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辐射   照例   怠慢   人情事故 B.撺掇 羁拌 次第   天衣无缝

C.陨石   斡旋   致密   销声匿迹 D.争讼 严竣 枯燥   衰草连天

2、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挣脱(zhèng)   纠葛(gé) 连翘(qiáo) 风雪载途(zài)

B.蓦然(mù)   晦暗(huì)   欺侮(wǔ) 戛然而止(jiá)

C.幽悄(qiǎo)   褶皱(zhě)   两栖(xī)   垂珠联珑(óng)

D.狩猎(shòu) 沼泽(zhāo) 缄默(jiān) 海枯石烂(làn)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木屐

①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②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③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④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⑤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⑥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⑦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⑧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⑨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⑩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⑪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

⑫“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⑬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⑭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⑮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

【1】根据文中划线句,简要概括出爸爸的形象特点。

【2】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铁犁和木屐上。

【3】第⑪段中,作者说:“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有怎样的含义?

【4】文中反复写到“木屐”和“江南秋雨”各有什么作用?

【5】本文结尾意味深长,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兴教寺

①终南山下,少陵原畔,有一座寺院。院内古柏苍郁,翠竹掩映,唐代高僧、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就长眠在这里。因塔建寺,唐肃宗李亨至寺参谒,题塔额“兴教“二字,自此这座寺院就被称为兴教寺。

②兴教寺塔实际包括玄奘塔、窥基塔和圆测塔三座古塔。三塔呈“品”字形排列。中间最高一塔为玄奘法师灵骨舍利塔,底层北壁嵌唐开成四年“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1方,记述了玄奘诞生、出家、受戒、取经和译经的过程。

③玄奘法师著名的弟子窥基、圆测不仅生前协助玄奘译经,二人在圆寂后,还陪伴在玄奘法师灵塔左右。 窥基和圆测的灵塔分别位于玄奘塔的西侧和东侧,形制相同但规模较小。窥基为玄奘法师嫡传弟子,精通教义,是玄奘译经的得力助手,并为玄奘所译经文大量作注解;而圆测是新罗王孙,其佛教思想在朝鲜半岛影响深远。

④兴教寺塔虽不很高,但庄严壮观,驰名中外。在我国建筑艺术史上,是现存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兴教寺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塔。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唐代及其以前的建筑遗存非常稀少。玄奘塔和窥基塔都建于唐代,距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圆测塔虽迁建于北宋,也有 900 年的历史,同样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⑤玄奘法师前往印度求取佛经,(A)往返长达 17 年,沿途经过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上最有成就的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对中外文化的交流作了杰出贡献。

⑥与《西游记》所叙不同的是,公元 629 年,20 多岁的玄奘请允西行求法,并未获唐太宗批准。(B)玄奘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孤身涉险,历尽艰难。历时17年,行程 5 万里,最终玄奘从包括佛学中心那烂陀寺在内的五天竺,带回了数百件经像舍利,包括 150 粒佛舍利和“真经“梵文原典 520 夹 657 部。

⑦公元 645 年,玄奘取经返回长安,(C)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比今天的大牌明星还受欢迎。归来后的玄奘,呕心沥血、翻译佛经,为唐太宗、唐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公元 664 年,玄奘去世,初葬于浐河东岸的白鹿原上,后被迁葬于兴教寺。

⑧兴教寺塔展现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及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而兴教寺则为佛教唯识宗 重镇,兴教寺三塔是唯识宗的三位祖师墓塔,在佛教传播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兴教寺塔作 为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的墓塔,与他沿丝绸之路西行至印度求取佛经的这一佛教传播史和东西交通史上的重大 历史事件密切关联,也佐证了玄奘师徒共同翻译阐释佛经、在东亚地区发展弘扬佛教的历史。

⑨根据规划,在 2018 年年底之前,将深化兴教寺三塔院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开展科技考古,明确寺庙历史格局。同时,继续兴教寺塔本体日常维护工作,遗产本体砖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实现突破。加强兴教寺塔周边黄土山原的护坡加固,保障遗产安全。远期管理任务中,将进一步落实遗产区、缓冲区的全面监测,确保遗产价值、完整性和真实性保护,并最终确立长效机制;在近中期运行的基础上,实现遗产管理协调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围绕兴教寺塔、法相宗、丝绸之路等专题和主题,形成研究成果。

【1】长安兴教寺塔的布局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述。

【2】文章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下面这个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该放在(A)(B)(C)三处中的_____处。

据史料记载,玄奘“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兴教寺不仅非常高大,而且庄严壮观,驰名中外。

B.玄奘法师是丝绸之路上最有成就的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

C.兴教寺塔在佛教传播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佛教传播史和东西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关 系密切。

D.规划在 2018 年年底,将深化兴教寺三塔院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开展科技考古,明确寺庙历史格局。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上(唐太宗)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顾谓褚遂良曰:“公尝为史官,如朕言,得其实乎?”对曰:“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与,盖谦谦之志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自不谕其故 (2)不肖者则怜之

(3)比肩于朝 (4)自古皆贵中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B.人之行能/能以径寸之木

C.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若听茶声然

D.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以其境过清

【3】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与,盖谦谦之志耳。

【4】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6、

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儿女共沾巾。

(2)______,波撼岳阳城。

(3)悠哉悠哉,_____。

(4)蒹葭萋萋,_____。

(5)佁然不动,_____,往来翕忽。

(6)______,革命万里起高潮!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请分析诗歌中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

六、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8、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在横线上。

(1)为了使这次展览会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_____(收集 搜集 聚集)革命文物。

(2)街上刺目的眼光使人两眼疲倦,飞扬的尘土令人难以忍受,喧嚣嘈杂之声简直_____(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如雷贯耳)。

七、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9、

名著阅读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但无人爱他。人们对他既钦佩,又惧怕。他从高处看人,而人们则从低处看他。他始终是单身。他从不休息,连最卑贱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温柔他也尝不到……在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维多利亚科洛纳的友情,曾闪过一道纯洁而冷峻的星光。周围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炽热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疯狂的梦境——飞驰而过。

(1)上面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填人名)。

(2)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主要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些方面的内容?

八、作文(共1题,共5分)

10、

请以“牵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允许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若需要请用字母代替。

九、(共1题,共5分)

11、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美容、商战、股票、英语……②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 “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③这样的阅读虽然不是生 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④它的“无用”其实是更深层意义上的有用。⑤你不能否定这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吧?⑥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

(1)请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填写在下面。

(3)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辐射   照例   怠慢   人情事故 B.撺掇 羁拌 次第   天衣无缝

C.陨石   斡旋   致密   销声匿迹 D.争讼 严竣 枯燥   衰草连天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B.羁拌——羁绊;

D.严竣——严峻;

故选C。

2、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挣脱(zhèng)   纠葛(gé) 连翘(qiáo) 风雪载途(zài)

B.蓦然(mù)   晦暗(huì)   欺侮(wǔ) 戛然而止(jiá)

C.幽悄(qiǎo)   褶皱(zhě)   两栖(xī)   垂珠联珑(óng)

D.狩猎(shòu) 沼泽(zhāo) 缄默(jiān) 海枯石烂(làn)

【考点】
【答案】

A

【解析】

B.蓦然mò;

C.两栖qī,垂珠联珑lóng;

D.沼泽zhǎo;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木屐

①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②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③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④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⑤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⑥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⑦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⑧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⑨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⑩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⑪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

⑫“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⑬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⑭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⑮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

【1】根据文中划线句,简要概括出爸爸的形象特点。

【2】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铁犁和木屐上。

【3】第⑪段中,作者说:“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有怎样的含义?

【4】文中反复写到“木屐”和“江南秋雨”各有什么作用?

【5】本文结尾意味深长,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考点】
【答案】

【1】父亲勤劳、慈祥、善良、保守(答节俭、坚韧、朴实、敦厚等酌情给分)。

【2】爸爸“神色黯然”,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了爸爸内心复杂的情感,包含了不忍分离的父子情深,也包含了父亲对祖业无人继承的失落。

【3】视野狭窄、思想闭塞、观念落后使父辈和乡亲固守着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摆脱贫困。这是作者对处于贫穷的父辈与乡亲落后生活的深深思索。

【4】木屐是本文的线索,既表现了无私的父爱,又突出家乡的贫穷,江南雨的惆怅,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表现作者对贫穷生活方式、生活状况的伤感和压抑。

【5】文章最后,爸爸送“我”一双“新雨靴”,蕴涵着爸爸希望“我”学成归来,表达了父亲对于孩子深切真挚的爱。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解答时要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从文本中“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这个细节描写展现了爸爸对“我”的疼爱,勤劳朴实的特点;“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对于“我”谎称木屐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表现爸爸的慈祥善良和保守恋旧的思想。

【2】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先要找到赏析的角度,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或者是人物描写等角度来理解。此句中的“神色黯然”是对爸爸的神态描写,当“我”接到了录取通知书远去求学时,父亲却“神色黯然”,是因为父亲舍不得“我”离开,不愿承受这种分离之苦,同时也感觉到他的“铁犁”无人继承,他的“木屐”无法让“我”继承下去的伤感失落。

【3】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结合中心思想要分析。结合第十一段的内容。“我”接到了录取通知书远去求学,而乡亲们依然遵循着旧有的生活方式,戴斗笠、穿木屐,他们走不出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像“我”一样拥抱新的生活方式。“斗笠”“木屐”代表作者家乡旧的生活方式。“永远走不出的圆”突出父辈和乡亲思想观念的落后,家乡原有的生活方式是无法摆脱的,贫穷依然存在,表明作者对父辈这种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

【4】考查对“木屐”和“江南秋雨”作用的理解。文章的题目是“木屐”,行文过程中都是围绕“木屐”来写的,所以“木屐”是本文的线索,作者对它怀有深深的感情。“江南秋雨”表现江南雨的惆怅,为全文营造一种凝重伤感的抒情氛围,江南的雨天阴冷和惆怅,暗示了当时的生活凄苦而清贫,使全文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奠定了感情基调。很好地表达了“我”对父亲难以忘怀的情感,对父亲深深的敬意,也有对父辈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批判,渗透着一种深远的忧虑。

【5】本题是对全文主旨的分析理解。结合对文章的分析可知,父亲深知戴斗笠、穿木屐,这种旧有的生活方式,他走不出这样的生活方式,父亲寄希望于“我”,父亲在“我”外出求学时送“我”一双“新雨靴”,父亲是希望“我”走向新生活,学有所成,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美好的祝福和无私的爱。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兴教寺

①终南山下,少陵原畔,有一座寺院。院内古柏苍郁,翠竹掩映,唐代高僧、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就长眠在这里。因塔建寺,唐肃宗李亨至寺参谒,题塔额“兴教“二字,自此这座寺院就被称为兴教寺。

②兴教寺塔实际包括玄奘塔、窥基塔和圆测塔三座古塔。三塔呈“品”字形排列。中间最高一塔为玄奘法师灵骨舍利塔,底层北壁嵌唐开成四年“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1方,记述了玄奘诞生、出家、受戒、取经和译经的过程。

③玄奘法师著名的弟子窥基、圆测不仅生前协助玄奘译经,二人在圆寂后,还陪伴在玄奘法师灵塔左右。 窥基和圆测的灵塔分别位于玄奘塔的西侧和东侧,形制相同但规模较小。窥基为玄奘法师嫡传弟子,精通教义,是玄奘译经的得力助手,并为玄奘所译经文大量作注解;而圆测是新罗王孙,其佛教思想在朝鲜半岛影响深远。

④兴教寺塔虽不很高,但庄严壮观,驰名中外。在我国建筑艺术史上,是现存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兴教寺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塔。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唐代及其以前的建筑遗存非常稀少。玄奘塔和窥基塔都建于唐代,距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圆测塔虽迁建于北宋,也有 900 年的历史,同样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⑤玄奘法师前往印度求取佛经,(A)往返长达 17 年,沿途经过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上最有成就的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对中外文化的交流作了杰出贡献。

⑥与《西游记》所叙不同的是,公元 629 年,20 多岁的玄奘请允西行求法,并未获唐太宗批准。(B)玄奘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孤身涉险,历尽艰难。历时17年,行程 5 万里,最终玄奘从包括佛学中心那烂陀寺在内的五天竺,带回了数百件经像舍利,包括 150 粒佛舍利和“真经“梵文原典 520 夹 657 部。

⑦公元 645 年,玄奘取经返回长安,(C)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比今天的大牌明星还受欢迎。归来后的玄奘,呕心沥血、翻译佛经,为唐太宗、唐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公元 664 年,玄奘去世,初葬于浐河东岸的白鹿原上,后被迁葬于兴教寺。

⑧兴教寺塔展现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及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而兴教寺则为佛教唯识宗 重镇,兴教寺三塔是唯识宗的三位祖师墓塔,在佛教传播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兴教寺塔作 为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的墓塔,与他沿丝绸之路西行至印度求取佛经的这一佛教传播史和东西交通史上的重大 历史事件密切关联,也佐证了玄奘师徒共同翻译阐释佛经、在东亚地区发展弘扬佛教的历史。

⑨根据规划,在 2018 年年底之前,将深化兴教寺三塔院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开展科技考古,明确寺庙历史格局。同时,继续兴教寺塔本体日常维护工作,遗产本体砖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实现突破。加强兴教寺塔周边黄土山原的护坡加固,保障遗产安全。远期管理任务中,将进一步落实遗产区、缓冲区的全面监测,确保遗产价值、完整性和真实性保护,并最终确立长效机制;在近中期运行的基础上,实现遗产管理协调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围绕兴教寺塔、法相宗、丝绸之路等专题和主题,形成研究成果。

【1】长安兴教寺塔的布局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述。

【2】文章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下面这个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该放在(A)(B)(C)三处中的_____处。

据史料记载,玄奘“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兴教寺不仅非常高大,而且庄严壮观,驰名中外。

B.玄奘法师是丝绸之路上最有成就的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

C.兴教寺塔在佛教传播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佛教传播史和东西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关 系密切。

D.规划在 2018 年年底,将深化兴教寺三塔院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开展科技考古,明确寺庙历史格局。

【考点】
【答案】

【1】兴教寺塔包括玄奘塔、窥基塔和圆测塔三座古塔。三塔呈“品”字形排列。中间最高一塔为玄奘法 师灵骨舍利塔,窥基塔和圆测塔分别位于玄奘塔的西侧和东侧。

【2】列数字。“历时 17 年,行程 5 万里”说明了玄奘西行求法的时间之长,路途之遥远。“150 粒佛舍利和‘真经’梵文原典 520 夹 657 部”说明玄奘对中国佛教发展的贡献之大。这些具体数字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

【3】B

【4】C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梳理分析。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文章第②③段讲的是兴教寺塔的布局特点。第②段讲了兴教寺塔的总体特征,是由“兴玄奘塔、窥基塔和圆测塔三座古塔”构成,“三塔呈‘品’字形排列”;接着讲了玄奘塔,“中间最高一塔为玄奘法师灵骨舍利塔,底层北壁嵌唐开成四年‘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第③段“窥基和圆测的灵塔分别位于玄奘塔的西侧和东侧”是讲窥基塔和圆测塔。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画线句子中“17年,行程5万里”“包括150粒”“梵文原典520夹657部”表明运用的是列数字,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用大量的具体数字,既说明了玄奘求经时间之久,路途之遥远,又说明了玄奘对中国佛教发展的贡献之大。增强说服力。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根据历史记载,玄奘西行,不仅要克服惊涛骇浪的阻碍,还要面对来自于社会和政治的重重阻力。当年玄奘瞒着唐太宗偷偷去的,玄奘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孤身涉险,历尽艰难。故选B。

【4】根据第四段“兴教寺塔虽不很高,但庄严壮观,驰名中外。”可知A选项说法错误;

根据第五段“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上最有成就的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而不是B选项说的“是丝绸之路上最有成就的”;

根据第九段内容“根据规划,在2018年年底之前”可知D选项所说“规划在2018年年底”是错误的;

故选C。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上(唐太宗)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顾谓褚遂良曰:“公尝为史官,如朕言,得其实乎?”对曰:“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与,盖谦谦之志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自不谕其故 (2)不肖者则怜之

(3)比肩于朝 (4)自古皆贵中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B.人之行能/能以径寸之木

C.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若听茶声然

D.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以其境过清

【3】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与,盖谦谦之志耳。

【4】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考点】
【答案】

【1】(1)明白;(2)怜爱;(3)靠近,挨着;(4)以……为贵。

【2】B

【3】陛下盛大功德无法全部记载,你自己只认可这五点,是多么谦虚谨慎啊!

【4】唐太宗是一位从谏如流、礼贤下士、心胸宽广的人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中注意古今异义词,谕:明白;比:靠近,挨着;词类活用词,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

【2】A.表转折/表顺接;

B.都是助词,的;

C.这样/……的样子;

D.根据/因为;

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独”,只;“此”这;“耳”,句末语气词,啊。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由唐太宗说的这段话“……我能达到这个地步,有如此功劳,只是凭借了以下五方面而已:……见到别人的优点,好像自己也有了这个优点。人的品行,能干和不能干兼而有之,我常常抛弃其短处,择取其长处。……看见贤能的人就尊敬他,看见不贤的人便怜悯他,贤人和不贤的人能各自找到他们适当的位置。……我即位以来,正直之士并肩立于朝廷,不曾贬退、责罚一人。……我独一视同仁予以爱护,所以各个种族部落都像对待父母那样归依我……”等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从谏如流、礼贤下士、心胸宽广的人。

译文

唐太宗到翠微殿,问侍臣:“自古以来的帝王,虽平定中原华夏,但不能使西北方少数民族臣服。我才能不超过古代帝王,而成绩比他们大,不知什么原故。请你们坦率地说。”群臣都说:“陛下功德像天地一样广大,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唐太宗说:“不能这么讲。我之所以有如此功劳,只是由于做到五条罢了:一是自古帝王多忌妒胜过自己的人,我见别人优点,把它当作自己的优点对待,好像自己优点一样。二是每人的行为能力,不能十全十美,我抛弃他的短处,取用他的长处。三是一般的君主,看到有才的人就想把他抱在怀中;看到缺乏才能的人就想把他推到深渊之中。而我见到贤才就尊敬他,见到缺乏才能的人就从爱护的角度教育他,使有才能和没有才能的人都得到合适的位置。四是君主多半不喜别人当面批评,对直言者暗中加害或公开杀戮,没有哪个朝代不这样。而我即位以来,直言的人在朝中到处都是,我不曾贬谪责罚一个人。五是传统以汉族为贵,歧视少数民族,而我独一视同仁加以爱护,所以少数民族依靠我,像依靠父母一样。以上五条,是我能有今天成就的原因。”太宗回头看看褚遂良对他说:“您曾经是史官,像我所述,是真实的吗?”回答说:“陛下盛大功德无法全部记载,你自己只认可这五点,是多么谦虚谨慎啊!”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6、

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儿女共沾巾。

(2)______,波撼岳阳城。

(3)悠哉悠哉,_____。

(4)蒹葭萋萋,_____。

(5)佁然不动,_____,往来翕忽。

(6)______,革命万里起高潮!

【考点】
【答案】

无为在歧路   气蒸云梦泽   辗转反侧   白露未晞   俶尔远逝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诗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 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 漏字、添字)。此题注意“歧”“辗”“晞”“俶”等字的写法。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请分析诗歌中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

【考点】
【答案】

【1】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光辉,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越国之地,一带水清如镜,两岸山色尽映水底。

【2】诗歌用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来衬托月色皎洁,山水明净的静谧,表达出渔民(作者)的欣喜、愉悦之情。

【解析】

【1】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抓住景物“凉月”“山色”的特点描绘,即月色的柔美(清朗),溪面的平静,溪水的清澈。

【2】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以动衬静是诗歌创作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法。本诗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这是静景。后两句写雨和鲤鱼,这是动景,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从而表达了作者愉悦之情。

六、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8、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在横线上。

(1)为了使这次展览会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_____(收集 搜集 聚集)革命文物。

(2)街上刺目的眼光使人两眼疲倦,飞扬的尘土令人难以忍受,喧嚣嘈杂之声简直_____(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如雷贯耳)。

【考点】
【答案】

(1)搜集;   (2)震耳欲聋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辨析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要学会结合 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1)句,搜集:是搜寻聚集的意思。收集:是使聚集在一起。聚集:意思是会合,集中;凑在一起。革命文物是不容易得到的,必须在群众中寻找才能得到,所以用“搜集”。

(2)句,震耳欲聋:形容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振聋发聩: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如雷贯耳:意思是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这里说的喧嚣嘈杂之声和“震耳欲聋”搭配合理,所以用“震耳欲聋”。

七、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9、

名著阅读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但无人爱他。人们对他既钦佩,又惧怕。他从高处看人,而人们则从低处看他。他始终是单身。他从不休息,连最卑贱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温柔他也尝不到……在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维多利亚科洛纳的友情,曾闪过一道纯洁而冷峻的星光。周围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炽热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疯狂的梦境——飞驰而过。

(1)上面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填人名)。

(2)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主要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些方面的内容?

【考点】
【答案】

(1)米开朗琪罗;(2)一是痛苦和磨难——时代与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苦痛;二是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他的短暂的狂欢。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阅读名著时,除了要对作品中的精彩情节进行精读,还要对有关作品的基础知识进行识记,比如作者、国籍以及作品中的主人公等。根据文段的描述和对《名人传》的阅读理解,可知出自《名人传》中的《米开朗琪罗传》,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米开朗琪罗幼时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术,这对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结合《米开朗琪罗》的内容,可知米开朗琪罗少年丧母,寄人篱下。年青时,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后卷入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他的一生从一个羁绊转到另一个羁绊。他经历了种种苦难,但他战胜了自己经历的不幸,最终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创造了辉煌,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和诗人。所以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既写了米开朗琪罗所经受的痛苦和磨难,又写了他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伟大成就。

八、作文(共1题,共5分)

10、

请以“牵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允许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若需要请用字母代替。

【考点】
【答案】

例文

牵手

牵着你的手,过小桥流水,听,潺潺水声,流淌希冀;牵着你的手,游世外桃源,感,束束阳光,披洒温暖;牵着你的手,逛桃林梅园,赏,朵朵鲜花,姹紫嫣红!牵着手一切变得很美,很美。这里,我还要为你叙述一个平实的故事--

“哇……”,一声清脆的啼哭划破寂寥的夜,月亮笑了,尽情挥洒清冷的晕圈,任其流泻满地的水银。星星笑了,尽心闪烁明亮的光辉,任其眨巴着大眼睛,快乐着……夜,不再孤独,跳跃着灵动的脉搏。

产房里,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嘤嘤地哭着,一位泪流满面的妈妈微微地笑着,她痛苦着,并快乐着!轩,已经八个月了,在妈妈怀里,她轻轻呢喃着,声声啼哭着,她的大眼睛直愣愣地望着眼前这个不停对

她笑的女人,她明白,这是她亲爱的妈妈。她的小手挥舞着,被妈妈握在满怀母爱的手心里,八个月的她还不会想,只是觉得那双手好温暖,好温暖……

骄阳,炙烤着大地,这个夏天,热的不行!林荫小道上,一位满脸微笑的妈妈,正牵着她刚满2岁的女儿,慢慢地行走,蹒跚学步,轩觉得好累,好奇地盯着妈妈的脸,小嘴噘得高高的,眉头皱的紧紧的,然后咿咿呀呀地嚷嚷,这是她反抗惯用的伎俩。妈妈笑着看她,耐心地说,轩乖!再走一下下就好了,轩,最勇敢了,再坚持一下哦!轩望着漂亮的妈妈,微微地笑了,手心的热已升华成了水,握着妈妈温热的手,她感到很安全,牵着手,她坚持着,她没感觉,一种叫做毅力的东西,通过妈妈的手,已灌输到她心上……

九月一日,开学咯!轩,已经七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妈妈早早为轩打扮了一番,她真的美极啦!粉红的蝴蝶结,粉蓝的连衣裙,她很开心呢!与往常一样,出门时,妈妈又牵起了她的手,她感到好习惯,好自然,妈妈的手又柔又滑,又温暖。一路上,牵着妈妈的手,她笑着,跳着,不曾怕过跌倒,她相信,妈妈的手会带给她安全,勇敢!

雪花飘飘洒洒,呵!今年的冬天竟下起了雪。窗外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好美!轩今年十六岁了,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孩了。她很爱妈妈,望着妈妈斑白的双鬓,她常会心酸的流下泪来,她不曾忘记小时候蹒跚学步,咿咿学语时的幸福。想到这,她开心地笑了,回忆起妈妈牵着她的手,学走路,迎开学,她一阵莫名的感动。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铭记妈妈手上的温暖!此时,一个令她心动的念头在她脑中形成,带上帽子、围巾、手套,她走到妈妈房间,愉快地对妈妈说:妈妈,咱们打雪仗去,说着,她牵起了妈妈的手……

泪,滴落,却也无法打破这温馨的宁静……

牵手,一种最激情的感动!牵手,一种最平实的成功!!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牵手”是写作内容的重点,通过写人记事表现自己对某人某物某种品质的独特感情或感悟。“牵手”题目太宽泛,我们可以按照半命题加以完善题目,明确“牵手”的对象,“与书牵手”,便会亲切地体会到它是最值得信赖、最忠诚的朋友!“与父母牵手”体会到浓浓的亲情!“与自然牵手”感受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蕴含哲理,富有灵性!如,题目可以完善为“牵妈妈的手”,意味着可以写“亲情无价”“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等主题的作文。本文可以写作记叙文、散文等文体。

思路参考:例如,写我牵着妈妈的手去游玩,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在我走路即将跌倒的时候,是妈妈那双手扶住了我,使我没有跌倒;在风雨中,妈妈走在前面,弱小的我被妈妈的手牵着,把我挡在了她的身后……本文应重在写“牵着妈妈的手”的详细过程及感受。在叙事过程中,应注重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还可以使用景物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增加文章的表现力。细节描写要学会删繁就简、不蔓不枝,有突出,有强调。另外,在记叙中穿插适当的抒情、议论,往往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

九、(共1题,共5分)

11、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美容、商战、股票、英语……②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 “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③这样的阅读虽然不是生 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④它的“无用”其实是更深层意义上的有用。⑤你不能否定这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吧?⑥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

(1)请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填写在下面。

(3)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考点】
【答案】

(1)“无用”是有用。(2)“,”改为“:”(3)你难道否定这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吧?

【解析】

(1)句子的主干就是主语(名词、代词)、谓语(动词、形容词)、宾语(名词、代词)。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宾语是谓语动词作用的对象。细读第④句话可知,去掉枝叶后这句话的主语是“无用”,谓语“是”,宾语是“有用”。所以主干为:无用是有用。

(2)细读第①句可知,“……是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的内容“美容、商战、股票、英语……”所以这里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3)细读第⑤句话可知,这句话中的“不能”“否定”“不是”三个否定词使用不当,导致这个句子表意正好相反,应把“不能”改为“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