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试题库> 初中语文> 试题解析

1、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回答小题。

(甲)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张季鹰闻琴遇贺循

刘义庆

贺司空[1]入洛[2]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3]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4]。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5]。”张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家,家追问乃知。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1]贺司空:即贺循。会稽郡山阴人,死后赠司空。曾任武康县令,后召补太子舍人,才进京。太子死后,其子立为皇太孙,贺循转为太孙舍人。[2]洛:洛阳,当时的都城。[3]张季鹰:苏州吴江人。有才华,但佯狂避世,不愿受礼法约束。[4]大相知说:意气相投。[5]正尔进路:正在赶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上下一白   每韵为一帖。(《活板》)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C. 是金陵人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治水必躬亲》)

D. 更有痴似相公者   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卿欲何之?

(2)吾亦有事北京。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很多版本写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你认为此处用问号和感叹号哪个更好,为什么?

【4】读了文章,你认为张季鹰与《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的谁更相像?请说明理由。

更新时间:2024-04-19 20:03:21
【考点】
【答案】

【1】D

【2】(1)您想要去哪里?

(2)我也有事要北去洛阳。

【3】示例1:用问号好,更能表现出金陵客惊讶不已,不敢相信在这样的时间地点会遇到有共同志趣爱好的人。

示例2:用感叹号好,能更好地表现金陵客的惊喜不已,为遇见志同道合的人而兴奋激动。(用感叹号与前面的“大喜”相吻合)

【4】示例1:张季鹰与金陵客更相像。金陵客遇到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的张

岱,非常兴奋,禁不住拉住他“同饮”,引为知己;张季鹰在金阊亭听到贺循清丽的琴声就上船拜见,非常兴奋,并且跟着他同去洛阳,也没通知家里人。可见他们都是率性而为的性情中人。(不被常人理解)

示例2:张季鹰与张岱更相像。张岱在大雪三日后,深夜独往湖心亭看雪,遇见金陵客后,“强饮三大白而别”,表现出他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率性、另类、执着);而张季鹰遇到贺循后,说走就走,甚至不通知家里人,也表现出他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率性、另类、执着)。

【解析】

【1】试题分析:D项“更有痴似相公者   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两句中的“者”都是“……的人”之意。A前者“全”,后者数词“一”。B前者“尽力”,后者“有余”。C前者判断动词“是”,后者指示代词“此”。

【2】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卿”“之”“北京”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卿欲何之”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3】试题分析:考查根据语意判断语气的能力。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关键是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绝对不能离开原句来断定答案。立场要鲜明,根据要真实有效。如用感叹号好,能够用感叹号表现出遇见志同道合的人而兴奋激动的心情,又与前面的“大喜”相吻合照应。

【4】试题分析:这也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解此类开放性试题,要紧扣文章的主旨内容,观点正确、鲜明。且能从文章中找到支撑观点的内容。如可答张季鹰与金陵客更相像。因为金陵客遇到张岱,非常兴奋,禁不住拉住他“同饮”,引为知己。而张季鹰跟着贺循同去洛阳,也没通知家里人。可见他们都是率性而为的性情中人。所以两人相像。

(一)译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二)译文:贺司空(贺循)到洛阳接受任命,担任太孙舍人,经过吴郡的西门时,贺循在船上弹琴。张季鹰(张翰)原本不认识贺循,听到清丽的琴声,就上船拜见贺循,一经交谈,便引为知己非常兴奋。他问贺循"你要去哪里?”贺循说"去洛阳接受新任,正在赶路。张季鹰说“我也有事要去洛阳,就搭你的船一起去吧。于是和贺循一同启程,也没通知家里,家人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此事。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度:较难 组卷次数:0
下载
收藏
+选择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最新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