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试题库> 高中历史> 试题解析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运动,它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了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它往往从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和利益出发,充分肯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的利益。因此民族主义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它具有反对民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理性情感,而另一方面它的非理性即自私、狭隘、利己和排他性却盘根错节于民族主义的肌体。这种二律背反,使得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中的演变中始终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更新时间:2024-03-28 23:42:28
【考点】
【答案】

示例一:

论点:民族主义具有理性情感的表达。

论证:在西方,民族主义产生初期,在各国反封建、反教会,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现代意义上的英、法、意等国的建立。

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努力,中国民众逐渐觉醒。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团结一致,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结论:民族主义在反对民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示例二:

论点:民族主义具有排它性

论证:民族主义极易滋生偏执的民族利己情绪。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利用人民的民族情绪,走上了对外族人民的征服之路,给法国和欧洲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两次世界大战,也是民族主义非理性的体现。一战前德法矛盾的激化尖锐与德国逐渐走向极端的民族主义密不可分。二战前,希特勒把德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结合起来,发展成法西斯主义,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结论:民族主义的非理性蕴藏着自私、狭隘、排他等非理性的表达。

参考示例三:

论点: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的演变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论证:一方面,民族主义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近代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出现,国际格局初具雏形;二战后,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众多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国际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欧美列强参与争夺世界霸权,发动帝国主义战争,这种由民族主义催生的民族利己情绪,给人类和国际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0世纪90年代再度兴起的民族主义,其狭隘性往往导致民族的分离并伴随暴力冲突,在当前国际格局的演变中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

结论:所以,民族主义的双重性决定了民族主义既是维护国际体系稳定的规范性因素,又是国际关系体系中的裂变因素。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学生的分析归纳及知识迁移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一是需要紧扣材料主题,二是需要紧扣设问要求,三是能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解题时首先结合材料中“《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它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了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的利益”“使得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中的演变中始终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提炼归纳观点,其次就自己归纳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围绕主题分析归纳即可。

题型:非选择题 题类: 难度:较难 组卷次数:0
下载
收藏
+选择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最新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