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拯救(zhěng) 退色 酣然入梦(hàn) 家喻户晓
B. 毋(wù)宁 吞噬 心有灵犀(xī) 目不睽园
C. 猥琐(wéi) 修茸 悲天悯人(mǐn) 妇孺皆知
D. 羸弱(léi) 污秽 忍俊不禁(jīn) 毛骨悚然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牧羊歌手
郭震海
①清晨,苍茫的群山被鸟儿的翅膀一点一点擦亮。
②厚重的木制门,“吱扭,吱扭”地,一扇扇开启小镇新的一天。晨雾中小镇四周的群山若隐若现。三三两两的农人走出家门,走向晨雾,走向原野。
③我和老三信步走进小镇后面一个空旷的山谷。只见一位牧羊老汉手举鞭子,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啪啪啪”脆生生的鞭响,惊起一只正在觅食的山鸡,山鸡欢叫着振翅飞起又迅速落下。
④ “庆生叔,这样好的天气,你咋不亮开嗓子唱一个呢?”老三远远向那牧羊老汉打招呼。
⑤“哈哈,唱一个!”牧羊老汉乐呵呵地回道。老汉说着,大声咳嗽了几声后,便开了腔:
嗨——/送郎送到大门口/扑上来看家的大黄狗/认了认是郎哥/摇了摇尾巴住了口口……
⑥“好!好——”老三高声叫好,同时双手举过头顶鼓掌。
⑦确实是好!我也在心里暗暗赞叹。没想到,在这苍茫的群山之中,这位牧羊老汉的嗓音会如此的高亢嘹亮。他那辽阔婉转的歌声如一把铁锤有力地撞击着大地,层层叠叠的群山,也仿佛随着老人的山歌活泛了,亮开嗓子,纷纷回音。群山伴唱,流云起舞,纯粹而自然。
⑧老三告诉我,这位牧羊老汉名叫侯庆生,他爹在世时,就是出了名的“喊号子”的人。他爹的“号子”喊得响亮,大家干起活很起劲儿。
⑨ “你知道啥叫‘喊号子’吗?”老三问我。
⑩“就是劳动号子吧。”我说。
⑪“小的时候,我爷爷和镇子里的人从山下往山上运石头的时候,七八个人用绳索用力拉着,一点一点上移,那时候庆生他爹就负责喊号子。喊的啥倒是不记得了。”老三的家就住在小镇上,在小镇上出生长大。
⑫“没准,我还能喊上几句哩。”我说。
⑬“你?”老三停下脚步,回头一脸惊奇地望着我,眼里流露出怀疑。
⑭“要不要现在就喊一回?不过,我需要你的配合。”我对老三说。
⑮“好!喊一回!你说需要我咋配合?”老三的眼里疑惑瞬间变成了兴奋,仿佛射出两道光。
⑯我说:“很简单,比如,我喊‘劳动号子嘛吼嘿’,你就跟着喊‘嘛吼嘿’,我就是喊号子的人,你就当正在劳作的人。”
⑰那天,我和老三竟然忘情地在山谷中喊起了劳动号子:劳动号子嘛吼嘿——嘛吼嘿/震天动地嘛吼嘿——嘛吼嘿/不怕风儿嘛吼嘿——嘛吼嘿/不怕雨儿嘛吼嘿——嘛吼嘿/愚公移山嘛吼嘿——嘛吼嘿/传遍四方嘛吼嘿——嘛吼嘿/团结紧呀嘛吼嘿——嘛吼嘿/齐努力呀嘛吼嘿——嘛吼嘿……
⑱“三娃子,三娃子,是谁教你们喊号子的,三娃子……”
⑲“谁教你们喊号子的?”他问我。
⑳我被他的问话喊醒,忙说自己之前曾经对劳动号子进行过乡村调查。
㉑“调查?”他问道。
㉒“是的,我曾在报社当记者,专门调查过劳动号子,这算是我们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我调查就是想记录下来,记录这份宝贵的民间艺术。”我说。
㉓庆生听了,几步走近我,一双粗糙的手不容分说就紧紧抓住我的手,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后来我才知道,老人一辈子太爱民间艺术了,老人说他的父亲就爱唱民歌,爱喊号子,他继承父亲之所爱,比他的父亲还要痴狂。从小只要听他的父亲唱过一遍的民歌,他就能记在心里。
㉔看着眼前的庆生老汉,想起刚才他那高亢有力,婉转动听的歌声,我想起了近几年一路走红的华阴老腔,那几位陕西老汉,在舞台上,忽而人喊马嘶、气吞山河,忽而鸣金收兵、四顾苍茫。每每看到他们这样的表演,扑面而来的是真实。这种真实让人震撼,更令人神往。
㉕庆生告诉我,其实他啥也不图,更没有想过当歌唱家,只是觉得这些山歌经过数代人的口口相传,不能丢,丢了怪可惜。可我分明觉得这位牧羊歌者就是一位真正的歌唱家,是我在这山野中遇见的“歌王”。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22日版 有删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23段,庆生听了我的话,为什么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请说说理由。
【3】找出作者对老汉庆生歌声描写的句子,并体会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4】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可我分明觉得这位牧羊歌者就是一位真正的歌唱家,是我在这山野中遇见的“歌王”。”结合文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喊号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正在慢慢消失,请举例说说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并谈谈我们该怎样来传承?
3、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
4、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①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②,先发望春台。
(注释)①孤根:单独的根,指梅树之根。孤:突出其独特个性。②应律:古代律制分十二律。古时人以十二律推测气候,此处应律是按季节的意思。③春台:幽美的游览之地。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
B.颔联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
C.颈联对仗工整,写出了早梅的幽香、淡雅。
D.全诗咏物写景,语言清丽传神,为读者描摹出一幅风韵十足的“风雨早梅图”。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冻欲折”说法虽然略带夸张,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
B.“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C.“风递幽香出”,一个“递”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凛冽的寒风温柔化,写出作者对早梅仿佛充满爱怜之意。
D.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刻画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清高孤傲、坚贞不屈、执着自信的思想感情。
5、
综合性学习
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对于中学生而言,做批注主要是指在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学习收获等批写在书中空白的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下面是《骆驼祥子》中的一段话,请你从中选取重点词语、句子或对全段做批注,可以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也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等。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6、
写作
回首走过的时光,总有一些人让我们铭记,总有一些故事让我们难忘,总有一些情愫让我们感怀……
请以“________的故事”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书写工整:(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地名、人名等。
7、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恪尽职守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①以凤庐道②奉檄③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④,而自坐幄幕⑤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⑥,漏鼓移则番代⑦。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⑧也。”
(选自《左忠毅公》)
(注释)①史公:史可法明朝末年抗清英雄。②风庐道:管理风阳府、庐州府的官。③奉檄(xí):奉上级的命令。④更休:轮流休息。⑤幄(wò)幕:(军用的)帐幕。⑥背倚之:指相互背靠着。⑦番代:轮换。⑧吾师:即左光斗。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辄/数月不就寝
B. 择健卒/十人
C. 或/劝以少休
D. 吾/上恐负朝廷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使(______________) (2)或(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2)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4】读了选文,说说史可法是个怎样的人。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①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
- 《羚羊木雕》中写道“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
- 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大圣的每次变化,为什么小...
- 《十三岁的际遇》“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
- “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
- 读课文《本命年的回想》,属于第四段具体描写家乡过大...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
- 对《皇帝的新装》一文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爱...
- 读课文《十三岁的际遇》,下列属于北大学生特点的是(...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属于文中插叙的事件有()...
- 根据你对全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理解从下列说法中选...
- 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不料正是汤...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我的老师》通过几件...
- 本文《丑小鸭》以______为线索。在出生地,丑小...
- 读课文《安塞腰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
- 选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要运用的表达方...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他对独立的要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 《往事依依》中四件往事给“我”的启示最大的是()A...
- 读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我们家的男子汉一个人去买...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
- 阅读《邓稼先·我不能走》,完成下题。青海、新疆,神...
- 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运用...
-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
- 课文《绿色蝈蝈》,“当田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陈太丘与...
-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观舞记》...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河中石...
- 湖北省荆州松滋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阳山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江苏省泰州市常青藤学校联盟七年级上学期第...
- 山东省沂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世说新...
- 安徽省芜湖市儒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水调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看云...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课《皇帝的新装》同...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幼时记...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再塑生命...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赫尔墨斯...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次北...
-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
-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散文诗两...
-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
- 山东省德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蔚蓝的王国...
-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往事...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