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试题库> 初中语文> 试题解析

1、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 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地名),又虎视淮阴(地名)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④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⑤,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⑥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①郗(xī)超:东晋时曾任参军,中书侍郎;谢玄:东晋名将。②苻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④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宣武:谥号。⑤履屐:泛指鞋,这里代指平民百姓。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⑥元,大。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择其善者而从

B. 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C. 见其使才皆尽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D. 既已狼噬梁岐 一狼得骨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A.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B.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C.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②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4】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伐重任的依据是什么?请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你对郗超这一人物的 看法。甲文段中的诸葛亮与乙文段中的郗超,有何共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更新时间:2024-04-24 14:56:19
【考点】
【答案】

【1】B

【2】C

【3】①当时朝廷商议对策,让谢玄北上征讨。②有的人赞同,也有的人反对。即使是小事,他也能做得很好。

【4】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郗超:不计前嫌,知人善用。 共同点:知人善用,以国为重。

【解析】

甲: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

乙: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年代:南朝宋

【1】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分类整理文言词语能够更系统地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与用法,效率也会更高,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A.长处;B.曾经 C:尽:用尽。D项的两个“狼”字的含义不同,第一个是名词用作状语,像狼一样;第二个是名词,狼。

【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C项和题干中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A:用。B:凭借。D:凭借。

【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颇”“虽”“任”是重点词语,要注意翻译准确。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度:较难 组卷次数:0
下载
收藏
+选择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最新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