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报秋

宗璞

①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

②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花苞很有精神,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开放都在晚间,一朵能持续开一昼夜。六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③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④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⑤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⑥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⑦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⑧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诵,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使得逍遥。

⑩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⑪那第一朵出现已一周,凋谢了。可是别的会一朵朵再接上来。圆鼓鼓的花苞,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漂浮。

【1】本文是作者见玉簪花报秋,生发感慨而写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在第①自然段中写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作者吃惊是因为_____________ (不超过8个字),联系全文,作者怅然是因为_____________ 。(不超过10个字)

【2】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3】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画线句子“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这句话的含义。

【4】有人认为可以将文章题目改为《玉簪花》,而作者认为《报秋》这个题目更好,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太丘舍去:________

(2)下车引之:__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

(4)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

(5)虽乐: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是日,饮酒乐,天雨。

【3】(甲)(乙)两个文段表现的共同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3、

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 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7)《论语》中谈论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复旦大学以“_______,_______”为校训,勉励莘莘学子广博学习,坚定志向。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曹操的这首诗以“_____”字统领全篇,在描写沧海景象时,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是动景,“__________”(任选一句即可)则是静景。诗人还通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想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_伟大抱负。

【2】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大海、山岛的特点。

五、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5、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1】鲁迅在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请在下面的三段语句中的空格里填写鲁迅分别描写的人物。

(1)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①______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2)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②______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3)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③______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2】阅读《朝花夕拾》,仿佛是穿越时空,认识了一个别样的鲁迅先生。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喜欢捉蟋蟀、捕鸟的顽皮好动的鲁迅;在《狗·猫·鼠》中,我们看到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鲁迅;在《__________》中,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鲁迅。

六、作文(共2题,共10分)

6、

命题作文

请以“奇妙的旅行”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少于600字。(3)作文内容积极向上。(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师生姓名。

7、

半命题作文

不知不觉,同学们进入师大附中已经两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你们一定学会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请将“我学会了_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少于600字。(3)作文内容积极向上。(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师生姓名。

七、(共1题,共5分)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雪是雨的凝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用“雨”作为下雪的动词,也体现出“雪”和“凝雨”的关系,往时的“杨柳依依”与来时的“雨雪霏霏”两相映照,也让人对岁月流逝的伤感_______(跃然纸上/油然而生)。闻一多在《雪》中写道:“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件大氅,轻轻地将qiáo cuì(   )的世界,从头到脚地包了起来。”高邈深远的夜空中飘落了仿佛能包裹天下的大雪,在安详静谧的意境中透出温柔敦厚的士子情怀。

②雪是丰年的使者。“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福瑞的雪是四更时北风带来的丰收,草灯下未写完的桃符,尚未举起的酒杯,是来年的期盼和诗意的愿景。

③雪更是君子高洁、澄澈的人格象征。所谓“神似初霜意如雪,目若秋水韵为冰”,雪象征了洁净精微的气韵精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作者借助笔下__________(美不胜收/琳琅满目)的雪景,寄托了对那种既纯且美的理想人格的怜惜咏赞。

【1】请为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写出加点字词的读音。

qiáo  cuì(________) 静谧(_______) 澄澈(_______)

【2】第①、③段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的“桃符”即为“春联”,又称“对联”,以其对仗工整、用词精妙,为古代文人雅士所喜爱。请为《咏雪》中的“谢安雪日讲论文义”选择合适的下联

A.元方门外驳斥友人

B.孔子杏坛传道授业

C.贾岛月夜推敲语词

D.鲁迅三味书屋习字

【4】文段中提到的闻一多、陆游、曹雪芹都是我国著名的文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这半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不少作家作品的知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匆匆》和《春》都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B.老舍,现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茶馆》。

C.《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主持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为“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闻一多在《雪》中写道:“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件大氅”,而在《世说新语》的《咏雪》中,谢太傅次兄的儿子谢朗说雪“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太傅长兄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则说雪“未若柳絮因风起”,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的“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件大氅”是说雪下得很小,稀稀拉拉的。

B.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是说雪大体可以和把盐撒在空中相比。

C.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是说不如把雪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D.三个人都用了比喻的修辞,都把自己眼中飘雪的景象描述了出来。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报秋

宗璞

①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

②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花苞很有精神,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开放都在晚间,一朵能持续开一昼夜。六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③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④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⑤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⑥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⑦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⑧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诵,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使得逍遥。

⑩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⑪那第一朵出现已一周,凋谢了。可是别的会一朵朵再接上来。圆鼓鼓的花苞,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漂浮。

【1】本文是作者见玉簪花报秋,生发感慨而写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在第①自然段中写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作者吃惊是因为_____________ (不超过8个字),联系全文,作者怅然是因为_____________ 。(不超过10个字)

【2】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3】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画线句子“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这句话的含义。

【4】有人认为可以将文章题目改为《玉簪花》,而作者认为《报秋》这个题目更好,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考点】
【答案】

【1】   没几天便是立秋   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2】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玉簪花开放时美艳娇羞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之情。

【3】品味时间,品味生活,积极面对现实,不要虚度年华,不要荒废生活。

【4】这个题目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阅读兴趣。文章不仅是为了介绍玉簪花,更为重要的是由花及人,告诉人们面对现实,抓住现在,不要虚度年华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类题,首先读懂文章,其次找到有提示作用的语句,进行概括,做到语言简洁连贯。“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是作者吃惊的原因;联系全文,第⑦段“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句,加以浓缩。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解答此类题先判断这个句子的特点,可以从修辞、描写、有特点的词语入手;在这类句子的作用中选择,用术语解说句子的作用很重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这个句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结合段中心句和文章中心分析表达作用或效果。本句“颤颤地望”可见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加上“一点嫩黄”“颤颤”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簪花开放时娇美可爱的情态,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理解语句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可见“领取”就有品味、收获的意思,是一种“只在心中领取”,通过品味秋、冬、四季,领悟到时光流逝,不要虚度,品味生活,领悟到积极面对现实,不要荒废。点明了本文主旨。

【4】本题考查对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一要理解文题的具体意思,二要理解与主题相关的意思,即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做到作用与文本内容结合。看到“报秋”这一题目读者会产生疑问,什么报秋?怎样报秋?为什么报秋?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结合文章内容,文章前六段介绍玉簪花,第⑦段“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由花及人,并有了领悟:“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告诉人们积极面对现实,不要虚度年华,不要荒废生活。据此概括作答,做到语言简洁连贯。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太丘舍去:________

(2)下车引之:__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

(4)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

(5)虽乐: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是日,饮酒乐,天雨。

【3】(甲)(乙)两个文段表现的共同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舍弃   牵、拉   回头看   约定   虽然  

【2】(1)(他)和我约定在中午同行,却丢下我就走了。(2)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下起雨来。

【3】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1)舍,重点实词,这里使用本义,理解为“舍弃”;

(2)引,重点实词,理解为“牵、拉”;

(3)顾,重点实词,理解为“回头看”;

(4)期,重点实词,这里使用本义,理解为“约定”;

(5)虽,重点实词,这里使用本义,理解为“虽然”。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紧抓关键词,文言文句子翻译给分点往往是翻译句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字词如果没有准确翻译出来,就会失分;其次要注意文言特殊句式。

(1)注意:期,约定的意思。委,丢下、舍弃的意思。去,离开的意思。注意省略句的翻译,加上主语。

(2)注意:是,这的意思。乐,高兴、快乐的意思。雨,下雨的意思。

【3】本题考查主题的理解概括。(甲)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乙)文讲述魏文侯信守约定,冒雨期猎,体现了他的诚信。可见共同主题是做人要讲究诚信。

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乙)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打酒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3、

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 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7)《论语》中谈论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复旦大学以“_______,_______”为校训,勉励莘莘学子广博学习,坚定志向。

【考点】
【答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断肠人在天涯   岐王宅里寻常见   正是江南好风景   遥怜故园菊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1)—(6)为识记型默写,注意易错字“君”“郎”“涯”“岐”“怜”“悬”“残”“愠”;(7)为理解型默写,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古诗文及名句,紧扣题干“《论语》”“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选择名句,注意易错字“罔”“殆”。(8)为理解型默写,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古诗文及名句,紧扣题干“复旦大学校训”“广博学习,坚定志向”选择名句,注意易错字“博”“笃”“切”。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曹操的这首诗以“_____”字统领全篇,在描写沧海景象时,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是动景,“__________”(任选一句即可)则是静景。诗人还通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想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_伟大抱负。

【2】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大海、山岛的特点。

【考点】
【答案】

【1】   观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统一天下建功立业  

【2】示例:(大海)汹涌澎湃,(山岛)高耸挺拔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写眼前的景观,神奇而又壮观。“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描写动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描写静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2】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水何澹澹”“洪波涌起”可见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竦峙”可见山岛突兀耸立。

五、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5、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1】鲁迅在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请在下面的三段语句中的空格里填写鲁迅分别描写的人物。

(1)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①______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2)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②______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3)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③______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2】阅读《朝花夕拾》,仿佛是穿越时空,认识了一个别样的鲁迅先生。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喜欢捉蟋蟀、捕鸟的顽皮好动的鲁迅;在《狗·猫·鼠》中,我们看到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鲁迅;在《__________》中,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鲁迅。

【考点】
【答案】

【1】   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   衍太太   父亲  

【2】   答案示例:在《藤野先生》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感念师恩并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鲁迅。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的人物的了解。

(1)出自《藤野先生》,主要写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

(2)出自《琐记》,主要写衍太太给孩子们数旋子;

(3)出自《五猖会》,主要写少年鲁迅要观看五猖会的激动,父亲却要背书。

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文学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朝花夕拾》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人物形象“我”——作者自己。《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捉蟋蟀、捕鸟的顽皮好动的“我”,敢于提出“怪哉”为何物的充满好奇的“我”;《五猖会》中有对“背不出,不准去看会”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教育不满和反抗的“我”;而在《藤野先生》、《范爱农》、《琐记》中,则有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青年的“我”。

六、作文(共2题,共10分)

6、

命题作文

请以“奇妙的旅行”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少于600字。(3)作文内容积极向上。(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师生姓名。

【考点】
【答案】

范文

奇妙的旅行

伴着清凉的微风,我在书桌前懒洋洋地写着作业。经过三小时的奋战,作业终于写完了。我十分无聊,便在桌上胡乱地画起来。房间内舒适的温度让我有了一丝睡意,迷迷糊糊的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神游的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化身成了一张书桌。暖暖的阳光照在我洁白的身上,显得格外舒服。“吱呀!”房间门被打开了,原来是小主人放学回家了。他径直来到我的面前,放下一大堆的课本、资料,开始写起作业来。

各式各样的书本压得我快喘不过气来,我使出浑身力气努力地支撑着。好景不长,我的四条腿已经开始发麻了,又酸又痛。我不禁感叹,原来书桌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呀!整天费力地支撑起这些沉重的物品,还不能自由的活动。

正当我在不停抱怨自己变成书桌时,小主人拿来了水果放在我身上切,果汁流到我的身上黏糊糊的。我十分愤怒,刚想制止小主人的行为时。小主人拿起了一支笔在我身上作画了。

“哈哈哈,好痒呀!主人别画了!”我浑身不舒服的说。可小主人似乎没有听见我说的话。“哎呀!瞧我笨的,我现在是书桌,怎么会说话呢?”真是无奈,我只能静静地默默地承受着小主人的摧残。不一会儿我洁白的身上已经变成黑乎乎的一片。

小主人似乎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看向了书桌上的一把水果刀,“噢,不!”我大喊着,奋力挪动自己的身躯,想逃离这里,可我的身体是被嵌在墙上的,哪能挪动呢?“嗞—嗞—”锋利的刀在我身上留下了一道道伤痕,剧烈的疼痛感使我生不如死,我很伤心,为什么小主人这么不爱惜每天陪伴他写作业的书桌呢?为什么要……我在无限的悲伤、绝望、痛苦中晕了过去……

“呼——”我忽然醒来,原来这只是一场梦境呀!看着自己“伤痕累累”的书桌,我仿佛感受到它的疼痛,听到了它痛苦的央求,我赶紧拿来一块干净的抹布把书桌打扫起来……

这真是一次奇妙的旅行。

【解析】

本题是命题作文。题目“奇妙的旅行”的“奇妙”指稀奇,神奇巧妙,是本题的题眼;“旅行”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还可以是人生的成长,本题要求“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可见要写想象的旅行,力求有新意。虽然是想象作文,但是仍然要有明确的主题,或懂得爱惜东西,或表现改变历史,或对现实的思考等,并达到题目要求“作文内容积极向上”。本题选材必须是自己最熟悉的题材,一定要典型,有利于做到想象合理。题目要求“写一篇故事”,文体就是记叙文,写作时要突出文体特点。

7、

半命题作文

不知不觉,同学们进入师大附中已经两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你们一定学会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请将“我学会了_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少于600字。(3)作文内容积极向上。(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师生姓名。

【考点】
【答案】

范文:

我学会了感恩

有一首歌曾这样唱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人生下来便是要感恩的。但我从前却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开学第二周的星期五。

刚与母亲吵完一架——为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似乎是天气带动了我心情。我变得急躁又易怒。不过还好,在热浪滚滚般晚风的吹拂下,我们去了医院——看望生病的外公。

医院里,灯光将整栋楼照得亮堂堂的。我蹑手蹑脚地走进这充满消毒药水味儿的陌生又冰冷的空间,心里也除去了那一丝的燥意。母亲脚步也无声无息,是换了平底鞋吧!

两个静悄悄的人静悄悄地走进了外公的病房。柜上,热腾腾的饭菜还未动过,显然是外婆刚买的。见我们来了,外婆外公脸上开始洋溢笑容。母亲询问了外公这天的病况后,便拿起勺子,开始帮外公喂饭。

母亲很仔细。她先少少舀起一点饭,再似晴蜓点水般沾些汤。待汤的鲜美渗透了饭的香甜后,母亲还要吹吹,待凉些了,再喂外公吃。吃了几口饭,也再要吃菜。母亲讲究荤素搭配,让营养全面,所以肉也有,蔬菜也有。就这么轮换交替着:母亲的动作是如此娴熟,如此连贯。

外头像还未落尽的夕阳,洒进来片片红霞,落在地面上,墙角边,落在母亲的身上。我望着母亲微微颤动的背景,我似乎懂了什么。

吃完饭,母亲陪着外公说了会话,又开始削苹果。薄薄的苹果皮红艳艳的。随着削皮刀一片一片飞落下来,似纷纷扬扬的花瓣般,是那么美丽,那么炫烂。

母亲将削好的苹果放在桌上,说待会儿想吃时可以吃。我知道,不管怎样,外公一定会吃的。因为那苹果中,满含着母亲对外公的爱啊!

那一刻,我深深地反省道:我是多么不该啊!母亲生我育我,含辛茹苦将我养大,我却不知感恩,还为件件小事与母亲吵个不停。有多少次我见到母校忙碌的身影还指责她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又有多少次母亲关心我我却说她啰嗦?我为什么不能像母亲关心外公那样多关怀一些母亲?我为什么不能为母亲分担一点办所能及的家务事?要知道,人间因感恩而更美好,人间因感恩而充满爱啊!

到家后,我默默地为母亲端去一杯茶……

【解析】

本题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关键在高明补题、精心构思。题目“我学会了____” 补题很容易,可补充具体的事,如洗衣、做饭等,也可补充抽象的事物,如理解、宽容、乐观等,尽量具体化,形象化,达到以小见大;题前导语 “进入师大附中已经两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限定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即这两个月,“你们一定学会了许多,成长了许多……”提示本题目立意,要表现自己的成长,收获,同时注意题目要求“作文内容积极向上”。选材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题材,一定要典型。本题目没有明确要求文体,本题适合写一篇记叙文,要突出文体特征,交代清楚六要素,写出真情实感。

七、(共1题,共5分)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雪是雨的凝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用“雨”作为下雪的动词,也体现出“雪”和“凝雨”的关系,往时的“杨柳依依”与来时的“雨雪霏霏”两相映照,也让人对岁月流逝的伤感_______(跃然纸上/油然而生)。闻一多在《雪》中写道:“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件大氅,轻轻地将qiáo cuì(   )的世界,从头到脚地包了起来。”高邈深远的夜空中飘落了仿佛能包裹天下的大雪,在安详静谧的意境中透出温柔敦厚的士子情怀。

②雪是丰年的使者。“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福瑞的雪是四更时北风带来的丰收,草灯下未写完的桃符,尚未举起的酒杯,是来年的期盼和诗意的愿景。

③雪更是君子高洁、澄澈的人格象征。所谓“神似初霜意如雪,目若秋水韵为冰”,雪象征了洁净精微的气韵精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作者借助笔下__________(美不胜收/琳琅满目)的雪景,寄托了对那种既纯且美的理想人格的怜惜咏赞。

【1】请为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写出加点字词的读音。

qiáo  cuì(________) 静谧(_______) 澄澈(_______)

【2】第①、③段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的“桃符”即为“春联”,又称“对联”,以其对仗工整、用词精妙,为古代文人雅士所喜爱。请为《咏雪》中的“谢安雪日讲论文义”选择合适的下联

A.元方门外驳斥友人

B.孔子杏坛传道授业

C.贾岛月夜推敲语词

D.鲁迅三味书屋习字

【4】文段中提到的闻一多、陆游、曹雪芹都是我国著名的文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这半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不少作家作品的知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匆匆》和《春》都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B.老舍,现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茶馆》。

C.《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主持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为“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闻一多在《雪》中写道:“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件大氅”,而在《世说新语》的《咏雪》中,谢太傅次兄的儿子谢朗说雪“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太傅长兄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则说雪“未若柳絮因风起”,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的“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件大氅”是说雪下得很小,稀稀拉拉的。

B.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是说雪大体可以和把盐撒在空中相比。

C.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是说不如把雪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D.三个人都用了比喻的修辞,都把自己眼中飘雪的景象描述了出来。

【考点】
【答案】

【1】   憔悴   mì   chéng  

【2】   油然而生   美不胜收  

【3】C

【4】B

【5】A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掌握。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的时候,我们要在结合语境的基础上,注意所填写的字要正确。qiáo  cuì的“憔”易错写成“焦”,“悴”的右下 “十”的竖(丨)不能穿过“从”字,易错写成“脆”或“碎”。给加点的字注音,解答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形声字、形似字、多音字的读音。“谧”不会读或易错读为bì;“澄”易错读为dēng。

【2】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跃然纸上”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联系语句“伤感”应选择“油然而生”。

“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琳琅满目”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联系语句“雪景”应选择“美不胜收”。

【3】考查对联的创作。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特点是字数要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此对联上联“谢安雪日讲论文义”的词性与结构是人名+时间+动词+名词,四个选项的词性与结构如下:

A. 元方门外驳斥友人:人名+地点+动词+名词

B. 孔子杏坛传道授业:人名+地点+动词+动词

C. 贾岛月夜推敲语词:人名+时间+动词+名词

D. 鲁迅三味书屋习字:人名+名词+名词+动词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

B. 老舍,现代作家,《茶馆》是剧本。

故选B。

【5】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

A. 闻一多的“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件大氅”是说雪下得很大,铺天盖地的。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