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富锦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次全市开展的“四有好老师”评比活动,五个中学的老师被表彰。

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沁园春雪》)

B.我平生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这两句话常常让我强聒不舍。(《敬业与乐业》)

C.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D.当安塞腰鼓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安塞腰鼓》)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3、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这就是母亲

一月七日,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因为是直达台中才停靠的快车,上了车就按斜椅背,准备休息看书。

车快要启动前,忽然听到喧哗吵闹的声音,从七号车厢的后端入口传来。许多乘客都被不寻常的骚动声音惊扰,回头张望。

我坐在最后一排,声音就近在身边,但是看不到人。是粗哑近于嘶吼的声音,仿佛有人趴在车门边,一声一声叫着:“你带我去哪里呀——你带我去哪里呀——”然后,七车的服务小姐神色仓皇地出现了,引导着两位纠缠拉扯的乘客入座。

车子缓缓开动了,这两位乘客终于坐定,就在我座位斜前方。

其中一位五十上下的妇人,很胖的身躯,有点变形的脸,不断继续嘶吼咆哮着:“你要带我去哪里呀——我不要去——”她像撒赖的孩子,双脚用力跺着车厢地板,用手猛力拍打前座的椅背,吼叫“我不要去——”

许多乘客都露出惊惶的眼神,前座的乘客悄悄移动到其他较远处的空位上。

在列车上遇到过衰老的人、肢体残障的人、失明的人、坐在轮椅上的人,手脚抖动的帕金森症患者,但是第一次遇到“智障”的乘客。

我没有想过,身体有这么多艰难,“智障”,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艰难吧。

我在斜后方,看着这智障的妇人,肥胖有点失了轮廓的躯体,浓黑的眉毛,很宽而扁平的颧骨,张着口,粗重的喘息,不断四下张望的仿佛被惊吓到的眼神。

这样不安、这样躁动、这样仓皇,这样惧怖惊恐,仿佛被围猎的野兽,无处可逃。

我或许也被吓到了吧,焦点一直凝视着这智障的妇人,她忽然回过头,跟旁边一直安抚着她的另一个妇人说:“我要吃——”

另一个妇人大约七十岁到八十岁之间,很苍老,一脸皱纹,黧黑瘦削,但是身体看来硬朗坚强。她即刻从一个提袋里拿出一包鳕鱼香丝,递给智障的妇人说:“吃啊,乖喔——”智障妇人迫不及待,一把扯开包装的玻璃纸袋。一条一条像纸屑一样的鱼丝飞散开来,撒落四处。老妇人赶快趴下去,一一拾捡,放进智障妇人的手中。

有一些飞散在我身上,我捡起来,交给老妇人,她回头说:“谢谢。”

我笑一笑,问她:“女儿吗?”她点点头。

她的女儿把鳕鱼香丝塞进口里,大口咀嚼,鱼屑一片一片从口角掉落,母亲为她擦拭着。

女儿好像安静了下来,但不时会突然惊惶地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母亲很耐心地说:“出去走走啊,闷在家里怎好?我们在大陆旅行不是也坐火车吗?”

一个近八十岁的母亲,照顾一个智障、近五十岁的女儿,那是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啊。一个母亲,也曾经怨悔过吗?忿恨过吗?厌烦过吗?觉得羞辱过吗?想要逃避过吗?

我在斜后方,做着我应该做的功课。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做得比这一位母亲好。

母亲安抚了躁动惊惶的女儿,女儿仿佛沉睡了,母亲为她盖上外套。趁女儿睡着,她从提袋里拿出像是女性刷睫毛的小圆筒,抽出沾黑膏的小刷子,为女儿刷染头上花白的头发。车窗外夕阳的光,映照着挑起的一丝一丝的发丝,发丝从白变成黑。

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比艺术更重要的功课,比美更重要的功课。

【1】文章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从人物描写、修辞角度)

【2】文章以“这就是母亲”为题有什么妙处?

【3】作者笔下的母亲有什么特点?

【4】文章结尾处说“自己还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你认为作者所说的“生命的功课”指什么?

4、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

①“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文化与娱乐,一方面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

②快餐文化的特点当然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看了这些节目,你可以知道故事脉络、记住几个人名,但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全都与你无缘了。有的人觉得名著篇幅太长、内容艰深、阅读门槛比较高,于是看这些视频版的“缩写本”聊备谈资,更有人连电影、电视剧都要用3分钟看完。

③快餐文化的出现与流行并非今日始,但显然,互联网使快餐文化大范围流行成为可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更给快餐文化按下了快进键。就以某知名短视频应用来说,短短15秒的视频怎么可能完整反映一部名著,于是只好加快语速、精简内容。限制节目时长或字数,这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普遍采取的策略,好处是用户上传的内容因短小精悍所以又快又多,但害处是用户在快速浏览中很容易迷失,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下降,思维趋向于表面化。例如,国内外都曾做过实验,在浏览社交媒体若干分钟之后,再让用户去背诵文章和做数学题,正确率都会下降。

④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准确地说是观看)碎片化的内容。虽然古人也曾有“马上、枕上、厕上”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阅读,但所读的内容并不碎片化。

⑤今天的快餐文化与数十年前的快餐文化相比,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逐渐远离文字而趋向视频。视频的直观、形象和快速,是文字和图片都不能比拟的。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由文字到图片,由图片转到视频,的确是便捷了,但对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调用却越来越少。人类通过阅读文字来传承思想文化的历史已数千年,而视频成为媒介主流的历史不过数十年而已,不论是从人类的认知习惯还是就历史积累而言,视频都是不能与文字相提并论的。如果仅仅用视频作为媒介而远离文字,那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座宝库,这对于我们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是极为不利的。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绝不是文化的正途,速生者往往速朽。

⑥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为人类服务,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而今之计,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4】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③昃(zè)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予尝求古人人之心

②去之南都入学舍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点明中心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表达方式。

【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6、

古诗文默写。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

(2)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秋节人们不禁吟咏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祝福亲人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月亮,作为思乡的意象,历来被古人所钟爱,请写出含“月”的两句连续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7、

阅读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8、

走近名著。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本段节选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__________ 的诗,长诗__________是他的成名作。

(2)抗战期间,他的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七、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9、

七十年筚路蓝缕,七十年风雨兼程。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学校开展了系列庆祝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气氛,学校将悬挂宣传条幅。请你帮助拟写一则宣传语。

【2】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形式。(第8题涉及的除外)

示例:举办“祖国颂”征文活动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班拟在本周五下午第二节课举行“礼赞70年”图片展览活动,想邀请校团委李老师参加活动。作为班长,见到李老师,你该怎样发出邀请?

【4】为了配合学校的此次活动,校《青草》读书社将于下周一下午一点在阶梯教室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系列活动,作为活动的策划者,请你拟写《倡议书》。

八、作文(共2题,共10分)

10、

文题二:

人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尝试,这样才会使人生更加精彩,初中生的我们,更需要在不同的尝试中感受酸甜苦辣,进而不断成长。

请以“尝试”为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11、

文题一:请以“沉醉其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九、(共1题,共5分)

1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日的明湖,浓妆艳抹。清涟之中,是那样的端庄素雅,毫不妖饶,岸边的苍脆松柏,高大的白杨,此时正暖暖的晒着太阳,依偎在身边的垂柳,生发出还有些许嫩黄的新芽,顷刻间自信的摇yè着满头的秀发。

(1)请将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顷刻间_____   摇yè_____

(3)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 ____改为____)

黑龙江省富锦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次全市开展的“四有好老师”评比活动,五个中学的老师被表彰。

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 表意不清。可改为:中学的五个老师被表彰。

B. 搭配不当。改为: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

D. 删“当”或“令”。

故选C。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沁园春雪》)

B.我平生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这两句话常常让我强聒不舍。(《敬业与乐业》)

C.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D.当安塞腰鼓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安塞腰鼓》)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没完。贬义词不能用于褒义的语境。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3、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这就是母亲

一月七日,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因为是直达台中才停靠的快车,上了车就按斜椅背,准备休息看书。

车快要启动前,忽然听到喧哗吵闹的声音,从七号车厢的后端入口传来。许多乘客都被不寻常的骚动声音惊扰,回头张望。

我坐在最后一排,声音就近在身边,但是看不到人。是粗哑近于嘶吼的声音,仿佛有人趴在车门边,一声一声叫着:“你带我去哪里呀——你带我去哪里呀——”然后,七车的服务小姐神色仓皇地出现了,引导着两位纠缠拉扯的乘客入座。

车子缓缓开动了,这两位乘客终于坐定,就在我座位斜前方。

其中一位五十上下的妇人,很胖的身躯,有点变形的脸,不断继续嘶吼咆哮着:“你要带我去哪里呀——我不要去——”她像撒赖的孩子,双脚用力跺着车厢地板,用手猛力拍打前座的椅背,吼叫“我不要去——”

许多乘客都露出惊惶的眼神,前座的乘客悄悄移动到其他较远处的空位上。

在列车上遇到过衰老的人、肢体残障的人、失明的人、坐在轮椅上的人,手脚抖动的帕金森症患者,但是第一次遇到“智障”的乘客。

我没有想过,身体有这么多艰难,“智障”,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艰难吧。

我在斜后方,看着这智障的妇人,肥胖有点失了轮廓的躯体,浓黑的眉毛,很宽而扁平的颧骨,张着口,粗重的喘息,不断四下张望的仿佛被惊吓到的眼神。

这样不安、这样躁动、这样仓皇,这样惧怖惊恐,仿佛被围猎的野兽,无处可逃。

我或许也被吓到了吧,焦点一直凝视着这智障的妇人,她忽然回过头,跟旁边一直安抚着她的另一个妇人说:“我要吃——”

另一个妇人大约七十岁到八十岁之间,很苍老,一脸皱纹,黧黑瘦削,但是身体看来硬朗坚强。她即刻从一个提袋里拿出一包鳕鱼香丝,递给智障的妇人说:“吃啊,乖喔——”智障妇人迫不及待,一把扯开包装的玻璃纸袋。一条一条像纸屑一样的鱼丝飞散开来,撒落四处。老妇人赶快趴下去,一一拾捡,放进智障妇人的手中。

有一些飞散在我身上,我捡起来,交给老妇人,她回头说:“谢谢。”

我笑一笑,问她:“女儿吗?”她点点头。

她的女儿把鳕鱼香丝塞进口里,大口咀嚼,鱼屑一片一片从口角掉落,母亲为她擦拭着。

女儿好像安静了下来,但不时会突然惊惶地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母亲很耐心地说:“出去走走啊,闷在家里怎好?我们在大陆旅行不是也坐火车吗?”

一个近八十岁的母亲,照顾一个智障、近五十岁的女儿,那是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啊。一个母亲,也曾经怨悔过吗?忿恨过吗?厌烦过吗?觉得羞辱过吗?想要逃避过吗?

我在斜后方,做着我应该做的功课。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做得比这一位母亲好。

母亲安抚了躁动惊惶的女儿,女儿仿佛沉睡了,母亲为她盖上外套。趁女儿睡着,她从提袋里拿出像是女性刷睫毛的小圆筒,抽出沾黑膏的小刷子,为女儿刷染头上花白的头发。车窗外夕阳的光,映照着挑起的一丝一丝的发丝,发丝从白变成黑。

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比艺术更重要的功课,比美更重要的功课。

【1】文章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从人物描写、修辞角度)

【2】文章以“这就是母亲”为题有什么妙处?

【3】作者笔下的母亲有什么特点?

【4】文章结尾处说“自己还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你认为作者所说的“生命的功课”指什么?

【考点】
【答案】

【1】“扯”(动作描写)写出了智障女儿用力之猛,体现了智障女儿失控的行为;后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鳕鱼香丝散落的情形;表现了母亲照顾智障女儿的艰难。

【2】构成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表达对母亲和母爱的赞美。

【3】母亲细心,耐心,善良,做事周到,深爱自己的女儿(三点即可)

【4】“生命的功课”指爱的功课,即照顾陪伴自己的亲(意思对即可))

【解析】

【1】人物描写答题格式:运用……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体现人物……身份、性格,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赏析句子的基本格式:运用……修辞,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特点,表达了……感情(扣主题)。一个“扯”字写出了智障女儿撕扯鳕鱼香丝袋时用力之猛。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鱼死飞散开来散落四处的情形,从侧面表现了母亲照顾智障女儿很困难。

【2】考查题目的作用。题目的作用:1)概括或者交待了文章的写作内容。渲染环境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突出人物……的形象。2) 是文章的“文眼”,点明文章……的中心。3)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运用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要分析其作用。6)有象征意义。一语双关,一定要写出多层含义再分析。题目吸引读者了解文中写了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另一方面表达出作者对文中母亲的赞美,对所有母亲的赞美,突出主旨。

【3】考查内容理解。1)结合原文“母亲很耐心地说:‘出去走走啊,闷在家里怎好?我们在大陆旅行不是也坐火车吗?’”归纳答案:母亲很耐心。

2)结合原文“母亲安抚了躁动惊惶的女儿,女儿仿佛沉睡了,母亲为她盖上外套。趁女儿睡着,她从提袋里拿出像是女性刷睫毛的小圆筒,抽出沾黑膏的小刷子,为女儿刷染头上花白的头发。车窗外夕阳的光,映照着挑起的一丝一丝的发丝,发丝从白变成黑。”,归纳答案:母亲很细心、做事仔细。

3)结合原文“一个近八十岁的母亲,照顾一个智障、近五十岁的女儿,那是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啊。一个母亲,也曾经怨悔过吗?忿恨过吗?厌烦过吗?觉得羞辱过吗?想要逃避过吗?”,可以看出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

【4】考查内容理解。本文叙写了老年的妈妈带智障女儿外出旅行,细心照顾智障女儿吃鳕鱼香丝,为智障女儿刷染花白的头发的事情,老人的耐心细心让我们体会到母爱的伟大。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从而触动为人子女要抓紧时间,孝顺父母。

4、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

①“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文化与娱乐,一方面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

②快餐文化的特点当然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看了这些节目,你可以知道故事脉络、记住几个人名,但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全都与你无缘了。有的人觉得名著篇幅太长、内容艰深、阅读门槛比较高,于是看这些视频版的“缩写本”聊备谈资,更有人连电影、电视剧都要用3分钟看完。

③快餐文化的出现与流行并非今日始,但显然,互联网使快餐文化大范围流行成为可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更给快餐文化按下了快进键。就以某知名短视频应用来说,短短15秒的视频怎么可能完整反映一部名著,于是只好加快语速、精简内容。限制节目时长或字数,这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普遍采取的策略,好处是用户上传的内容因短小精悍所以又快又多,但害处是用户在快速浏览中很容易迷失,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下降,思维趋向于表面化。例如,国内外都曾做过实验,在浏览社交媒体若干分钟之后,再让用户去背诵文章和做数学题,正确率都会下降。

④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准确地说是观看)碎片化的内容。虽然古人也曾有“马上、枕上、厕上”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阅读,但所读的内容并不碎片化。

⑤今天的快餐文化与数十年前的快餐文化相比,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逐渐远离文字而趋向视频。视频的直观、形象和快速,是文字和图片都不能比拟的。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由文字到图片,由图片转到视频,的确是便捷了,但对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调用却越来越少。人类通过阅读文字来传承思想文化的历史已数千年,而视频成为媒介主流的历史不过数十年而已,不论是从人类的认知习惯还是就历史积累而言,视频都是不能与文字相提并论的。如果仅仅用视频作为媒介而远离文字,那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座宝库,这对于我们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是极为不利的。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绝不是文化的正途,速生者往往速朽。

⑥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为人类服务,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而今之计,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4】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考点】
【答案】

【1】事例一: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  事例二: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

【2】开篇引用一些短视频节目在网络上大行其道的事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了本文的议论话题;充当论据,支撑并证明中心论点。

【3】分析快餐文化的优缺点。

【4】举例论证;举了国内外用户认真浏览导致背诵文章和做数学题正确率下降的实验为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用户在快速浏览中很容易迷失,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下降,思维趋向于表面化”的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解析】

【1】考查中心论点。论点必须是一个表意完整的肯定句。一般在题目、开头、结尾。结合尾段“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归纳答案。

【2】考查段落作用。议论文开头作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考。引出下文论述。第一段引用“一些短视频节目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而事例本身就能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文章二、三段开始分析“快餐公司”这一现象,据此归纳首段引出论题而不是论点。

【3】考查内容理解。结合原文“快餐文化的特点当然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归纳答案。

【4】考查论证方法与作用。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基本答题格式:运用xx论证,xx的论证了xx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例如,国内外都曾做过实验,在浏览社交媒体若干分钟之后,再让用户去背诵文章和做数学题,正确率都会下降”,这是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用户在快速浏览中很容易迷失,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下降,思维趋向于表面化”,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③昃(zè)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予尝求古人人之心

②去之南都入学舍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点明中心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表达方式。

【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考点】
【答案】

【1】(1)探求   (2)离开

【2】(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水(冷水)洗脸。

【3】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议论   记叙  

【4】从小家世贫苦了解百姓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之旨奠定了儒家“仁爱”思想等方面回答。(意思对即可,从家世和大通六经之旨答即可)

【解析】

【1】考查重点词语。

①予尝求古人人之心: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②去之南都入学舍:离开家到南都进学舍念书。去:离开。

【2】考查文言文翻译句子的能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微:没有。2)或:有时。

【3】考查内容理解。两篇文章均是最后一段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甲文末段侧重于议论,乙文主要叙写了范仲淹的经历,表达方式是记叙。

【4】结合甲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以归纳范仲淹忧国爱民。结合乙文“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可以归纳范仲淹受儒家思想影响,从小树立了忧国爱民的远大志向。

译文:

甲: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是什么原因呢?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

范仲淹岁丧父,母亲贫苦没有依靠,就改嫁给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后,知道了他自己的家事,感动流涕,辞别母亲,到南都进学舍念书。他昼夜不分刻苦学习,五年中都没有脱衣睡觉。有时候晚上昏昏欲睡,就用水洗脸。他常常早晨不吃东西,到日落时才开始吃饭,于是精通了六经的主旨,慷慨激昂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6、

古诗文默写。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

(2)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秋节人们不禁吟咏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祝福亲人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月亮,作为思乡的意象,历来被古人所钟爱,请写出含“月”的两句连续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静影沉璧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幽香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示例: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竞、璧、婵娟”的正确书写。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7、

阅读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
【答案】

【1】运用典故;写出了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2】顽强地追求理想,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进取的豪迈气概(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1】考查内容理解。“垂钓碧溪上”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乘舟梦日边”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借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明作者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2】考查主题思想。 “破”字写出了冲破险阻勇往直前的决心与行动,“挂”字表现果断坚定的愿望和行动。运用宗悫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现在常用来激励他人或自己实现抱负。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8、

走近名著。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本段节选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__________ 的诗,长诗__________是他的成名作。

(2)抗战期间,他的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艾青   《大堰河——我的母亲》   (2)土地   太阳  

【解析】

(1)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2)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

七、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9、

七十年筚路蓝缕,七十年风雨兼程。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学校开展了系列庆祝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气氛,学校将悬挂宣传条幅。请你帮助拟写一则宣传语。

【2】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形式。(第8题涉及的除外)

示例:举办“祖国颂”征文活动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班拟在本周五下午第二节课举行“礼赞70年”图片展览活动,想邀请校团委李老师参加活动。作为班长,见到李老师,你该怎样发出邀请?

【4】为了配合学校的此次活动,校《青草》读书社将于下周一下午一点在阶梯教室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系列活动,作为活动的策划者,请你拟写《倡议书》。

【考点】
【答案】

【1】百余年沧桑吟诵中华巨变,七十华诞谱写盛世华章。

【2】   举办“我爱你中国”演讲比赛   举办“热爱祖国”歌唱比赛  

【3】老师,您好。我是XX班学生XXX,我们想请您在本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在xxx班教室参加“礼赞70年”图片展览活动,您有时间吗?

【4】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快乐。书籍点亮人生,书香飘逸生活。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社将于下周一下午一点在阶梯教室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系列活动,作为活动的策划者,我们特发起以下倡议:

1、每天都要利用并安排好时间读书,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

2、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和好书为友,与知识同行。

3、每周背诵一篇经典诗词

4、每读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

5、每月读一本文学名著,每读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

同学们,让阅读引领我们成长,让知识为我们导航。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好书为伴,营造书香校园,共享读书乐趣。书香伴我们一路远行。

倡议人:校《青草》读书社

2019年x月x日

【解析】

【1】写宣传语要注意:1)、扣住宣传的主题;2)、语言要简洁、流畅;3)、避免虚假的套话;4)、注意题干的要求。示例:七十载风雨话祖国沧桑巨变,七十年征程赞中华伟大复兴。

【2】抓住“爱国”这一主题,结合实际设计活动。答案格式:主题+活动。如:黑板报、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

【3】邀请语答题格式:称呼+问候+自我介绍+活动要点(时间、地点、活动名称等)+欢迎或感谢的话。本题中要和被邀请的老师讲清楚时间、地点、事件(我们想请您在本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在xxx班教室参加“礼赞70年”图片展览活动),语气要委婉,用商量的语气。

【4】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1)、标题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

2)、称呼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

3)、正文一般在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写明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每天都利用好时间读书,和好书为友;每周背诵一篇经典诗词,读一本好书等),写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4)、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5)、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八、作文(共2题,共10分)

10、

文题二:

人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尝试,这样才会使人生更加精彩,初中生的我们,更需要在不同的尝试中感受酸甜苦辣,进而不断成长。

请以“尝试”为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考点】
【答案】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有时候,成功来自足够的准备;有时候,成功来自无数的失败。我们可以是前者,也可以是后者,前者的准备足够刻苦,但后者的失败也足够艰辛。那都是通向成功不能缺失的桥梁。我挺庆幸,我来自于后者,但我没有放弃努力。

可以说,我看过的书在同龄人中是多得多的,我有一个优异的姐姐,也有一个失败的堂姐,她们两个的不同,使我从小就被大人灌输一个理念“要听话,才会像姐姐那么优秀。”我一直很认真的听他们的话。

后来,我在一家常去的书店看见了一本漫画书,我被上面的人物吸引,从而打开了它。从此,我有了一个梦想——当漫画家。

我用零用钱买来精美的画册,认真的临摹上面的图画;我用从未有过的坚持和不会低沉的成绩换来了父母的默许:虽不支持,也不反对。

终于我怀着希望将作品寄往了国内的有名漫画书刊《知音漫客》的总部参加数千人的海选比赛。当把画稿投进信箱时,我心中有着前所未有的激动与期待。

可当我收到那封写着“很抱歉,您的作品未入选”的信封时,心中的火光似乎熄灭了。我因此将画笔尘封了许久,甚至差一点就要放弃这个梦想了。

可是当我再度拾起画笔时,我知道,这是我最重要的东西,我不能放弃。

我仔细的看了回信上写出的不足,修改自己的画稿。当我再次站在那邮局的高大建筑前,把手中的信封投入信箱时,我没有了之前的激动,只有满满的自信在心中。

所以,我在收到那令人兴奋的录用稿件的通知时,心中是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成功是不止一次的努力和尝试,我们都要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没有谁,是一步登天。光线的幕布背后永远是演员无数的艰辛。

【解析】

“尝试”这一题目,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历史,都有很多第一次的尝试,但这次的“尝试”要求写出有积极意义的第一次尝试,要揭示对成长的积极影响。比如第一次看电视,就不一定有积极的影响。再比如第一次打针,可能是被迫的,不能算作尝试,所以,如果不了解“尝试”的内涵,就会显得很肤浅。“尝试”应该体现心灵的成长,体现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通过生活体验,体现尝试对人生的积极意义。所以本次作文要体现两个方面:尝试、意义。考生要把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写出对自己成长有帮助作用的那一次尝试。

11、

文题一:请以“沉醉其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考点】
【答案】

沉醉其中

唐诗宋词,中国古代诗歌史中两颗耀眼的星,他们更像一杯酒,豪饮酣畅淋漓,细品回味无穷。她的魅力让我沉醉。

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一袭青衫,腰佩长剑,独立船头,看着两岸褪去的青山,诗兴大发,高声吟唱。他不求富贵名利,手提酒壶,却蔑视满朝臣子,一生写下的名篇数不胜数,一生游历的山河可纳九州,余光中评价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他就是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吟出了豪情。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气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吟出了乐观自信。

这年少轻“狂”,让我沉醉。愿你我都有一颗“狂”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伟,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英武,千里共婵娟的博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无不让人心旷神怡。

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泰然处之,淡泊从容。他从没有亵渎自己的灵魂,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他顽强的灵魂超越了这些生活的磨难。在萧瑟秋风里,美髯迎风而飘,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苏轼依然竹杖芒鞋,依然擎苍牵黄!这是何等的胸怀。

这积极乐观的精神让我沉醉,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奋勇向前的心。

让我们置身诗词中,看淡人世沧桑,看惯世态炎凉。领悟藏在诗词里的精彩。

【解析】

1)“沉醉其中”,其内容可以是大自然中的景色、声音等,也可以是和我们接触的人和事。写大自然“让我们沉醉”就要写出大自然的美点。写与我们相处的人和事,就要写出情点。2)人物高尚品质让我们沉醉。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一个人物,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这些人物所特有的高尚品质,以及这种品质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完成对 “让我沉醉”的完美表达。3)一本书的思想,或书中的一个人物也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把它写出,也是一种心灵的沉醉。

九、(共1题,共5分)

1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日的明湖,浓妆艳抹。清涟之中,是那样的端庄素雅,毫不妖饶,岸边的苍脆松柏,高大的白杨,此时正暖暖的晒着太阳,依偎在身边的垂柳,生发出还有些许嫩黄的新芽,顷刻间自信的摇yè着满头的秀发。

(1)请将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顷刻间_____   摇yè_____

(3)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 ____改为____)

【考点】
【答案】

(1)春日的明湖,浓妆艳抹(2)qǐng 曳(3)饶--娆  脆--翠

【解析】

(1)楷书要求 “平正、匀称、规范”。解答此题要求书写清楚、工整、无错字,还需要加上标点符号。

(2)顷刻间:意思是瞬间。顷 qǐng。

摇曳: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

(3)把“妖饶”改为“妖娆”。把“苍脆”改为“苍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