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萧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2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梦是夜的花朵

朱成玉

(1)最近孩子睡觉特別早,而且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

(2)自从孩子的妈妈去世后,我明显的感觉到她变得不愿说话了,从前那个好动的女孩子一下子变得文文静静。我多么希望她还像以前那么淘气啊,到处翻弄她收藏的“破烂”,自己玩“过家家”,把自己的屋子弄得像个猪窝。现在,她的屋子干干净净的,却少了一份孩子该有的活泼。

(3)在妻子离去的日子里,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但我尽力不让女儿看到我的悲伤,总是趁洗脸的时候,把泪水偷偷地运送出去。但孩子似乎一下子懂事了,她怕我伤感,很少和我提起她的妈妈,甚至,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正面依然是阳光灿烂的她自己,在花丛中翩然如一只欲飞的蝴蝶。

(4)我给她租各种动画片光碟,在电脑上下载游戏,想尽办法让她玩。可她好像突然对这些都没了兴趣,每天回来就埋头写作业,然后就嚷嚷着要睡觉。

(5)对于女儿的这些变化,我有些不安,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生病。周末,我领她去吃肯德基,她一个劲的问我几点了。我对她说,今天是周末,作业可以明天写,今天多玩一会儿。她却用不容商量的口气对我说,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我有些疑惑,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6)我想孩子的心理一定出了问题。我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这是典型的忧郁症,是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导致的。医生建议我多陪陪孩子,那样有利于她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

(7)她生日那天,我领她去滑旱冰,难得看到她那样高兴。看着女儿像一只羽翼渐丰的雏燕,学着飞翔,我的眼里蓄满了泪。孩子,这才是你应该过的生活,那些生活的苦难,不应是你这样一颗幼小的心灵该承受的啊!

(8)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的睡觉时间,滑了一会儿,她就问我几点了,我故意骗她说刚刚七点,她玩得很开心,笑容灿烂,如圣诞的烟花。

(9)回到家的时候,她看到闹钟显示已经十点多了,马上问我是不是她的闹钟出了毛病。我点着她的小脑袋笑着说:“小傻瓜,爸爸骗你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又是周末,就是想让你多玩一会儿……”没想到还没等我说完,她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令我手足无措。

(10)“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看不到我会很伤心的……”她伤心的哭着说,“在医院最后一次看妈妈的时候,妈妈对我说,每天晩上九点都会到我梦里来看我,我们还拉了钩呢。”

(11)原来,这就是孩子的秘密!

(12)我眼前浮现出妻子临终前那张苍白虚弱的脸上尽力露出的微笑,看到她艰难的伸出她的小指,和女儿拉钩,许下她们相约的诺言:每天晚上九点,在梦中,不见不散!

(13)为了这个约定,女儿始终坚持晚上九点之前睡觉。

(14)我为女儿铺床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了她的妈妈。原来,女儿把妈妈的照片放到了相框的背面,是为了能在睡觉的时候更近地看到她啊! 梦真是一件神奇的宝贝! 白天丢掉的,可以在梦里捡回来;现实中没有的,可以用梦补上。

(15)夜里,我蹑手蹑脚地去女儿的小屋,小心翼翼的给她盖被子。我怕惊动她,她现在一定在和她妈妈玩耍,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缠着妈妈给她讲故事。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

(选自《快乐心灵》第一辑  有改动)

【1】读完全文,你是怎样理解文题含义的?

【2】父亲为了解开女儿的心结,倾尽了心力,想尽办法让她玩,领她吃肯德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儿为了信守约定,改变了自己:睡得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品味第(3)段中加点词语(或短语)。

撕咬:

偷偷地运送:

【4】这篇文章在写作上较明显的特点是多处使用伏笔和照应,请找出两处不同方面的伏笔,并说说使用伏笔的作用。

【5】文中的孩子患有忧郁症,为了“使她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如果你是她的朋友,你该怎样劝说她?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2、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棹数小舟

(4)湮于沙上

【2】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3】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 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4】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3、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游山西村》中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望岳》中体现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4、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他”是小说《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与“他”相关的两位女性是____________和小福子。

(2)《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小说家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_______________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________________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5、

综合性学习。

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当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某中学准备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上句补充下句,使之组成对偶句。

上句:弘扬孝道美德下句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形式)请你参照示例补写两种活动形式。

①孝亲歌曲我来唱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建议)为了让活动更好地开展,请你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探究)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別的民族咱们不管不论,但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爱老是一个重要方面。

材料二: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材料三:孔繁森在聊城工作的一段时间里,毎逢元宵灯会,他就用地排车或三轮车推着母亲围城区观看花灯。

你的探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萧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梦是夜的花朵

朱成玉

(1)最近孩子睡觉特別早,而且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

(2)自从孩子的妈妈去世后,我明显的感觉到她变得不愿说话了,从前那个好动的女孩子一下子变得文文静静。我多么希望她还像以前那么淘气啊,到处翻弄她收藏的“破烂”,自己玩“过家家”,把自己的屋子弄得像个猪窝。现在,她的屋子干干净净的,却少了一份孩子该有的活泼。

(3)在妻子离去的日子里,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但我尽力不让女儿看到我的悲伤,总是趁洗脸的时候,把泪水偷偷地运送出去。但孩子似乎一下子懂事了,她怕我伤感,很少和我提起她的妈妈,甚至,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正面依然是阳光灿烂的她自己,在花丛中翩然如一只欲飞的蝴蝶。

(4)我给她租各种动画片光碟,在电脑上下载游戏,想尽办法让她玩。可她好像突然对这些都没了兴趣,每天回来就埋头写作业,然后就嚷嚷着要睡觉。

(5)对于女儿的这些变化,我有些不安,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生病。周末,我领她去吃肯德基,她一个劲的问我几点了。我对她说,今天是周末,作业可以明天写,今天多玩一会儿。她却用不容商量的口气对我说,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我有些疑惑,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6)我想孩子的心理一定出了问题。我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这是典型的忧郁症,是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导致的。医生建议我多陪陪孩子,那样有利于她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

(7)她生日那天,我领她去滑旱冰,难得看到她那样高兴。看着女儿像一只羽翼渐丰的雏燕,学着飞翔,我的眼里蓄满了泪。孩子,这才是你应该过的生活,那些生活的苦难,不应是你这样一颗幼小的心灵该承受的啊!

(8)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的睡觉时间,滑了一会儿,她就问我几点了,我故意骗她说刚刚七点,她玩得很开心,笑容灿烂,如圣诞的烟花。

(9)回到家的时候,她看到闹钟显示已经十点多了,马上问我是不是她的闹钟出了毛病。我点着她的小脑袋笑着说:“小傻瓜,爸爸骗你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又是周末,就是想让你多玩一会儿……”没想到还没等我说完,她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令我手足无措。

(10)“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看不到我会很伤心的……”她伤心的哭着说,“在医院最后一次看妈妈的时候,妈妈对我说,每天晩上九点都会到我梦里来看我,我们还拉了钩呢。”

(11)原来,这就是孩子的秘密!

(12)我眼前浮现出妻子临终前那张苍白虚弱的脸上尽力露出的微笑,看到她艰难的伸出她的小指,和女儿拉钩,许下她们相约的诺言:每天晚上九点,在梦中,不见不散!

(13)为了这个约定,女儿始终坚持晚上九点之前睡觉。

(14)我为女儿铺床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了她的妈妈。原来,女儿把妈妈的照片放到了相框的背面,是为了能在睡觉的时候更近地看到她啊! 梦真是一件神奇的宝贝! 白天丢掉的,可以在梦里捡回来;现实中没有的,可以用梦补上。

(15)夜里,我蹑手蹑脚地去女儿的小屋,小心翼翼的给她盖被子。我怕惊动她,她现在一定在和她妈妈玩耍,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缠着妈妈给她讲故事。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

(选自《快乐心灵》第一辑  有改动)

【1】读完全文,你是怎样理解文题含义的?

【2】父亲为了解开女儿的心结,倾尽了心力,想尽办法让她玩,领她吃肯德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儿为了信守约定,改变了自己:睡得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品味第(3)段中加点词语(或短语)。

撕咬:

偷偷地运送:

【4】这篇文章在写作上较明显的特点是多处使用伏笔和照应,请找出两处不同方面的伏笔,并说说使用伏笔的作用。

【5】文中的孩子患有忧郁症,为了“使她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如果你是她的朋友,你该怎样劝说她?

【考点】
【答案】

【1】女儿用梦寄托对母亲的思念,靠梦境享受母爱的美好

【2】   带她看医生   领她滑旱冰   不愿说话、变得文静   对玩不感兴趣  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很少提她妈妈  每天回家就埋头写作业等  

【3】写出了“我”对妻子思念的痛苦之情表现了“我”掩饰悲伤的心理。

【4】第一处: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或者: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第二处:相框(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第三处:秘密(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三处任选两处即可)作用:①为下文情节发展设下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下文作了必要的铺垫,使行文不突兀等 。

【5】示例:××,你失去了妈妈,我作为你的朋友跟你一样难过但是,你还有疼爱你的爸爸和关心你的朋友,我希望你能尽早从痛苦伤心中走出来,像从前一样开心快乐的过好每一天,好吗?

【解析】

【1】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近几年试题发展趋势看,要求阐释标题含义的题目不少。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此词出自最后一段“夜里,我蹑手蹑脚地去女儿的小屋,小心翼翼的给她盖被子。我怕惊动她,她现在一定在和她妈妈玩耍,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缠着妈妈给她讲故事。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一句,结合上文,尤其是“妈妈对我说,每天晚上九点都会到我梦里来看我,我们还拉了钩呢。”可知“梦是夜的花朵”指女儿靠梦境享受母爱的美好,用梦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2】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找出父亲(我)的表现和女儿的表现。按先后顺序概述出与“父亲(我)女儿”做的几件事情。父亲的表现:第六段“我想孩子的心理一定出了问题。我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第七段“她生日那天,我领她去滑旱冰”;女儿的表现:第二段“我明显地感觉到她变得不愿说话了,从前那个好动的女孩子一下子变得文文静静。”“现在,她的屋子干干净净的,却少了一份孩子该有的活泼。”第三段“很少和我提起她的妈妈”第四段“她好像突然对这些都没了兴趣,每天回来就埋头写作业。”作答即可。

【3】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1)句,妻子去世后,“我”非常痛苦,对妻子的思念撕咬折磨着“我”的内心。“撕咬”一词极富表现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失去妻子极度痛苦的心理,表现了我对妻子的挚爱和思念之情。(2)句,妻子去世,“我”虽然很痛苦,但是却不愿意让这种痛苦影响到女儿,因此只有趁洗脸的时候偷偷流泪,尽力掩饰悲伤,隐瞒女儿。“偷偷运送”表达了“我”在女儿面前掩饰悲伤的心理。

【4】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技巧的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多处埋下了伏笔,比如文章前半部分写“孩子最近睡觉特别早”“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后半部分才揭开女儿这么做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妻子和女儿约定每天晚上九点回到梦里见她,女儿为了早早到梦里见妈妈,才开始很早就睡觉。把妈妈的照片放到了相框的背面,也是为了能在睡觉的时候更近地看到她。前边提到的这两处就是为后文揭示原因埋下伏笔。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下文发展设下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女儿为什么开始早睡觉,为什么要把妈妈照片放背面,这些都是读者心中的疑问。

【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需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围绕“劝说”主题进行阐述。文中的孩子患上了忧郁症,我们应当鼓励其重拾对生活的信念,要乐观积极地面对未来,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对得起朋友和亲人的期待和挂念。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2、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棹数小舟

(4)湮于沙上

【2】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3】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 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4】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考点】
【答案】

【1】(1)倒塌(2)经历(3)划(船)(4)埋没

【2】(1)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带走呢?(2)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泥沙成为坑洞。

【3】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則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4】道理:(1)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的道理。(2)实践出真知。(3)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启示: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阅:经过,经历。湮:埋没。

【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关键词:尔辈,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这。杮,削下来的木片。岂能:怎么能。为:被。暴,突然(急、大)。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坎穴:坑洞。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寺僧高估了水流的推力,忽视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讲学家只注意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经验丰富,将石性、沙性、水流的因素全面综合考虑,所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感悟。《河中石兽》本文讲了寺前两个石兽掉入水中水中,僧人们和学者只考略一个因素,而不考略其他,所以没有找到石兽,老水兵富有经验,善于思考,考略周全所以成功了。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欤!”结尾这句话,指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文章寓理于事,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启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否则会得不偿失。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3、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游山西村》中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望岳》中体现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赚得行人错喜欢   烟笼寒水月笼沙   青草池塘处处蛙   惟解漫天作雪飞   独怆然而涕下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惟、怆、涕、疑、凌、览”等字词的书写。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4、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他”是小说《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与“他”相关的两位女性是____________和小福子。

(2)《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小说家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_______________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________________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考点】
【答案】

(1)骆驼祥子   虎妞   (2)凡尔纳   尼摩   诺第留斯  

【解析】

(1)由“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上等车夫”“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等信息可知出自名著《骆驼祥子》,这是对祥子的描述。与祥子相关的两位女性,虎妞: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三十七八岁,相貌丑陋,心术不正。用计成为祥子之妻。小福子:二十岁左右,颇具姿色。父酗酒,逼其为妓抚养两位幼弟。与祥子情投意合。

(2))《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诺第留斯)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5、

综合性学习。

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当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某中学准备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上句补充下句,使之组成对偶句。

上句:弘扬孝道美德下句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形式)请你参照示例补写两种活动形式。

①孝亲歌曲我来唱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建议)为了让活动更好地开展,请你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探究)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別的民族咱们不管不论,但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爱老是一个重要方面。

材料二: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材料三:孔繁森在聊城工作的一段时间里,毎逢元宵灯会,他就用地排车或三轮车推着母亲围城区观看花灯。

你的探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争做美德少年   (2)②孝亲故事我来讲   ③孝亲精神我来赞   (3)建议一:请孝亲人物到校做专场报告;   建议二:请同学们做一件孝亲实事,然后在活动中展示交流。   (4)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的传统;生活中,我们应该孝顺父母。  

【解析】

(1)拟写宣传语的要求:①须紧扣主题。②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字以内。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上联:上句:弘扬孝道美德(动宾短语),拟写出下句:争做美德少年,也是动宾短语。

(2)此题考查了主题活动的设定。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如,孝亲美德我来学;孝亲事情我来做。

(3)本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提的建议一定要与学校有关部门相关,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可提建议为:尊重父母及长辈,聆听他们的教诲,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学会与父母及长辈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付出,在感情上让他们感受到晚辈的关心。

(4)考查对材料的探究。仔细阅读三则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把握每则材料的大意,在筛选的基础上,将各材料的话题观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寻找材料之间的中心话题和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材料一说明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材料二孔子在《孝经》中就写了关于孝的内容。材料三写生活中,孔繁森孝敬母亲的事例。综合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的传统;我们应该孝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