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词语中所给注音和字形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
A.笃志(dú) 私熟(shú) 粗旷(kuǎng) 箪瓢屡空(dān)
B.云宵(xiāo) 确凿(zháo) 憔悴(cuì) 美不胜收(shèng)
C.分歧(qí) 瘫痪(huàn) 稀罕(han) 咄咄逼人(duō)
D.决别(jué) 感概(kǎi) 莅临(lì) 花团锦蔟(cù)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①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②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③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已经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④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
⑤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⑥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有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界,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了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⑦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⑧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第②、③段中加粗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2】第③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聋”字改成“盲”或“瞎”好不好?为什么?
【3】第⑤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
【4】第⑦段中,作者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3、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吕氏春秋·本味》)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5)去年花里逢君别,______________。(韦应物《寄李儋元赐》 )
(6)在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思想情绪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按要求填空。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他”让“我”背的书的名称是《 》
(2)如果“我”背不出,“他”不让“我”去看什么?__
(3)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 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一)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请以 “感谢生命中有个你” 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那些年,令人难忘的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由①,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愤②不启,不悱③不发,举一隅④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文’也。”
(注释)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②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③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④隅:角落。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知也(通“智”,智慧) B.诲女知之乎 (女:同汝,你)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为什么) D.则不复也 (复习)
【2】比较下列四句,与示例所示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敏而好学
A.曲肱而枕之 B.切问而近思 C.学而不思则罔 D.学而时习之
【3】判断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以/谓之“文”也 B.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诲女/知之乎
【4】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悄悄地”所...
- 阅读诗歌,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大圣的每次变化,为什么小...
- 对《皇帝的新装》一文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爱...
- 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学...
- 读课文《安恩和奶牛》,下列句子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
- 《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是______,贯...
- 读课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写宙斯和赫拉像与赫耳墨斯...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
- 读《皇帝的新装》,童话的结局让一个小孩说出了真话,...
- 课文《绿色蝈蝈》,“当田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
- 读课文《皇帝的新装》,老大臣说假话的主要原因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用散文形式...
- 读课文《安恩和奶牛》,下列对安恩老太太分析正确的是...
- 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
- 《化石吟》第3节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 【精段阅读】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
-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 读课文《皇帝的新装》,“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 《小圣施威降大圣》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看戏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有...
-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谈谈你对斑羚飞渡这件事的看法。
- 读课文《我的老师》,“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
- 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①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
- 最终选定杨利伟担任首飞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 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宁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端午日...
-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课《以虫治虫》同步...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童年的...
-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联盟)...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宇宙里有些什...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短文两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风雨...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
- 四川省泸州泸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赫尔墨斯...
-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夏》同...
- 重庆市开州区镇东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狼》同步...
-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爱华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北京市第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湖北省宣恩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河南省镇平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
- 湖北省利川都亭初级中学、民中七年级上学期...
-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社戏同步...
-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联盟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