚飘着的叶,内心却被一种幸福,填得满满的。新借得的书,安静在我的 怀里,温良、敦厚,让我有满怀的欢喜。

⑤多年后,我想起那些夜晚,还觉得幸福。母亲惊奇,那时候,你还那么小,一个人走夜路,怎么不晓得害怕?我笑,我那时有书作伴呢,哪里想到怕了?那样的月色,漫着,水一样的。一个村庄,在安睡。我走在村庄的梦里面,怀里的书,散发出温暖亲切的气息。

⑥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清瘦矍铄,爱书如命。他藏有一壁橱的书。我憋足了劲学好语文,只为讨得他欢喜,好开口问他借书。他也终于答应我,我想读书时,可以去他家借。

⑦他家住在老街上,很旧的平房,木板门上的铜环都生锈了。屋顶上黛青色的瓦缝里,长着一蓬一蓬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房子,在我眼里,却如童话中的小城堡,只要打开,里面就会蹦跳出无数的美好来。

⑧是四五月吧,他屋门前的一棵泡桐树,开了一树紫色的桐花,小花伞似的,撑着。我去借书,看到他在树下坐着,一人,一椅,一本书。读到高兴处,他抚掌大叹,妙啊!他孩子气的大叹,让我看到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单纯,洁净,桐花一般地美好着,与书有关。

⑨后来,我离开老街,忘了很多的人和事,却常不经意地会想起他:一树的桐花,开得摇摇欲坠,他在树下端坐。如果我的记忆也是一册书,那么,他已成一枚书签,插在这册书里面。

⑩而今,我早已拥有了自己的书房,也算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若是外出,不管去哪里,我最喜欢逛的,定是当地的书店和书摊。

⑪午后时光,太阳暖暖的,风吹得漫漫的,人在阳台上小憩,随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摊膝上,风吹哪页读哪页。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

⑫人、书、风,就这样安静在阳光下,安静在岁月里,妥帖,脉脉温情。

【1】文章题目为“书香作伴”,请阅读全文后,简要归纳在“我”的梦想实现之前“书香”和“我”“作伴”的几段经历。

【2】文中多次提到“我”喜欢租书或借书,请仔细阅读,说说“我喜欢租书或借书”的原因。

【3】下面第③段的句子,如果把加点词语改成括号中的词语,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腾跳出(闪现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扑(走)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

【4】文中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5】读书给作者带来美好幸福的感觉。本文第⑪段写到:“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 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结合上下文及我们自己的阅读体验,推测作者读书时之所以会有如此感受的原因?(至少写出三点)

9、

阅读说明文语段,回答小题。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跋涉,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简要概括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写出3条理由)。

【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面迟”指的是意大利面。

C.如今,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亚洲人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4】指出下列句子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

(1)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____________)

(2)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0、

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意: (2)秀: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文中写到“乐”的三种情境,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请在文中找出两个依据。(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11、

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__,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3)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7)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五、作文(共2题,共10分)

12、

给材料作文

传说中有一种很小的鸟,可以跨越大洋能够连续飞行几万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小鸟的智慧让我们敬佩,小鸟的简单令我们羡慕,小鸟的勇气使我们惊叹。

这个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想成大事者,必先具备勇气:能够简单便是伟大:善于利用条件是一种智慧:智慧与勇气结合,才会带来成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13、

命题作文

四年的初中时光转瞬即逝,多少篇脍炙人口的课文,多少节异彩纷呈的课堂,还有几多生活中深受教育的一课,都曾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无法释怀。请以“深深触动了我的一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九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填入下面横线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____________。

A.不过,也请记住,经典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

B.在不实用而又有趣的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C.因此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考验。

D.事实上,只要读经典就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独特而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经典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与文段内容不一致,文段中没有这个说法;

B.结合前文语境“不妨当作闲书来读”“千万不要端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与B项“不实用而又有趣”“像是一种消遣”相符合;

C.“对心智品质的考验”,文段中没有此意;

D.“读经典就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独特而又完整的精神世界”文段中没有此意;

故选B。

2、

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

B.诗歌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写兴感之由。

C.诗歌直接正面叙写赤壁之战,更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

D.诗中可以读出诗人对周瑜的一丝不屑和嘲讽,还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

【考点】
【答案】

C

【解析】

C.“诗歌直接正面叙写赤壁之战”有误。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故选C。

3、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你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对一位老奶奶说:“看到你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B.学生在考场外紧张等待考试,带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念念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王强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应使用敬词“您老”,老奶奶已经95岁,再祝“长命百岁”不得体;

C.“神经病”称呼顾客不文明;

D.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词。用在自己身上不合适;

故选B。

4、

下面对名著及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为童心之作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西游记》。

B.江姐,许云峰,齐晓轩,刘思扬,小萝卜头都是长篇小说《红岩》中的人物。

C.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清代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贯穿全文的主人公范进的故事,抨击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考点】
【答案】

D

【解析】

D.“通过贯穿全文的主人公范进的故事”有误。《儒林外史》全书共五十六回,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通过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抨击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故选D。

5、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A.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

去掉“避免”

B.当乐天为“萨德入韩”提供土地的消息传出后,受到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抵制。

将“受到”改为“遭到”

C.当下语文教育展示出的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把“展示”改为“暴露”

D.请柬的封套上古香古色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将“古香古色地印着青铜器”改为“印着古香古色的青铜器”

【考点】
【答案】

B

【解析】

B.原句缺少主语,可在“受到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抵制”前加上“乐天”。故选B。

6、

下列词语中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媲美(pì) 蝼蚁(1óu)   沾轻怕重(niān)

B.藩篱(fān)   校补(xiào)   浑身解数(xiè)

C.咫尺(zhí)   篡夺(cuàn)   叱咤风云(zhà)

D.啮齿(niè)   骸骨(hái)   即物起兴(jí)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 沾轻怕重——拈轻怕重;

B. 校补(jiào);

C. 咫尺(zhǐ);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7、

阅读《怎样的“水土”才养人》,完成下面小题。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①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讲者自然是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②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三个字并列,“天”与“地”就是人的“水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高山、没有河流、没有原野、没有草木,我们无处获取木料、种植粮食、接来饮水,人怎么去生活?“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高山是被从地底掏空的,如果我们的河流是被各种工业与生活废水污染了的,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撂荒,看不到庄稼,如果我们的草木动不动被连根挖掉,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③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④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社会必须是诚信的:第二,社会必须是善良的:第三,一个人有了某种才华,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使他可以及时展示自己。社会这样做了,人的上进心才会被激发,我们的社会才有了持久前行的推力。

⑤人不是一个孤岛,必须要跟其他人打交道,社会讲诚信,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我们做生意不忧虑被敲诈,我们写作可以及时拿到稿费,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社会各种矛盾会大量减少。

⑥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作恶,但社会的总体必须善良。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钱,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大的代价,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细节,得到救助的人会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日后可能向别人传递这份爱心。当社会总体的善良得到了保证,我们出门在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我们的言行也才会变得绅士。

⑦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它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一是每个个体,二是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每个个体都有人人是别人的“水土”的意识,尽可能给这“水土”注入正能量,社会的“水土”自然会越来越好。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它就会抓好社会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将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变成政策、法律,让社会的列车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⑧“养人”的“水土”从来是有责任感的人创造出来的。

⑨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舞台”在文中的含义什么?)

【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

【4】在打造“养人”的“水土”的过程中,作为中学生,你可以怎么做?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说说具体做法。

【考点】
【答案】

【1】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2】(1)指好的白然“水土”才能养人,不好的白然“水土”还会害人。

(2)指展示才华的环境和条件。

【3】举例论证证明了自然的“‘水土’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这个观点。

【4】示例:每个个体都应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例如我们外出旅游时要爱护自然环境,不要随地乱扔垃圾或攀折花木;应有人人是别人的社会“水土”意识,从自己做起,给社会的“水土”注入正能量,如做人要讲诚信、良善,与别人和睦相处。

【解析】

【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文章对论点表述不很集中,需要通读全文后才能概括归纳出中心论点。文章第①—③段论述好的好的自然环境养人,第④—⑧段论述好的社会环境养人,概括出论点为第⑨段: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词语的理解。做这类题目,熟读理解文本,抓住关键词语,从中筛选找出重要的信息加以整合即可。学生可以从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词语的明义,二是词语的暗义。也就是说要解释该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也要解释该词语对于整篇文章来说,是什么意思。本题中把句子还原到相对应的段落,筛选组织语言作答即可。(1)指示代词具体指代的内容,一般在紧邻指示代词的前面句段中找答案。“这样”指代的内容在文章第②段中找答案。第②段说了两个方面,一是指好的自然“水土”才能养人,二是指不好的自然“水土”还会害人。(2)根据原文④⑤⑥段上下文,一个人有了某种才华要展示,肯定需要某种环境和条件,这个让人展示才华的环境和条件,就是“舞台”。

【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第②段先提出观点“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接着列举了天空之远让人放飞梦想,大地之美让人心情愉悦的事例,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真实具体地论述了观点。

【4】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做此类题,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论点论据等。这道题要分两个层次来回答。首先是结合文章内容谈,可以在文章第⑧段中摘录相关词句作答,如: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其中一种就是个体力量:每个个体都应有人人是别人的“水土”的意识,尽可能给这“水土”注入正能量。其次,要结合自身实际来谈。可以把自身实际与文章第④段内容结合起来谈。示例:每个个体都应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应有人人是别人的社会“水土”意识,从自己做起,给社会的“水土”注入正能量。例如我们外出旅游时要爱护自然环境,不要随地乱扔垃圾或攀折花木;做人要讲诚信、良善,与别人和睦相处。

8、

阅读《书香为伴》,完成下面小题。

书香作伴

①年少的时候,我曾热切地做过一个梦,一个有关书的梦:开一家小书店,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

②那时家贫,无钱买书。对书的渴望,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偶尔得了几枚硬币,不舍得用,慢慢积攒着,等有一天,走上几十里的土路,到老街上去。

③老街上,最诱惑我的,不是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不是香香喷喷的各色糕点,不是喜欢的红绸带,而是小人书。小人书是一个中年男人的,他把书摊摆在某棵大树下,或是巷道的拐角处。书大多破旧得很了,有的甚至连封面都没了,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在我眼里,是散着馨香的。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腾跳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扑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

④读小学时,我的班主任家里,订有一些报刊,让我垂涎不已。班主任跟我父亲是旧交,凭着这层关系,我常去他家借书看。他对书也是珍爱的,一次只肯借我一本。有时夜晚,借来的书看完了,我又想看另外的。这种欲望一旦产生,便汹涌澎湃起来,势不可当。怕父母阻拦,我偷偷出门,跑去班主任家,一个人走上五六里的路。乡村的夜,空旷得无边无际,偶有一声两声狗吠,叫得格外突兀,让人心惊肉跳。我看着自己小小的影子,在 月下行走,像一枚飘着的叶,内心却被一种幸福,填得满满的。新借得的书,安静在我的 怀里,温良、敦厚,让我有满怀的欢喜。

⑤多年后,我想起那些夜晚,还觉得幸福。母亲惊奇,那时候,你还那么小,一个人走夜路,怎么不晓得害怕?我笑,我那时有书作伴呢,哪里想到怕了?那样的月色,漫着,水一样的。一个村庄,在安睡。我走在村庄的梦里面,怀里的书,散发出温暖亲切的气息。

⑥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清瘦矍铄,爱书如命。他藏有一壁橱的书。我憋足了劲学好语文,只为讨得他欢喜,好开口问他借书。他也终于答应我,我想读书时,可以去他家借。

⑦他家住在老街上,很旧的平房,木板门上的铜环都生锈了。屋顶上黛青色的瓦缝里,长着一蓬一蓬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房子,在我眼里,却如童话中的小城堡,只要打开,里面就会蹦跳出无数的美好来。

⑧是四五月吧,他屋门前的一棵泡桐树,开了一树紫色的桐花,小花伞似的,撑着。我去借书,看到他在树下坐着,一人,一椅,一本书。读到高兴处,他抚掌大叹,妙啊!他孩子气的大叹,让我看到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单纯,洁净,桐花一般地美好着,与书有关。

⑨后来,我离开老街,忘了很多的人和事,却常不经意地会想起他:一树的桐花,开得摇摇欲坠,他在树下端坐。如果我的记忆也是一册书,那么,他已成一枚书签,插在这册书里面。

⑩而今,我早已拥有了自己的书房,也算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若是外出,不管去哪里,我最喜欢逛的,定是当地的书店和书摊。

⑪午后时光,太阳暖暖的,风吹得漫漫的,人在阳台上小憩,随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摊膝上,风吹哪页读哪页。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

⑫人、书、风,就这样安静在阳光下,安静在岁月里,妥帖,脉脉温情。

【1】文章题目为“书香作伴”,请阅读全文后,简要归纳在“我”的梦想实现之前“书香”和“我”“作伴”的几段经历。

【2】文中多次提到“我”喜欢租书或借书,请仔细阅读,说说“我喜欢租书或借书”的原因。

【3】下面第③段的句子,如果把加点词语改成括号中的词语,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腾跳出(闪现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扑(走)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

【4】文中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5】读书给作者带来美好幸福的感觉。本文第⑪段写到:“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 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结合上下文及我们自己的阅读体验,推测作者读书时之所以会有如此感受的原因?(至少写出三点)

【考点】
【答案】

【1】(1)小时候、无钱买书,只能老街上小人书摊租书看:(2)小学时常常走夜路到班主任家借书看:(3)高中时,为借书看拼命学好语文讨老师喜欢(或答为:在高中语文教师家看感悟书香人生。

【2】年少家贫,无钱买书。而自己对书又很渴望。

【3】不好。原文更能体现“我”看见小人书书摊的欢喜与渴望看小人书的急切。

【4】写出了夜的空旷、宁静,以及带给“我”的少许恐惧感和孤独感,衬托出“我”对书渴望和借到书的幸福感。

【5】参考示例:(1)自己对书的渴望就像期盼花开一样;(2)好书对自己的熏陶就像被花香浸润一样;(3)读书带给自己的快乐和享受就像赏花一样快乐愉悦;(4)书香与我作伴的经花儿绽放;(5)书中内容及情感散发出花一样的芬芳。(至少写出三点)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文内容,根据相关叙述来作答。文章主要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我”与“书香”作伴的几件事。第③段写了小时候“我”对街上小人书的热衷;第④段写了小学时“我”常常走走夜路到班主任家借书看;第⑥到第⑧段写了作者对高中时向老师借书的回忆。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时,先理解文章的内容,再找出关键句加以分析概括即可。文中写“我”喜欢租书或借书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由于“那时家贫,无钱买书”;二是因为自己对书又很渴望,正如文中所写,“我”“对书的渴望,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

【3】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根据关键词语的含义并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文章讲述了作者从年少到年长一直以来对书的热爱和痴迷。文章第③段讲述的是作者年少是对书的狂热。“腾跳出”体现了一种从无到有的突变心理,突出了作者对小人书书摊的极度喜爱。“扑”强调的是速度的快和反应的敏捷,反映了作者希望早点看到小人书的急切心理。所以修改后的词语表达效果不好。

【4】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应抓住关键字词准确判别其使用的描写手法,并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文章第④段中“乡村的夜,空旷得无边无际,偶有一声两声狗吠,叫得格外突兀,让人心惊肉跳”运用的是环境描写手法,突出了夜晚的寂静以及“我”内心的孤独与恐惧。“我看着自己小小的影子,在月下行走,像一枚飘着的叶,内心却被一种幸福,填得满满的”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心中的“幸福感”。文章通过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对比突出了“我”因为借到书的幸福感,侧面反映了作者对书的热爱痴迷。

【5】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句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时,要联系文章内容和主旨,并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进行回答。此句将自己对书的渴望比作期盼花开的心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我”小时候和高中时对书的热衷与喜爱可知,“我”非常喜欢读书,并认为书香与“我”作伴的经历像花儿绽放,而书中的优秀的内容又好似花香,能给人以熏陶。

9、

阅读说明文语段,回答小题。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跋涉,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简要概括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写出3条理由)。

【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面迟”指的是意大利面。

C.如今,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亚洲人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4】指出下列句子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

(1)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____________)

(2)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面条这种食物丰富了饮食文化,并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世界.

【2】①商贸的繁荣促进了面条的普及与推广②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促进了面条的发展③人们赋予而最美好的象征意义促进了面条的普及④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至少写出3条理由)

【3】C

【4】   (1)列数字   (2)举例子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句子的含义的分析理解能力。细读选文第⑦段,结合具体语境,紧扣“粘合剂”的作用来分析。由前后文“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可知,“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在文中的意思是指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并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然后按照题目要求,抓住各段中心句、过渡句,筛选提取出符合题意的信息,稍加整理即可。根据第③段开头句“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第④段结尾句“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和第⑥段开头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可知面条的普及与发展与商贸、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面条的象征意义相关。​

【3】A.   由第②段可知,面条的问世时间还没有科学的定论,新疆一处墓葬里的面条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但不一定是世界上问世最早的面条;

B.   第③段只说明干面条是阿拉伯人最喜爱的食品,并没有说明干面条是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的;

C.   理解正确;

D.   由第⑥段可知泰国人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象征着长命百岁”的理解错误。

故选C。

【4】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中数字“50亿”“100亿”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方便面的消费量大;也说明了面条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仅以亚洲为例”很明显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0、

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意: (2)秀: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文中写到“乐”的三种情境,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请在文中找出两个依据。(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考点】
【答案】

【1】意:意趣,情趣。秀:茂盛。

【2】(1)太阳出来了,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喑了。

(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3】①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注意: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茂盛、繁荣滋长的意思。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开:消散,散开。归:聚拢。暝(míng):昏暗。得:领会。寓:寄托。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提到了“乐”的几种情境:一是“禽鸟之乐”。二是游人之乐,强调“从太守游而乐”,可见官民关系的协调。三是太守之乐。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有“同醉”之乐,又有独省之思。文中的两个依据是倒数第二段“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倒数第一段“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11、

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__,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3)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7)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考点】
【答案】

(1)岐王宅里寻常见   (2)俶尔远逝   (3)为报倾城随太守   (4)无案牍之劳形   (5)娇儿恶卧踏里裂   (6)归雁入胡天   (7)水何澹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俶尔远逝”“案牍”“澹”的书写。

五、作文(共2题,共10分)

12、

给材料作文

传说中有一种很小的鸟,可以跨越大洋能够连续飞行几万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小鸟的智慧让我们敬佩,小鸟的简单令我们羡慕,小鸟的勇气使我们惊叹。

这个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想成大事者,必先具备勇气:能够简单便是伟大:善于利用条件是一种智慧:智慧与勇气结合,才会带来成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考点】
【答案】

范文

勇气的重要性

勇气是一种力量,给予我们冲破困境的动力;勇气是一种精神,时刻指引着我们勇于突破;勇气更是一种品质,深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从一言一行之中彰显出来。勇气时时刻刻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与我们浑然一体。

勇气不是意气。许多知名的猛士,他们拥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力量与胆识。但是其中有一些人,只是鱼目混珠地处在其中,这些人拥有的并非勇气,而只是意气。李逵杀虎,固然值得我们为他高超的武艺喝一声彩,但在他动辄便结果一家老小的性命时,又怎能称得上“勇”字?勇气,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操守与胆量的结合;而意气,是只要顺心,便可为之。两者虽然相似,却在认知层面上存在着差异。可以说,意气与勇气只有形似,但绝不可混为一谈。

而在勇气之中,也可以分为几类。有“壮士断腕”式的果敢之勇,有“割肉喂鹰”的仁爱之勇,更有“精忠报国”的守节之勇。这几种勇气,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在历史与文学上有许多事迹为我们知晓。

果敢之勇源于“果断”,是断绝力的体现。这类勇气,体现出一个人的急智与突破本能的勇气。诸如项羽破釜沉舟、曹操割须弃袍,这类勇气可以在刻意练习后为我们所拥有。仁爱之勇多见于神话传说,他们体现出人类所拥有的仁慈之心,常常发生在神或宗教领袖的身上。割肉喂鹰、投身饲虎,还有将肉体与血液化为饼与酒供众生享用等等,这一类勇,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的高洁品质。还有最为人们崇敬的守节之勇,这种勇气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频率极高,常在朝代更迭时从无数爱国志士的内心深处爆发出来。宋朝的一些旧臣在蒙古南下之际,因不愿屈从而在崖山投海,相传有数万之众,海上尸体遍布。而近代在日寇入侵之时,中华儿女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带来了胜利的光明。在明知自己不可为,却因为民族大义与操守而奉献生命的勇气,是十分令人钦佩的。这种勇气并不会因为身处和平年代而消失,而是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精神深处。

勇气小到每个个体,大到民族、国家,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精神。往古来今、四方上下,处处都存在着这种精神品质。它超越了言语的界限,通过每个人切实的行为相互联系,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解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写这篇作文时,要注意提炼出材料中的“写作点”,也就是根据这个题目确定与之相关的写作思路,这是写好本文的关键。材料中已给出我们启示“想成大事者,必先具备勇气;能够简单便是伟大;善于利用条件是一种智慧;智慧与勇气结合,才会带来成功”,我们明确里面的关键词语:勇气,暗含交代了写作内容为一件事情来体现勇气;智慧很重要;本作文可以以回忆为主,也写现在发生的事情,一般可理解为有智慧、有勇气的一段生活经历和思想经历。

构思:①从自己的所见所闻出发,记一个有勇气的人。例如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齐凭着一身勇气,采访了诸多国家的首脑(如里根、邓小平等),为人们做出了榜样。她认为,人只要有勇气,就没有办不成功的事。参考拟题:勇气让她如此成功。②虚拟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智慧与鲁莽的争辩阐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③以材料中的启示为论点,写一篇议论文。

13、

命题作文

四年的初中时光转瞬即逝,多少篇脍炙人口的课文,多少节异彩纷呈的课堂,还有几多生活中深受教育的一课,都曾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无法释怀。请以“深深触动了我的一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考点】
【答案】

范文

深深触动了我的一课

那天下午,天阴沉沉的,冷飕飕的风,将树叶吹得簌簌作响。平日里在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儿此时踪影全无,不知躲到何处去了。

我漫无目的地在公园池塘边的小路上徘徊。那一刻的我,好像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几天前,作为班级数学课代表和数学老师刻意栽培的我,代表班级参加全校数学竞赛,却因“大意失荆州”,不仅与竞赛冠军失之交臂,而且连全校前十名的圈子都未闯进。这样凄惨的成绩,让一贯以数学成绩傲视群雄的我,有何面目去面对“江东父老”,又何以对得起全班同学给我冠名的“数学王子”的称号?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刻的心境,令我想起了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昔年兵败垓下,遭受一系列沉重打击后的心情,或许同此刻的我没有两样吧。冥冥之中,我突然心生怜惜,同情起项羽来。项羽“不肯过江东”,自刎乌江,那我又该如何呢?

胡思乱想之际,小腿上隐隐地又麻又痒。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讨厌的蚂蚁把我的小腿当作它的田径场,放肆地纵横驰骋。可恶的蚂蚁,居然也敢趁火打劫,对本姑娘落井下石。愤怒的我不仅一把将这丑陋的家伙抓在手里,使劲扔到旁边的池塘里,而且拿起旁边的一根树枝,将它推向池塘深处。

那蚂蚁在水里挣扎着。可要爬出这诺大的池塘,对它来说,那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谁让你来扰乱本姑娘的思绪?去死吧!”我幸灾乐祸地看着挣扎的蚂蚁。

令我没想到的是,不一会儿,那只蚂蚁鼓动着身子,慢慢地爬到了池塘岸边。我心有不甘,又一次用树枝将它推入池塘中。然而,那蚂蚁似乎不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奋力地挣扎着,爬到距离它不远处的一片枯叶上。一阵风儿掠过水面,将那片枯叶和蚂蚁吹到了池塘岸边。看到这一幕,我顿时对这只蚂蚁产生了一股钦佩之情:在死亡面前,它不放过任何求生的机会,竭尽全力,靠自己不停地挣扎走出了煎熬的苦痛和折磨,而我,作为一个四肢健全、智商正常的高级动物,却居然面对一次小小的失败竟然愁眉苦脸,束手无策,和这只蚂蚁相比,我是多么的懦弱和渺小!

渐渐地,渐渐地,那只蚂蚁脱离了我的视野,已不知去向,但它却用无声的语言,给我上了一节难以忘怀的人生课:面对人生的种种失败和挫折,除了不自暴自弃外,我需要做到的就是迎难而上。

豁然开朗的我,像被灌注了强心剂似的,快步行进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

以后的岁月里,每逢想起那个阴沉沉的下午,我很庆幸,庆幸在公园那个池塘边,那只蚂蚁给我上的一课,深深触动了我。

【解析】

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审题可知,本题应是自己上过的某堂课为写作内容的重点。表现这堂课对自己的触动。之所以受触动,就是因为这堂课让我明白了某些道理,或者让我感受到快乐与幸福等等。也就是给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好的心理体验。“课”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自己在学校上的某节课。二是在生活中某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明白了某些人生的道理。前者写作难度较小。后者可以写出深意。 

思路: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自己上了很多堂课,但最难以忘记的是他给我上的那堂课,起到总领全文,为文章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自己最受触动的那堂课,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